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荔枝季节谨防“荔枝病” [打印本页]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2-6-22 13:21
标题: 荔枝季节谨防“荔枝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6-22 13:47 编辑

       荔枝 ( Litchi Chinesis Sonn )为无患子科木本植物荔枝的果实。随着夏季气温的渐渐上升,荔枝的成熟季节自海南、广东向福建迅速位移,到了漳州基本已告尾声。
        荔枝果肉(100 g)的主要成分为:水分80~84g ;能量255~326 kJ; 碳水化合物(总糖)占14 ~ 18.2 g(其中葡萄糖占总糖 51.7 %;果糖占总糖 46 %);脂肪0.2g ;膳食纤维 0.2~0.8g ;蛋白质仅 0.9g ;灰分0.3~0.5 g 。有机酸:叶酸、苹果酸、柠檬酸的含量随品种与成熟度有着较大变化。
        荔枝性味为甘、酸、温、无毒。具生津、益脾、理气;功用与龙眼基本相同,但血寒者宜食荔枝、血热者宜食龙眼。阴虚火旺者忌食之;多食荔枝可能引发热疮
        鲜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类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使血糖下降,多食荔枝者存在着发生“血糖降低性昏厥”中毒性症状的可能——即‘荔枝病’;严重者可致人死亡。若遇发生‘荔枝病’,可用荔枝壳煎汤服之,因为荔枝壳中含有可降解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类的其它活性物质。

         荔枝还是咱家乡的好水果,切不可因此而恐惧、而弃之哟!


作者: liuzhming7274    时间: 2012-6-22 14:21
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恁在温烧厦门大吃荔枝惊中毒,佤在京城惊没得吃。虽然水果摊有卖,1斤成十元,还是半青半红的,想必是6、7成熟就摘下,运到北方来再催熟,滋味差太远了,佤肯定不买。
作者: 王颜萍    时间: 2012-6-22 16:29
liuzhming7274 发表于 2012-6-22 14:21
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恁在温烧厦门大吃荔枝惊中毒,佤在京城惊没得吃。虽然水果摊有卖,1斤成十元,还是半 ...

待2014年的同学聚会,就选在云霄的荔枝上市之时吧。
作者: 尹一波    时间: 2012-6-22 16:30
本帖最后由 尹一波 于 2012-6-22 16:34 编辑

深圳南山荔枝个头不大、仔小,味道挺好的,就是贵点。今天还好,17元一斤。

呵呵,吃了荔枝喝一碗淡盐水也成。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2-6-22 20:22
我最爱吃鲜荔枝了。说个真实的笑话。我曾经吃了不少半湿半干的荔枝干(从酿荔枝酒中取出,也放了一段时间了),吃了以后不久就流鼻血了,后来只好用举手来止血才躲过了一劫。
作者: 彭伊    时间: 2012-6-22 20:23
少吃点,泡泡酒不错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2-6-22 20:28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每逢谈跟吃有关的话题,我们三个女生总是凑在一块,真是有缘!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2-6-22 21:26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6-22 21:29 编辑

                                                  2002年的荔枝保鲜试验
[attach]3730[/attach]
                                       2002.6.23 回到后埔采摘'乌叶'荔枝进行保鲜试验
[attach]3731[/attach]
                                                             采摘后装车的荔枝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2-6-22 21:44
     荔枝, 由于其呼吸强度大、果皮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强,采摘后当果实失重大于5%时即开始产生褐变;一日变色、二日变味是荔枝常温贮藏难以解决的问题。适当的低温和保湿是荔枝贮藏的必要条件。
     为改变如正明兄那样远离荔枝产区,又渴望吃到新鲜荔枝;为改变荔枝产地果实售价低廉,造成果农严重亏本的经营状况。本人于2002年6月自寻烦恼、自掏腰包,进行荔枝保鲜试验。
     试验所使用的保鲜剂是从虾、蟹等外壳中提取的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后而制取的壳聚糖(chitosan),其具有很多功能作用与应用价值,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其成膜性和抗菌性,已在医疗、食品、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壳聚糖在果胶膜上将形成光泽亮滑的复合膜,能有效地降低霉菌的污染;所形成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通透性,可阻止果实的水份散发,阻隔果实与氧气的接触,调节果实生理代谢,起到良好的保鲜作用。此外,壳聚糖还能通过对LOX、SOD的作用,延缓果实细胞的衰老;并具有明显的抑菌、抗霉性能。
     由于荔枝特殊的果实结构(尤其果皮),尽管在低温(2~5℃)状态其水份仍会散失,保湿、防霉、抑制酶活性是其保鲜的关键。为此,本人预期‘利用壳聚糖形成涂膜、结合低温贮藏’将是荔枝较为合理的贮藏方法;本试验结果或将改变荔枝廉价、果农亏本、正明吃不到新鲜荔枝的历史局面。
[attach]3732[/attach]
                              村子里的哥儿们帮进行壳聚糖涂膜试验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2-6-22 22:35

  荔枝清甜多汁,几乎人人爱吃,据说古时候也是皇帝皇后喜食的贡品。

  荔枝含糖量高,却能降血糖?这有点难以理解。

  如果确能降低血糖,那么是否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呢?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2-6-22 22:37

[attach]3737[/attach]
                                      保鲜30d的荔枝外观状况,可以看出已明显褐变
[attach]3738[/attach]
                    左为未经保鲜剂处理;右为经保鲜剂涂膜处理(拨开的肉质、风味基本没变)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2-6-22 22:53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6-22 22:57 编辑

[attach]3739[/attach]
                           保鲜试验进行45d 后荔枝的外观(有部分荔枝已经严重褐变)
[attach]3740[/attach]
                             45d 后褐变虽已明显,但果实仍保持丰满,其肉质与风味均保持良好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2-6-22 23:09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6-22 23:11 编辑

       荔枝保鲜试验历经了约二、三个月的时间,虽取得一定的经验与认识,但结果很不如愿。这几年虽较忙,但仍关注此行业的发展,总觉得还没有取得关键性进步。或许,在有生之年,我还会重蹈此覆辙!
        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恳望指教!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2-6-23 00:48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6-23 01:26 编辑
yftx2012 发表于 2012-6-22 22:35
荔枝清甜多汁,几乎人人爱吃,据说古时候也是皇帝皇后喜食的贡品。

  荔枝含糖量高,却能降血糖?这 ...

      “荔枝含糖量高,却能降血糖?” 张谊,您的问题也曾是我的疑问。大自然确实有不少东西很难以琢磨。荔枝含糖量高,却含有降血糖功能的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异名:降糖氨酸);而其壳中又存在着可降解这类‘降糖氨酸’的活性成分!确实是矛盾。但自然中万物却也就是在这样的各种矛盾中生存与发展的。
       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又称‘L-次甘氨酸’(L-Hypoglycin)。来源于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假种皮或七叶树科植物。生物活性:毒性很大,可引起低血糖症;并引起“呕吐病”,该病的特征为激烈恶心、呕吐、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小白鼠饲喂含降糖氨酸的毒理实验也证实了其具有快速降血糖的功能。
       然而,具有降血糖功能的不一定能成为降血糖的药!糖尿病人一般是依赖药物刺激身体中胰岛素的产生或直接补充胰岛素来刺激、增强机体细胞对糖类的摄取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其过程是缓慢的。而‘降糖氨酸’的降血糖作用是快速的,病者一般难以承受‘快速的反应’。而药者,还须考虑其他的毒副作用。      我曾从东山湾一种叫“二色桌片参”的内脏中提取出二种具有强抗肿瘤活性的三萜类皂苷,但其神经毒性也很强,总不可能为杀灭肿瘤细胞把病人也给毒死吧!故,成不了药。      依我个人观点,糖尿病人最好少吃或不吃荔枝。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2-6-23 22:45
荔枝壮阳,健胃是好东西。可以放心吃。提醒:(必须得吃新鲜的,有异味或农药味要慎吃,或不吃。)吃多了,喝几口稍咸的盐水就没事。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2-6-23 22:56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2-6-23 22:58 编辑
林建云 发表于 2012-6-23 00:48
“荔枝含糖量高,却能降血糖?” 张谊,您的问题也曾是我的疑问。大自然确实有不少东西很难以琢磨。 ...

   非常感谢建云同学科学而详尽的分析和指教!
   林教授真不愧是资深科研专家,不仅对海洋专业问题了如指掌,而且对生物学、医学问题也有广泛的研究,解释问题思维缜密、分析透彻、深入浅出,令人敬佩!
  
   世间有许多事物确实既矛盾又统一。比如任何食品都含有特定的营养价值,但都不能吃得过多,吃得合适就是滋补养身,吃过头了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2-6-23 23:07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2-6-23 23:09 编辑
何再金 发表于 2012-6-23 22:45
荔枝壮阳,健胃是好东西。可以放心吃。提醒:(必须得吃新鲜的,有异味或农药味要慎吃,或不吃。)吃多了, ...

   再金同学说得对,的确如此。
   
   许多水果适当浸泡一下淡盐水再吃比较好,既可改善口感,又比较卫生,且易消化。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2-6-23 23:20
感谢张谊同学的哦佬。生盐洗果子的确是不错的。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2-6-24 09:31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6-25 08:40 编辑
yftx2012 发表于 2012-6-23 22:56
非常感谢建云同学科学而详尽的分析和指教!    林教授真不愧是资深科研专家,不仅对海洋专业问题了如 ...

       张谊,过奖了!您把我夸得感觉很不自在。前几天我才向夏选说过:“我属于杂家、而非专家”;看似什么都略懂一点,但均为皮毛。
        我们这代人随时代大波浪的起伏波动太大。90年代,因国家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把不可能短期产生经济效益的海洋科学研究与管理几乎放弃。为了生存计,我们要么逃离研究所、要么搞一些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的课题。在这阶段,我曾经搞过‘海洋药物’的研究;曾经到过中科院药物所、第2军医大、济南医学院等相关专业研究机构考察过,后来选择放弃——因为与之相比实力相差太大了。不过,也算学了些皮毛的东西。      我们国家也因为短视行为造成了现在诸如南海等海洋领土与资源的麻烦。     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海洋环境与生态,回走老路了,但熟路好走。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2-6-24 10:09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6-25 09:47 编辑
何再金 发表于 2012-6-23 22:45
荔枝壮阳,健胃是好东西。可以放心吃。提醒:(必须得吃新鲜的,有异味或农药味要慎吃,或不吃。)吃多了, ...

       再金兄,我也喜欢吃荔枝,但吃多了会有“上火”的感觉。吃荔枝出事在我回乡当果业队长时目睹过,后来就是让他喝了大半碗酱油才缓解过来。前几年,听说城关附近有个小孩也因吃荔枝中毒,其家人也让他喝盐水,但不解;后移送云霄医院救治,已来不及了。
       “荔枝病”并非每人都会发生,因人而异。我年轻时吃到‘拉出来还是荔枝肉片’ 的程度好像也没事,只是感觉‘上火’;而有些人多吃了就是不行。我估计与个人体内‘血糖浓度’或对“荔枝活性物质”的敏感程度有关。成人一般会凭感觉而节制,小孩往往容易失控、且其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对小孩适当控制其荔枝食量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食物”与“毒物”往往体现剂量的差异; 食量合理者是食物,过量时就可能是毒物!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