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0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上埭村旧貌(方瑞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3 12:1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埭村旧貌
方瑞庭(高中2班)



    家乡上埭村很小,小得三里外很少人认识。家乡位置很美,美在近山如屏,远山叠翠。其实家乡就在云霄县城三里外小平原的最中心。东面远处,梁山巍巍,每见梁山日出,朝霞满天,晨曦暖照。西面不远就是将军山,高峰矗立,气势威武劲秀,落日从将军山徐降,每见夕照霞輝,長天焕彩。上埭村北面就是大臣山,晴日,大臣山顶的大松树,依稀可一棵一棵计数。夏季,若见大臣山戴云雨帽,顷刻,西北雨连天,淋了多少落汤鸡。南面山峦起伏,从竹塔尖至莆美大山,气贯长虹,锦绣透乾坤。上埭小乡村就座落这群山如画的绿野中心。
    云霄本地人都熟悉漳江水源从乌山、从马埔汇流西林村,再绕县城、出佳洲湾入海去,若随海东流可东临石矾塔。但云霄只剩少部分人知道还有一道水出将軍山侧,经宝树村入汀仔洋,过小三乡(顶树脚村、大欧村、溪边地村)绕上埭村,绕阳霞村、加兜村、向北村入漳江。这条河与海相连,涨潮时,海水涌入阳霞溪,再涨到上埭至小三村,河水半咸。退潮时,将军山水入河道,水变淡。河道赤沙底,水清沏可饮用,老祖宗立村以来就饮用这源自将軍山的河水,若懂得保护、建设水道,与欧洲威尼斯水城相似。可惜,这条小河已被现代人彻底毁灭,上游河道已成县城新扩的阴沟,下游成环绕乡间恶梦的臭水沟,阴雨连绵,腐臭满河,蚊虫成堆,可怜青山依旧在,小河已殇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4-3 12:23:58 | 只看该作者
    上埭村形如鼎盖,我小时候,旧城墙环村还有一半,如今已荡然无存。原河水绕上埭村,从村之西向南圆转至东面,折转向东而去,上埭村与阳霞村西门相邻,仅隔小河流水。
    村舍西南,原址称港尾,古时三桅杆木船可入(河)港停泊港尾。几年前挖掘机清河道,还掘破古沉船的船尾板木,厚十几公分,现保存在村里。港尾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点,地方不得发掘。但港尾现已无港口迹象,只剩荒野荒田,荒草碧连天。
    村舍东北面,是现在村口,村小路连于向北村至九尾岸的直道。村口原有硕大的古榕树(现榕树是原址新种的),古榕树下有一很深的池塘,蛙声鼓池岸,榕叶落秋风,池水映照榕树影,夏日常有凉风习习。夏天的傍晚,多少代农人在这纳凉聊天?多少代农家弟子在这里听讲过传统故事,多少代家乡文化在这里默默传承。冬日早上,榕树下的大石头是老人晒太阳的地方。榕树西侧是一户农家旧墙,墙下几块大石光洁,是晒晨阳的长老坐位。仿佛梁山顶日出,阳光先晒这里,温暖了草垫上老人,温暖了整个小乡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4-3 12:26:33 | 只看该作者
    每有白鹭整群夜栖榕树,群鹭降落,啪啪作响,压弯嫩枝。群鹭飞翔,徘徊蓝天,徜徉田野。那是小时候的美丽乡村,真正生态环保!
          白鹭丝飞过海,棕蓑斗笠给你盖鸟粪。
          白鹭丝飞过山,棕蓑斗笠给你披。
    这是与白鹭对答的乡下儿歌,现在已无此情此景了。
    夏日,小孩结伴下池塘,在石缝里摸河蟹,戏弄池中绿头鸭,短裤临水,湿漉漉的,常要大人拿细竹篾才上岸。更忙的是,绕村小河退水时,蛤蜊在沙滩露出沙眼,指头一扣一个,河中夏季蛤蜊肥美,小孩领先去拾取。偶有海蟹躲在浅水洼,一动,螯足两叉举天起,敢敌来犯毛小孩,弄半天才捉得起来。现在想起来,人之勇不如蟹勇,农人守一方田地,要你的地,谁敢不服?谁敢蟹斗?
    夏天河水满时,最好是中午,孩子们结群到河里戏水。先头埋水中作“水鬼泅”,憋呼吸,一口气游到对岸;再学仰头双足打水“乒澎泅”。因此,住河边,人人会游泳。更有那调皮鬼,将你短裤藏在草丛,叫你上岸找不到裤子,干着急,枉自羞,没办法。
    小乡村当时仅三十户左右人家,房屋环城墙建有东西坐向,中间几排全部坐北向南,大小村巷从南到北,或从东到西,井然有序。村子东南面地势略低,洪水常进厝内;村中央部地势最高,洪水难犯。古地理师称上埭村是鼎盖地,很形象。
    我小时候家在村中有两住处,一处在村中心位置,一处在村居最东面,沿城墙临水砌墙,房子上下两层,东面墙上下都有窗户。窗外是一个大池塘,池塘外就是河湾水澳,专有名称上埭澳。水澳停小渔舟,小孩时常见渔舟晚归,带回从竹塔海滩捕捞回来的蛏鳗。这种鳗如筷子大小,用鱼藤水泼滩涂,两个人常捉上百斤蛏鳗,但滩涂滑板功夫要很好。这上埭澳常连夜渔火,很热闹。祖宗们不知从这里上过多少海鲜,这讨小海活计流传过多少年代,但这一代港道大变,滩涂大变,资源大变,河道大变,小澳被填平,盖几幢房屋,历史已结束,哀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4-3 12:30:17 | 只看该作者
    还记得旧家东窗外的水塘很大,荷叶半塘,蛙声一片。我夏天常坐在窗台看那荷花出水,听惯了荷叶急促雨打声,看惯了荷叶微风滚水珠。但这荷塘很快被填作水田,现已盖满房子了。上埭村布局东北与西北都有净化雨水的池塘,村里雨水流入池塘经沉淀再流入河道。古代建村舍已知水环保,现在池塘都填满了,河道也成污水沟了,都毁在近代。有风水先生言:当你看到村舍大小巷无横直,水道淤塞,人心品德也无横直了,道理也不通了。
    现在若回乡,从九尾岸一路沿高塘村、向北村、上埭村,都无规划,无横无直了,道理此地也不通了。难怪几年前我将土壤消除农残项目实验场安排建设在上埭村头,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不听项目真相,直接带队用挖土机将实验场地耙掉,现在还遗留实验桶与“消除土壤农残”展示牌在原地。那场所准备简易建设前曾请示县综合办,县综合办表示那地场按规划是建设用地,不是农业用地,作农业实验简易搭盖免立项申请。但这道理在莆美镇政府行不通,因为镇政府并不讲道理,管你消除农残实验如何,直接耙掉才显权力威风!此事不幸被风水先生言中了,中央政府农村农业政策很好,到乡下道理难通!因为乡里水道全黑全塞了。
    这里原是红树林生态的延伸地,现代已变成无规划的城郊杂乱地,不堪秋雨耳边啼。
    网传毛泽东最后填《诉衷情》一首给周总理,词曰:
当年忠心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诸东流?
    这云霄平原乡村,山青水绿的旧村迹,已付东流。

2021.12.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2-4-3 14:00:31 | 只看该作者

荒草萋萋,这告示牌还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5-4 21:57 , Processed in 1.1388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