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标题: 冬 [打印本页]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16:25
标题: 冬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6 17:06 编辑
冬 日
[attach]25979[/attach]
清晨,山下小树林的鸟儿‘唧唧、啾啾’地叫个不停,从睡梦中被吵醒的我揉揉惺忪的睡眼,此时起床已是6点半了。拉开厚实的窗帘,只见天色依然黯淡,苍山与浮云在朦胧中几乎连为一体。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17:09
[attach]25980[/attach]
约莫一小时后,海面上的浮云渐渐变了脸色——淡淡的粉红,显得吉祥、柔和。这说明海面上已放射出正能量——冬之曙光!晨空中,鹭鸟披着曙色展翅飞翔,去迎接将要抛头露脸的冬之朝阳。 自从深秋之后,冬日已染上‘早落迟起’季节性的懒习惯。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17:12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6 17:13 编辑
[attach]25981[/attach]
已是早上8点了,冬之朝阳才懒洋洋地在东北方向的山头上露出了笑脸,把曙光初洒在山岗和高层建筑之上。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17:17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6 20:11 编辑
[attach]25992[/attach]
走在上班的路上,朝阳已把金灿灿的阳光洒满了大地,给冰凉的大地母亲披上了一件黄金色的衣裳。 冬日的阳光映照在脸庞,感觉的不是炙热、也不太刺眼;而是温暖与柔和。在三九严寒的清晨,灿烂的朝阳给了我们最为温馨的能量补给——从心里直到全身都感觉到的温暖、向上。
作者: 黄厦选 时间: 2015-1-16 17:43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17:48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6 17:49 编辑
黄老师,好什么呀?俺都快气死了,上图时经常出现“网页无反应”!或许,这又要让张谊笑话了。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17:56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6 17:58 编辑
不好玩!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16 18:08
教授真勤奋,清晨天未亮就准备上班,投入到科研事业中,难怪能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16 18:11
这是从何说起?啥时胆敢笑话技术权威?纯属造谣?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18:35
都已经说了,被鸟儿吵醒的。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18:36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6 18:38 编辑
技术权威?? 俺今夜又要无眠了!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16 18:41
教授对海洋科研事业也不必过于操心,俗话说得好,总有“长江后浪推前浪”。
作者: 黄厦选 时间: 2015-1-16 18:42
这么好的专业摄影技术,应该是厦门市摄影协会的骨干了。
网页无反应不是你的事。不信问电脑。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20:14
[attach]25993[/attach]
周末,抛开平日忙碌的思维,远离城市人与车的喧嚣,在冬日的阳光下,品味大自然给予的宁静与温暖,这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漫步在山野林间小道上,迎着拂面而来阵阵凉风,照耀着透过树冠的阳光,似乎更能感受到冬日的温暖、多情与慈祥。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20:17
[attach]25994[/attach]
傍晚,西下的阳光映照在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金光闪闪;夕阳、晚霞与倒影的波光相辉映,如同冬姑娘含情脉脉的秋波——妩媚、绚丽、妖娆!遗憾的是,下午刚过五点半,冬日便缓缓地坠落入霞光,又睡懒觉去了。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20:23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6 20:24 编辑
冬之月亮
[attach]25995[/attach]
与爱睡懒觉的冬日不同——太阳还没完全西沉,冬月便早早地爬上了山梁,洒下幽静、清冷的月光。山峰、岩石、树木在月光拱托下,渐渐地变得朦胧、阴暗。冬天的傍晚,一旦失去了温暖万物的阳光,山野便开始显得更加冷寂、分外阴寒。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20:28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6 20:29 编辑
[attach]25996[/attach]
[attach]25998[/attach]
寒风吹散了浮云,冬月在这碧蓝无际的天空中航行;它把孤独、寒冷的光辉撒了下来,铺满了地下重重树影;伴随着寒风刮树叶“唰、唰、唰”的声音,山野的冬夜显得更是凄凉寂静。随着冬月的向上攀升,气温则快速地下降,形成昼夜近10℃的温差。尽管冬月在湛蓝的冬之夜空中显得更加的明朗皎洁,可寒冷的冬夜使人无心欣赏,白费嫦娥在明亮皓月中尽情地演绎着 ‘阴晴圆缺’。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20:49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6 22:08 编辑
[attach]25999[/attach]
与爱睡懒觉的冬日不一样——曙光已经披上了云朵、山岗,弯月依然挂在蓝天上。虽无意与日争辉,在强势阳光下也尽力播撒自身淡淡的光芒。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16 21:33
作者真是多才多艺,不仅照片拍得好,散文也写得很有诗意。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16 21:34
写得好好的,又出啥问题了?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6 22:18
下午5点多第四张图像上了8次均不成功,直到晚8点再试时才贴上。本网络的网速有时确实令人心烦。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8 18:15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9 07:45 编辑
今冬气候
今年冬天,气候明显异常。已经大寒节气了,可未觉寒冷,闽南沿海地区仍然保持在深秋(8~23℃)的气候状态——没有肆孽的寒风、少有阴冷的冻雨;路上很难看到裹上厚重衣裳的人,却经常碰上依旧穿着短袖T恤或飘逸短裙的年轻族;……。暖冬已成为事实。或许,多数人认为:天气暖和些好呀!可真的是好事吗?不见得,或许是大自然的一种警示——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得地表与低层大气的保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大量汽车尾气所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所造成的。同时,也是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增强的结果。
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反应是气候反常,全球温度升高。将可能导致南北两极等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台风、海啸、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现象增多;也将导致全球的病虫害增加,尤其是危及人类健康的疫症病毒的增加与肆虐;人类的生存终将受到严重威胁。这是环境科学界的严重担忧与警示——绝非杞人忧天!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8 20:02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8 20:36 编辑
[attach]26000[/attach]
今冬的天,大多“冬高气爽”,晴空万里;天空常现天高云淡、或鳞云呈祥的景象
[attach]26001[/attach]
偶尔冷暖气流交汇时,或下一阵小雨或出现雾霾。雨、雾湿润着干渴万物,薄雾绕山间也成为冬之景。但似乎并未出现一阵雨一阵寒的降温状况。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8 20:08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8 20:10 编辑
[attach]26002[/attach]
天空湛蓝,鹰击长空
[attach]26003[/attach]
溪水干枯,鱼翔浅底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18 20:18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18 20:40 编辑
[attach]26006[/attach]
[attach]26007[/attach]
风轻云重,白鹭翱翔
[attach]26005[/attach]
风和日丽,群鸽在晴空中飞舞
[attach]26004[/attach]
曙光初照,喜鹊叽叽喳喳地狂欢歌唱
作者: 王颜萍 时间: 2015-1-19 10:11
图文并茂,欣赏了!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0 19:12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0 19:18 编辑
冬之大自然
今年自夏至冬,闽南地区少有有效降雨,三季连旱的旱情已导致水库的蓄水量均低于往年平均值。河流、蓄水池塘、灌溉水渠大部分都已经要见底了。大旱造成了土壤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使得大量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大旱,最痛苦的是农村农民!为了保生存,只能临时挖水井,或从较远的水源抽水、挑水浇灌,以解农作物之“渴”。
[attach]26008[/attach]
今冬严重干旱,已使得不少河流断流
[attach]26009[/attach]
干旱,山野草木因‘渴’而提前枯萎、死亡。灌木枯、野草黄,枯藤缠绕满树稍。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0 19:21
[attach]26010[/attach]
今冬之山野,自深秋之后就渐渐地失去绿荫葱茏;冬日之山头,目及之处,大体基调是暗灰绿色中有点黛,有些黄、也含点红,……。
[attach]26011[/attach]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0 19:24
[attach]26012[/attach]
一年生野草是如此,号称“岁寒三友”松、竹、梅亦然。松虽傲,其不畏逆境在“岁寒三友”中独领风骚,但仍然无法忍受严重缺水的困扰。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0 19:27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0 19:29 编辑
[attach]26013[/attach]
然而,在比较不那么干燥的丘陵、山坳,树冠依然静默着苍翠,野草依旧呈现着绿、黄、红间杂的色彩斑斓。
[attach]26014[/attach]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0 19:34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0 22:02 编辑
在寒冬,许多昆虫以‘化蛹’裹住躯体越冬;因为严寒很可能使之身体冻结。然而今冬,由于天气的温暖,通常在5-10月才可能见到的飞虫,在‘三九’节气的山谷中依然可见。
[attach]26015[/attach]
[attach]26016[/attach]
蜻蜓
[attach]26018[/attach]
黄碟
[attach]26019[/attach]
花朵中的蚂蚱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1 12:02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2 12:01 编辑
冬 之 红 叶
红叶,全国各地都有。深秋季节,在枫树、黄栌、漆树密布的山岗上,红叶一簇簇,一片片的,鲜艳活泛、星罗棋布,万紫千红,十分吸眼,煞是好看。
叶片由绿变红,是因为叶片中含有大量花青素(红色素)的缘故。植物叶片中不但含有使叶片呈现绿色的叶绿素,而且还含有可以让叶片呈现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呈现红色或蓝色的花青素(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与叶绿素不同的是花青素不参与光合作用;叶片的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绿体来获得树木生长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等养料。
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高,盖过了其它色素的色彩,使得叶片呈现鲜亮的翠绿或墨绿色。秋日里,随着温度的渐次降低以及白昼时间的变短,叶绿素被大量分解掉。这时,蛰伏在叶片里的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其他色素就会显露出来。植物叶片渐渐地褪去绿装,悄然地变黄、变红,叶子老了。
[attach]26034[/attach]
[attach]26033[/attach]
[attach]26021[/attach]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1 12:16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2 12:07 编辑
老了的红叶却老得那么精灵、那么火红。水灵灵地挂在树梢上,冬日阳光暖暖地洒下来,透过鲜红的叶子,满是红红黄黄的灿烂光斑。一簇簇红叶,给缺乏生机的冬日山岗增添了一点别致的优美、一份火红的吉祥!
[attach]26022[/attach]
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秋冬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
[attach]26035[/attach]
黄栌,属落叶灌木或乔木,叶片于秋冬季变红,鲜艳夺目;是香山红叶的主要树种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1 16:57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5-1-21 17:34 编辑
鳞云呈祥的景象似乎比较少见。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1 17:02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5-1-21 17:34 编辑
可能是所发图片太大,放不下?
精神可嘉,连传8次,直至成功。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1 17:39
虽然还在冬天,向阳坡上的樱花已经开始绽放笑脸,预报早春快要到来。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1 20:10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1 20:11 编辑
不是图片太大的问题,我所发的图片都不超400KB,应当是网站的网速的因素,网速有时正常有时并不理想。譬如,今天中午的“红叶”又出现上了几回未能贴上,故而没上完就只好停下了。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1 22:45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1 23:10 编辑
[attach]26031[/attach]
春未到,桃树却把春来报(季节紊乱?)
[attach]26032[/attach]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2 12:14
冬之花
说起冬日之花,人们首先想起的是被称之为“四君子”的梅、兰、菊与竹。梅花,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其在寒冬冰雪中依然不屈地绽放,被象征为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可贵品质。梅花,是极具观赏性和文化象征的植物;1929年曾被“国民政府”确定为国花。可后来,“国民政府”并不高洁、坚强,1949年被逐到台湾去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幽香,也是梅花被宠爱的因素之一。
[attach]26036[/attach]
红梅初放
[attach]26038[/attach]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3 12:37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3 12:45 编辑
菊花也被认为是有气节的花种,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菊之品种众多,大多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梅与菊,尤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自古至今留下了许多大量诗歌与画作。
但也有一些种类菊花似乎不享受这种待遇,它们被称之为“臭菊”。“臭菊”耐瘠、耐旱、耐酸,抗病虫能力强;因此,砂土或粘土均能生长。在闽南秋、冬日的路边和荒山野地上到处都绽放着“臭菊”黄灿灿的笑容,惊艳箫瑟寒风中。“臭菊”虽也难以逾越冬日寒流的侵袭,但仍然顽强地撑起枝杆、盛开热烈,给山野留下一簇簇,一片片灿烂的笑容,感染着冬日寂寞、寒冷的山野。由于出身低贱,又缺乏人类喜爱的幽香,此类菊花只能归属于“臭”字辈!
[attach]26045[/attach]
“臭菊”(肿柄菊,又名假向日葵、金光菊);花开似 “小向日葵”。
[attach]26046[/attach]
小野菊,在闽南也被称之为“臭菊”。小野菊,花虽小、却也灿烂!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3 12:50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3 12:57 编辑
[attach]26047[/attach]
“臭菊”虽历受屈辱和不公,但始终坚守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撑起枝杆、顶着寒风,盛开着一朵朵、一片片灿烂的笑容。
[attach]26048[/attach]
公鸡说:俺家主人是留守农民,家虽贫穷,但却有“臭菊”和 “臭菊”精神——忍耐贫瘠,挺起腰脊,留守故地,永不言弃;乐观心态,明白自己,笑傲人生、顽强生存!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3 17:49
如此艳丽的菊花,怎么安了个这么难听的名字?真不公平。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3 17:54
今早去南宁石门森林公园散步锻炼,也拍了几张冬之花影,凑个热闹。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3 17:56
这是铁树开了花?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3 17:59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5-1-23 18:01 编辑
一枝红花照碧湖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3 18:03
樱花盛开的季节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3 18:05
遥望樱花园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3 18:09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5-1-23 18:11 编辑
近观樱花之美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4 11:49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4 11:51 编辑
此类风景树属棕榈科(又称槟榔科),槟榔亚科植物,名为‘王棕’又名‘大王椰子’。从热带美洲引进,种子果实富含油脂(棕榈油),在原产地是鸽子的主要饲料,也可作为家禽家畜的饲料原料。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4 11:58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4 12:28 编辑
这种红花见过,只是不知其名。现在园林引进的花卉品种甚多,都很陌生。以下树花我也不知其名:
[attach]26055[/attach]
[attach]26056[/attach]
[attach]26057[/attach]
[attach]26058[/attach]
[attach]26061[/attach]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4 12:02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4 12:05 编辑
南宁的樱花开得早,厦门的樱花正含苞待放。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4 12:13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4 12:16 编辑
[attach]26059[/attach]
冬天的树花少之又少,而一种白绒绒、荡漾着柠檬香味的树花——柠檬桉(幼叶桉)花似乎也不太引人注目。
[attach]26060[/attach]
柠檬桉每年冬、春季各开一次花,花期较长;每当柠檬桉花盛开之时,那白绒绒的花簇、壶形蒴果挂满树梢,煞是好看;特别是那沁人心脾的柠檬味花香,清香四溢,更令人陶醉。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5 18:38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5 18:39 编辑
[attach]26080[/attach]
今天,厦门下了一场温暖的冬雨,把樱花给催开了
[attach]26081[/attach]
樱花在冬雨中绽放
[attach]26082[/attach]
[attach]26083[/attach]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26 12:03
柠檬桉花型真的很特别,更难得的是还会散发出柠檬香味。可惜南宁这边没见过。
以前曾传闻说桉树气味对健康有害,不知真假?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6 17:54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6 17:59 编辑
桉树种类繁多(约有六百多种)。至于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害的说法,至今尚未有准确、可比性强的科学资料可以得以证实,仅仅是种说法。桉树的危害主要在4个方面存在着争议:1、“抽水机”;2、“抽肥机”、3、“霸王树”( 桉树会分泌出一种抑制和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长的化学物质,使得桉树底下的其它植物都长不起来),4、种桉树时施用的农药毒性强、毒效长,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
然而,桉树的另一种副产品——桉叶油(以前,老家有些同龄人常在春夏季外出蒸馏‘桉叶油’来换钱)。桉叶油含有桉叶醇等活性成分,具有消炎解毒、驱风活血的功效;对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绿浓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顽疥、癣疾、烫伤等有特殊疗效。一直被广泛用于牙膏、化妆品、食品及医药(清凉油、驱风油、鼻炎用、祛痰用等药物)的原料。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6 18:03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6 19:14 编辑
冬之野(草)花
冬之野花,没有春夏季的种类繁多、光彩夺目;没有人工种植名花的富丽高雅、婀娜多姿;她通常只是躲在避风向阳的山坡山坳、或田野上,一小枝、一小簇地冒了出来,略带着惊奇地窥探着人间。虽规模不会太壮观,但冬之野花却是那样的多彩、那样的朴实、那样的俏丽……;让寂寞寒冷的山野增添了一点点活气、一丝丝温情……。冬之野花,面对冬天的寒风顽强地从叶间伸展出来;她不嫌土地的贫瘠,只要有泥土和水分就唰啦啦的长了起来;她不期待是否能有人欣赏、有人采摘?因为她明白在冬日萧瑟的山野里,只能为自己绽放!
[attach]26086[/attach]
[attach]26089[/attach]
[attach]26084[/attach]
[attach]26085[/attach]
[attach]26087[/attach]
[attach]26088[/attach]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1-26 19:18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1-26 19:20 编辑
春,快到了
[attach]26090[/attach]
[attach]26091[/attach]
[attach]26092[/attach]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30 20:28
教授就是教授,没什么问题难得住。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1-30 20:33
红艳艳的叶子很特别,分外红火,吸人眼球。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2-3 22:02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2-3 22:03 编辑
明天是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我国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说明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了。
[attach]26101[/attach]
即将沉入海的是冬日,明天升起的则是春的太阳
[attach]26102[/attach]
冬之最后一轮满月在樱花丛中偷笑——明天俺就是春之月了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2-3 22:07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2-3 22:10 编辑
今之报春花,明是春之花
[attach]26103[/attach]
[attach]26104[/attach]
梅花盛开
[attach]26105[/attach]
[attach]26106[/attach]
樱花怒放
作者: 林建云 时间: 2015-2-3 22:14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5-2-4 08:14 编辑
茶花绚丽多彩
[attach]26107[/attach]
[attach]26108[/attach]
[attach]26109[/attach]
[attach]26110[/attach]
今年冬季似乎就在暖洋洋的气候中结束了。初春,未必将会更加暖和,地球北端的冷气流还会继续涌动,或许,春寒料峭更像冬。
作者: yftx2012 时间: 2015-2-4 11:44
"即将沉入海的是冬日,明天升起的则是春的太阳"
"冬之最后一轮满月,在樱花丛中偷笑"
摄影作者越来越像诗人了。恰当的比喻,新颖的描写,使美丽的风景更令人回味。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