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3-10-5 10:27 编辑
编者按:这是纪念文集编辑指导小组张谊同学对编辑小组召集人阳光明媚一篇旧文的修改,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希望编辑小组的全体成员向她学习,以她为榜样,认真修改文稿,编辑出高质量的文集.(注:蓝字为修改文)张谊同学对《永难磨灭的记忆》一文的修改意见
今天上了同学网,才知李老师已经仙逝,谨以此文哀悼敬爱的李仲丕老师!
永难磨灭的记忆
——记我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
世事 竞[F1:竟]是这样奇怪?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有些人虽然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但一分开,就忘记了。 但[F2:而]有的人,一认识,就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象一座高山永远矗立在我们的心头。 我的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F3:李仲丕先生],就是[ 这样一个(永生难忘的)的人[F4]。 还是在“史无前例”的年代,我们刚上高一,听说语文老师是一位刚刚“解放”的“牛鬼蛇神”,我们几个小淘气暗暗高兴:“来了一个不敢管我们的主儿,我们可以闹翻天了”。
上课的钟声响了好久,闹哄哄的教室还没有安静下来。这时,只见一个瘦小的老头子,踱着方步,佝偻着腰子,慢慢地走了进来。这人五十开外的年纪,满脸皱纹,浑身精瘦, 二[F5:两]鬓斑白,可说是其貌不扬吧。唯一惹人注目的是一双小眼睛炯炯发光,好象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他用教鞭重重敲了几下桌子,用一种悲天悯人,抑扬顿挫的声调对我们说: “孩子们,安静!”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去掉这个引号)从前,[F6]有个肚里没有墨水的人,朋友托他买琵琶,他一下子就给寄去一大筐,朋友打开一看,哭笑不得,原来是一筐水果。这个朋友为此写了一首打油诗表示“感谢”:“琵琶不是此枇杷,只为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这个人接信一读,羞愧得无地自容。但愿同学们以后不要再错寄“枇杷”吧!听了李老师绘声绘色的演讲,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再也不敢小视这个不显眼的老头子了。
这个老头子,真不愧是教学能手。上课时,他不看讲义,却口若悬河。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把课讲得绘声绘色[F7:十分精彩]。说到高兴处,手舞足蹈,笑逐颜开;讲到沉痛处,他声泪俱下,悲泣不已…讲《鸿门宴》一课,讲到樊哙“毛发倒竖,目呲尽裂”的愤怒表情时,他竟把一双小眼睁得象铜铃那样大,头上的白发根根竖起,我们仿佛看到了二千多年前的一位铮铮铁汉,穿越时空的隧道,栩栩如生、悲愤欲绝地站在面前。讲 (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F8]一课时,他那失去女儿般惨淡哀伤的面容,常常浮现在我面前;他那沉痛、嘶哑的声音,时时鸣响在我耳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句 千古[F9:去掉千古,换上振聋发聩的]名言,伴我踏上人生的征途。这个老头子神奇的教学艺术,使同学们如醉如痴,不知不觉地跟着他进入了知识的迷宫。他治学态度十分严谨,改作文时,稿纸上布满了红色的圈圈点点和详细中肯的评语。若是你字迹[url=] 了[/url] [F10:潦]草,他一定罚你重抄一遍。他对自已要求也很严格,身体不好,患有胃病,有时讲课时痛得满头大汗,他也坚持讲完课文内容,从不缺一节课。夜深了,别的老师已进入了梦乡,他窗口的灯却总还是亮着、…
因为我喜欢看书,作文成绩常拿第一,老头子高看我一眼,常把我的作文拿到班级里当范文念,并把我选为语文[ 科[F11:课]代表,因此同学们常戏称我是他的得意门生。但是,他对我要求更加严格,平时布置作业时,总是让我多吃一些小灶,作业、我要多做一些“偏、难、怪”题;提问、我要多回答一些“高、尖、精”的问题;作文、我还要比别人多修改几遍,而且要求我书写端正、一丝不苟。那时候, 书藉[F12:籍]奇缺,他每个月,总是很准时把他订阅的一大摞书刊送到我手里,而且要我限时读完,扩大阅读面。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我的语文水平突飞猛进。我与语文老师的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亲密起来了。
这个时候,出了一件意外的事,使我与语文老师的关系突然出现了波折, 变得紧张起来了。[F13:改为,有一次考试]那是发生在一次考试时,我考完后,发现一位好同学做不出一道难题,急得抓耳挠腮,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急忙递了一张条子。没想到被监考的老头子发现了,这个倔老头子,[url=] 竟一点面子也不给:(F14:去掉“竟当场”,改为毫不留情])竟当场宣布我俩考试作 敝[F15:弊],零分处理。气得我铁青着脸,扬长而去,发誓再也不理这个老头子了。
天有不测风云,没有想到,过了不久,也轮到老头子倒霉了。那是在讨论张铁生交白卷的“英雄事迹”时,这个老头子竟不识时务,大唱反调:“交白卷算什么英雄呢?要是大家都这样,满城箫管真的都要开花了,那科学怎么进步,祖国怎么富强呢?”在当时那个年代,结果可想而知,老头子从此在三尺讲台消失了。
过了不久,我也离开了学校 了[F16:删去一个了],到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去了。以后,恢复高考,参加工作,当了干部,人生的阅历逐渐丰富 起来了[F17:删去“了”],对生活的感悟也成熟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位倔强的老头子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鲜明、越来越亲切、越来越高大了。我终于明白 了[F18:删去“了”],这个倔强的老头子,是位世上难觅的好老师呀!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啊!我期待有一天,我能当面向老师奉上满腔的感激之情。为此,我赋诗一首,留作纪念。 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李老师忘我的教学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高超的教学技巧,令人信服地刻画出一位具有高尚师德的好老师形象。 F20:李老师已离开我们,是否补写一段表示怀念的文字? 可写写李老师的教诲对人生成长的影响、对工作的帮助等等。 F1:竟
F2:而
F3:写给同学看,宜写明那位老师
F4:“这样”,未指明哪一种人?宜改为——一位令人肃然起敬、永生难忘的人!
F5: 用“二”拗口,宜用“两”
F6:此处引号需适当调整
F7:前面已用过此成语,此处不宜重复再用。
F8:写明是鲁迅杂文
F9:千古指长远的年代
F10:潦
F11:课
F12:书籍
F13:可省去
F14:可改为“毫不留情
F15:弊
F16:删去一个”了“类似的”了“可以删除
F17:省去
F18:省去
F19:?
1984年9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