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似曾相识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22
标题: 似曾相识
[attach]25718[/attach]
70年代三转之一,1978年永久牌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25
[attach]25719[/attach]
那时候跟脚踏车合影很时行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26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2-7 17:31 编辑

[attach]25720[/attach]
有辆脚踏车就是土豪了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30
[attach]25721[/attach]
重点不是拍人是拍车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32
[attach]25722[/attach]
大家都有个“自行车梦”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36
[attach]25723[/attach]
这密件现在快绝迹了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43
[attach]25724[/attach]
以前戴表系风神,现在戴表唔系农民就系大款高官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48
[attach]25725[/attach]
照相要把手表亮出来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51
[attach]25726[/attach]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55
[attach]25727[/attach]
一响:电子管收音机到半导体再到三用收录机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6:57
[attach]25728[/attach]
见到收音机要摆个姿势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7 17:00
[attach]25729[/attach]
收录机的时代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4-12-8 15:29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4-12-8 16:04 编辑



永久牌自行车和手表还没送到博物馆收藏阿?[attach]25733[/attach]

作者: 王颜萍    时间: 2014-12-9 09:12
好珍贵的照片   照片里的男同学很熟悉 叫不上名字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4-12-9 12:01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4-12-9 12:03 编辑
王颜萍 发表于 2014-12-9 09:12
好珍贵的照片   照片里的男同学很熟悉 叫不上名字

这几位我都认识,告诉你吧。[attach]25736[/attach]
2楼:洪德庆载方震川;
3楼:黄厦选;
4楼:刘正明在摆酷;
5楼:这位看不大清楚;
8楼:洪德庆;
9楼:左起 方震川  陈长乐;
11楼:洪德庆;
12楼:刘主编。


作者: fjm    时间: 2014-12-9 12:37
本帖最后由 fjm 于 2014-12-9 12:41 编辑

      1980年云霄广播站开始测信号准备转播电视,购入上海产凯歌牌9寸黑白收音电视两用机6台,我用积累了几年的零用钱230元,跟她们拨出一台。这可是进入云霄的第一批电视机。现在我还保存着,云霄广播站也没保存。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9 13:21
fjm 发表于 2014-12-9 12:37
1980年云霄广播站开始测信号准备转播电视,购入上海产凯歌牌9寸黑白收音电视两用机6台,我用积累了几 ...

      80年的230元是天价了,等于脚踏车(或针车)+手表+收音机
      收藏大王宝货多。现在这密件是比三转一响还稀罕的收藏品,不要说温烧没保存,估计全国也不多见,奇货可居。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9 21:15
[attach]25740[/attach]
这号“越共灯”早先常见,不值钱,但是老资格了,82年的密件,目前还没退休。
作者: 方联州    时间: 2014-12-9 23:22
本帖最后由 方联州 于 2015-1-10 12:46 编辑

看了以上旧照,顿觉五味具有。岁月无情......
作者: fjm    时间: 2014-12-10 00:52
      1967年用积累的零用钱51元购买的收音机《春雷4晶体管两波段收音机》,结婚时孝敬老丈人,可惜给弄丢了。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0 18:18
方建民在电气化方面很超前啊。要是留到现在去拍卖,51元拿回来还有赚。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0 18:21
江丽华 发表于 2014-12-9 12:01
这几位我都认识,告诉你吧。2楼:洪德庆载方震川;3楼:黄厦选;4楼:刘正明在摆酷;5楼:这位看不大清楚 ...

5楼怎么看不出?也是1班的。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4-12-10 19:53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4-12-10 20:07 编辑
fjm 发表于 2014-12-9 12:37
1980年云霄广播站开始测信号准备转播电视,购入上海产凯歌牌9寸黑白收音电视两用机6台,我用积累了几 ...

收藏大王好料多多,有没有买家庭财产保险?[attach]25742[/attach]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4-12-10 20:06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4-12-10 20:09 编辑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10 18:21
5楼怎么看不出?也是1班的。


太侧身了认不出来,是不是阿旭(用猜的)。[attach]25743[/attach]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4-12-11 12:06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7 16:36
这密件现在快绝迹了


   这台缝纫机很像俺云霄老家的那台。那时俺家姐弟妹几个的衣服,大多都是母亲亲自用缝纫机车出来的。

作者: 彭伊    时间: 2014-12-11 21:48
想当年我还是补衣服扎鞋垫能手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4-12-12 14:58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2-12 15:00 编辑

[attach]25747[/attach]
时与光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4-12-12 15:03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2-12 15:06 编辑

[attach]25748[/attach]
曾经的铁将军——铜锁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2 17:01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2-13 23:50 编辑

[attach]25775[/attach]
也是时光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2 17:01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2-13 23:52 编辑

[attach]25776[/attach]
1985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2 17:02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2-13 23:55 编辑

[attach]25777[/attach]
1985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2 17:03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2-13 23:59 编辑

[attach]25778[/attach]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2 17:10
林建云 发表于 2014-12-12 14:58
时与光

两个密件看起来都有年头了,快成为古董了。
小闹钟估计系林教授80年代新婚购置的家用电器吧?马灯虽然古老,不过看外观好像用的不多,也许是90年代的产品?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4-12-12 18:33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12-12 18:34 编辑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12 17:10
两个密件看起来都有年头了,快成为古董了。
小闹钟估计系林教授80年代新婚购置的家用电器吧?马灯虽然古 ...

       铜锁是有一定年头了,是外婆家的东西,因为有了新的锁,旧物就不用了。俺喜欢之,便“偷”了。闹钟和油灯是80年代的产物,80年代初期经常闹停电,可待俺买回油灯后便不再经常停电了,可以说几乎没用上。闹钟至今仍然可以正常运转。这些东西今后可以成为孙辈们的玩物,尚且保留吧。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2 19:19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2-14 00:08 编辑

[attach]25779[/attach]
林教授的铁将军是中国特色老传统,适合挂在这样的门Kiang上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4-12-12 21:49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4-12-12 21:52 编辑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10 18:21
5楼怎么看不出?也是1班的。


难道是张锦明?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4-12-12 22:00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4-12-14 18:55 编辑


转自方达勇的微信(下同)

1、40多年前的算盘;
2、大量和小称;
3、小石磨;

[attach]25785[/attach]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4-12-12 22:05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4-12-14 19:03 编辑

双层蒸笼

[attach]25786[/attach]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4-12-12 22:23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4-12-14 19:07 编辑


百年前的“坎柜”(达勇父母年轻时用的)

[attach]25787[/attach]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4 00:11
江丽华 发表于 2014-12-12 22:23
百年前的“坎柜”(达勇父母年轻时用的)

       达勇的宝货图被技术员一调整空间都看不见了。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4 15:15
fjm 发表于 2014-12-10 00:52
1967年用积累的零用钱51元购买的收音机《春雷4晶体管两波段收音机》,结婚时孝敬老丈人,可惜给弄丢 ...

[attach]25783[/attach]
这密件与方建民的春雷收音机是一个时代的
1968年在福州买的,花了大约5元,已倾家荡产了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4-12-14 18:49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4-12-14 19:09 编辑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14 00:11
达勇的宝货图被技术员一调整空间都看不见了。

不好意思,最近转传微信的图片,由于技术不过关,经常出故障。已经重新发送,如果还是看不见,请说一声,从头再来。[attach]25784[/attach]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5 10:02
江丽华 发表于 2014-12-14 18:49
不好意思,最近转传微信的图片,由于技术不过关,经常出故障。已经重新发送,如果还是看不见,请说一声, ...

      不是技术关系,是技术员关系,前天又在瞎鼓捣,新贴的图被消失了。
    我发的几张挂历也变红叉,只好再贴一遍。白白跟股神扯了一大通,几个刚写的留言都不见了。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4-12-17 12:43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14 15:15
这密件与方建民的春雷收音机是一个时代的
1968年在福州买的,花了大约5元,已倾家荡产了
...

刘兄那个密件拿来给我较实用。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7 15:10
何再金 发表于 2014-12-17 12:43
刘兄那个密件拿来给我较实用。

[attach]25822[/attach]
何庄主想拿望远镜监视土鸡满山跑?
论实用还是这款手电,大概属于70年代的家用电器
三角板却是50年代的了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7 15:15
[attach]25823[/attach]
68年在福州,跟望远镜同时买的
小时候用来聚焦烧蚂蚁,而今老花眼正实用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17 15:23
[attach]25824[/attach]
这密件大概80年代初的,曾经实用,而今退休了
联州对此应该最熟悉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4-12-18 10:06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17 15:23
这密件大概80年代初的,曾经实用,而今退休了
联州对此应该最熟悉

刘兄老加西卖少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4-12-20 20:10
标题:
[attach]25832[/attach]
再晒一个旧密件
这家私据说是苏修货,经久耐用,估计许多人家过去都有,现都淘汰得想不起啥模样了吧?
它的问世比王家旧瓶还早一个时代,50年代初的
这种密件不可轻易淘汰的一个理由是,再遇到困难时期,可用来煮牛皮汤度饥荒

作者: 何再金    时间: 2014-12-22 11:39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20 20:10
再晒一个旧密件
这家私据说是苏修货,经久耐用,估计许多人家过去都有,现都淘汰得想不起啥模样了吧?
它 ...

有老加西舅脉健就拖拖出来赛一赛。
作者: 尹一波    时间: 2015-1-8 19:18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7 16:36
这密件现在快绝迹了

呵呵,我们家还搁着一台,不曾用过。
作者: 方联州    时间: 2015-1-10 12:41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17 15:23
这密件大概80年代初的,曾经实用,而今退休了
联州对此应该最熟悉

双箭牌应该是上海产的,是当时的名牌。
作者: 方联州    时间: 2015-1-10 12:43
永久牌自行车也是上海厂生产的,钢水特好。
作者: 方联州    时间: 2015-1-10 12:45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7 16:36
这密件现在快绝迹了

好像是上海蝴蝶牌的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1-10 13:01
方联州 发表于 2015-1-10 12:45
好像是上海蝴蝶牌的

       这是飞人牌,是哪里的产品?
作者: 方联州    时间: 2015-1-10 13:04
是上海或是天津的吧
作者: 刘炎昭    时间: 2015-1-11 00:07
刘正明 发表于 2015-1-10 13:01
这是飞人牌,是哪里的产品?

      飞人牌针车是上海缝纫机一厂的产品!想当年我结婚时我哥哥交代上海战友给我买了一台,30几年了,现在偶尔还在使用伊。我刚刚还挑工把使用说明书找出来,顶面赫然印有“上海缝纫机一厂”几个字。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1 17:11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1 17:13 编辑

[attach]25946[/attach]
难以忘却的柴草灶与大铁锅;现在,即使在农村也所剩无几了
[attach]25947[/attach]
被历史所遗弃的铁锅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1-11 23:53
刘炎昭 发表于 2015-1-11 00:07
飞人牌针车是上海缝纫机一厂的产品!想当年我结婚时我哥哥交代上海战友给我买了一台,30几年了,现 ...

       连说明书都保存至今,可见过去真是把缝纫机视为家中一宝,地位非同一般。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1-11 23:56
林建云 发表于 2015-1-11 17:11
难以忘却的柴草灶与大铁锅;现在,即使在农村也所剩无几了被历史所遗弃的铁锅
...

      农村都不用大铁锅吃大锅饭了,跟潮流换电饭煲微波炉了吧,难怪现在的饭菜不如过去香了。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1-12 00:08
[attach]25948[/attach]
    这个福州流行过的旧藤箱年头也不少了

作者: 刘炎昭    时间: 2015-1-13 00:41
刘正明 发表于 2015-1-12 00:08
这个福州流行过的旧藤箱年头也不少了

      真春象是我当年扔在海峡职校的那个“嫁妆”(伊曾随我老婆下过乡,又随我们从漳平铁矿来到温烧,最后被我带到职校并遗弃)。
作者: 王颜萍    时间: 2015-1-13 20:54
刘正明 发表于 2015-1-12 00:08
这个福州流行过的旧藤箱年头也不少了

这个箱子我家也有一个  起码是有60个年头了。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5-1-25 14:09

如果不分地区的话,主题中的文物都可以推荐进入云霄民俗展览馆了。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5-1-25 14:16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5-1-25 14:19 编辑

[attach]26072[/attach]
[attach]26073[/attach]
                      这是70年代末当时读书学制图时用的家西头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5-1-25 14:19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5-1-25 14:20 编辑


[attach]26074[/attach]
[attach]26075[/attach](同上)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5-1-25 14:22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5-1-25 14:25 编辑

[attach]26076[/attach]
                               毛泽东选集是七十年代的吧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5-1-25 14:37

这可能是六十年代的产物吧。记得当时我家的被子都是用“钓”的(云霄本地话,相当于缝),每洗一次被子,就要“钓”一次。什么时候回去问问老妈,当年的被子怎么都是用“钓”的(很费时间)?先在地板上铺上席子,然后铺一层被单,中间铺棉絮,上面再铺上一层绸缎被面,妈妈在一边,我在另一头,蹲在地板上两人同时“钓”被子,最后会合,情景挺温馨的。[attach]26078[/attach]
[attach]26079[/attach]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5-2-25 17:06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5-2-26 21:21 编辑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7 16:32
大家都有个“自行车梦”

刘主编该揭开谜底了,昨天一班小聚,我顺便问了旭生和震川,他们也认不出是哪位。[attach]26393[/attach]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2-26 12:00
江丽华 发表于 2015-2-25 17:06
刘主编该揭开谜底了,昨天一班小聚,我顺便问了旭升和震川,他们也认不出是哪位。
...

不看图哪里说得清楚?当事人自己也忘记了,那不就是阿川嘛。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2-26 12:08
江丽华 发表于 2015-1-25 14:16
这是70年代末当时读书学制图时用的家西头

这三角板纸套还很新,好像当初没怎么用过。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2-26 12:48
[attach]26395[/attach]
“毛选”印的多,“万岁”较少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2-26 12:51
[attach]26396[/attach]
英文“红宝书”,开本比中文的小一半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2-26 12:55
[attach]26397[/attach]
文革中语录到处印,小小订书钉盒上也要加一段字少的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2-26 13:01
[attach]26398[/attach]
75年的透明相角。逢修正主义路线回潮,盒上就没印语录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5-2-26 21:36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5-2-26 21:41 编辑
刘正明 发表于 2015-2-26 12:00
不看图哪里说得清楚?当事人自己也忘记了,那不就是阿川嘛。


怎么猜也没猜中,原来是震川。也许是我转拍到手机不大清晰,所以当事人自己也没认出来。[attach]26399[/attach]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5-2-26 21:45
刘正明 发表于 2015-2-26 12:08
这三角板纸套还很新,好像当初没怎么用过。



制图课倒是经常上。到单位了,参加预算培训还是需要制图。只是女同学比较细二,到现在整套三角板还收放在衣橱里,因为太大没地方放,反而保存得更好。[attach]26400[/attach]


作者: 江丽华    时间: 2015-2-28 11:43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5-3-2 09:04 编辑

[attach]26420[/attach]
[attach]26421[/attach]
同是震川差别怎么那样大,一点也认不出来。背景是当年云霄的什么地方?
两张并在一起,让当事人自己欣赏。[attach]26500[/attach]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3-4 12:36
江丽华 发表于 2015-2-28 11:43
同是震川差别怎么那样大,一点也认不出来。背景是当年云霄的什么地方?
两张并在一起,让当事人自己欣赏 ...

       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嘛。上面是1971年春节在漳江大桥东头,下面大概1982年春节在云霄旅社前面马路(现在云漳路跟啥米路的丁字路口),那个山就是大臣山。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3-4 12:52
[attach]26522[/attach]
再来一个老掉牙的半导体,磨得啥米牌子都没了
估计系70年代的密件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3-4 12:54
[attach]26523[/attach]
四面塑料壳开裂,用胶布粘住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3-4 12:58
[attach]26524[/attach]
长空电声元件厂制造,65—4B型
可能系65年研制的元老产品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5-3-4 13:19
[attach]26525[/attach]
现在是破烂,当年很时髦,还是上海货
左边零件“上海玩具十四厂”造

喇叭“上海静安区红星无线电元件厂”造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