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7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露马脚、装洋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12:0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7-8-4 12:09 编辑

        1. 露马脚。
    为何用“马脚”而非“人脚”?
    人们常用“露马脚”来形容某人撒谎露出破绽,但为什么要用“露马脚”而不是“露人脚”呢?
    相传,朱元璋与一位未缠“小脚”的马姑娘结了婚。
    一天,马氏乘坐大轿走上金陵的街头,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马氏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金陵。
    “马脚”一词随之流传于后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12:0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7-8-4 12:09 编辑

        2. 马虎。
    宋代,京城一位画家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
    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
    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
    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
    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
    此后,“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12:11:00 | 只看该作者
       3. 老头子。
    大街上,常能听到年老的奶奶称呼老伴“老头子”,你可别认为它是形容人年老,实际“老头子”的意思可比这深厚多了。
    据记载,盛夏的一天,纪晓岚正袒胸露背地校阅书稿时,乾隆皇帝踱步走来,纪晓岚欲穿衣已经来不及了,便钻入案下。
    过了一会儿,他以为乾隆皇帝已经走了,便问馆中人:“老头子已经走了吗?”
    话音刚落,发现乾隆皇帝就在他身旁坐着。
    乾隆怒问纪晓岚:“‘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
    谁料,纪晓岚从容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母天地又谓天之子,简称为‘老头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12:13:16 | 只看该作者
        4. 敲竹杠。
    近年来开车遇上“碰瓷”的新闻可是不少,“碰瓷”也可以用“敲竹杠”来描述。而“敲竹杠”的由来与走私竟有着密切联系。
    清代,朝廷严禁鸦片,各地水陆要塞均设卡检查。
    某水运客商在毛竹刚生长时就剖开嫩竹,藏进烟土,躲避检查。
    一次,商船行至绍兴码头,该关卡一名师爷走上船用烟竿敲得竹杠“咯咯”响,客商以为师爷看出了破绽,便掏出数两银子塞给师爷,请求不要再“敲竹杠”。
    从此,“敲竹杠”一词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12:20:13 | 只看该作者
        5. 吝啬鬼。
    “吝啬”原来是两个人。
    大家肯定知道“吝啬”是形容人小气,但是却不一定知道这竟是两个人的名字。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王吝的人,中秋前夕去看望老朋友李啬,但不舍得买月饼,就画了一个月饼,提着去到李家。
    结果李啬没在,他的儿子说,王伯伯提着月饼来我们家,我要回一份礼才是,于是画了一个大南瓜,送给王吝。
    后来李啬回来,问儿子王吝有送礼吗?
    儿子回道:“送了一个月饼。”
    “那你回礼了吗?”
    儿子比划着答:“回了一个这么大的南瓜。”
    李啬生气地顿足说:“你画得太大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两人的名字凑成“吝啬鬼”,用来形容那些刻薄小气的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点评

一个比一个吝啬。哈哈哈  发表于 2017-8-4 17: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12:21:56 | 只看该作者
       6. 装蒜。
    水仙不开花——装蒜。
    “你不要装蒜”,是在找人算账而对方装糊涂时常用的词语,那么“装蒜”源自哪里呢?
    相传乾隆皇帝有一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长得绿油油,便称赞了一番。
    翌年冬天去又去巡查,可惜这一季节青蒜尚未长出。
    为讨好皇帝,当地官吏差人把许多水仙移植到一起,远远望去其叶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
    打这以后,人们就把弄虚作假或不懂装懂嘲讽为“装蒜”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5-4 21:54 , Processed in 1.1700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