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我们村里有姓李的弟兄两个,都靠种西瓜过日子。老大的瓜地在村东的大路旁边,老二的瓜地在村西南的大路旁边,两块地的西瓜都长得又大又甜。
西瓜成熟的时候,有一队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从村东大路上经过。他们看见老大地里的西瓜,立刻跑到地里,你摘一个,我摘一个,大吃起来。一亩多地的西瓜不一会儿就吃光了,只留下瓜皮和瓜子。
过不多久,人民解放军来了。他们走村西南的大路,从老二的瓜地边经过。老二听说有军队过来,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心想,“这回我的瓜也完了。”他拿了一把瓜刀,急急忙忙跑到瓜地里坐下来,自言自语地说:“我就在这儿看着,谁摘我的瓜,我就跟谁拼!”
解放军过来了。
“这西瓜长得多好哇!”“好西瓜,一个怕有二十多斤吧!”“这样大的西瓜真少有哇!”战士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赞赏着。
老二听他们夸奖西瓜长得好,心里更害怕了。可也奇怪,他们就这么说说,还是一步不停地往前走。老二向两头一望,前面看不见队伍的头,后面看不见队伍的尾。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原来是解放军啊!”他站起来,拿着刀,挑顶大的西瓜摘了几个,往路边一放,都切开了,露出鲜红的瓤。
老二向走过的战士们说:“吃西瓜吧,同志们!”可是没有人回答。
老二以为战士们没听见,把声音提得很高,说:“走路渴啊,吃一块吧!”
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吃。谢谢你,老乡!”
老二急了,大声嚷起来,“看你们解放军,瓜切开了,怎么不吃呀!”
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号兵走过来了,他向老二问:“老乡,你在这儿卖瓜吗?”
老二说:“我这瓜不要钱,随便吃吧!”说着,拿起西瓜就往小号兵手里送。
“不吃,不吃!”小号兵说着,一步不停地走过去了。
老二捧着瓜,呆呆地站着。战士们还是肩并肩地向南走,前面看不见队伍的头,后面看不见队伍的尾。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0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第一版,1964年第六版】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1-15 14:02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8-11-15 15:37 编辑
[attach]29412[/attach]
西瓜兄弟插图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1-15 14:02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8-11-15 15:39 编辑
金银盾
从前有两个将军,有一天,他们一起上市场去,到做盾牌的工人那里去买盾牌。
工人拿出一个盾牌,一面向左,一面向右,给站在他左右两边的两个将军看。
站在左边的将军看了看盾牌,说:“这个金盾牌很好!”站在右边的将军也看了看盾牌,说:“错了!什么金盾牌!这是个银盾牌。”站在左边的将军又看了看盾牌,不服气地说:“哼!错的不是我,是你自己!这个盾牌明明是金的,怎么说是银的呢?”两个将军就争论起来,争得面红耳赤。
工人把盾牌一翻,说:“你们两个都错了。你们看,这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不看两面,所以都错了。”
语文第五册第26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1957年第一版,1964年第七版)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1-15 14:05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8-11-15 15:41 编辑
[attach]29413[/attach]
金银盾插图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1-15 14:13
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赶象的人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让开点儿!”一个盲人提议说:“象是什么样儿的,咱们来摸一摸吧。”另外三个盲人齐声说:“对,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们向赶象的人说了,赶象的人就把象拴在树上,让他们摸。
一个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一个盲人摸着象的牙,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象的腿,就反驳他们,说:“你们俩说的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个盲人摸着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粗绳子一模一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辩,都认为自己说的对,谁也不服谁。赶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说对。一定要摸遍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么样儿的。你们每个人只摸到象的一部分,就断定象是什么样儿的,怎么能说得对呢?”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9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1957年第一版,1964年第七版)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1-15 15:43
[attach]29414[/attach]
盲人摸象插图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1-15 16:26
等一会儿再说
从前有一个人,在城里买了两大筐磁器,用驴驮着回家。
晌午,他走进一家小店,歇下来吃饭。店主人看见驴的驮架歪了,就对他说:“驮架歪了,快收拾一下吧!”他说:“等一会儿再说,只有二十几里路就到家了,不碍事。”他吃完饭,满不在乎地赶着驴走了。
走了十几里路,路上有个人又对他说:“驮架歪了,快收拾一下吧!”他说:“等一会儿再说,只有十来里路就到家了,不碍事。”他仍旧满不在乎地赶着驴走。
又走了几里路,驮架歪得更厉害了。一个老头儿看见了,说:“快把东西卸下来,收拾收拾吧,要出毛病了!”那个人说:“等一会儿再说,只有几里路就到家了,不碍事。”
过了一会儿,走上一个山坡,许多妇女看见了,都嚷起来。一个妇女说:“赶快把东西卸下来吧,眼看就要出毛病了!”那个人说:“等一会儿再说,就要……”话没说完,驮架掉下来了,两大筐磁器摔得粉碎。那个人呆呆地望着一大堆碎磁片,说不出话来。
小学语文第五册 第27课
人教版1957年第1版,1964年第7版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1-15 17:48
[attach]29415[/attach]
等一会儿再说插图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1-16 22:17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8-11-16 22:22 编辑
21 养兔日记
10月28日 星期一
我真高兴,从今天起,我跟李大伯在一起养兔子。
早晨,我捡来一些菜叶,豆壳,这些都是兔子的好饲料。
李大伯在我捡来的饲料里,翻出了一些腐烂的菜叶子,说:“腐烂的东西,兔子吃了会生病的。”他又说:“带霜带露水的野草野菜,兔子吃了也会生病,一定要晾过以后,才能给兔子吃。”李大伯懂得的真多,我一定照着他的话做。
11月1日 星期五
这几天我又学到不少养兔的知识。以前我认为只要把饲料给兔子吃就行了,现在才知道要定时定量。一只兔子,一天只能喂一斤左右饲料,还要分作三次喂。兔子喜欢在夜里吃东西,晚上那一顿可以多喂些。天热的时候,还要多给些水喝。这些都是以前不知道的。
11月3日 星期日
一只母兔快要生小兔了,我多高兴啊!
李大伯把那只母兔单独放到一个大笼子里,免得让别的兔子挤着。今天上午,我发现那只母兔老是扯自己身上的毛来做窝,就跑去告诉李大伯。李大伯要我赶快拿些软草旧棉絮放到兔子窝里,让它安安逸逸地生小兔。
11月9日 星期六
小兔生下三天了。李大伯和我洗干净了手,轻轻把笼子打开,尽量不惊动它们。数一数,六只。小兔子都闭着眼,我真想扒开它们的眼睛看看是不是红的。李大伯说:“到第十三天才能睁开眼睛呢。现在扒开,会弄伤小兔的眼睛。”
这几天, 我们给母兔吃的都是最富营养的东西。豆饼啦,大麦啦,还拌上菜叶。母兔吃得可香啦!
12月26日 星期四
小兔生下来已经五十天,是断奶的时候了。我们把四只强壮的小兔放到另外的笼子里,留下两只身体软弱的。李大伯说让它们多吃几天奶,过些日子再捉开。
喂这些刚断奶的小兔可麻烦呢。怕它们着凉,又怕它们贪嘴多吃,消化不了。我给它们的窝铺上软草,找些容易消化又最富营养的东西给它们吃。每次给得少些,但是要多给几次,这样才饿不着它们。
麻烦是麻烦,我可干得挺起劲。眼看它们一天天长大,多么叫人喜欢啊!
(小学语文第6册第21课,人民教育出版社编
1957年第一版,1964年第七版)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1-16 22:40
18 我爱伟大的祖国
我爱伟大的祖国,
祖国多么辽阔宽广。
我爱伟大的祖国,
祖国多么繁荣富强。
喜马拉雅山高耸入云,
扬子江水浩浩荡荡。
水坝电站星罗棋布,
铁路公路密如蛛网。
我爱那数不尽的工厂,
马达声有节奏地歌唱,
炼出千万吨优质的钢铁,
造成千万台精密的机床。
我爱那肥沃的田地,
拖拉机日夜奔忙,
打下的粮食堆积如山,
丰收的歌儿到处欢唱。
我爱伟大的祖国,
党和毛主席抚育我们成长。
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劳动,
把祖国建成共产主义天堂。
(小学语文第5册第18课,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7年第一版,1964年第七版)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2-4 17:25
37 手拍胸膛想一想
一九五七年冬天,农村里展开了大辩论。在一次辩论会上,农业社有个社员要退社。这时候,一个白发的老贫农站起来,手指着他说:“老弟呀,你忘本啦!”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莫嫌老汉说话罗嗦。
你钱大气粗腰杆壮,
又有骡马又有羊。
入社好像吃了亏,
穷人沾了你的光。
手拍胸膛想一想,
难道人心喂了狼?
老汉心里有本帐,
提起帐来话儿长。
地主逼租又逼债,
担起儿女跑关外。
你爹你娘来逃荒,
一条扁担两只筐。
你那时饿得像瘦猴,
三根筋挑起一个头。
天下穷人心连心,
收留你家在咱村。
一场春雨满地新,
来了亲人八路军。
斗争地主把土地分,
你爹当上农会主任。
他打土匪挂了花,
咽气时候跟我说了知心话。
“我不长命没福气,
孩子们赶上了社会主义。”
哪想你这阵有了钱,
入社脚踩两只船。
棉花脑瓜豆腐心,
跟着富农瞎胡混。
他说是灯你就添油,
他说是庙你就磕头。
农业社里千般好,
你跟富农往哪里跑?
你粮食吃在肚皮外,
又换酒肉又倒卖。
想囤下粮食当粮商,
撑死你一家饿死一方。
人心不足蛇吞象,
好了疮疤忘了伤。
千亩地里一颗苗,
合作社是咱宝中宝。
党的话你要听清,
心里就象掌上灯。
你擦亮眼睛仔细看,
觉悟回头当社员。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37课,
人教版1958年第一版,1964年第六版)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8-12-4 17:54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8-12-4 17:56 编辑
锯是怎样发明的?
木工用的锯,传说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次,鲁班承担了一项工程,要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项工程要用很多大木料,鲁班就派他的徒弟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斧子又笨又重,一天砍不了几棵树。工程的期限很紧,木料供应不上。鲁班非常着急,就到山上去看。
山很陡,鲁班用手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棵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他心里想,一棵小草为什么这样厉害?他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两边有许多小齿,非常锋利,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把他提醒了。他想:如果仿造小草的叶子那样,打一把有齿的铁锯,不比斧子强得多吗?他马上跟铁匠一起动手,打了一把锯,拿到山上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
锯就是这样发明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1957年第1版,1964年第7版)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9-6-2 20:24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乌鸦太太,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陪着笑脸说:“乌鸦太太,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乌鸦太太,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听,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哇……”她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1959年版)
作者: 刘正明 时间: 2019-7-2 21:11
铁棒磨成针
一千多年以前有一位诗人,名字叫李白。李白小时候在学堂里念书,贪玩儿,怕困难,进步很慢。
有一天,李白走到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白头发老大娘,蹲在石头旁边,蘸着河水,磨一根小铁棒。他觉得很奇怪,轻轻走到老大娘跟前问:“老大娘,您磨这根铁棒干什么?”
老大娘说:“做针。”
李白听了很诧异,“做针?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大娘很有信心地说:“能,一定能。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铁棒就能磨成针。”
李白听了这个话,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都要下苦工夫。学习也是一样。他越想越惭愧,像自己这样贪玩儿,怕困难,怎么能学得好呢?
从此李白用心学习,进步很快。
(小学三年级语文,1964年第七版)
欢迎光临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http://www.yxyz6974.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