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1-11 15:59 编辑
油脂与健康
脂类是生物体中的一大类物质,根据脂类的化学组成分为三大类。 1、单纯脂类: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油脂,称为中性脂肪或油;日常食用的大多为此类油脂。蜡也是单纯脂类,由脂肪酸与长链或环状非甘油所形成的酯。 2、复合脂:主要有磷脂、糖脂、硫脂,其化合物中除了有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油脂外,还有其它化合物,如磷酸、氮化物、糖类、硫基等。 3、非皂化脂类,如萜类、甾醇类等,其特点是其化合物中不含有脂肪酸。
脂肪的生物学功能除了提供37.6 kj/g 的高能量外,还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来源、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正常人类血浆中含有5~6g/L的脂类物质,其中亚油酸、γ-亚麻酸、DH-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3类必需脂肪酸约占脂量的40%。如果缺乏必需脂肪酸,便会引起皮肤起鳞、生长停滞、肾功能衰退、生殖功能丧失、以及典型眼睛疾病(如青光眼)等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因为所有生物膜组织的正常生理作用都需要必需脂肪酸,同时,他们还是某些生理调节物质(如前列腺素等)的前提物质。
然而,富含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容易浑浊或凝结的那类油脂)和胆固醇的油脂摄入量过多时,会产生危害人类健康的肥胖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现代文明疾病。故,现代食品消费者对食品中的脂肪非常敏感,甚至达到望而却步的地步。我认为没有必要形成“恐脂症”,而是在于我们要如何科学地选择油脂、并合理使用和食用油脂。
各种不同类型动、植物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结构均一定的差别,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植物类油脂一般以软油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主要脂肪酸的脂类。尤其是橄榄油、红花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和小麦胚芽油均含有50%以上的亚油酸(必需脂肪酸)。γ-亚麻酸主要存在于亚麻籽油、藻类油脂等之中;花生四烯酸则主要存在于花生油中。由于多数植物油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其所含的胆固醇的酯熔点也较低,因此,不容易在动脉壁上形成集聚沉淀物而诱发血管硬化症及冠心病。因此,植物类油脂是比较安全的脂类。
水产动物油脂应分为海水水产动物与淡水水产动物而论,海水类动物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是相对较安全、营养价值较高的油脂。但,有些软体动物类(如小管、鱿鱼等)的内脏油脂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因此,建议血浆胆固醇指标较高者少食之。淡水水产动物的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较海水鱼类低,饱和脂肪酸则相对较高;不过,其内脏油一般不会被食用,而肌肉的结合态油脂也是较理想的油脂。从总体上看,水产动物油脂是营养性较高、且安全的脂类,但由于其腥味以及容易氧化变质,水产动物油脂在日常食品中被利用甚少。
高等动物,如猪、鸡、鸭、牛、羊等陆生动物的脂肪酸组成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除了含有软油脂、油酸之外,尚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尤其是短链脂肪酸(硬脂肪)。且食草类与食肉类动物的油脂结构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肥胖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的祸首之一。因此,在冬季较大量进食动物性食品时,尽可能地在煮熟后适当冷却、并捞弃上浮的油脂。而,动物机体中的结合脂肪问题不大,无须太多担忧。陆生动物的神经系统油脂中富含有胆固醇!尤其是在其脑浆和脊椎骨髓中。因此建议:切莫认为食脑可补脑,应尽量不吃陆生动物的脑浆与脊椎骨髓。
油脂是人类与动物类生长的六大营养素之一,也是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只要我们科学地选择和食用之,油脂将会达到增强肌体健康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