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饮料瓶底部可怕的秘密, 一定要看!(99%的人不知道) [打印本页]
作者: 二泉天籟 时间: 2014-7-6 09:52
标题: 饮料瓶底部可怕的秘密, 一定要看!(99%的人不知道)
[attach]23847[/attach]
饮料瓶底部可怕的秘密, 一定要看!转发功德无量
阿联酋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她得了癌病。瓶里面含一种叫做PET的塑料材质,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节俭或方便而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机。
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 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
[attach]23848[/attach]
一般矿泉水瓶子,底部标示1
农夫山泉4升装,底部标示2
泡茶的塑料耐热杯,底部标示5
.
现在就为大家分析下面的图片:
.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常见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耐热至70℃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
★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清洁不彻底,不要循环使用。 .
★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高温时容易有不好的物质产生,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 .
★PE聚乙烯 常见保鲜膜、塑料膜等。高温时有有害物质产生,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鲜膜别进微波炉。 .
★PP聚丙烯 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
★PC聚苯乙烯 常见碗装泡面盒、快餐盒。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装酸(如柳橙汁)、碱性物质后,会分解出致癌物质。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
★PC其它类 常见水壶、太空杯、奶瓶。百货公司常用这样材质的水杯当赠品。很容易释放出有毒的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使用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光下直晒。
请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安粹芝 时间: 2014-7-6 17:14
谢谢,长知识。
作者: 二泉天籟 时间: 2014-7-7 00:57
不用謝!应该的。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4-7-7 13:19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7-7 15:00 编辑
知道本文是转载(建议以后有关转载的文章最好要有所标示,以免存在‘剽窃’之嫌)的,因此,对文中的一些内容进行适当说明,以免误导。
“阿联酋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她得了癌病。”此话可信吗?简直是胡说八道、危言耸听!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文中所提的二个有机化学物质:PET和DEHP。PET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缩写,中文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俗称涤纶树脂);而PET塑料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为主要的热塑性聚酯塑料。
PET塑料的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能力,故而具有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耐摩擦性能以及电绝缘性。用PET塑料做成的瓶子,具有强度大、无毒、透明性好、防渗透、质量轻、生产效率高等因素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作为各类食品、药品、无毒无菌用品的包装材料。PET塑料作为包装瓶已从最初的碳酸气饮料发展到现在的啤酒瓶、食用油瓶、调味品瓶、药品瓶、化妆品瓶等。PET塑料耐弱酸和有机溶剂,但不耐热水(温度大于70℃时易变形)、不耐碱;当使用10个月以后会慢慢地开始老化。PET塑料的老化过程将会逐渐释放出微量的增塑剂(DEHP)。
DEHP(Diethylhexyl phthalate)的中文化学名称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通常被用来作为增塑剂。DEHP属低毒性化学物质(第四类毒性),在人体中有类似‘人工荷尔蒙’的作用,若在体内长期、高剂量累积,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男性生殖能力受到危害(生殖器变短小)、女性性早熟、甚至造成畸胎等危害。但小剂量(20微克/每公斤体重)的DEHP完全可以通过人体的正常代谢予以排除。在动物试验中,当剂量超标6000倍时会发现其出现伤害性毒性,甚至出现致癌现象。然而,目前尚无法证实DEHP对人类是否致癌。
前段时间,台湾爆料几家大食品企业(昱伸香料、统一企业、长庚生物科技、白兰氏、悦氏、台糖、台盐、黑松与金车等)为节省成本,非法以增塑剂(台湾所说的塑化剂)取代天然乳化剂使用。据查,台湾将塑化剂DEHP当作食品配方生产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已长达30年了,产品供应遍及全台。由此,在台湾引发了一场食品安全的风暴。
诚然,PET、DEHP都是化学品,在食品中是不得添加或污染。然,世界各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都是十分重视,也进行了大量科学实验证实其安全性,并用产品质量法规予以规范。我相信,会在‘连续十六个月使用期’导致致癌的食品包装材料是不可能获得全世界普遍认可的。况且,有些癌病的致癌机理都尚不清楚,咋就能够轻易得出因“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而得癌呢?
网上有些观点和说法往往是良莠不齐。或是些带有偏见的随意发挥、或是断章取义、或是跟着瞎哄,……。如果不是科学、冷静地取舍,或许将给我们造成无所适从、人心惶惶的生活。
作者: 柯旭1955 时间: 2014-7-7 15:16
谢谢了!又增加了觧不少知识!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4-7-7 18:06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7-7 18:07 编辑
楼主转发有关健康卫生方面的信息,提醒大家注意,出发点不错。
然而,网络流传的信息往往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当我们根据常规知识和经验,无法判断某些信息是否真实时,看了不妨一笑置之,不必轻信。
谢谢林教授应用专业知识对有关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有理有据,详细求证。学化学的专家,分析各种塑料材料及其制品的物理化学特性,具备足够的相关专业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可信度高。
作者: 汤耀龙 时间: 2014-7-8 21:18
盲目、无责任的的转载会带来恐慌,有一定的社会危害。希望慎重!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4-7-10 11:37
大家转贴,都是出于热心和好意。 如果无法确定转贴内容真实与否,不妨可以注明转自何处,或说明一下仅供参考。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4-7-10 11:57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7-11 22:11 编辑
耀龙同学你好!你和《同学文集》编辑组的炎昭同学、再金同学、阳光主编等几位同学,都是同学论坛的积极分子,自从5.1聚会以后,却很少在论坛露面发言,是否因为编辑《同学文集》太辛苦了,故而给自己放长假好好休息?现在休假已过了两个多月了,也该重出江湖了吧。
办好论坛需要同学们共同努力,大家尽量积极参与,集思广益,话题多元化,信息丰富多样,论坛才能繁荣长盛。期待老同学们工作忙碌之余多来论坛聊天。

作者: 二泉天籟 时间: 2014-7-17 10:35
感谢林建云版主先生温馨的提示; 1.本人就觉的此篇內容可信怀疑,才放到〝大千世界的水塘灌水〞。
2.本人发表此篇前应有审核,版主先生您觉得此篇有误导、会造成您们无所适从、人心惶惶的,大可删除不给发表.....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