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6-1-29 10:30 编辑
嘌呤类
嘌呤类衍生物广泛分布于生物界,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各种RNA及DNA都含有二种相同的两种嘌呤碱——腺嘌呤和鸟嘌呤;还含有少量其他嘌呤碱,如甲基腺嘌呤、甲基鸟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硫鸟嘌呤……。动物的排泄物中几乎均含有嘌呤类化合物;人类每日从尿中排出约0.01g的嘌呤碱及0.7g的尿酸(各种嘌呤经过一系列的脱氨及氧化作用后,分解为尿酸)。
生物体内可合成嘌呤类衍生物,动物类主要是在肝脏合成,其次是小肠粘膜和胸腺。体内嘌呤的来源分为内源性——来自核酸的氧化分解,约占总量80%;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摄取,占总嘌呤的20%。尿酸在人体内没有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余下的1/3从肠道排出。
嘌呤在食物中广泛存在。人们从日常饮食中摄取的嘌呤极少被人体利用,几乎全部转化成尿酸。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品再加上其他一些诱导因素会导致人体尿酸过高,最终引发痛风 。有研究表明,长期食用高嘌呤食物会导致痛风发病的增加率达50%。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痛风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引起了消费者的疑惑和惶恐。
一般地,动物性食品中嘌呤类含量较植物性的高;不同种类动物性食品中嘌呤的含量有很大差异,内脏中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食品,其中肝脏、脾脏为最高。在畜肉中,猪肉最高(1378 mg/kg),羊肉(1274mg/kg)和牛肉没有明显差异;禽肉中,鸡肉最高(2080 mg/kg),约是鸭肉和鹅肉的2 倍左右;畜类内脏中,猪肝最高(猪肝 2750 mg/kg),羊肝最低(2500mg/kg);禽类内脏中,鸭肝最高(3979 mg/kg)、鹅肝次之,鸡肝最低(3170mg/kg);鱼虾蟹贝类食品中也含有较高的嘌呤类物质,尤其是软体动物,如贻贝肉中最高可达 4135 mg/kg,牡蛎(1520mg/kg)与虾类(1875 mg/kg)的含量也较高,通常鱼肉含嘌呤类约在800~1200mg/kg。
不同种类植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相差较大,干菌类和干豆类及制品中嘌呤含量普遍高于其他食品。其中干菌类中,金钱菇含量最高;干豆类中蚕豆含量最高,而蔬菜类和水果类食品中嘌呤含量普遍较低。总体上呈现出干菌藻类 > 干豆类及制品 > 鲜菌藻类 >坚果、种子类 > 谷类> 蔬菜类> 薯类、淀粉> 水果类的趋势。
菌藻类及制品中,干菌类嘌呤含量较高,约在1240~4235mg/kg范围(黑木耳1662 mg/kg,猴头菇1776 mg/kg),平均为 2666mg/kg;鲜菌类次之,在 214~939mg/kg,平均 549mg/kg;藻类中紫菜(干品:4150 mg/kg)和海苔嘌呤含量更高。
谷类及制品、坚果种子类和干豆类及制品中,干豆类及其制品中嘌呤类含量最高,黄豆为1282 mg/kg,绿豆为1958 mg/kg,豆类平均含量为1208 mg/kg; 坚果、种子类次之,在 158~855mg/kg之间,平均为478. 0mg/kg;谷类及制品中嘌呤含量在80~627mg/kg之间(大米:346 mg/kg;小米:200 mg/kg),平均为 294 mg/kg。
蔬菜类及制品和水果类及制品中,蔬菜类及制品中嘌呤类含量高于水果类及制品,在 11~861mg/kg之间,平均为 200 mg/kg,其中,鲜豆菜中的含量最高。相比较,水果类中嘌呤含量较低,在13~246 mg/kg之间,平均为 85 mg/kg。薯类、淀粉及制品中嘌呤含量在 22~240 mg/kg之间,平均为 104 mg/kg。
饮酒是引发高尿酸血症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的酒精饮料引发痛风的几率不同。饮用啤酒、烈酒易引发痛风;但是饮用葡萄酒却不会引发痛风。对知名啤酒进行腺嘌类化合物测定,其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的含量分别为 17.24、309.68、18.06、5.09mg/L;清爽型黄酒的检测结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嘌呤类含量。 据统计,自1992年以来,我国居民每日膳食中来源于植物性食品的嘌呤类摄入量变化不明显,而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的嘌呤类摄入量却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很可能是近年来我国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因素之一。因此,恰当地选择膳食种类,多食蔬菜、水果、蛋类及奶类等低嘌呤膳食,注重饮食平衡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是提高自我保健、防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的理性办法。
然,如果高尿酸血症不是太严重,也不一定需要过于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因为长期坚持低嘌呤饮食也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同时也会降低生活质量。具体的做法应当视个人的状况而定。
嘌呤类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烹调加热过程中不易被分解;但由于其水溶性较强,相当大量将被转移到汤的部分。据实验证实,肉类、鱼类等在煮10分钟后,60%的嘌呤类成分被转移到汤中。因此,对于高嘌呤食物可采取先用热水浸泡、弃浸泡水后再烹调,可以有效降低嘌呤类含量。寒冬季节,高尿酸血症者切忌大喝火锅汤或有大量动物内脏的膏汤,因为,大量的嘌呤类衍生物都已经被转移在汤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