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不要总拿《本草纲目》的糟粕说事嘛!难道这部中药大典就没有“精华”了? 其实通过对《本草纲目》糟粕的分析,完全可以说明一个事实:李时珍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如此荒唐的东西,他都认认真真地写进药典,那些糟粕之外的所谓“精华”,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因为,在古代,几乎所有的中药,都没有经过动物试验、双盲试验和临床试验,各种中药的药理、药性、药效,古人都没完全搞清楚。所谓中药“无毒副作用”,并非没有,而是历来就没搞明白。副作用弄不清,正作用又岂能搞清楚?单一的一种草药尚且搞不清楚,何况一二十种药物混到一起熬出的成分复杂的黑汤呢? 应该承认,如今有很多疾病,现代医学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落后医术就能解决。经常看到某某中医“祖传秘方”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甚至癌症的广告,尤为可笑。在现在医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医连血压、血糖为何物都不知道,又哪来的“祖传秘方”? 中医对天然药物的认识,很多停留在“取象比类”、“以形补形”的阶段。“取象比类”源自中国古老的“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思想,比如古人由节气变化以及植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推导出人类养生也要遵循这个规律,而人类与植物有什么可比性呢?如果人类养生要遵循植物的荣枯规律,那么农作物在夏天生长之时需要施肥(进补),为什么人类反而要在冬天进补呢?这个理又讲不通了。再比如,中医认为,花类多生于植物的顶端,所以应用来治疗头部疾病;藤类植物则能治疗肢体、关节疾病……“以形补形”即民间所理解的“吃啥补啥”,比如两千年来人们一直相信吃动物鞭能壮阳,就是一个大笑话。 《东南快报》曾报道说,有个患者王先生为了“补肾”,常吃炒腰花 ,反而使肾病加重。还有患者为了补脑,几乎每天吃羊脑、猪脑,结果补出了高血脂,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因为羊脑、猪脑以及动物内脏含有大量脂肪、胆固醇,多吃肯定会“补”出病来。 当然,中医对某些药物的认识与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许会有巧合之处,但大多数情况是靠不住的。 民国时期就有人提出对中医药要“废医验药”,而“验药”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有待于医学家们的长期努力才能对常用中药正本清源。别的不说,人参、何首乌、灵芝、冬虫夏草历来被誉为“中药四大仙草”,我们且来看看这“四大仙草”到底有什么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