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我们都老得太快(林三定)修改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3-22 09:33
标题: 我们都老得太快(林三定)修改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3-22 10:14 编辑

【林三定原稿,经编辑组修改版】


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
(2班)林三定

      人生过程中的大部分美好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我们要享受美好、欣赏美好、善待美好(包括自己的身体),别把时间浪费在等待所有难题的“完满结局”上。
      在那种只求生存的年代里,肚子的大小通常是衡量你是否温饱的标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人们已不再比肚子的大小,而是比健康。健康已被高度关注,主宰健康者却是你自己。有很多人在失去健康之前,健康可能也是他们心目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财富。但,行动上、时间上、支出上,健康却反被排在次要的位置。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感觉到现在所拥有的健康既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花力气赚来的。所以没有自觉加以珍惜。有的人还意识不到病之将至或老之将至,觉得一切都还来得及。自以为学习、赚钱、应酬、娱乐……什么都比健康重要。殊不知,当你从事紧急、重要的活动时,正支付着你的健康财富,甚至已经到了透支的程度。
      在我们一生中,拥有很多种财富,健康财富最重要。而精神财富、知识财富、技能财富、物质财富、社交财富等等,有的可以越积越多,有的可以失而复得,有的可以重新获取,有的可以移花接木,这些财富有的可以支持健康和寿命,有的与健康和寿命无关,有的可能危害健康和寿命。就是健康财富越用越少,只能保持,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无法做到越积越多。有些人生病后得到康复了,但最好也只能恢复到得病前的健康程度,有些人甚至永远也无法再回到得病前的健康状态了。
      人人都很愿意牺牲当下,去换取未知的等待;牺牲健康的宝贵财富,去换取功名利禄和妻儿车房;牺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钱,去购买来世的安逸。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在用等待;
      “等到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如何如何,”我们对自己说。
      “等到我买房子以后!”
      “等到我最小的小孩结婚以后!”
      “等到我把这笔生意谈成之后!”
      “等到……”
      然而,生活总是一直变动,环境总是不可预知,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总是层出不穷。
      如今,我们都已步入 “耳顺”年龄段,身体上的各种不良健康信息已经常性地告诫自己:什么关节酸痛、失眠、“三高”等等疾病的先兆已凸显出来。
      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
      有许多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古人。
      遗憾的事一再发生,但过后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那时候”已经过去了。
      不管你是否察觉,生命都在一直前进。人生不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有。人们常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确实如此,在通常的情况下,健康财富的多寡,影响着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更影响着一个人的寿命;健康财富的多寡,也与一个人能否拥有其它财富成正比;健康财富的多寡,还与能否支配使用其它财富关系密切。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对物质财富极为重视,认真管理,有的甚至设立账簿,还有的绞尽脑汁策划以钱生钱的财富投资。但是,我们很少见到真正有人像管理物质财富那样认真管理健康财富,既然财富是需要管理的,而健康又是人生中最为珍贵、最为重要的财富,那健康就一定也需要管理的。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了!
      把握当下,莫等待。争取再过三十年、甚至五十年,我们都还能相聚一起,共同回忆那不平凡的人生旅途;即或是生理的自然凋亡,都要安然、愉快地享受那“生如春花烂漫,去似秋叶静美”的快乐人生!

2013年11月16日于深圳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3-22 09:37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3-22 10:16 编辑

  【林建云对林三定原文的修改版】

我们不要老得太快  聪明的太迟
2班)林三定

      人生,是人活着的过程。尽管人生历程充满着酸甜苦辣,但大多都是美好的回忆。人生如同绽放的花朵,虽明媚鲜艳、充满希望;但却短暂易谢。春去春再来,花谢花还会再开;然而,人的生命只有这么一回。所以我们要善待人生,尽量享受人生的美好与幸福。“健康、财富与幸福”这些词语的释义我们都明白,究竟是什么带来财富与幸福?我认为健康是其最主要的基础。或许,将要迈进老龄人的您还在为了“完满结局”而耗费健康这个基础?还请罢了,善待自己吧!
      我们都曾经历过为生存而忘却了自己肌体安危的年代。当年,追求温饱生活曾是人生奋斗的主要目标;虽也知道健康最为宝贵,但在奋斗过程中却往往被排在追求财富的次要位置。年轻时往往拿过度耗费肌体来换取财富,而到了年老时,却把自己累积的财富交给医院来维持生命的残续。这样的生活决不是幸福,更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随着岁月的变迁,今天的我们不能再比肚皮的大小与财富的累积量,而是应当比身体的健康。健康已被高度关注,而健康主宰者却是我们自己!有些人还意识不到病之将至、老亦到来,觉得一切的一切都还遥远、都不属于自己。于是乎,还保持着“忙碌奔波型”的生活,自以为只有在达成一个有远大价值的目标后,方才可以得到幸福与快乐;学习、赚钱、大吃大喝、夜生活……,什么都依旧,唯独自己的健康被忽视了。殊不知,当你在从事所谓紧急、重要的活动时,正支付着你的健康财富,甚至已经到了透支的程度。
      人的一生中拥有很多种财富:健康财富、物资财富、精神财富、知识财富、技能财富、社交财富等等。这些财富有的可以越积越多,有的可以失而复得,有的可以重新获取,有的可以移花接木;这些财富有的可以支持健康和寿命,有的与健康和寿命无关,有的则可能危害健康和寿命。就只是“健康财富”越用越少,只能维持,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无法越积越多。有些人生病后虽得到了康复,但最好状态也只能恢复到得病前的健康程度;大多永远再也无法回到病前的健康状态了。所以,人生财富中健康因素最重要!
      人们有愿意以牺牲当下,去换取未来某种更加如意设想的习性;甚至,不惜牺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钱,去购买来世的安逸。我们一生有很多的希望,从未停息的等待:
      “等到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将如何建功立业、成就人生辉煌……”
      “等到我赚到钱以后,将买套豪华的房子、车子,娶个漂亮可爱的妻子(或嫁个高富帅的丈夫)……”
      “等到我最小的小孩结婚时,要举办个最奢华的宴席,宾客满堂……”
      “等到把这笔生意谈成之后,企业要走向集团化,并成为上市公司……”
      “等到……,等到……”
      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过程都是在期待,尽管有的是虚无飘渺。或许,我们可以用牺牲健康的宝贵财富,去换取功名利禄和更多的幸福。我们永远都在期待着更加幸福,似乎没有人感觉已处于完美的生活状态而无欲无求。
      然而,生活的时空总是一直在变幻,生活的环境总是不可预测、不可预知。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发性的问题与事件也总是层出无穷。
      如今,已将步入六十(近“耳顺”) 年龄段的我们,身体的各种信息已经常性地敲起了警钟:如关节酸痛、夜不能寐、记忆衰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等不健康的信号已逐渐显现出来。这些能否告诫自己——老了!
      不管你是否察觉,生命却一直在衰退。人生不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有。财富是一种寄存,钱再多,你也带不进棺材;情爱亦然,人若亡之,情将焉附?权位更是如此,无论你日前怎样叱咤风云,却不能逃出最终的交替与轮换。生命,只不过是寄存于这个星球上的匆匆过客。因此,还是多一点珍惜自己!
      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
      有许多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古人。
      遗憾的事一再发生,但过后再追悔“早知道就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那时候”该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
      人们常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确实如此。在通常的情况下,健康财富的多寡,影响着一个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更影响着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还与能否支配使用其它财富存在密切关系。而其它财富的多寡,不一定能与一个人拥有的健康财富成正比。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对物质财富极为重视,认真管理,有的甚至设立账簿,还有的绞尽脑汁策划以钱生钱的财富投资。但是,我们很少见到真正有人像管理物质财富那样认真管理健康财富。既然财富需要管理,而健康又是人生中最为珍贵、最为重要的财富,那健康财富就一定更需要管理的。保持健康,务必要养成了一些健康的习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作为健康的“投资与管理”——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与快乐心态对我们都非常非常之重要。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不能老得太快,但聪明却不得太迟!把握当下,莫再等待。争取再过三十年、甚至五十年,我们都还能相聚一起,共同回忆那不平凡的人生旅途。即使是不可抗拒的生理自然凋亡,也要享受“生如春花烂漫,去似秋叶静美”的快乐人生!
20131116日于深圳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3-22 09:43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3-22 09:47 编辑

【综合编辑组修改版、林建云修改版,新修改版A】

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
2班)林三定

      人生过程中的大部分美好事物,往往是短暂易逝、
一去不回的。我们要享受美好、欣赏美好、善待美好(包括自己的身体),别把时间浪费在等待所有难题的“完满结局”上。
      在那种只求生存的年代里,肚子的大小通常是衡量你是否温饱的标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人们已不再比肚子的大小,而是比健康。健康已被高度关注,主宰健康者却是你自己。有很多人在失去健康之前,“保持健康”可能也是他们心目中很明确一个观念。但,行动上、时间上、支出上,健康却常常被排在次要的位置。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自身所拥有的健康既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花力气赚来的,所以没有自觉加以珍惜。有的人还意识不到病之将至或老之将至,觉得一切都还来得及,自以为赚钱、享受、应酬、娱乐……什么都比健康重要。殊不知,当你从事紧急、重要的活动时,在追求及时行乐中,正支付着你的健康财富,甚至已经到了透支的程度。
      在我们一生中,拥有很多种财富,诸如健康财富、精神财富、知识财富、技能财富、物质财富、社交财富等等,其中健康财富最重要,甚至可以说,健康财富是其它所有财富的基石。别的财富,有的可以越积越多,有的可以失而复得,有的可以以旧换新,有的可以移花接木。这些财富有的可以支持健康和寿命,有的与健康和寿命无关,有的可能危害健康和寿命唯有健康财富越用越少,只能保持,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有些人生病后得到康复了,但最好也只能恢复到得病前的健康程度,有些人甚至永远也无法再回到得病前的健康状态了。
      很可惜,世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耗费生命能量,去追求海市蜃楼的五彩幻影;挥霍宝贵的健康财富,去换取功名利禄和形形色色物质享受;竭尽今生今世的身体本钱,去为后代儿孙购买未知的安逸生活……人们永远都在盘算着更多的目标,似乎我们整个生命过程,都被无止境的欲望所束缚、所驱使。我们对自己说;
      “等到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如何如何……”
      “等到我买房子以后……”
      “等到我最小的小孩结婚以后……”
      “等到我把这笔生意谈成之后……”
      等到……等到……
      然而,生活的时空总是一直在变幻,生活的风浪总是不可预知,在现实环境中,各种突发状况总是始料不及、事与愿违。
      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旧事;
      有许多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古人。
      遗憾的事一再发生,但过后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那时候”已经过去了。
      哲人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确实如此,在通常的情况下,健康财富的多寡,影响着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更影响着一个人的寿命;健康财富的多寡,也与一个人能否拥有其它财富成正比;健康财富的多寡,还与能否支配使用其它财富关系密切。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对物质财富极为重视,认真管理,有的甚至设立账簿,还有的绞尽脑汁策划以钱生钱的财富投资。但是,我们很少见到真正有人一辈子像管理物质财富那样认真管理健康财富。
      不管你是否察觉,生命都在一直走向终点。人生不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有。既然财富需要管理,而健康又是人生中最为珍贵、最为重要、最亏损不得的财富,那健康财富就一定更需要妥善管理,更必须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来作为对健康的“长线投资”——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与淡泊心态对现在的我们都非常非常重要。
      如今,我们都将步入“耳顺”年龄段,身体的各种亚健康信息已经常性地发出警报:什么失眠、健忘、关节酸痛、血管硬化、“三高”、脂肪肝……中老年疾病的先兆已凸显出来。
      我们都曾经历过为人生目标而拼死拼活的奋斗阶段。年轻时为了学业、事业的起步与发展,中年时为了一家温饱和幸福,虽也知道健康的重要意义,却往往忽略了对健康财富的积极有效管理,以致不免过度耗费体质与健康,去赢得成功,换取物质财富。而到了年老时,却很可能不得不把自己累积的那点财富交给医院来弥补健康的赤字、抵押晚年的生命风险。这样的人生之路决不是有智慧的,更不是我们此生所期望的终极目标。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似乎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了!
      把握当下,莫等待。看紧了、管好了自己现有的健康财富吧!争取再过三十年、甚至五十年,我们都还能相聚一起,共同回忆那不平凡的人生旅途;即使未来面对不可抗拒的生理自然规律,也能够无怨无悔,安然地享受那“生如春花烂漫,去似秋叶静美”的快乐!
20131116日于深圳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3-22 10:00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3-22 10:25 编辑

【综合编辑组修改版、林建云修改版,新修改版B】


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
2班)林三定

      在只求生存的年代里,肚子的大小通常是衡量你是否温饱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人们不再比肚子的大小,而是比健康。健康
财富已被高度关注,主宰健康者是你自己。
      人生过程中可以拥有很多种财富,诸如健康财富、精神财富、知识财富、技能财富、物质财富、社交财富,等等,其中,健康财富最重要,甚至可以说,健康财富是其它所有财富的基石。别的财富,有的可以越积越多,有的可以失而复得,有的可以以旧换新,有的可以移花接木。唯有健康财富无可替代,且越用越少,只能保持,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比如生病后康复了,充其量只能恢复到得病前的健康程度,有些人甚至再也无法回到得病前的健康状态了。
      很多人在失去健康之前,“健康第一”可能也是他们心目中很明确一个观念。但,行动上、时间上、支出上,健康却常常被排在次要的位置。为什么呢?也许他们觉得什么都缺,就是健康不缺;自身所拥有的健康既不是花钱买来的,也不是花力气赚来的,乃是老天赐予的,而且谁也拿不走,所以从不在意,不加以珍惜。有的人还意识不到病之将至或老之将至,觉得一切都还来得及,自以为赚钱、地位名气、应酬、享乐……什么都比健康重要。殊不知,当你从事所谓紧要、重要的活动时,当你无节制地追求及时行乐时,你正支付着自己的健康财富,甚至已经到了透支的程度。
      很可惜,世人往往舍本逐末,自觉不自觉地耗费生命能量,去追逐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挥霍宝贵的健康财富,去换取功名利禄和形形色色物质享受;竭尽今生今世的身体本钱,去为后世子孙购买未知的安逸生活……人们永远都在盘算着更多的诱人目标,似乎整个生命过程,都被无形的名缰利锁所束缚,都在受“五子登科”所驱使。我们对自己说;
      “等到我当上XX长以后……”
      “等到我买下第X套房以后……”
      “等到我最小的小孩结婚以后……”
      “等到我把这笔大生意谈成以后……”
      等到……等到……
      然而,生活的时空总是一直在变幻,生活的风浪总是不可预知,在现实环境中,各种突发状况总是始料不及,导致事与愿违
      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事;
      有许多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古人。
      为实现某种不切实际的奢望,折腾得身心俱疲,得不偿失,以至于搭进自己健康甚至生命的亏本生意,在人世间层出不穷。等到明白过来,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都没有用,“那时候”已经过去了。
      格言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确实如此。无数的现实告诫我们,一个人健康财富的多寡,影响着他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从而必然影响到其寿命;一个人健康财富的多寡,与能够拥有多少其它财富成正比,并与能否支配使用其它财富关系密切。
      不可否认,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对物质财富极为重视,认真管理。有的设立账簿,量入为出,斤斤计较;有的绞尽脑汁,不断策划以钱生钱的财富投资……但是,我们很少见到,有人会像管理物质财富那样,一辈子认真管理健康财富。这是很可叹的。
      既然财富需要管理,而健康是人生中最为珍贵、最为重要、最亏损不得的财富,那么,健康财富就一定更需要妥善管理,更必须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来作为对健康的“长线投资”——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与淡泊心态对如今的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非常关键
      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正待步入“耳顺”年龄段,身体的各种亚健康信息已时不时发出警报:什么失眠、健忘、关节酸痛、血管硬化、脂肪肝、“三高”、“超重”……中老年疾病的先兆已凸显出来。
      我们都经历过为安身立命而拼死拼活的奋斗阶段。年轻时为了“出人头地”,中年时为了“雄心壮志”,虽也曾掂量健康的重要意义,却往往让急功近利之心占据了上风,从而一再忽略了对健康财富的积极有效管理,以致不免过度耗费体质与健康,去赢得成功,去换取物质财富。而到了年老时,却很可能不得不把自己累积的那点财富交给医院来弥补健康的赤字、抵押晚年的生命风险。这样的人生博弈决不是有智慧的,更不是我们此生所期望的终极目标。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似乎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了!
      不管你是否察觉,生命都走向终点。人生不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有。把握当下,莫等待,莫误判。看紧了、掌握好自己现有的健康财富吧!争取再过三十年、甚至五十年,我们都还能相聚一起,共同回忆那不平凡的人生旅途;即使未来面对不可抗拒的生理自然规律,也能够无怨无悔,安然地享受那“生如花之烂,去如秋叶之静美”的快乐!
20131116日于深圳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3-22 10:56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3-22 11:12 编辑

林三定的征文,写得有点怪,意思不错,意义很现实,只是我已说过,该文表达中有漏洞。该文主要是想说明要注重健康,善待自己,但又给人感觉是消极看待人生奋斗,提倡活命哲学,并且参杂着多种不同的主题,论述也不够充分,逻辑联系不够紧。林老叔的修改版,写得更加振振有词,论证比较有层次了,但是更扩大了原文的漏洞,把学习、幸福等等观念都一股脑儿扫进历史垃圾堆,并且无限扩大了主题范围,从健康到人生到生命本原,转战千里,令人眼花缭乱。
编辑组的修改版,从文字上调理通顺了,但观念上没有动。这样,虽然文通句顺,却有个问题:如果不能把林三定原文的中心思想表达清楚,那这篇文章,就难免与文集许多文章(尤其是各显精彩版)的主题思想有些冲突,等于我们自己在打自己嘴巴;连带我们积极来搞纪念聚会、编辑纪念文集图集这类行为,对号入座,都该被视为不聪明的举动了。当然,这不是说林董此文真是在提醒我们不够聪明,聪明已晚了,而是原文究竟侧重表达什么观念,没形成重点,也没说透彻。

故,我这里只好违背初衷,改写起来,但我对“善待自己”的命题历来欠缺研究,也不比林家叔侄高明,所以不知道修改得到位与否,转弯转得方向对不对,与林家叔侄观念扣得上扣不上。总之,我认为该文只要重点谈健康财富的重要意义就好了,要否定的是影响健康尤其不利于老年健康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
林三定百忙中能否来浏览一下,没法知道。但是时间很紧了,无法等到林董表态,所以在这里统统公示一下。如果无意见,打算文集用综合修改版B;如果有意见,用综合版A;如果意见强烈,用编辑组修改版;如果本人愿意,也可用林老叔修改版。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