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2-9-5 21:29 编辑
多余的最后一句话
我乘车到大学去的途中,听见有个小伙子问道:“请问,这辆车去火车站吗?” 一位围狐狸皮围脖的太太说:“是的。” “怎么会去火车站呢?”另一位穿人造皮大衣的太太立刻反驳她说,“这辆车回去的时候才经过火车站!现在去肉食联合加工厂。世上竟有这种人——不知道还乱说!” 好嘛!干吗非要说这多余的最后一句话!那位太太搞错了,记昏了方向,其实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谁没有这种时候!——给她纠正过来就得了,何必挖苦她? “是的,我搞错了方向。”围狐狸围脖的太太回答。如果她说到这儿就打住,也就平安无事了。但是她加了一句:“敢情您是个下贱货!” 穿人造皮大衣的太太紧跟着就回敬了一句:“跟我说话的人才是呢!” 围狐狸皮围脖的太太大叫起来:“你是个大笨蛋!” 总而言之,从她俩嘴里冒出来的,全都是多余的最后一句话。 车上有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想对乘客们起点文明作用。“请你们别吵了,”他用几乎是温柔的声调说,“告诉年轻人车往哪儿走,就该谢谢你们了。都别说了,两位太太看上去挺叫人产生好感的......" 唉!如果可尊可敬的大学教师只说这几句就好了!如果那样的话,他的金子般的话就可能被大家正确地接受,车上就可能恢复宜人的安静,可惜他认为有必要把话说完:—— “看上去挺叫人产生好感的,想不到竟是如此令人发指的不文明!” 两位太太气得简直要从她们的冬装里跳出来了: “从哪儿蹦出来这么个文明人!” “大知识分子,怎么不坐出租车!” “你干啥说我是知识分子?说不定我和你们一样下贱呢!” 不由自主地引出这出闹剧的“罪魁祸首”——年轻人,试图恢复车上的秩序。“我很感激,你们向我说明了到火车站应该怎么走。”他说。本来说到这里可以打住,但是他接着说了下去:“要是我知道你们会大吵大闹,与其问你们,我还不如上吊呢!” 围狐狸围脖的太太一听,就炸了,决定揍这个小伙子。 到这时,我不能不干预了。“朋友们!”我说道:“你们全是好人,你们说的话,全是好话。糟糕的是:你们不能把伤害别人的最后一句话咽回去。你们应该学会不说这种多余的最后一句话。那就万事大吉了。” “怎么又蹦出一个人!”两位太太合唱般异口同声地说。 “最好别教训人!”大知识分子补充一句。 年轻人突然大发脾气。他冲着全车的乘客大声喊道:"你们都住口!"他看看戴着眼镜的我,转而说道:“这辆车上的乘客,除了你之外,全是傻瓜,是吧?眼镜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