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被彻底颠覆的概念(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3-1 13:35
标题: 被彻底颠覆的概念(转贴)
【这系转发来的帖子,明显系外面的人写来教育中国人的,不过说得像那么回事。外国的月亮比较亮,我们也有米国人同学,应该比较知影底细。不管到底如何,说归说,听归听,看看稀罕,兼听则明。】
盘点:那些到美国以后被彻底颠覆的概念
白岩松在他的《你想像的美国其实是中国》一文中,一语道破了一个很多国人不愿面对的现实:“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欲望极强,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算太大”。
白岩松说的一点也没错,我们这些比较早就来到美国生活的人,几乎都经历了这种观念上的彻底调整:我们在中国时被灌输的美国实际和真正的美国不怎么搭界,这其中除了社会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些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东西,这里我就罗列一些我自己来美国后的那些被彻底颠覆了的概念。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3-1 13:37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3-1 13:43 编辑
1、带病坚持工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国内媒体一边倒地宣传某人时,常用的形容词就是忘我工作到了“带病坚持”的程度。到了美国才发现,人是第一位的,生病就应该休息,带病坚持工作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都不能负责任的话怎么指望你对他人或工作负责任?再说你流感什么的还可能有传染性,到公众场所和工作单位不是诚心让其他人传染吗?在美国生了有传染可能的疾病以后,医生都会告诉你要呆在家里,需要自我隔离多久之后才能去公共场所,这是公共道德,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2、谢绝了汽车洋房、高薪厚禄的挽留不过是意淫
我出国的时候在我的专业领域就有一个“谢绝了美国汽车洋房高薪厚禄”的挽留、毅然决然回国的博士,被大学甚至教委立为典型广为宣传,此人后来青云直上,现在已经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虽然民间的争议不断)。
到了美国后你马上就会发现,不论是对穷人还是富人汽车只不过是生活必需品,没有汽车就像没有腿;而美国的房子多数是独栋屋,也就是国人嘴里的别墅,美国超过一半的家庭都拥有独栋屋,所以汽车洋房只能算是基本生活的必需品。另外熟悉美国申请工作程序的人都知道,美国的工作位置要由本人提出申请、录取委员会筛选面试以后录用的,如果自己不申请的话,美国人追着给你位置?当初的爱因斯坦也没有这个待遇啊?况且美国人对别人的选择都抱着尊重的态度,嘴上客气一下可能,重金“挽留”一说实在有点不合美国人的习惯。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3-1 13:37
3、食品行销几大洋实际上都是给华人吃的
没出国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某食品远销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到了国外才知道,这些东西绝大部分只有在华人超市里才见得到,是以华人为销售对象的,因为流量小的缘故,美国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署(FDA)对这些产品不像对美国主流超市那样监测得频繁和严格,更会有不良商人很会利用法律的漏洞,绕过各种质量的限制引进华人超市。而在面向美国人的大型超市里出售的亚洲食品主要来自日本和台湾,大陆生产的几乎无迹可寻。平时美国人也许会买中国产的衣物和日常用品,谈到吃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美国超市里的美国生长的大白菜多数美国人都叫不出名字,主要是亚洲人在买。
4、西方政要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中国你要是有一张和主席、总理、哪怕就是省长、市长的单独合影你一定很了不起了,因为这些政要多数人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见到的,哪怕是远远地撇上一眼。而美国的政府官员是靠自己竞选选民投票选举出来的,你有很多机会在他们竞选的时候见到他们,若你要求合影的话他们肯定笑逐颜开搂着你摆出最动人的姿势,照完了人家还谢谢你的支持。议员等官员上任后选区的人需要帮助,给议员写信的话肯定会收到答复,基层办公室解决不了还会一层层往上报,我的一个堂姐的绿卡搁浅后就是在弗吉尼亚当时议员的斡旋下迅速得到解决的。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3-1 13:38
5、家庭第一,哪怕金钱和工作都要给家庭让路
我在中国时遇到的因赚钱和工作两地分居的人家还真不少,尤其在部队,即使家在一地也还可能为了工作夜以继日,把物质的东西看的超过了一切,错过了妻子生孩子、耽误了给孩子看并不能给老人送终等。到了美国才知道,这样做是会被别人鄙视的。在美国,很多人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家人的照片,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所有的节日也是一家人安静地聚在一起。最近一位搜狐的海外好友要做一个小手术,她丈夫取消了全部的商业会谈,宁肯自己出钱支付会谈方延期滞留也要去陪着她手术,就是海外人家庭观念的典型体现。
6、西装革履是要看场合的
自以为在国内很容易以貌取人,为了不被小觑西装革履裙裾飘飘名牌包装几乎成了必须,搞得重庆大街上卖苦力的棒棒军都穿上西装了。到了美国才发现西装真实是非常正式场合中郑重其事的穿着,教堂礼拜、婚礼、葬礼、毕业典礼、重要商业酒会、答辩等等,你要是没什么事一身正装打扮的话这一天都会不断有人问你为什么“dress up”。在美国以貌取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富人不是靠名牌包装的,也不是名车大房子,而是在不动声色之中,一口整齐的白牙(非常重要),一身古铜的皮肤(有钱度假晒太阳),一副健美的身材(有闲上健身房),最重要的是每年捐给慈善协会和教堂的大笔捐款。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3-1 13:39
7、“找关系”、“听人说”不如去相信法律
在中国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关系,比如撞了车不是下来看看对方是否受伤需要救助,而是各自打电话找关系到现场帮忙。到了美国才知道只要人没有伤亡的事情就不算什么事情,其它的平心静气相信警察的公正裁决和依靠保险公司善后。在美国法律法规规定能办的事情不用找人也能办得很顺利,违规的事情找了人也办不了,所以大家都养成了要办事先查相关规定的习惯。有些华人还保留着喜欢“听人说“的惰性,结果以讹传讹反而误了不少事,这个以后我专门撰文论述。
8、读大学是一种个人养成,而不是为了出路和提高身价
出国前听惯了考大学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故事,现在虽然不同了,但是学历的标牌似乎依旧是身价的砝码,不久前广东的调查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宁肯没收入待业也要找到办公室哪怕是低工资的工作,即使工厂的工作现成的立马上任工资高也没有大学毕业生肯去。而到了美国你会发现,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做普通工作并不新鲜,我见过印度的哲学博士开出租车、东欧的音乐家干装修、地理系的研究生在找到教师工作以前在家具店当服务员、工科博士在售车店做销售等。反之,也会有哥伦比亚大学的清洁工旁听拿到了古典文学的本科学位、而大货车司机酷爱莎士比亚长途旅行的闲暇写下让圈内人震惊的剧本等,美国受过大学或更高教育的人口比例远高于中国,而这个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养成,和出人头地没有关系。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3-1 13:39
9、信用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的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事情我就不用详细举例了。到了美国以后才知道一个人的信用记录是和自己的社会安全号码紧紧地绑在一起的,这个记录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借贷买车买房能力,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就业,比如给联邦和州政府工作的位置多数都要求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也正因为人人看重自己的信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简单很多,而不再需要天天运用五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聪明去斗智斗勇。
10、离婚的男人像根草
哈哈哈哈哈,写到这里我笑了,在国内的情形就不用我说了。在美国离婚的话,男人什么都得拿出来分一半给妻子,如果妻子没有赚钱能力的话还要支付抚养费以保证离婚后妻子的生活水准不显著下降,直到妻子再嫁或死亡;孩子的抚养费更是不能少,多数州规定要支付到18岁,而且男人支付的抚养费没有退税的优惠等等, 男人离婚的话身价立马巨幅缩水,所以,美国男人鲜有去养小三、小四的事情发生,而是下班就回家,周末陪孩子老婆。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3-1 13:40
以上林林种种,多出于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当然还有很多生活中的,譬如工作履历和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为钱频繁跳槽常常会得不偿失的等等,总体的感觉是很同意白岩松在《你想像的美国其实是中国》结尾中的话:“当下的中国,由于欲望,我们的人性处于退步的阶段”,而相反,那些我们一直以为占据了其道德制高点的美国人,他们的追求实际上与物质的关系不大,却离心灵很近。(完)
作者: 方维和 时间: 2013-3-1 14: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彭伊 时间: 2013-3-2 21:51
我也坚信不疑。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4 12:12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4 12:13 编辑
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很大。上面所述中外差别常有报道,大多属实吧。不过有些说法不免有点偏颇。
1、中老年人群难免有些病痛,若患慢性疾病,可能就得带病坚持工作。老请假,难道不怕扣完工资?
2、虽然大多数普通人更看重物质利益,但有些志向远大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和祖国强盛,宁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报效祖国,像钱学森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就是杰出代表。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4 12:16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3-1 13:37 
3、食品行销几大洋实际上都是给华人吃的没出国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某食品远销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 ...
西方政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选举产生,必须到处游说,取得民众支持;而中国的官员多由上级组织任命,所以官员注重对上负责,不太重视民众意愿。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4 12:17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4 12:21 编辑
崔永元眼中的美国社会(转)
——读《部长的邻居》有感
《文摘周刊》2010年10月15日
一次,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特家采访时,发现她的别墅花园洋房很豪华、很气派,他心想,住这么好的房子,这位部长家的那些邻居,一定不是达官就是显贵。
出于职业的敏感和习惯,崔永元采访完这位部长,就随意地问起她的邻居都是什么人?部长笑着说:“我的邻居,左边住的是一名修下水道的水管工,右边住的是一名超市营业员,他们住的房子和我是一样的。惟一不同的是,左边人家的下水管道从来没有堵塞过,而我家的下水道却常常堵塞;右边人家下班后,可以从超市顺便买些菜回来,在我下班后,却还要到超市去买菜。他们虽然都是蓝领,但收入并不低,与我这个部长收入不分上下,社会地位很高。”
崔永元疑惑地问:“你家下水管道堵塞了,不能请那个修下水道的邻居到你家来修一修吗?你是一位部长啊!”
这回轮到这位部长惊讶了,她说:“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他有他的维修单,有他排的顺序和计划,不管你是教育部长还是总统,必须要排队,排到你才是你,而且是有时间约定的。我没有任何特权指令他为我做什么。”部长言犹未尽,继续说道:“他们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啊,比我聪明多了。如果我从部长的位置下来了,还真的不知道能干些什么?”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4 12:23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4 12:24 编辑
崔永元一行从部长家出来时,正好看到部长的水管工邻居驾驶着一辆奔驰小汽车下回家了。他从车上下来,看到部长送客人出门,俩人很亲切、很自然地打着招呼。
部长与水管工、超市营业员做邻居,不仅没有感到身份降低,反而感到荣幸。因为这些邻居在这位部长的眼里,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社会分工的不同,并没有降低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这种平等和尊严,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作者: chenjj 时间: 2013-3-8 04:03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3-1 13:40 
以上林林种种,多出于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当然还有很多生活中的,譬如工作履历和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为钱频 ...
所述基本属实。上大学还是会考虑职业。
看来同学们对美国了解还是不多.
作者: chenjj 时间: 2013-3-8 04:18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4 12:23 
崔永元一行从部长家出来时,正好看到部长的水管工邻居驾驶着一辆奔驰小汽车下回家了。他从车上下来, ...
部长和水管工/超市营业员为邻可能性不大。工资差别太大。部长可能住好地方。不过邻居关系是如此。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3-8 18:00
chenjj 发表于 2013-3-8 04:03 
所述基本属实。上大学还是会考虑职业。
看来同学们对美国了解还是不多.
...
呵呵,很高兴见到我班健君出来发表意见。伊是中西结合权威,对温烧米国两边拢有深入了解,欢迎有时间多来介绍一些米国人生活见闻。
中米文化差异很大,价值观念也常常南辕北辙。佤记得初中有一摆与林建成老师蒙扣,伊讲米国人家庭观念与中国人不同,比如成年儿女不与父母住一起,如果去父母家做客,要带上鲜花,留下吃顿饭,儿女也会付钱(这点也有可能系把西方AA制当做普遍现象,说的不一定准确)。林老师是当做正面例子来说的,但佤听了也有点颠覆感觉,觉得西方家庭很古怪。中国人说“亲兄弟,明算账”,却还没有达到“亲父子,明付钱”程度,至今小辈不要说不可能付老辈饭钱,反倒是理直气壮做“啃老族”。
佤转贴此贴只算娱乐贴。其中多数观念实际上是中国50~70年代的,在那时的社会环境里没啥米奇怪,比如“带病坚持学习”也可能成为小学生写作文的题材之一,代志有真有假,但没人会认为这种精神不好。这属于意识形态、文化差异问题,诸葛亮起了个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自古以来带病坚持工作学习成为中华美德一种表现(但现在除非为生活所迫,一般情况下木有了,尤其做官的,极少带病坚持工作,只有坚持“带病提拔”)。随着各方面“与国际接轨”,很多传统观念不用出国基本上也被颠覆了,甚至后来居上,超越了米国,要说当今“米国更像社会主义,中国更像资本主义”,倒是很贴切。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10 12:42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10 12:51 编辑
chenjj 发表于 2013-3-8 04:18 
部长和水管工/超市营业员为邻可能性不大。工资差别太大。部长可能住好地方。不过邻居关系是如此。 ...
从未到过美国,对美国的情况,只是道听途说,或是从媒体报道中略知一二。
健君同学在美留学工作多年,亲历感受美国方方面面,对美国社会肯定会有更真实更深刻的了解。
据说美国社会比较崇尚个性自由,提倡公平竞争,重视个人能力素质,办事遵循法律法规,这些应该比较真实客观吧。
社会倡导民主平等,尊重人权,表现在工作不分贵贱,社会分工不同,但人格平等。然而,平等并不意味着不同工作获得同样工资报酬。因为工资高低必须和从事每份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投入的精力时间以及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公平合理。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10 12:46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10 12:47 编辑
部长和管道工、营业员做邻居,在特定条件下或许也有可能。
比如:
管道工、营业员住的是父辈留下的房子;
中了大奖有钱买房子;
炒股获得丰厚回报等等。
作者: chenjj 时间: 2013-3-14 06:18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10 12:46 
部长和管道工、营业员做邻居,在特定条件下或许也有可能。 比如: 管道工、营业员住的是父辈留下的 ...
同意张谊同学的看法。部长和管道工做邻居, 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
我对美国的了解也很肤浅,只能谈谈自己的直感而已。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15 11:17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15 11:20 编辑
chenjj 发表于 2013-3-14 06:18 
同意张谊同学的看法。部长和管道工做邻居, 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
我对美国的了解也很肤浅,只能谈谈自己 ...
不好意思,让健君同学看笑话了——从未到过美国,竟然也在这说三道四乱咋呼?其实,你说的是普遍现象,俺只是说说可能出现的极端个别情况。
美国社会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可能主要表现在政治、精神层面。而在经济生活、物质消费方面,毕竟还是经济实力占主导地位。部长和营业员工资收入悬殊,买同样档次的住房,可能性微乎其微。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3-3-16 11:46
本帖最后由 何再金 于 2013-3-16 11:47 编辑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4 12:23 
崔永元一行从部长家出来时,正好看到部长的水管工邻居驾驶着一辆奔驰小汽车下回家了。他从车上下来, ...
部长那么平易近人?太不可思议了。
作者: chenjj 时间: 2013-3-18 09:35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10 12:42 
从未到过美国,对美国的情况,只是道听途说,或是从媒体报道中略知一二。 健君同学在美留学工作多年 ...
我都不知自己讲的对不对,岂感笑话老同学?在这个同学论坛上,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每个意见都值得尊重。同学之间可有不同观点, 甚至可有激烈争辩,但友谊长存。我觉得中学同学的论坛比大学同学论坛更有意义。我们有共同渡过的岁月,也有不同的专业和人生经历。这使得整个论坛多元化,我们有很多可以交流和学习。有趣的云霄话更使论坛生气勃勃。
张谊同学, 你的云霄话好像也有两步七阿,比我强多了。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18 11:28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18 11:29 编辑
何再金 发表于 2013-3-16 11:46 
部长那么平易近人?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问题必须请教刘主编。在首都心脏工作,经常见到各级领导,离部长近,知道部长为人作风怎么样。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18 11:31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18 11:33 编辑
chenjj 发表于 2013-3-18 09:35 
我都不知自己讲的对不对,岂感笑话老同学?在这个同学论坛上,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每个意见都值得尊重。 ...
说的对,同学论坛,人人平等。只要不是恶意中伤,都可以讨论。不过,若讨论美国国情,肯定是健君同学比较了解情况,最有发言权。
说云霄话,我同样说不顺溜了,听听还可以。论坛有3位著名云霄话大师,他们说得很有味道。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3-3-18 12:14
本帖最后由 何再金 于 2013-3-18 12:15 编辑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18 11:31 
说的对,同学论坛,人人平等。只要不是恶意中伤,都可以讨论。不过,若讨论美国国情,肯定是健君同学 ...
哈哈温烧画是四届最土公的画,幺广得到大输级的职清
逃射逃射。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18 12:35
何再金 发表于 2013-3-18 12:14 
哈哈温烧画是四届最土公的画,幺广得到大输级的职清逃射逃射。
说曹操,曹操就到。听大师说云霄话,确实很可乐。
提个建议,别说得过分深奥了,好让同学们容易理解些 。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3-3-18 12:51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18 12:35 
说曹操,曹操就到。听大师说云霄话,确实很可乐。
提个建议,别说得过分深奥了,好让同学们容易理解些 ...
椅后加翻译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3-18 21:09
chenjj 发表于 2013-3-18 09:35 
我都不知自己讲的对不对,岂感笑话老同学?在这个同学论坛上,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每个意见都值得尊重。 ...
米国人的发言很好。首先系参加了论坛的我们1班老同学,常来并且积极发言的比较多,远在地球那边的健君百忙之中也关注着论坛,不时参与交流,对我们老同学是很大鼓舞;其次健君的看法很实在,尤其是提出校友论坛“平等、多元化、有趣”三大原则,是非常正确而且有实际意义的。佤觉得健君不仅是米国通,对于中米文化、观念差异都很了解,而且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能够为论坛带来不一样的新视野。非常感谢。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3-3-20 13:51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3-3-20 13:52 编辑
chenjj 发表于 2013-3-18 09:35 
我都不知自己讲的对不对,岂感笑话老同学?在这个同学论坛上,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每个意见都值得尊重。 ...
健君同学说的很好:同学论坛上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同学之间可有不同观点, 甚至可有激烈争辩,但友谊长存。 键君在高中时有段励志对子:“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跑马 易放难追” 我铭记心中,并以此教诲后人。谢谢健君!
作者: chenjj 时间: 2013-3-23 03:35
林建云 发表于 2013-3-20 13:51 
健君同学说的很好:同学论坛上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同学之间可有不同观点, 甚至可有激烈争辩, ...
建云兄, 对不起。不知把你毒害了。忘掉这些吧,保命要紧。现在我得说:
Smoking 是顺烟送命,不戒则完。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3-23 07:36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3-3-23 12:49 编辑
何再金 发表于 2013-3-18 12:14 
哈哈温烧画是四届最土公的画,幺广得到大输级的职清逃射逃射。
试着应聘当大师何庄主的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哈哈,云霄话是世界讲的各种话中最土的话,讲这种最土的话,还能得到大师级的职称?多谢!多谢!” 何庄主,我的应聘能成功吗?
作者: 方维和 时间: 2013-3-23 12: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3-3-23 20:19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3-23 07:36 
试着应聘当大师何庄主的翻译。 ...
太有才,你咋那么有财呢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3-3-24 12:47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3-3-24 12:56 编辑
chenjj 发表于 2013-3-23 03:35 
建云兄, 对不起。不知把你毒害了。忘掉这些吧,保命要紧。现在我得说:
Smoking 是顺烟送命,不戒则完。 ...
Smoking is a greater danger of health. I am going to give up smoking now. Thank you !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25 12:07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25 12:08 编辑
何再金 发表于 2013-3-18 12:51 
椅后加翻译
“椅后加翻译”,
何庄主享受的至少是部长级以上待遇哦。
电视上常看到,中央领导和外国领导人会谈时,椅后(后排)确实加翻译。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25 12:16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25 12:17 编辑
chenjj 发表于 2013-3-23 03:35 
建云兄, 对不起。不知把你毒害了。忘掉这些吧,保命要紧。现在我得说:
Smoking 是顺烟送命,不戒则完。 ...
健君同学不简单,中学时代就开始担任青年导师了。
怪不得能够冲出亚洲,进军美利坚,同化米国人。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25 12:21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3-23 07:36 
试着应聘当大师何庄主的翻译。 ...
不错呀,云霄话本是方言俗语,请大诗人雅正雅正,达到雅俗共赏的最佳效果。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25 12:26
林建云 发表于 2013-3-24 12:47 
Smoking is a greater danger of health. I am going to give up smoking now. Thank you !
“刷哎晓捞烟语,真呛真呛!” 
教授是不是经常走上国际讲坛发表演讲呀?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3-25 12:35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25 12:26 
“刷哎晓捞烟语,真呛真呛!”
教授是不是经常走上国际讲坛发表演讲呀?
想不到还会说英语,真强(有本领),真强(有本领)!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25 12:51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3-25 12:35 
想不到还会说英语,真强(有本领),真强(有本领)!
哈哈,就这意思。
诗人开始走马上任啦,不过只有何庄主才能享受部长级待遇。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3-3-25 13:54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3-3-26 12:14 编辑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25 12:26 
“刷哎晓捞烟语,真呛真呛!”
教授是不是经常走上国际讲坛发表演讲呀?
很遗憾,天生舌头既肥大又短,连云霄话都说不好还想在国际讲坛上充当Speaker ? 机会是经常有的,但均以论文而不是以Speaker参与。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26 16:25
林建云 发表于 2013-3-25 13:54 
很遗憾,天生舌头既肥大又短,连云霄话都说不好还想在国际讲坛上充当Speaker ? 机会是经常有的, ...
好像见到有篇烟语天书,又珍藏起来了?
放心吧,不会泄密的,一大堆蝌蚪,没几个人看得懂的。
是哪里发来的邀请函?有空不妨说来听听,让大家开开眼界。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3-3-26 22:16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3-3-26 22:17 编辑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26 16:25 
好像见到有篇烟语天书,又珍藏起来了?
放心吧,不会泄密的,一大堆蝌蚪,没几个人看得懂的。
是哪里发 ...
那是刚收到的“第二届(2013年度)国际藻类学术讨论会演讲的邀请函”,没什么秘密。只是因避免可能产生“炫”的感觉而删除罢了。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3-3-27 10:14
林建云 发表于 2013-3-26 22:16 
那是刚收到的“第二届(2013年度)国际藻类学术讨论会演讲的邀请函”,没什么秘密。只是因避免可 ...
林教授和黄股神好像有个共同点,经常喜欢贴子发了以后又删了。[attach]11548[/attach]
作者: 尹一波 时间: 2013-3-27 14:15
本帖最后由 尹一波 于 2013-3-27 14:16 编辑
江丽华 发表于 2013-3-27 10:14 
林教授和黄股神好像有个共同点,经常喜欢贴子发了以后又删了。
[attach]11567[/attach]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3-3-27 14:30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3-3-27 15:26 编辑
发出的帖子自我删除,要么是处事立场不坚定、优柔寡断;要么是平时思维混乱,对、错难分清,行为类似于神经病;要么总是自觉得帖子不合众人口味,感觉没有此帖比有之还轻松、还自尊,此类人天生就是缺乏自信心。由于举棋不定,故而屡建屡删、屡删屡建,没个定性。 确实,一班出了两怪物——大头与股神。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3-3-27 14:42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3-3-27 15:27 编辑
尹一波 发表于 2013-3-27 14:15 
嗨,那老糊涂、‘老颠’的,管他干什么?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27 16:59
林建云 发表于 2013-3-27 14:30 
发出的帖子自我删除,要么是处事立场不坚定、优柔寡断;要么是平时思维混乱,对、错难分清,行为类 ...
教授在说相声吧?
也许科学家、学者写文章都这样:思维丰富善联想,不断修改求最佳。
作者: 尹一波 时间: 2013-3-27 21:06
林建云 发表于 2013-3-27 14:42 
嗨,那老糊涂、‘老颠’的,管他干什么?

作者: 方维和 时间: 2013-3-28 08: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njj 时间: 2013-3-28 10:17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25 12:16 
健君同学不简单,中学时代就开始担任青年导师了。 怪不得能够冲出亚洲,进军美利坚,同化米国人。
...
不是我当青年导师。我是看到了,抄在纸上。无意中让建云看到了,他记在心上。写在纸上的,很快就忘了,终究是碌碌无为。记在心上的,成了大器。
张谊同学的"捞烟语"让我笑得要命,天天在用,忘了是在捞。怪不得讲得不顺,原来是在捞。捞大概是指舌头扭来扭去。除了捞烟语,还有捞普通和捞水蛋。 what is 水蛋?是福州话还是一切外来语?这里面说不定有典故。那些有职称的可以来说古。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3-28 11:51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28 11:52 编辑
在美工作生活几十年,还记得“捞水蛋”一说,不错呀,温烧话功底相当扎实。要问“捞水蛋”的来历,俺真不清楚,必须请论坛3位温烧话大师来讲古。
说起捞烟语,不怕老同学见笑,在大学为了应付考试,天天一大早就起来,哇啦哇啦放声捞,到如今一句也捞不完整,只会写26个烟语字母。

作者: 方维和 时间: 2013-3-29 0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njj 时间: 2013-4-1 03:49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3-18 21:09 
米国人的发言很好。首先系参加了论坛的我们1班老同学,常来并且积极发言的比较多,远在地球那边的 ...
谢谢正明鼓励。不过不要称我为虔诚的基督徒,唯恐我坏了基督教的名声。论坛上有不少文章很有意思,可惜没时间参与讨论。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4-1 07:04
chenjj 发表于 2013-4-1 03:49 
谢谢正明鼓励。不过不要称我为虔诚的基督徒,唯恐我坏了基督教的名声。论坛上有不少文章很有意思,可惜没 ...
在米国拖家并不容易,工作中要自觉地全力以赴,时间自然比较紧张。健君能常上论坛来看看老同学如何四散唠就很不错了,这样能知道老同学一些看法想法,以后有机会见面就有话题可以当面唠嗑了。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4-1 07:11
what is 水蛋?这里不提起,佤几乎忘了温烧话还有“唠水蛋”这俗语,早年却是常常听本地同学对佤如是说,但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有“勾舌音”,也是挖苦讲国语的专用词。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