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亦作朴丞,别署予向、虹庐,中年更号宾虹,以号行,室名宾虹草堂。祖籍安徽省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早年支持康、梁维新,拥护辛女革命,学习古代文化,兼习绘画、金石。1907年始居上海。曾与宣古愚合办宙合社,又创办艺观学会,参加海上题襟馆,烂漫社、中国画会、百川画会等艺术团体,主持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事编审和文物考证鉴定工作以及美术编著和美术史研究,曾兼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文艺学院、暨南大学艺术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37年应邀赴北平审定故宫书画,并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48年出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194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1953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笔墨”与“内美”是黄宾虹艺术探索的核心内容,落实在山水和花卉上的笔墨虽方法不同,可在追求“笔墨”“内美”的交会点一一“笔墨精神”上却是相同的。这幅图中,画家以洗练而清俊的笔墨把枝茎的枯劲与芙蓉的秀丽抒写得淋漓尽致,在稍微点染的敷色中,淡与浓、疏与密、倚与直、强与弱化合成·自然的内在美”,一种内在的笔墨精神。这为历代画家·朝思暮想”的笔墨精神,在黄宾虹的,重新构筑和充实之后,呈现出一派生机,·尝悟笔墨精神千古不变,章法面目,刻刻翻新”。故此,这幅画中的笔墨精神就体现了雄阔与秀逸的并存,刚健与婀娜的映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