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编辑手记(一) [打印本页]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7-4 11:37
标题: 编辑手记(一)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3-7-4 11:47 编辑

编辑手记(一)
    同学文集的编辑工作启动以后,同学们的反应比较热烈。一些同学已进入构思,创作阶段,一些同学热心推荐稿件,一些同学对编辑工作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
    经历了40年的沧海桑田,大家一致认为,编好一本同学文集,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文章千古事,编好不容易。何况,大家对文章的评价,历来是见仁见智。因此,要完成好这项工作,确非易事。本来,合适的编辑人选 ,应由刘正明,郭少玲,张谊等同学担当。但因种种原因,这些同学无法接受这项任务。同学会便无马使牛,把这重担,压在我的身上,使我压力巨大,忧心忡忡,呼吸困难。我确实难以胜任这项工作。其一,我的第一学历只是非文科的中专学历,不是科班出身。其二,我只是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平时对文学的认识一鳞半爪。从没编过书,也没投过稿。力拒不成,自不量力,勉强接受编辑组召集人的担子。郑重申明,以后这项工作做得不好,同学们不要怪我。
     我个人认为,要做好同学文集的编辑工作,要做好三件事。
    (一)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全体同学积极参与。
      编辑工作启动以后,已发出征文启事,提出编辑参考意见,向全体同学发出短信约稿。为什么向全体同学约稿呢?因为顾名思义,编的是同学文集,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如果编的只是少数人的文集,现有的稿件已经足够,何必劳师动众发动大家呢?如果大家共同参与后,稿件多了怎么办?一可编续集,二可择优编辑,限定入选篇数。多数同学或认为能力有限,或感到笔已生疏,不愿动笔。我呼吁大家 :放下顾虑,积极应征。因为我们编写的是通俗的,纪念性的文集。只要你是真情流露,一段话,一件事,皆可写出精彩,入选征文。写作水平较一般的同学,只要你提供素材,还可请水平高的同学帮助构思,进行文字润色。另外,编辑组的同学也将积极发挥作用,对每篇稿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所以,希望更多的同学拿起笔来,希望更多的同学的作品入选征文。
   (二)建设精干的编辑班子,制定务实的编辑原则。
     编好一本书,编辑班子很重要。同学文集编辑组,确定17人(原则上以云霄本地为主,因为便于开会讨论,要有适量的女同学参加。)每班 2人。上次初定名单,有人推辞。如有不合适,换人也可以,请会长和各班分会长在征求本人同意的基础上确定,把名单在论坛上公布。一旦公布,要积极参与 ,不能挂名。
      另外,需要成立一个编辑指导小组。组长:刘正明。组员:郭少玲,张谊。
      云霄的编辑小组初步完成编辑后(打好粗胚),将初稿发上论坛,精雕细琢,生杀予夺的工作就要由指导小组完成了。三位同学不能推辞,你们是74届的名牌大学生,这样重要的工作不参与,就对不起大家了。
     编辑原则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推荐征文,是否入选,召集人无权决定,由集体决定。具体编辑意见,待编辑小组正式成立后,另行制定公布。
  (三)筹集必要的编辑资金
    编辑同学文集,初定1000册。资金估计约需1.5一2万元。有三种方法。
    1.从此次筹款中支付。
    2,拍卖同学文集冠名权。全额支持资金的同学或同学企业,取得全权冠名权,并允许做广告。如有3个以上同学或企业竟争,则实行网上挂牌拍卖冠名权。
    3.设立同学文集基金会,接受同学捐款。100元不嫌少,1万元不嫌多。捐款者请注明捐给同学文集。目前,已有一位同学表明捐款1万元,支持同学文集编辑的意向。
                                                   同学文集编辑组:阳光明媚
                                                                         2013.7.5.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7-4 19:16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7-4 19:16 编辑

    编辑《同学文集》,确实不容易,从组稿、编辑、校审到编排,工作量很大。为此阳光同学开动脑筋,积极策划,辛苦了!
    文中所提几个建议,个人也认为很有必要,需要逐步落实,希望能得到同学会领导的重视。
    至于涉及本人的提议,在此说明一下。由于本人是学工科的,走出校门后,只写过工作小结,能力有限,就不要滥竽充数了吧。编委会有什么具体工作分配给大家做,本人力所能及的,当尽力而为。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7-4 19:22
yftx2012 发表于 2013-7-4 19:16
编辑《同学文集》,确实不容易,从组稿、编辑、校审到编排,工作量很大。为此阳光同学开动脑筋,积极 ...

     我也是学工科的,而且比你低二级,那我也和你一样,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7-4 19:32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7-4 19:22
我也是学工科的,而且比你低二级,那我也和你一样,

   不能这么比的。阳光同学向来爱好文学,经常动笔写东西,而且长期担任行政领导工作,思想、文学水平和工作能力自然不一般。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7-4 19:33
yftx2012 发表于 2013-7-4 19:16
编辑《同学文集》,确实不容易,从组稿、编辑、校审到编排,工作量很大。为此阳光同学开动脑筋,积极 ...

                      语文老师黄文骅同学对你的评价:                                                                                                                                                                                                                                                                                                                                                                                                          ]张谊同学,我说你当年大学的专业报错了,应该读中文系。我发现你对同学们文章的点评,比我这当过语文老师经常改作文的评的还中肯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7-4 19:38
yftx2012 发表于 2013-7-4 19:32
不能这么比的。阳光同学向来爱好文学,经常动笔写东西,而且长期担任行政领导工作,思想、文学水平和 ...

                 指导小组就是要选一个理科生。你不要再推了,这叫渗沙子。正好纠正正明兄一些偏差。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7-4 20:43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7-4 19:33
语文老师黄文骅同学对你的评价:                                               ...

玩笑话难免夸大其词,不能当真。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7-4 20:45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7-4 19:38
指导小组就是要选一个理科生。你不要再推了,这叫渗沙子。正好纠正正明兄一些偏差。 ...

都成了砂子了,一砖一瓦都比不上。
作者: 方维和    时间: 2013-7-5 09: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7-5 11:40
方维和 发表于 2013-7-5 09:28
已向郭少玲同学邀任编辑指导小组成员,她愉快地接受邀请,表示尽力做好! ...

      很好!请向少玲同学表示谢意!张谊同学应该向少玲同学学习。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7-5 12:17
   
   文骅同学是编辑指导小组合适人选,当过师范语文老师,文学功底扎实,又编过《东山简介》,有编书的经验,定能胜任编辑指导小组工作。
   
   本人可以参加文集编辑组,做些文字校审具体工作。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7-5 13:02
yftx2012 发表于 2013-7-5 12:17
文骅同学是编辑指导小组合适人选,当过师范语文老师,文学功底扎实,又编过《东山简介》,有编书的 ...

            同学们都说:指导小组成员必须是名牌大学出来的。你可推荐文骅同学当编辑组的召集人,我当付召集人,全力负责后勤工作。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7-5 13:22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7-5 13:23 编辑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7-5 13:02
同学们都说:指导小组成员必须是名牌大学出来的。你可推荐文骅同学当编辑组的召集人,我当付 ...



  做实事不能看虚名,重在实际工作能力和热心。
  相信阳光同学当召集人一定也很胜任。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7-6 13:58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7-4 19:38
指导小组就是要选一个理科生。你不要再推了,这叫渗沙子。正好纠正正明兄一些偏差。 ...

渗沙子啥米意思?沙漏吧,代表计时工具,大概理工科注重时间概念,文科对时差无所谓?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7-6 15:26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7-6 13:58
渗沙子啥米意思?沙漏吧,代表计时工具,大概理工科注重时间概念,文科对时差无所谓? ...

       没啥意思。文科生热情洋溢,理科生理性严谨。但文科,理科,各有短长,要互相取长补短。另外,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要大力仰仗二位的大才,文集才能编好,出彩。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7-6 22:46
标题: 3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7-7 13:21 编辑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7-6 15:26
没啥意思。文科生热情洋溢,理科生理性严谨。但文科,理科,各有短长,要互相取长补短。另外,男 ...

“文科生热情洋溢,理科生理性严谨。”好像有道理,不过在本论坛却不一定了,基本上颠倒过来。像阳光明媚是理工科吧,用户名却比谁都热情洋溢,而提出的这两分法却显得不够严谨;比如,厦大数学系的股神就很热情洋溢的表扬日本米国,谈中国现实却缺严谨论证,云山雾罩,化学系的林所长热情洋溢的上山落海拍景采花,贡起食品安全却发散得厉害;此外,维和也是理工科吧,遍访名山大川,不是热情洋溢哪会走得那么远那么多处,要是谨守理性严谨,就连漳州地界都不越一步了。佤青菜算文科,却基本上不会热情洋溢,贡严谨不一定够得上,但吹毛求疵是老习惯了。文骅也算文科,佤觉得伊的发言也不怎么热情洋溢,看世事的观点却多含理性……故,文理二分法在论坛失灵了。
文科包含哲学系历史系经济系,都不是热情洋溢的专业,扩展开还可算上法律系政治系,古板人多的是;可能外语系比较热情洋溢,中文系,如果系搞古典的、语言的、文艺理论的,还是古板人多,大概写诗歌的较多是热情洋溢。理工科却不乏热情洋溢的现象,古往今来大科学家没有热情洋溢的钻研干劲,哪能冒出那么多惊人的发现发明?最典型的系建筑设计师,没有热情洋溢的想象力,世上各种奇形怪状建筑物,比如京城的乌龟壳大裤衩鸟巢世纪坛西客站等,怎么来的?
论专长,实际上文科不如理工科,因为凡是文科生读的会的,理工科生差不多也可以会,可以掌握,比如化学家林所长写诗文唠英语也不错,打官司学点法律不成问题,背诵唐诗宋词三字经小菜一碟,数学家股神大谈三教、哲学、道学不在话下,论起国际政治不输外交部,可是让某个文科生去涉足理工科哪怕最初级的专业项目都几乎不可能,比如佤就无法去做海洋三所最普通的化学检验,搞不懂最简单的微积分公式……所以文科理工科向来很不均衡,文科短得多,理工科长得多。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7-7 00:38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7-6 22:46
“文科生热情洋溢,理科生理性严谨。”好像有道理,不过在本论坛却不一定了,基本上颠倒过来。像阳光明媚是 ...

           言之有理,那就反过来说吧。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7-7 15:11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7-7 15:22 编辑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7-7 00:38
言之有理,那就反过来说吧。
反过来说还是不够严谨。因为不存在啥米科热情洋溢,啥米科理性严谨的绝对划分,也不存在只要系某科,就个个热情洋溢或理性严谨的普遍性,即使某一个体表现为热情洋溢或理性严谨,也不可能一直都是,不变化,不转化。简单的二分法不灵,文科、理工科,本质上拢系人科,客观贡,拢表现为热情洋溢与理性严谨兼而有之,有时这样有时那样,这个多点那个少点,不同时空条件下交替出现。
故,对文科生、理工科生的特征一刀切,概括不一定全面。就像不能断言,城里人拢好命,乡下人拢艰苦;在上头机关的拢不知民间疾苦,在厦门做老师的才了解老百姓呼声(公交车的爆炸声除外)。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7-7 20:22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7-8 11:29 编辑

       以上只是务虚。然后根据阳光明媚“编辑手记1”,贡几点务实看法。
       近期阳光明媚对促进征文工作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广泛发留言发短信约稿,推荐文稿,十分有劳,有目共睹。做纪念文集负责人,不必讲究啥米牌子,中专、工科、业余,都不妨碍编辑事务,只要认真负责热心细心就行。“编辑手记”一些观点提出得及时、正确,应该得到大家共鸣、响应。
       对于第(1)点,同学文集,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放下顾虑,积极写稿,应该没有异议。不过,是否需要对每篇稿件都提意见?需要斟酌。一般来说,只要观点正确(估计不会有不正确的),真情实感,文字过得去,就可以了,尽量照顾各人自己的叙述风格、语言特色,能少改就少改,避免反反复复,增加工作量。一般的文字修改,在收到稿后,编辑者就可以进行;只有需伤筋动骨的,才重点帮助修改。
    对于第(2)点,编辑组,是否每个班专门为文集编辑组出2人?是否固定需2人?也可以灵活点。人多意见不容易统一,实际上真正编辑文稿的,1~3位就行了,关键在提供充足的稿源,因此编辑组的主要任务在组稿,也就是尽可能联系更多的本班同学动手写,这个责任可以由各班联络员一肩挑,免得政出多门。至于人选,会长要主编定,主编要会长定,推来推去会耽误时间,自告奋勇的又没有,是个难题。目前就要赶紧抓人头,论坛版主要起发动作用,提议:1班由我、长乐、江委员找人,2班请炎昭、耀龙加上茂德联系,3班请志强、炳富、刘麟英发动,6班请章生包干,7班请维和、文骅包干,5个班先落实了,其余3个班和散仙再另定。
    “编辑原则”或“编辑方案”很重要,决定纪念文集的大概框架、选编标准,希望阳光明媚有个初步设想,充分讨论,早点定案。
    有了足够的征文,后期的编辑工作,就由几人全面负责,以求保证工作效率;初稿成型也不必发论坛,编一册书不可能像搞一项工程那样要反复论证、修改方案,只能根据原定框架,一气呵成。
    所谓“编辑指导小组”,用不着叠床架屋,两位女将已表态乐于参与编辑,佤最后也会协助,没有这种名义,该办的事还是会办的。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7-7 20:28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7-8 13:11 编辑

【原来点一个回复只需要百分之一秒,现在要等几百秒!!】
       目前时间实际上只剩下6个月,而编辑工作八字还没半撇,已比较紧迫了,不能坐视。按佤过去编辑纪念文集的经验教训,最后的选取稿件和全书编排,最好相对集中于数人负责,不必非要集体一篇篇讨论决定,那样有可能七嘴八舌,旷日持久,不利于抓紧进度。征文一旦采用就说明尊重大家意愿和劳动了;当然欢迎重点推荐、提出不同的甚至是反对的意见,可采取个别沟通、协商的方式。     
       对第(3)点,需要充分考虑可行性。印数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比如页数、分送范围),仔细计算,免得过多过少;究竟印多少合适,最好再开筹备会时商议,因纪念文集与纪念图集、通讯录是配套的,文集如1000册,图集也得1000册,而图集成本可能是文集的2~3倍。印出来不但要保证人手一册,还有其他方面需要的,并且要考虑每个作者多给几本,另外留一部分做机动。
       印制成本1.5万到2万元(按1000册计),佤估计不够。假使1本400至500页,1000册以上,可能至少需2~3万元。在哪里印制还是个问题,云、漳、厦的印制条件及其费用可能不同。这个问题比较好办,反正维和搞过印刷业务,慢慢研究吧。
       资金来源,第1个不需讨论;第2个,全权冠名权,有当然最好,但一人能否保证负担得了?要是费用较高,能多几位愿共同出资也应该欢迎,不叫冠名费,可作为共同赞助人。
       设“文集基金”没必要,聚会活动用一个捐款户头就行了,否则图集、通讯录也得去单立赞助户头了。不另起炉灶,但捐款人可以指定其捐款专用于文集(对率先有意愿捐1万的同学表示敬意),登记下来,名单与捐款数可附录到书里,或在后记提一提。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7-7 20:32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7-8 12:14 编辑

       另外需要强调几点:
     时间宝贵,前期已拖延了,目前需要落实各班联络人、抓紧进度,否则,越后面事务越是千头万绪,时间急迫了,仓促对付,手忙脚乱,编辑质量便难以保证,甚至半途而废都有可能;
     事情都是人做的,有人才能办成事;校友会的事是大家的事,希望各路神仙主动性多一点,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办什么事就主动承担,多一些人献计献策,多一些人分担重担,大家都轻松愉快;
     信息时代,要注意沟通,尤其事前的通气、协商很有必要,筹备工作的进展,重大事项的考虑和落实,一定要注意及时通报、事先商量,免得在不知情状态下,把许多时间耗费在反复探讨甚至争议上。策划文集、图集的现状比较清楚,对于通讯录的设想、需求和进展,也需要及时发布,以便了解概况;涉及综合协调的责任,筹备班子要担负起来。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3-7-8 11:43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7-8 11:45 编辑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7-6 22:46
“文科生热情洋溢,理科生理性严谨。”好像有道理,不过在本论坛却不一定了,基本上颠倒过来。像阳光明媚 ...

    每个人个性气质风格都有多面性,因时间、地点、事件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侧面,有时热情洋溢,有时理性严谨。
   
    见到老朋友,大多热情奔放,不会冷若冰霜;而议论社会时事、研讨科学,则需要理智思考,不能感情用事想当然。
   
   由于先天遗传禀赋、家庭熏陶、成长经历等因素存在差异, 每个人表现出来的个性倾向当然有所不同,学文、理科或许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是不会起决定作用。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3-7-10 23:34
应该说是家庭熏陶、成长经历、个性倾向等等导致了选择学文科或理工科,而不是学文科或理工科造成了个性差异、行为习惯,就像姓赵钱孙李……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