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之旅之点点滴滴(下)
(1班)江丽华
红星初中班女排健美
2012年6月,我一直在寻找一张红星初中班女排队员的合影。其实没法找,因为那张相片当年象宝贝似的,装在我娘家相框里挂在墙上,后来多次搬家,相框里取出的相片肯定装在信封里,不知塞到哪了。我念念不忘,一直在想通过其他影中人再见到这张相片,一直在怀旧。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多么好,而是那个时候,我们还年轻!
后来通过舜英找到了红星初中班6个女排队员的合影,虽然“斑斑点点”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总算找到了希望,也就是更加充满信心继续找,相信总有一天一定会找到更理想的。
2013年4月30日晚上,三班在云霄举行聚会晚会,维和打来电话问我,红星初中班那张打排球的相片传在哪里,帖子叫什么?张赛金要看。接着把电话给了赛金——我初中班的同学(同班的还有谢丽华),我们非常激动地交谈了起来。虽然同在云霄但好几十年不见了,聊了老半天还没完。我叫她赶快去聚会,改天再聊。顺便问她那张红星女排相片还在吗?她说还在,出嫁时也把这唯一的纪念品——影集随身带出来,要是没带出来,现在肯定早就没了。我也很高兴很庆幸赛金这张相片还在,因为当时问了几个影中人都没有她的电话。我自己那张下落不明,舜英那张斑斑点点,曾问了陈玉珍,她也没找到相片。这次多亏维和牵线,总算找到一张比较满意的了!
为了收集老照片,我比以前更常回云霄。就像我爱人和我儿子说的,“要去云霄会你那些老同学这下都不会晕车了”。我和舜英去赛金那里时,也把谢丽华叫了过来,大家一起聊了一个下午。赛金拿出那本影集,虽然很普通,但相片保存得很好,关键在于那张薄薄的隔层纸还完好。我还向她借了一张陈伟芬已上传的“藏族卓玛”相片备用。赛金怎么也有这张呢?因为谢丽华的父亲当年在照相馆,所以洗了好多张送给每个女同学。
陈老师的珍贵礼物
从校友论坛看到3连1排和3连6排的1972年师生毕业合影,陈树嘉老师都参加了,于是给他打电话(这电话号码还是跟登祥老师要的,因为通讯录上的住宅电话是空号),说明了收集老照片来龙去脉,问他有没有3连6个排的合影相片?如果有2个人以上的合影也可以找些出来。陈老师说多次搬家不知丢掉了没有,但还是马上翻箱倒柜寻找。找到后马上给我回了电话,说找到了一些,缺了一张3连3排的(拿到后才发现是缺3连2排),有一张吴慧襄指导员带队去官洋劳动的相片也很珍贵,还有一些当年地震测报组的。我听了很高兴也很激动,忙说:“谢谢陈老师!到时我叫我妹妹丽辉到你家去取(我妹妹叫树嘉老师为姑丈)。太感谢了!”
恰巧我妹妹过几天要来漳州,我麻烦她到树嘉老师那里取相片,顺便带来;还交代她记得帮我收好,千万别丢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72、74届的事。也许是前次把培蓉的相片弄丢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缘故吧。我妹妹笑说,你也太认真了。
等我看到相片时,真感觉硕果累累,很多、很珍贵也保存得很清晰。树嘉老师还特别对每张相片稍加说明,真是细心、周到。因此刘正明点评,“陈老师收藏的这些老照片都很清晰,加之扫描效果不错,像放电影倒片,哗啦啦倒回了40多年,大有穿越之感。十分感念陈老师不辞辛劳,特地翻找出这么多珍品精品,明年面见一定要敬三杯酒致谢致敬”。是的,非常感谢陈老师给高中74届毕业40周年聚会送来了珍贵的礼物!到时一定要好好敬陈老师一杯!
辨认昔日球星
又一天,搭我儿子的车到云霄,下午见了几位老同学和两位红星初中班的老师。晚上,把我洗的一张老校长珍藏的老照片送给邱国瑞老师(当年他是排球裁判,今年已经70多岁了),这是云霄县参加龙溪地区1973年中学生运动会的球类运动员与老师、体委干部的合影,国瑞老师很高兴我送他这份很有意义的礼物。
我顺便请他帮着辨认其中一些运动员明星,可惜时间太久了,他好多认不出了。他建议,把它登出来并悬赏,鼓励大家认。我说已上传好久了,会认得的早就认了,也许有些知道的还没上网。国瑞老师说,象当年爱好运动的“列屿仔”(黄建明)可能会认得一些。我问是不是当年红星初中班的,他说是。但没人有他的电话号码,我想到了赛金,向她要号码。她说她在外面,我说那你想想办法,于是她找高志强问了。有了电话号码我也不客气,马上打电话叫“列屿仔”到国瑞老师这里。
“列屿仔”来了,一下子认出了十个左右。其他的也认不出来,可能是外校的。“列屿仔”回想起,这张相片是在云霄一中照的,当时他、吴美贞、蔡清江、吴赞河这些主力都留在漳州训练,所以没有参加拍照。
第二天上午,我和淑敏到黄志仁家请他再认认,看能不能把剩余的全认出来。在那聊了好长时间,可惜他也没能认出那几个来,可能不是一中的吧。我们还找了曾在体委工作过的朋友来帮忙,他们很热心,又认出了好几个。
廖亮的独家收藏
我曾请炎昭到廖亮家,找徐国和介绍的一张圆岭林场下乡知青合影并传上论坛,没想到7月17日,炎昭打来电话说:“江姐,廖亮这里有好多老照片,我也不知道哪几张好,你什么时候来他家看看。”我答应了。7月18日下午,我乘车前往云霄。上车前漳州是晴天,因为沉迷于校友论坛,车到半路才想起要刮台风,没办法只好顺其自然了。
到云霄总工会下车时,正在下大雨,只好叫舜英拿伞来接我。晚上8点,炎昭腾出照顾老母亲的宝贵时间,带我和淑敏到廖亮家做客。因为前次“农民兄弟”那几张老照片扫描得不大理想,这次也叫他拿过来给我重新扫描,“农民兄弟”也和我约8点。我说,“这样吧,我们晚上8点要去廖亮家,你认识他吗?你也过来”。他说,“好,廖亮是我初中的同学,你们到了再告诉我他家在哪里”
在廖亮家,我们欣赏了他保存的许多老照片,可惜丢了一本影集,不然还会更多。这次收集的老照片,是一张一张从相册里用小刀小心揭开的,因为以前没用相角装,而是用胶水粘。欣赏完了相册,5个老同学一起天南海北聊了好长时间。我又请“农民兄弟”回忆、炎昭打字,帮我把几张以前收集的老照片配上了文字说明。
从廖亮那里取来的老照片,有圆岭林场的知青合影,有知青篮球联赛的留影,有孙坑支农留影,还有当年一中篮球队员的合影等等,丰富多彩,都是难得一见的珍贵镜头。
3连2排初中毕业合影
可能和我收藏银行年历卡的习惯有关吧,收藏卡时,喜欢一套一套的,比较整齐、美观,比较有意义;因此,看到初中72届的3连各排毕业合影只差一张就成套了,我一直觉得有点美中不足,搁在心里挥之不去。维和已问过3连2排的张素颜、何再金,我也问了方培蓉、丁绍荣、黄锡凯,都没有。
那天我再次拿起了手机,打开初中72届同学录,想先从3连2排在高中一班的同学问起。给住在东山的月娇打了电话。她说相片以前放在大镜框里,可能是镜框玻璃打破了,就不知放哪儿了,肯定没了。我说,最近云霄不是做普度吗,回云霄吃普度时,麻烦你再找找看。她答应了。因为月娇那里不确定,我接着找赖聪就,但电话是空号。
然后又找曾再生。电话打通了,互相问好后,我说明了情况,再生满口答应找找看。说句实在话,这是我自从念高一起至今40年第一次和曾再生说话。隔天再生回电话,初中合影相片找到了,但班级名受损看不见。我又请他再顺便翻翻、找找,看有没有初中年段的合影,或自己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的合影。
再生告诉我,周召雄住在他家附近。我便打电话告诉周召雄,叫他找找看还有什么小范围的合影,我去时可以顺便取。刚好召雄星期四轮休,隔天下午我马上去云霄取老照片,也顺便见见同班老同学。一下车马上赶到召雄家,他们早已聚在一起等我了。
如今,3连1排至6排整套的初中毕业合影终于都齐全了,我感到非常的开心。下午再生、召雄和我一起聊了一会,后来召雄要留我们一起吃饭,我说不用了,我家很近。召雄说,40年我才请你一次。盛情难却。谢谢召雄同学的热情招待。
吃完饭,大家一起泡茶,再生问还缺什么相片,我说需要当兵的相片,大家谈到了一班当兵的有卢志勇、陈振寿、汤三定。不知谁说了声,汤三定家离这最近,于是我拨通了汤三定的电话,说明了来意,问:你的相片是放在相册里还是放在哪里?他说放抽屉里。我说,那好,你先找找,我和几个老同学等会去你家。接着,就跑到三定家收集当兵的相片了。
在三定家,我们欣赏了他的影集,取了几张有代表性的相片,等回漳州扫描和传邮箱。三定告诉我们,有一张应征入伍通知书,像宝贝似的。我说拿来看看,并取出U盘,请他把应征通知书扫描后存进U盘。我说,你就是让我带走原件我也不敢,万一弄丢了怎么办,还是扫描一下为好。三定这些相片是1972年至1980年在部队的留影,其中还有1979年参加自卫反击战的老照片(战地记者拍照的),都非常珍贵。他一再吩咐我,一定要保管好。因为县有关部门要做个参加自卫反击战的专题,把本地每个参战军人的相片都放上去。我忙说,放心好了。三定还告诉我们,当年他和陈振寿、卢志勇当兵都在同一个师。于是我又给振寿、志勇打了电话,让他们也找找当兵的照片,然后交给陈长乐,提供今后编辑纪念图集用,他们都高兴的答应了。
三定同学一直怕我把相片弄丢了,我告诉他,带走这些相片是因为还要扫描,扫描的电子版要压缩为副件传上论坛,而原件要留着传邮箱,还随时准备如果哪里规格不合适就马上修改。总不能万一不合适了又跑云霄,那就太耽误事了。
在三定的带动下,校友论坛掀起了一场传军人照的热潮。我请彭伊给卫沁章、章拯平、程建生、那小健打电话联系,请他们把当年当兵的老照片晒出来,也请一波帮忙传他哥哥尹一闽的当兵照。隔天我又给彭伊打电话,她说,章拯平当兵的相片可能找不到,卫沁章会有一些,叫我和卫沁章通话。卫沁章雷厉风行,说从他弟弟那里、从朋友那里,找来了不少照片,而自己的却因为没保存好,一张相片也没有。我详细告诉他如何把这些珍藏扫描下来、传到论坛和征图邮箱。那小健也抽空“清仓盘点”,给刘正明传来了好多珍藏。
接着我再次动员了朱秋园、陈振寿、卢志勇、吴友福,他们纷纷在百忙中翻箱倒柜,找来了或多或少的老照片。看到大家踊跃上传当兵的老照片,方敏、吴坤元、吴朝阳、林少云、李大鹰、张德建等同学当年的军人照也纷纷自动闪亮登场!
与金坤老师的珍贵合影
有一天,方达勇打电话告诉我,蔡松坤多次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两张和陈金坤老师的合影,可达勇没有邮箱,所以要传给我并在等我的电话。我拨通了松坤的电话,他叫我把邮箱号发给他,我说我不会发短信,你拿张纸来抄一下吧。接着他就请单位小年轻把相片传到我的邮箱了。然后蔡松坤问我,你还记得哪个是我吗?我都忘记自己是哪位了。我凭头脑中当年松坤的模样说出了相片中的那位。他笑着说,我都忘记自己当时的模样了。我是不会电脑,你是不会发短信。我说,对啊,你忘记你当年的模样,我是忘记当年初中和谁同桌。
这是两张珍贵的高中时期师生合影,影中人有陈金坤老师和蔡松坤、汤志长以及另外一位同学(我不认识,蔡松坤也忘了)。由于年代已久,加上保存得不是很好,有点模糊不清。但能找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给达勇打了电话,告诉他相片已传上论坛了,他说,我也很高兴,终于找到了两张。总算有个交代了。
又有一天晚上蔡松坤打电话过来问我,上网怎样找陈老师的两张相片,我详细讲了一下,顺便问他有没有再找找其他的,他说好像没相片了。我说,前几天我也问了汤志长,他和爱人在遵义他儿子那里帮忙带孙子,他好像也没有。松坤叫我问问孜敏,她是五班团支书。我马上打电话,孜敏也说没有更多的老照片了,但告诉我李捷来漳州,五班的几个同学正在小聚,李捷揭秘,我们论坛上在议论的,当年帮助陈老师调回莆田的两位教育口负责人的子女分别是李大鹰和75届的赵宝凤。我跟孜敏说,那你就叫郑明发布消息吧(郑明也在场)。可是后来等了十几天还没发,最后我干脆给代替发布了。
当时孜敏还把电话给李捷叫他和我讲。李捷说,我是云霄一中同学网的资深游客,郭石浩、李扬愚都是我告诉他们的。我说,你有相片在网上啊,廖亮提供的。他说看到了,伟芬把我的名字都打错了,刘正明也不认识我了。我说你怎么不注册,他说不行啊,注册了没时间上网,这样没礼貌,对不起大家。我说,没关系的,我们都知道你们工作忙。你不注册,看不到相片和有趣的图片的。他说,等退休了,一定会注册。明年一定会参加聚会、参加捐款!看,这素质多高啊!
我顺便问李捷还有什么老照片,他说可惜没有,因在一中好像只呆了8个月,照相很少,再一个都被白蚁消灭了。但他提供了线索,当年金坤老师喜欢摆弄相机,曾经带5班的吴添贵和丁绍荣去圆岭林场看他们下乡知青,有相片。还告诉我,吴添贵在云霄县委宣传部,丁绍荣在县编办。这两位刚好我都认识,次日我马上打电话,先问吴添贵,他说,本来以为有,但现在找不到,已交代了绍荣,至于有没有其他的,改天再找找看。接着我又问丁绍荣,他也答应找一找,但估计就是有也是黄黄的。可是到最后,翻箱倒柜找出来的却是一张非常清晰的老照片,就是陈老师和吴添贵、郑明去圆岭农场看望下乡知青丁绍荣、李捷、方耀辉的那张合影。后来我把相片转发李捷,他高兴的说,珍藏了。又说,这是当年在百花洋水库拍的最重要的一张合影,应该还有分别与其他同学的合影。当年在山上74届的同学很多,还有黄方忠、黄添成、徐国和……不妨问问他们。徐国和我早就问了,也是因为多次搬家丢失了,但他提供了另一线索,因此在廖亮那里找到了好多好多珍藏。陈伟芬伉俪上传的知青老照片也是李捷提供的线索,那一组圆岭知青回家的相片,是难得一见的知青重聚珍贵镜头。
隔天,孜敏告诉我,李捷专程到莆田看望陈金坤老师,合了影,并邀请陈老师明年参加40周年聚会。李捷要了我的邮箱,回福州后传来了好多和陈老师的合影,立了一大功。我把这些近照传上论坛,同学们看到了几十年未见面的神采奕奕的陈老师,都喜出望外,纷纷祝福陈老师健康长寿!
寻宝过程中,还有许多同学积极协助、配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老照片,篇幅所限,就不一一细说了。他们的名字可列出一份长长的名单:方维和、吴章生、吴友福、蔡清江、安粹芝、沈孜敏、王颜萍、彭伊、张长华、杨玲娣、杨云生、江丽珠、陈僖平、何达钦、柳烈民、董惠芬……
探路寻宝之旅,一程又一程,一环扣一环,引出了种种柳暗花明的精彩瞬间。当打听不到老照片时,我感到很失望、很惋惜,怎么没能好好保存下来呢?当老师、老同学翻箱倒柜送出珍藏时,又是一番久久的惊喜、感动。深谢一位位年迈的老师、奔六的老同学尽心尽力支持、协助编好“毕业40周年纪念图集”,正是这一份份真情、热心和奉献,使寻宝之旅的收获琳琅满目,焕发出熠熠光彩!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