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大V鄢烈山夸赞云霄向东渠“堪比塞戈维亚世遗” [打印本页]

作者: fjm    时间: 2014-6-11 01:10
标题: 大V鄢烈山夸赞云霄向东渠“堪比塞戈维亚世遗”
本帖最后由 fjm 于 2014-6-11 01:28 编辑

云霄向东渠“堪比塞戈维亚世遗”
[attach]23582[/attach]



云霄陈岱镇上,向东渠雄伟依旧



       向东渠火了。漳州市旅游局举行名博漳州行活动,2013年11月10日,名博鄢烈山来到云霄陈岱镇,发出了这么一条微博:“中国的引水渠,仿古罗马高架石砌渡槽,居然是真的,还在用!堪比西班牙塞戈维亚的世遗!”
[attach]23583[/attach]
                                八尺门海堤上,57座用石头垒起560米的高大槽墩,撑起向东渠。今后,这种景象将不复存在
  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个层峦峻岭,跨越15条溪河,向东渠犹如一条85.7公里长的巨龙,横跨云霄和东山,一站就是40年。
  我们在为向东渠喝彩的同时,心中却有着阵阵隐忧——向东渠即将拆迁的消息,两年前就已传出,如此雄伟的建筑,难道真要就此消失?
  从相关部门获悉,为改善东山湾八尺门海域的水质,向东渠八尺门渡槽跨海的一段将被拆除,但其余大部分将被完整地保留下来,纳入当地的自然景观规划。
       过去
      万众一心
      修建向东生命渠

  说起向东渠,云霄、东山县老一辈人的心里,可是热乎乎的。
  “三天无雨火烧埔,一场大雨变成湖。”云霄县政协办主任吴亦强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前,云霄虽有漳江流贯全境,但却没有水利设施,易旱易涝。
       1970年初,云霄县领导决定从漳江上游拦河筑坝,劈山砌渠,引水浇田。后经讨论,初定扩大工程规模,“送水东山”。这下,东山人民沸腾了起来。当年9月17日,云霄、东山县组成一支2万多人的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展了“向东”建渠大业。
  数百架手推车、独轮车、牛拖车和几百艘木帆船,组成了“海陆运输队”,将20多万立方米的石头来回倒运;木料和钢丝绳制成土绞车,用上了单杠吊、龙门吊和活动“丁”字架,耗时3年,耗资1074.4万元,向东渠终于建成!
  从那以后,向东渠成了云霄、东山人民的生命渠,不仅向县城输送生产生活用水,也是拦洪的主要渠道。
       现在
       风雨40年
       向东渠逐渐老去
      然而,向东渠已经老了。

        云霄县向东渠管委会的张主任介绍,每年冬春兴修水利时,都要对向东渠进行体检、修复,确保供水安全。“1999年动了大手术,对渠道做了防渗漏改造。”张主任坦言,向东渠除了渡槽用石条砌成外,大部分都是土渠,经常长草、淤积严重,当年政府花了2000多万进行整治。目前,由于“超期服役”,渡槽和渠道多处出现破裂,虽然每年都投入20多万元进行维护,但水损仍然很严重,饮用水通过向东渠输送到云霄县城仅剩大约5成,输送到东山,最多只剩下2成。
  重新建设一条饮水工程已纳入议程。目前,根据漳州全市的统一规划,将从云霄的峰头水库,新建一条饮水管道,通往漳浦古雷石化基地,覆盖云霄县城。
       将来
      保留历史
      纳入自然景观规划

  退出历史舞台的向东渠将何去何从?张主任透露,目前云霄县委、县政府已经在前期规划,将把向东渠纳入周边的自然景观规划,既保留了历史,又成为云霄的一个亮点。
  然而,规模最为宏大的向东渠八尺门渡槽,将与大家永远告别。
  八尺门海堤,全长500多米,阻断了东山湾和诏安湾59年。由于海水不能流动,八尺门附近海域水质恶化严重,2011年,漳州市政府决定打通八尺门海堤,改善实质环境。而打通八尺门海堤的工程,就包括改建八尺门渡槽。
  漳州市海洋渔业局刘局长表示,进出东山的道路已经新建了一座大桥,目前正在改建八尺门渡槽,改建完成后,将炸毁八尺门海堤,届时,向东渠八尺门渡槽将不复存在。
  编者注:塞戈维亚,西班牙最壮观的世界遗产城市。建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高架引水桥是塞戈维亚的标志,也是迄今保护最完整的罗马帝国古迹之一。







作者: 方维和    时间: 2014-6-11 18: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4-6-11 19:53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6-11 19:55 编辑

      “向东渠”确实是父辈们用血汗浇筑的伟大工程,理所应当尽可能地保留这段历史的文化!

       时任“陈岱公社”党委书记的我父亲,在亲临渠道建设的过程中不慎被撞击伤了脊椎骨,受伤处后来成为癌细胞的聚集点,导致全瘫、直至死亡。每当看到跨海的“八尺门渡槽”,父辈们的伟大形象历历在目!

作者: zbs    时间: 2014-6-11 21:15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4-6-11 21:24 编辑



塞哥维亚输水道真还不如向东渠更不能和红旗渠比


红旗渠的美 巧 险

作者: zbs    时间: 2014-6-11 21:40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4-6-11 21:43 编辑



世板向东渠一角

作者: 卫沁漳    时间: 2014-6-11 23:26
我也为向东渠的建设挑过鹅卵石。
作者: 王颜萍    时间: 2014-6-13 13:11
当年向东水渠通水时,我们一中的学生也曾载歌载舞的为之庆贺。那天的欢乐场面恍如昨日。
作者: 欢喜游龙    时间: 2014-6-13 21:36
想当年我也为建设向东渠挑过一个月的土。
作者: 施维平    时间: 2014-6-17 12:55
本帖最后由 施维平 于 2014-6-17 12:58 编辑

塞戈维亚旧城和输水渠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罗马输水渠建于公元50年前后,经历千年风雨,迄今完好地矗立于城市中心,雄风依旧。据说,当初建造输水渠是为了将18公里外的雪山之水引入城内。为此,古罗马工程师开通了这个平均坡度为1%的“空中运河”。
远观古罗马输水渠,高出地面约30多米,气势非凡。作为塞哥维亚的骄傲象征,输水渠全长813米,分上下两层,共有148个半圆拱,两层拱洞下方被128根柱子支撑着。输水道顶端即为水渠,常年清水不断,至今还在引流。遗憾的是,顶部于1929-1930年改建为水泥槽,原建筑物遭到很大破坏。
古罗马人将黄色花岗岩改造成不同尺寸的楔形,用于建渠。单独看每块石块,其外形类似计算机键盘上的字母键。工人们将这些重约2吨的石块堆砌起来,完全不用灰浆、水泥等粘合物。最令人称奇的是,半圆拱顶上的石块紧密贴合在一起,下方没有任何支撑物,也从未坠落或脱落。经过查阅资料才明白,石块之间有凸凹的楔块相互制约固定好彼此的位置。

古渠经过目前市改广场

分上下两层

[attach]23659[/attach]
[attach]23655[/attach]
真正市中心,没有因其影响交通,一拆了之
[attach]23657[/attach]
现在是非常著名的景点.
但云霄的向东渠至少两点可以比的过塞戈维亚输水渠,一是长度: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个层峦峻岭,跨越15条溪河,向东渠犹如一条85.7公里长的巨龙,横跨云霄和东山.而塞戈维亚输水渠仅18公里;二是向东渠一站就是40年,现在还在使用,而塞戈维亚输水渠50年前就停用了.当然,塞戈维亚古罗马输水渠是建于公元50年前后,从建造年代看还是古罗马人利害.而他们保护古输水渠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千万要不要一拆了之,要有强烈的保护意识,让千年后的后辈有得看,有得夸!!!
向东渠八尺门段图片:
[attach]23660[/attach]
[attach]23661[/attach]
[attach]23662[/attach]
[attach]23663[/attach]
[attach]23664[/attach]
[attach]23665[/attach]
[attach]23666[/attach]
[attach]23667[/attach]
[attach]23668[/attach]
[attach]23669[/attach]
[attach]23670[/attach]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