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ianc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育讨论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11-5 10:1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黄文骅 于 2012-11-5 10:22 编辑

      正明也太较真了,不用计较黄股神之贵介日读几册书,毕竟博览群书是成才的基础。黄股神要把儿子培养成通才、全才。但“术业有专攻”,要有成就,必须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否则广泛涉猎,却十艺九不成。
    中国的教育体制久受诟病,实际上也是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当今社会浮躁,全民浮躁,一切向钱看,教育当然也就急功近利。社会没有大变革,就不要苛求教育了。
    “人生识字糊涂始”、“百无一用是书生”,书蠹成不了大气候。如今是高学历的给老板打工。感想敢说敢干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我这是“孔子门前卖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2:18:27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实际很多书不用读。看一看,有没有新意,有没有价值,看一下栏目,看一下开头和结尾,就明白,可以扔过去。所以,一天可以读很多本书。如果事先有足够的基础,是可以这样走一遍的。了解一个大概。是有好处的。现在,重心已不是读书。而是实践,想找工作,经商,如果不行,自己到市场锻炼。办教育,或者到处找投资机会。自己当老板还是一条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11-5 13:1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1-5 13:20 编辑
黄文骅 发表于 2012-11-5 10:19
正明也太较真了,不用计较黄股神之贵介日读几册书,毕竟博览群书是成才的基础。黄股神要把儿子培养成 ...


      黄兄所言极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久受诟病,实际上也是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当今社会浮躁,全民浮躁,一切向钱看,教育当然也就急功近利。”    浮躁、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已是文教、科研界的一大诟病,成为制约中国科技、教育发展与进步的一大毒瘤,也成为导致社会道德日下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前些年国家在科教方面的指导思想与方针似乎也浮躁了。而浮躁与急功近利思想正如同平原放马——易放难追!

      黄老弟的一些说法也没错,中国的‘应试性’的教育方法确实与国外存在着差异。但也不要说得一无是处,毕竟你儿子主要是在国内接受的基础教育,没有厚实的基础,如何有后来快速上升的高度?    况且,贵公子是驴是马还需到社会的大环境去遛一遛才能说明结果呢。尽管我们接触过,我也知道你儿子的聪颖!对于小孩子的前景切莫想像和规划的太多,这样,反而对小孩发展没有好处。还好,你儿子不是十分听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5:27:56 | 只看该作者


  虎嗅此前探讨中国商学院EMBA话题时,曾有人士对虎嗅说“全是利益动机,惟一缺席的是学术标准”。今天,中欧商学院EMBA2班的学生@欧蓬在自己的博客上写文章回忆了刚刚发生的自己在中欧课堂上的糟糕体验。他说,我们于2012年11月21日从北京乘坐高铁来上海中欧校园来上《组织行为学与领导力》这门必修课,在路上我们也未曾想到,这次游学会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这篇博客的名字叫《长江告诉我们EMBA课后有多精彩,中欧告诉我们EMBA课上有多无聊!》。
  他计算道,中欧EMBA的学费53万8,平均下来一天的课程是7000元。一个班60多人,中欧在一个EMBA班上的每小时收益是6万元。凭心而论,这里的教授大多数是胜任且优秀的,如许小年、徐定波、BALA,丁远,但确实也有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现象,用山寨咨询公司和二流大学的内容拼凑课程,在课堂上屡犯严重的逻辑错误和学术错误,被学生提问后数度情绪失控,和学生发生争吵后以罢课相威胁。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文章里记录了这一门由中欧商学院副教务长忻榕担纲的《组织行为学与领导力》为期两年的上课过程,他计算道,中欧在一个EMBA班上的每小时收益是6万元,但课程内容的老套、学生们对课程的不满引发的师生冲突。
  比如,他举例说:
  忻榕老师说用波特的五力模型是推导不出西南航空的成功的。事实上,波特的五力模型是一个分析方法,分析之后波特推出了3大战略,而西南航空的成功恰恰证明了波特是对的,西南航空成功的实行了“成本领先战略”。在我们对这一点提出质疑后,忻榕老师的情绪已经失控到完全不能自制的地步,她不断的怒问我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战略吗?”,在座的60多位年龄40多岁的老总们被忻榕老师的霹雳手段震得各个噤若寒蝉。可客观的说,我们真的是比你懂战略的。
  在博客里,欧蓬奉劝对准备考中欧EMBA的后来者说:在中欧,70%的教授是优秀和胜任的,但确实有30%的课程和教授是名不符实的。在你们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名不符实和东拼西凑,我建议你们站起来。因为,正是好人的沉默造就了恶人的猖狂。
  他在微博上的自我简介是“我只想做个能说真话且敢说真话的人”。他说自己宁可被中欧劝退,也要写这篇文章:
  这就是发生在2012北京EMBA2班上海游学期间的闹剧。我知道,把这场闹剧写出来,我很可能被中欧劝退,但这又有什么呢,如果面对学术上的欺世盗名面对课程上的掺假注水,每个人都选择沉默,那中欧离幻灭也越来越近。中欧如果没有直面真相的勇气和接受异议的度量,而将所有问题都定性在争吵时的出言不逊而规避本质矛盾,但不影响我该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5:40:2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知识分子真值钱,每个小时6万元。在日本,私立大学院,经济商业授课质量,排在日本前几名,一堂课一个教授,一个学生,一年学费扣掉奖学金实际60万日元,才收4.8人民币万元。老师还请学生到家里吃饭。教育事业是做功德。中欧商学院是图官商的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18:35:47 | 只看该作者

16必须告别脑残式的教育思维 2012-12-10 16:12:58
浏览 1508 次 | 评论 3 条
  提要: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不过,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畸形,父母、社会、学校,无端的强调考试成绩,不顾学生的创造力和身心健康,使得中国的教育体系,只培养应试高分,创造力、研究力低能的学生。从人才发展的长远来看问题,这样的体制,把家庭、学校、学生,都搞的心疲力尽,而学生的最终竞争力,却远远比不过发达国家。这样的教育思维,是一种落后而愚昧的思维,必须下定决心改变。
  从孩子在母亲的肚子里,父母就想尽办法,进行胎教。总希望自己的宝宝将来能够成为人上人,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理。
  这种心理,是目前社会的残酷现实给逼出来的。整个国家,被分裂为上等人和下等人。上等人可以有好的工作,高的收入,还可以升官发财。下等人,只能给上等人服务,包括农民工、洗脚工、保姆,等等。
  于是乎,胎教开始了。出生不到几个月,就开始找幼儿园。而只要一上幼儿园,老师就把幼童当大人看,神马唐诗、宋词,神马加减乘除,巴不得每个小孩都是神童。
  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加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应运而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学校做不到的。
  小小儿童,失去了玩的自由,失去了选择自己爱好的自由。好像父母、学校和社会,早就给他(她)们安排了应该怎么样,而不应该怎么样。
  道理很简单,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分数。
  因为,分数高了,可以上好的学校。而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始竞争,大家必须分出个你好我差不可。政府、社会、家长,都参与了学校的分类。
  结果,好的学校,门庭若市,差的学校,越来越没有人问津。为了保持名校的地位,为了不被排挤到差学校的行列,所有的学校,展开你死我活的搏斗。学校竞争的唯一办法,就是招分数高的学生,能够考高分的学生。
  教育的资源,也开始向好的学校倾斜。差的学校,往往就成了后妈养的,一旦进入这个行列,再想往上走,那就比登天还难。
  家长们,开始用钱去买入学的资格。这个买路费,在中国美其名为赞助费。大城市里,入学的赞助费增长速度惊人。到了现在,小学从2万开始,初中从4万开始,高中从5万开始。赞助费的多少,跟学校的排名有关,跟学生的考试成绩有关。一般来说,分数越高,交的钱就越少。
  在所谓重点中学教书的、当领导的,成了整个社会的香饽饽。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赚了多少钱。听说,比较牛的,年薪数十万、上百万,甚至数百万。
  一切用钱来驱动的学校,避免不了腐败,避免不了社会道德的整体沦陷。我们的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输了,不是输在读书能力上,而是输在道德和伦理上。
  试想,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拿钱去贿赂学校,贿赂老师,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贿赂成了社会的常态,不贿赂,成了异类。这样的小孩长大了,他们会干些什么?不需要我再分析下去吧?
  我认识国内无数父母,他们天天围着一个独生子女转悠。除了出钱,就是如何安排时间,折磨小孩。做作业,逼考试,还要把小孩变成万能的神童。数理化要好,语文、英文要好。弹钢琴要好,吹葫芦,拉二胡要好。唱歌要好,跳舞也必须好。
  最后,你们真的能够把小孩变得万能吗?父母本身就没有万能过,为什么非要小孩变成万能?
  大家忘记一点,小孩的身体和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学校、家长、社会,不能要求一个还没有发育好的小孩,去做大人做的事,或者大人不会做的事情吧?这样的简单道理,大家能够不懂?为什么大家懂了这个道理,还要脑残式的折磨自己可爱的孩子?
  我骂中国父母脑残,请不要跟我较劲。其实,脑残的人往往是因为聪明过度。现在,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所有,都是这个小孩的。他们赚钱,他们拼搏,目的也是为了这个独生子女。
  大家有钱了,有文化了。而社会好的学校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城市,每个城市也只有几个好的学校。市场化,学校的标准是学生考上好大学的概率,而不是给每个学生带来了多少增加值。
  对老师来说,他们的成功,就是学生听不听话,考试的成绩好不好。学生考好了,学校成为名校,家长喜欢,学生喜欢。对家长来说,只要孩子能够上名校,他们可以给你钱,他们可以摧残自己的小孩。
  家长的行为是社会给逼的。没有办法,优质的教育资源短缺。好的老师都跑到好的学校,差的老师都集中在差的学校,形成教育资源配置的二八效应。
  学校体系如此,家长们成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的独生孩子,被社会抛弃,被这个只能走独木桥的教育体系抛弃。
  所以,不管是谁,都把自己所在城市的好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摸了个透。然后瞄准目标,想尽一切办法让小孩进入这样的学校。
  学校,抓住了家长这样的心理,在招考的每个环节下套。他们的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把每个可能录取的名额,得到最大的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成绩好,是家长减少赞助费的主要手段。成绩极好的学生,学校不仅不收费、少收费,有的还给奖学金。因为,学校的排名,就是靠好学生的高成绩,来掩盖差学生的差成绩。而差学生,却是为学校创造最大赞助的来源。他们,就是因为成绩差那麽一点,父母才愿意乖乖的掏腰包。
  我见到一个家长,孩子10岁,每天早上6点起床,上学,做作业,晚上11点半睡觉。周日如此,周末上补习班,交钱不说,小孩没有半点休息时间,父母两人也为这个小孩累的够呛。
  我跟我的朋友说,‘你不能放松一点?可比说,周末少上一些课吗?’
  朋友说,‘不行啊,大家都这样,我不这样,小孩就被笑话了,今后就跟不上人家了。’
  拼比,是中国人的好习惯,也是坏习惯。为啥不能自己有特性呢?
  你拼,我也拼,大家都拼。就是没有人系统的考虑这样拼,到底对小孩好不好?
  在小学里,天天考试,周周考试,月月考试。小孩都被考成机器人了。他们的童年快乐,难道除了考试,还是考试吗?
  考完试也就罢了,老师还把考试的所有成绩和名单公布。对考高分的学生没有什么,但是,对考低分的学生,他们就惨了呀。他们的自尊心何在?一个没有自尊心的学生,对他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残酷无情?世界上,这样没有考虑学生自尊心的教育体系,被公认为是没有人性的体系。
  可是,就是这样没有人性的教育体系,却在中国变成一种常态。
  另外,难道高分,是衡量成才的唯一标准吗?
  比尔-盖兹,大学都没有读完,他创立的微软公司,无人可敌。在中国、在世界,有多少成功的企业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是因为他(她)们小的时候考了绝对的高分而成功的?
  一个只考虑个人考试成绩的教育体制,一个用成绩的高低来消灭许多学生自尊心和创造力的教育体制,不仅很难培养世界顶尖级的人才,而且,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许多家长,明明知道这是一个有问题的体制,但是,他们却主动的帮助这个体制,推波助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把儿童的天真和自我创造力,给无情的摧残了。
  在国外,例如英国,每个小孩,从4岁到18岁,接受14年的免费教育。那里,也有一些超好的学校,包括私立学校。但是,93%的小孩都在国立的中小学读书。小孩的教育循序渐进,从宽到严,教学难度与小孩的身体发育成正比,考试的频率和难度,也与学生的生长水平成正比。整个国家,严格控制考试的频率和难度,严格禁止公开考试成绩。学校的教育,突出小班级,突出鼓励,严禁打击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相反,差学生可以得到老师更多的照顾。
  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不仅要挖掘高端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人的潜在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今年英国的医学及物理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学阶段,被他的老师认为没有能力学好生物学,结果,他用了一生的努力证明他的老师是错误的。
  中国留学生到了英国,考试基本上没有问题。可是,自己做作业,做论文,却是远远的比不过英国本土的学生。只有经过2到3年脱胎换骨的训练,他们的自我研究能力,才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学生。这样的事实表明,光靠考试成绩,出不了大才。就算清华、北大,许多学生,都必须到英美国家接受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教育,才能成为比较高端的科研人员。其它的大学,就更是这样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就必须要有一流的教育体系和理念。而要建立一流的教育体系,就必须结束目前这种脑残式的教育思维。

您可能也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0:11 , Processed in 1.1388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