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漳州54岁企业家 登上珠峰6000米 (导报记者 ):苏演卿
[打印本页]
作者:
阳光明媚
时间:
2013-11-19 08:28
标题:
漳州54岁企业家 登上珠峰6000米 (导报记者 ):苏演卿
漳州54岁企业家 登上珠峰6000米
可能是漳州登上珠峰6000米第一人
台海网
一身休闲打扮,黝黑的脸庞、健硕的体格、爽朗的笑声,记者见到登山爱好者方维和时,丝毫看不出他今年已经54岁。9月3日他回到漳州,此前他刚刚完成自己登山的新高度:珠穆朗玛峰6000米。
昨日18时30分,他在漳州市区举办讲座,与漳州驴友分享自己8月底登上珠峰的经历和感受。
与昆明驴友一起登珠峰
方维和的办公室里,挂满了自己登山经历的照片,墙上还写着座右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他的网名也取为“山水间”。泡上一壶茶,他对自己登珠峰的经历,侃侃而谈。
今年8月,方维和的登山经历打动了昆明的几个驴友,于是他们一起约好:8月底去登珠峰。8月25日,方维和从漳州出发,在昆明与昆明的5位驴友会合,当天到达拉萨,然后租车花了3天时间上到珠峰北坡海拔5154米高的大本营,准备一个晚上之后,8月29日中午,他们开始登山。
几天时间,方维和所处的环境温度急剧降低,从漳州35℃,到拉萨18℃,到珠峰山脚7℃,再到大本营零下3℃,同时,生活条件也很差,“没得洗澡、换衣服,只能用水漱漱口,吃点干粮。”
“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
只是普通的登山鞋、羽绒服,备用的氧气袋,带点水、面包、巧克力等,方维和与驴友们在8月29日中午,开始往珠峰6000米进发。
温度越来越低、空气也越来越稀薄,“感觉胸口很胀,呼吸很困难,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但是我还是不用氧气袋。”方维和说,自己今年登山过程中,从没使用过氧气袋,因为怕会有依赖感。
“攀爬至海拔5600米时,空气中的含氧量骤减,行进速度明显降低,上气不接下气,平均每爬五步就得停下来,张大嘴巴拼命呼吸,空气在气管里流动的声音甚至盖过了风声。”在自己的登山日记中,方维和写到。
8个小时后,当天21时左右,方维和和驴友们到达6000米高度。
登上6000米 睡不着觉
到了6000米高度后,太阳下山,温度骤降到零下20℃左右,累了几天,他们却睡不着,“向导帮我们背睡袋上来,我们就小躺了一会,太冷了耳朵很痛,我们自己也比较兴奋,睡不着觉。”方维和说。
他们就在6000米高度上拍照留念、看月光下的珠峰、聊天等等,方维和给一个朋友发短信,告诉朋友自己到了珠峰6000米,朋友根本不相信,回复说“你是不是喝醉了?”方维和笑着谈起了这个小细节。
“由于严重缺氧,人的身体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感觉很不舒服,反应较迟钝。”方维和说,第二天凌晨5时左右,他们开始下山。
目标是登上珠峰顶
方维和来自漳州云霄县,喜好登山,有自己的企业,“女儿大学毕业工作后,我就觉得自己可以放松去玩玩。”他说。
从2007年开始,方维和将公司的事情交给两个弟弟打理,成了地道的驴友,开始走出漳州、福建,向西北、西南等全国各地进发,“黄河源、香格里拉、泸沽湖、华山”,方维和列举了自己去过的一些地方。
这次登珠峰6000米,创下了方维和自己登山的新高度,“就我了解的漳州驴友中,还没有人登上6000米。”方维和说。这样,他可能就是漳州登上珠峰6000米的第一人。
方维和介绍,能登上6000米是登顶珠峰的必要条件之一,接下来一段时间,在经济条件、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他将会参加登顶训练,期望能够有一天登上珠峰顶。
“登上6000米高度,我们的人生也有了新的高度。登珠峰不仅需要向大自然挑战的勇气,更需要智慧和信念,珠峰带给我们的,是一次人生的洗礼。”这是方维和登山日记里的一段话。
导报记者 苏演卿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