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派与神秘 羊角岛是个独立的岛屿异常美丽、恬静,但就是与外界隔绝,很让人不悦,因为我每到一地,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到大街上逛马路,看风土人情,买风味小吃亦或喝些小酒。看来在这里这个愿望怕是落空了。从我下榻的29楼举目下望,整个平壤一揽无余,山青水秀,郁郁葱葱,一弘江水穿城而过,清澈而宁静,不远处群山绵亘,几座山头沾满粉红色的夕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加之直刺云天的主题思想塔,气宇轩昂的大铜象这些错落有致的纪念设施,点缀的平壤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彩画。但这个城市的另外一面也会让你过目难忘:色调的单一性,整个城市所有的建筑几乎都是银灰色,至少4天内几乎没有看到其他色调的建筑,人的服饰也是蓝、黑等深色的,穿着最多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最高领导者常穿的便装不便装,夹克不夹克的墨绿色的服装,服装都是化纤的,上面佩带着领袖像章。 走近平壤时你会发现,楼房很多,高楼也不少,但都很粗糙。晚间很黑的时候才可以看到黝黑昏黄的电灯泡子的光亮,偶尔有几盏日光灯,我们玩笑说这肯定是处长以上的官员。首都的路边都是行色匆匆的人,十个就可看到一个是军人,几乎个子没有超过1。70M的,没有胖子,没有白白净净的青年,都是面带菜色行色匆匆。人们在亚运会开幕时看到一群漂亮的朝鲜妹子,就普遍以为那里遍地是靓女呢,凑近朝鲜你才深深的感叹:靓女都躲到哪里去了?其实也不奇怪,你想,连饭都吃不饱的民族,女孩能发育出曲线吗?很多女孩虽然年轻,但个子矮小早早地驼了背,乡村还可见到用头撑着大筐,辛苦劳作的早早失去光鲜的女孩,活脱脱一个亚洲版的吉普塞,令人感叹。 平壤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铁,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但由于运行线路和车次太少,到处可见排队等车的长龙。但乘车秩序井然有序,永远是排着一条长龙,大家耐心而礼貌,绝对没有加塞和拥挤的现象,这方面我们国人缺少很多,看到人家良好的秩序我们应该找回些什么。 平壤的街道很宽阔,除了一些大奔、日本车或偶尔看到中国品牌的车辆外,几乎看不到别的车。所有的人都会惊奇:平壤市没有红绿灯。主要的路口都是有英姿飒爽的女交警用夸张的动作挥舞着指挥棒指挥着交通,由于车辆稀少,女交警可以远远的就看见车子,再根据车的拐弯灯朝向,向着那一方向指挥就行了。女交警的确是平壤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至于郊外的路口没有也不必要了,毕竟很久也没有一部车辆通过,这与深圳尤其是广州有天壤之别,令人感慨! 凯旋门和中朝友谊塔距离很近,前者是世界上5大凯旋门最高的,比巴黎凯旋门还高出了15米,说是为纪念1945年金日成返回朝鲜而建,高高大大,但有点头重脚轻,倒是蛮气派的,只是我操起闲心替人家担忧起来了:这要像我们现在这样满街是车,这门不成了堵车的瓶径?,毕竟直穿门下的是条著名的大干道千里马大街呀。 中朝友谊塔,1984进行了重新建立,比原来又加高了三米,敦厚而单调,里面有一本册子,上面有志愿军牺牲者的名单。我在那里买了一束鲜花,献给了在异国牺牲我们的前辈们,为他们哀悼! 友谊塔的碑文前导游这样讲:当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为了打击我们共同的敌人美帝国主义而在这里牺牲了(这话似乎也没毛病,但怎么听着别扭呢)。 万寿台大铜像,纯粹的红铜铸就,从没见过的高大,庄严肃穆,气宇轩昂,有几级台阶是不可以上去的。我们到达时,必须列队让代表购买鲜花,然后鞠躬。这时一队又一队的人群等候瞻仰,有工人模样、有些是大学新生,更多的是人民军(我很惊奇,人民军怎么到处都是呀!)。这时铜像下面,整齐的队列中传来了一个中年男子颂扬领袖的致词声音,他用夸张的声音把嗓门掉起很高,没说上几句,就带出了哭腔,以至后来泣不成声了,这样的场景必须尊重朝鲜国民的习惯,严肃的伫立一边,受着崇尚领袖的熏陶,场景有曾相识,毕竟我们也曾有过那样的岁月。 参观景点我发现这个区域内几乎没有平壤的市民,路线也是规定好的,先听讲解后拍照,时间上也有严格的规定。没有出租车可用。也许你下决心从酒店走到市区,估计还没有出院子,就会被劝回来,理由可能是“天黑,没有路灯,怕您走失” 电视里只有一个频道,放的什么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就象咱们以前那些“新闻简报”还有就是俄罗斯红旗歌舞团的演出实况,连放了两天。 次日去开城,也就是著名的“板门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