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美文欣赏《扣窑》片段 黄文骅 [打印本页]

作者: zbs    时间: 2013-9-5 03:08
标题: 美文欣赏《扣窑》片段 黄文骅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4-7-20 18:15 编辑

[attach]15604[/attach]

                ……那熊熊燃烧的窑火点燃了那遥远的记忆。
     “扣窑”(云霄的本地话)几乎是50后、60后的男孩时代的集体记忆。80后以后降生的男孩
已不知“扣窑”是为何物,而对于我们这些已近耳顺之年的半老头来说,却留下了一份美好的记
忆,当年上小学时小伙伴们自己动手垒窑、烧窑、投料、焖窑,最后吃着“窑”得香喷喷的番薯
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几个小伙伴约好晚上一起去“扣窑”。晚饭后,匆匆忙忙、三下五除二把作业做完,就眼巴

巴的盼着天快点黑下来。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从家里偷了几个番薯和木柴去找小伙伴,小
妹屁颠屁颠的要跟着去,怕她“告密”,只好同意。
       秋高气爽,一弯上弦月挂在天边,淡淡的月光洒在已收割完庄稼的田野上,像铺了一层薄

薄的霜,令人感到有点寒意。来到早就选好的‘扣窑“地点,大家把各自从家里带来的番薯、柴
火放下,开始七手八脚的忙活起来。两个有经验的负责垒窑,其余的搬土块捡树枝柴火。“扣窑
”是一种最原始的、最简单的、最无讲究的、无所谓工艺规则和工艺秘诀的制作过程,其食材也
是最原始的食品。这种流行于小城镇和乡村的食品制作方式,看起来简单人人都会做,实际上需
要高超的技巧。特别是垒窑更需要高手,否则窑垒不起来,甚至窑烧一半就倒塌了,那就前功尽
弃。秋收过后,农民犁了田,准备播种小麦,土块晒得硬梆梆的,这是垒窑的最好材料。垒窑也
有用瓦片的(如阳光明媚上传的照片),但一是瓦片难找;二是较费柴火,瓦片必须得烧红了。
而用田里的土块来垒窑一是可就地取材;二是焖窑时受热更均匀;三是烧出来的番薯味道更地道
,香味更浓郁。
       垒窑开始了,这是最为关键的第一道工序。首先在地里扒开一个浅坑(坑的大小根据要放

进去烧的食材多少而定),然后选个顺风的在坑沿先用三块大土块垒个窑门,接着沿着坑垒起来
,根据下重上轻的力学原理,越往上土块越小,而且每一层都要往里收缩,直到封顶。这是个技
术活,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用危如累卵来形容不为过。烧窑了。这也要专人负责,怕万一哪个
莽撞鬼一不小心把窑给捅塌了,那就“冤枉无地贡”。而且火候也要掌握好,太过会烧塌了,热
度不够又焖不熟。火越烧越旺,围着火苗呼呼往外窜的土窑,大家的脸映得通红,也驱散了旷野
里的寒气。开始填料了。先用大土块堵死窑门,再用两根长树枝做木筷把最上面的土块轻轻拿下
,拨开一个能放进食材的大洞(不能捅,万一倒塌就全完了),放一层食材盖一层烧红的土块,
并尽量把土块敲碎,以便受热更均匀,全部填完后用泥土把窑埋起来就大功告成了。小伙伴们围
坐在土窑边聊天、取暖,小妹和几个小屁孩打闹嬉戏着。
       半个时辰后,扒开窑,随着一股热气蒸腾而上,四周弥漫着烤番薯的香味。用树枝拨出一

个个热腾腾、香气扑鼻的番薯,外皮烤的焦焦的,里面露出金黄色,糯糯的、甜甜的,令人垂涎
欲滴。几个小屁孩欢呼雀跃,争着要。俚语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应该纠正一下,“心急
吃不了热番薯”。尽管满嘴烫的呼呼直吹气,大家吃得不亦乐乎。最后个个都灰头土脸,满脸像
小花猫,但都意犹未尽。
        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孩童的我们,一次“扣窑”,就是享受一回美味。尽管吃相

难看,可这是一种“风味”,一种道地的民间风味,一种饮食文化中的饮食方式。后来在外祖母
的灶膛里吃过烤番薯,成年后在街边吃过烤白薯,参加工作后在宴会上吃烤箱里的红薯,但都吃
不出那种味道来。我明白,我是再也吃不出少年扣窑时那种味道和氛围。那种自己动手,
那种天真,那种无暇,那种亲密无间……。

    …… ……





作者: 方维和    时间: 2013-9-5 1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bs    时间: 2013-9-5 11:37
如果大家组织一次扣窑真要比一次大餐更有意思!!!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9-5 11:45
方维和 发表于 2013-9-5 11:28
哪位有空组织一下扣窑,我第一个报名!

    请会长谈谈对““扣窑””结尾修改意见的看法。叫文骅组织一下,地点可在“棣棠”山庄,看文骅能不能找回儿时的感觉?
作者: zbs    时间: 2013-9-5 14:10
一篇《扣窑》引来热捧:
漳江论坛不到半天点击超170     咱们超50,其它论坛回帖也很热烈摘录如下:

点评 天籟二泉
〝........再也吃不出少年扣窑时那种味道和氛围,那种自己动手,天真无暇,亲密无间的孩童时代再也回不来了.......〞【扣窑】最享受的是過程,其中過癮的滋味笔墨难于形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5 分钟前 IP:14.136.107.156 删除

白沙堂
如叔,八零后不知扣窑才怪呢!应该是九零后才对... 你的同学没有做个深入调查,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4 小时前 IP:112.5.234.139 删除
看什么時候能再來一次返老还童.......


记忆中的“扣窑”令人回味,如今重提过去快乐又似重现


确实,垒土窑技术性比较强。小时候,我的窑门就是一块大砖,再后来就学会了用土做拱门{和拱桥一个原理}。好久没用土窑了。今年得搞一次。。。。。。。。。。
DiAO  到时呼一声  发表于 1 小时前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