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想要老了不讨嫌,十个切记挂心间(转) [打印本页]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4-6-27 12:22
标题: 想要老了不讨嫌,十个切记挂心间(转)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6-27 12:46 编辑
想要老了不讨嫌,十个切记挂心间(转)
一.要切记:
岁数大了不是本钱。这年头什么都值些钱,就是岁数不值钱。心里千万别有那么多的“应该”或者“不应该”。喊你声“老头儿”没什么错,叫你声“老先生”是对方的教养,并不关你什么事。年轻人凭力气抢先占优,那是生物本能;有人给你让个座,一定要记着说声“谢谢”,那是有幸碰到了大好人。
二.要切记:
“想当年”不是人人都爱听的话。如今不是忆苦思甜的年代,没人愿意享受你的光荣历史和坎坷经历。时代毕竟不同了,你吃过的野菜,现在变成了高档佳肴;你垦荒造田,现在成了破坏生态。红军煮皮带充饥的故事,让年轻人没法理解,放到现在煮一根皮带总没有炖几斤肉来得经济。因此,“想当年”的话题要适可而止,毕竟“当年”不如“当今”更实际。
三.要切记:
少管闲事,特别是家中的“闲事”。孙辈的教育是子女的事,不是你的责任。如今都是“奥特曼”“灰太狼”年代了,你还在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那才叫毁人不倦!与子女相处,千万不要喋喋不休,要有“政协”的位置感,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和错位。大事上表个态,听不听的别计较。子女征求你的意见就是敬重,要主动追求个清闲自在。
四.要切记:
“年轻人一定比你忙”。你想孩子了可以打个电话,孩子想你了可能连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千万不要为这种事较真儿,拿自己去做比照。记住:抱怨多了会“两败俱伤”。如果孩子真来看你,可千万不要找理由强留着,孩子们“花时间”与“花钱”一样,是用金子买光阴,能抽出一分钟来看你就是好事。如果不给孩子一个“花时间”的宽松环境,今后看你的次数只能越来越少。
五.要切记:
自愿付出时别想着回报,不要总把为别人做的那些事挂在嘴上。帮子女做饭洗衣、照看孩子没有不叫苦的,但千万别当着子女的面倾诉。理解不理解的要多些淡定,权当是为社会做了义工。有些事不一定就能将心比心,“尊老爱幼”永远是把“爱幼”放在第一位,因为“朝阳”总比“夕阳”能让人憧憬。记住:“付出”是送给别人的东西,千万不要想着再“找补”回来,那会让所有人都不愉快。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4-6-27 12:30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6-27 12:33 编辑
六.要切记:
不要总想着改变别人。邻家女孩乍暖还寒就穿上了短裙丝袜,那是姑娘喜欢“美丽冻人”;老伴做事儿丢三落四,无法完美,那是多年难改的“顽疾”。其实,每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活法,原本没有绝对的错对。改变不了别人就试着变变自己,其实你自己也很难改变。与其这样,不如来个和平共处,淡然处之总比指手画脚让人喜欢。
七.要切记:
待人处事别太抠门儿,钱多钱少都要有个爽快大度。对亲朋好友自不必说,就是子女买来东西孝敬,也一定要说声谢谢、想着付钱。虽然很多人都不缺钱儿,但咱要的就是那种坦然。记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享受和谐快乐也要掏银子出本钱。把数得过来的养老金花出学问可是一种智慧,“人死了钱没花完”真不如生前开明大方些;当然,把积蓄全花光了也不是个办法,毕竟“人没死钱先没了”会更悲哀。
八.要切记:
邋邋遢遢不是小事儿。人老了懒点可以,但千万别懒在穿衣戴帽、洗涮卫生上。你要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也可以,但要记着整洁干净。这年头世界都变成了地球村,国与国、人与人的关联更加紧密,别因为自己的邋遢影响了家庭的生态。要知道你的卫生、你的穿戴不是你自己的事,那是家庭的招牌和子女的脸面。你不在乎不行,因为有太多的人在乎。
九.要切记:
千万别像存钱那样存着破烂儿。有道是“破家值万贯”,那是上个世纪前的说法儿;见什么都稀罕,那是老化的征兆。当下留存东西不能看有用没用,要看常用不常用。不常用的东西,真用的时候不一定记得起,记得起也不一定找得到,所以还是早早处理掉的好。大件的东西得赶快更新,说不定以后花钱撵它走都不容易。家里的东西究竟是多是少,先看看你家的“踢脚线”能露出多少就立马知道。
十.要切记:
别老想着靠子女,消除寂寞根本还在自己。自从四合院改成了单元房,放飞的都是小家庭的梦想。小家庭的日子就像私家的车,虽然都在一条路上跑,但没人愿意去合伙拼车。老年人要练好的是自己的车,即使独守长夜,也要勇敢地往前走。广交朋友、储蓄友谊才是老年人应当尽早做的事情。当你不能再嬉戏走动时,依然可以给新朋老友打个电话,去交流喜欢的美好话题。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4-6-27 12:44
退休奔60了,或许有些思维方式和日常习惯需要作一些调整,才能适应生活的改变。
上文转贴内容不一定全对,仅供参考。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4-6-27 13:09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6-27 13:10 编辑
学习、领会了,还要学会说声“谢谢”!同时也下载给‘好管闲事’家庭领导好好学习,希望会有所觉悟。
作者: 877315305 时间: 2014-6-27 21:14
谢谢张谊,学习了,领会了,尽量争取做到!
作者: 沈孜敏 时间: 2014-6-27 21:36
谢谢老同学,我一定努力学习,与时俱进。
作者: 陈伟芬 时间: 2014-6-27 22:49
“十个切记”,说的不错。大家都要学习学习。我们没事就多上同学网和同学聊天,其乐融融!
作者: zbs 时间: 2014-6-27 22:53
这十点切记简直就是老人的座右铭,要读熟读懂读透,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作者: 方维和 时间: 2014-6-28 08: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4-6-28 09:21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6-28 10:10 编辑
是好文章!使我联想起当年地、富、反、坏、右“五要六不准”。 而要改变一个人近60年的生活习惯与个性,积极实践‘十个切记’的最佳方法或许是到寺庙或养老院去!
作者: 陈长乐 时间: 2014-6-28 1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厦门张淑芬 时间: 2014-6-28 13:34
心宽就好!不要体胖不然就要减肥了!
作者: 黄厦前 时间: 2014-6-28 14:07
本帖最后由 黄厦前 于 2014-6-28 14:10 编辑
退休者必讀,未退休者參考(转)
朋友朱若霞说“ 呀!讲得太对了!我应该转载一下,让我的兄弟姐妹和朋友们都看一看,我们都退休了,是到了该关心自己的时候了。让我们的子女后辈也看一看,怎么给父母长辈留一个宽松愉快的退休生活空间".
岩石是我的一位博客老友,是一位在教育战线上耕耘了多年的特级教师。 老人家的文章《退休十年的杂想 》写得很有水准,其生活观点朴实、鲜活、自然、深刻、现实,摆事实讲道理,发自内心,又高度总结,充满了理性和思考,对朋友们的生活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他告诫了我们该如何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活观、生存观、价值观,并用这些观念实践自己的生活和价值,朋友们可以从中体会、品味、,,,,,
退休十年的杂想
十年前,我们老了,退休了。终于卸下了沉重的使命!
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过得很艰难:环境苦、工作累、工资低、负担重。我们这一代人也很豪迈:觉悟高、心胸宽、责任重、贡献大,撑起了共和国最艰难的时期。如今退休了,很多人继续奉献,发挥余热,服务社会;还有的人二次创业,名利双收;有的顷其所有换大房,为的儿孙大团聚时有足够的空间;有的节俭储蓄,为的大病就医,或是为去个条件好的养老院;有的服务子女,侍侯儿孙,为的动不了的时候能得到儿孙的床前关怀......。
我和老伴是同时退休的,“夫妻双双把家还”了。进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老年。我们没有再去为社会做奉献,没发挥余热,不再为儿孙操劳,不去挣钱,不攒遗产。而是试着过起了自由、轻松、自助、自信的老年生活:游山玩水、逸养天年,充分享受我们自己的夕阳人生了。
我们在北方避暑,在海南过冬。春秋好季节就到全国各地去旅游,理想的路线、完全的自助。走到那,住到那,玩到那。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看美景、享美食,充分享受了社会回馈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弥补了一代的缺失,找回了失去的自我。
进入老年后,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越来越脆弱,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别幻想长命百岁,时不待人,诸事尽量提前安排,充分利用这段能自己掌握自己的黄金时间,去做那些原来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去圆那些积年的梦,免得躺在床上动不了时再后悔。
退休了,对于我们应该担负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已经完成,该是社会和儿女关照我们的时候了。但是对亲人,对儿女,以至对社会都别抱太多的希望,要有最坏的思想准备,“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我们做贡献是无条件的,而索取就有条件了。别幻想社会如何善待,别幻想儿孙如何尽孝。不能把“幸福晚年”寄托在儿女身上,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现实以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常言“久病床前无孝子”,要有自度难关的准备。别把亲情看得太重,别再制造太多的亲情,要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别自作多情,从而加重感情的负担。
我们对子女的抚育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也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但两者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后者是要由道德和法律来约束的。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受伤害的只是你自己。当然也不能软弱和放弃,要学会应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我们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力不从心的事越来越多,别去充英雄好汉,自找没趣,别轻易答应为别人做什么。少说 "是" ,多说 "不"。有压力和负担的事情别去做,少为自己安排固定时间的固定任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点一点的去舍弃。一位网友说的好: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别操心“老天爷的事”。
我的亲戚75岁,原来身体很好,她非常疼爱孙女,晚年在家,常思念孙女,视如掌上明珠,每有电话都要想的流泪。奉高中,供大学,自己克勤克俭,鞠躬尽瘁。但儿子离婚孙女随母而去后,她突发脑病,险些不治。孙女仍在高兴的上大学,儿子又有了新家,原来健康的她却孤独的躺在病床上,只有老伴陪着她。老年人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痴心太投入了,不然就会自食苦果,没人可怜!
我的同事退休后已是存款无数,但仍踌躇满志,拼命挣钱。每周去代30多节课,喜欢电脑和旅游但舍不得花钱,又没时间,总认为来日方长。但只两年后就因癌症而去世了,病床上我去看他时,泪流满面,追悔莫及。
我的一位前辈很有名气的老师,退休后又代了十几年的课,直到脑栓发作,挣钱数万,盘点下来,全都给了儿孙了。他们要结婚,要买房,钱不够,而老子的钱又闲在存折上,哪好意思不拿出来呢!到最后身体不行了,挣的钱也没了。正是他一次次的提醒,我们才没有重蹈覆辙。谢谢前辈!
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不服老:自信、自负、执着、痴心。总以为自己仍和年青一样的无所不能。做事顺利方面考虑的多,而风险却很少考虑。其实60岁以后大部分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老的表现:体力下降,记忆减退,思维局限,反应迟钝。出现事故的几率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已经不再适合做一些复杂、烦琐、责任重大、时空精确的工作,不然为什么规定要退休呢?
在我度夏的银滩海滨,有一对退休老人在海边买了房子,安度晚年,多美的事!但非要把正放暑假的孙女接来玩海。不料孩子溺水身亡!美好的晚年成了噩梦,自己毁了自己的晚年。而那个夏天就发生了两起这样的事。
小区里几个老太太在负责照管孙辈时,常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在周围玩耍,一派祥和,其乐融融。可该回家时一个三岁的男孩竟然找不到了。几年来渺无音信,这位奶奶的晚年生活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想,我们老年人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给社会和子女添麻烦也就是贡献了。执意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会误了事情,还会惹了麻烦甚致酿成事故。到不如逸养天年、养尊处优、装聋作哑、难得糊涂、自娱自乐。老年人可以有好多事情可做,比如:棋琴书画、吹拉弹唱、酌酒品茶、吟诗作赋、网上遨游、登高望远、旅游观光、美食烹饪......,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丰富多采、舒心安逸的晚年生活吧!
后记
读完文章后,我们应该记住这里面的关键要点:
1、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看美景、享美食,充分享受社会回馈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弥补我们这一代的缺失,找回了失去的自我。
2、我们做贡献是无条件的,而索取就有条件了。别幻想社会如何善待,别幻想儿孙如何尽孝。
3、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不能把“幸福晚年”寄托在儿女身上,而是要
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现实以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4、常言“久病床前无孝子”,要有自度难关的准备。
5、别把亲情看得太重,别再制造太多的亲请,要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别自作多情,从而加重感情的负担。
6、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受伤害的只是你自己。
7、也不能软弱和放弃,要学会应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8、 别去充英雄好汉,自找没趣,别轻易答应为别人做什么。少说 "是" ,多说 "不"。有压力和负担的事情别去做,少为自己安排固定时间的固定任务。
9、"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点一点的去舍弃。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别操心“老天爷的事”。
10、 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给社会和子女添麻烦也就是贡献了。
11、执意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会误了事情,还会惹了麻烦甚致酿成事故。
12、老年人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痴心太投入了,不然就会自食苦果,没人可怜!
13、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丰富多采、舒心安逸的晚年生活。
上述要点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智慧!概括地说,就是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4-6-28 15:43
经验之谈的核心:老人家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只要自己少给社会和子女添麻烦也就是贡献了!
作者: 王颜萍 时间: 2014-6-28 18:39
一定好好学习 深刻领会 理论实践相结合 。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4-6-29 09:49
很好很好!请多多发表
作者: 方顺发 时间: 2014-6-29 11:23
心有同感!这是咱们的新课程标准,应当好好领悟学习,并贯彻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谢谢高一同班同学张宜的无私奉献!
作者: 欢喜游龙 时间: 2014-6-29 21:48
讲得好。两篇文章讲得很有道理,好好学习。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4-6-30 11:59
哇,同学们学习热情、思想觉悟都相当高啊。能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相信同学们都能成为受人尊敬爱戴的长辈,当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有许多女同学在家庭事务中勇挑大梁,像晓燕、孜敏、伟芬、颜萍同学不仅当好妈妈,还当上了称职的好奶奶,帮助子女带好孙子分担家务,营造幸福美满和谐家庭,其乐融融;僖平同学退休后养花种草学国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你们都是俺学习的好榜样哦。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4-6-30 12:10
原来认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拿给“家庭领导”学习?教授果然善于转移目标,推卸责任。
家里有位 “好管闲事”家庭领导实在是一种福气,自己可以省得操心,减少烦恼。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4-6-30 16:23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6-30 16:25 编辑
厦前同学转发的文章也很有现实意义,作者经历退休十年后,对如何过好退休老龄生活,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值得借鉴。
其中有几条说得很有道理:
1、“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现实以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老了,自强自立的原则不能丢,凡事不要过分依赖子女,因为子女也会有自己的小家,工作忙碌,不可能全力照顾父母老人。
2、“执意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会误了事情,还会惹了麻烦甚致酿成事故”,老了就应该服老,不要逞能,别去做力不从心的事情。要找点自己感兴趣而又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去做。
但下面这一条写得过于悲观,过于冷漠:
“别把亲情看得太重,别再制造太多的亲请,要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别自作多情,从而加重感情的负担。”
亲情友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生活中的坚强依靠,平时应该好好培养呵护。当人生遇到困难时,亲情友情终究是最贴心的关怀。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