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本文集来龙去脉,内情特色,分送详况,此处略去XXXXX字,免得累赘冗长。只提两条参考消息: 一、文集由74届同学会与《漳江文学》合编,事先告知了方维和而他也赞成,还主动表示自费预购5本(非卖品不宜收费,当时即已说明),有留言证据。 二、文集转用一些方维和以前提供的知青旧照,他也指出了若干人名。排版初定后,为照顾其“尊严”,特地找出、修订方维和一篇旧文,经他过目后增补(全版为此做了相当麻烦的调整);“后记”致谢也有其名。 不难看出,这本“74届同学会合编”文集与会长方维和有“发号司令”关系,他有“一定付出”。谁知后来却变成他眼中钉、肉中刺、小肚鸡肠中邪火。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土皇帝的天威是难测的。开始,方维和估不到文集声誉(由参与者、获得者和分送面形成)会盖过其风头,没异议。但随着文集完成编印,广泛分送,他的姿态如变色龙,由感兴趣转冷淡再转敌视。 其间有个插曲。方维和曾信口“圣谕”,各班经费有结余可支援文集印刷费。此圣意有点令人难以捉摸。首先,他既操心印刷费,何不自掏腰包领衔赞助?或由74届同学会出点象征性赞助?其次,各班(排)因土皇帝一声令下,不管肥瘦多寡,均按每班1万集资上缴。有的班集资不易,捉襟见肘,正叫苦不迭,哪有余力来遵旨;左右为难之下,会不会反而对我暗生不满?水有点深哦,故此我当即谢绝这份“圣主隆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