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1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推荐:远山的呼唤(林建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00:5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7-3 20:52 编辑

推荐林建云远山的呼唤,文章朴实无华,有鲜明的时代个性。读起来韵味十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7-3 07:00:02 | 只看该作者
                                    推荐要把原文复制粘贴到本专栏,便于以后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6:04:49 | 只看该作者
阳光明媚 发表于 2013-7-3 07:00
推荐要把原文复制粘贴到本专栏,便于以后编辑。 ...

我不会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7-3 18:4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光明媚 于 2013-11-19 23:20 编辑

远山的呼唤
林建云
2013-5-1


        今天又是‘五一’劳动节,‘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智慧、财富与幸福’……。这些诗歌一样的词句一直激励并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劳动很大程度是为了生活,有些劳动往往还伴随着危险与痛苦。
        回顾青少年时的峥嵘岁月,大山是永恒记忆——她无私奉献给我们的是资源,同时也带给了快乐与痛苦!上高山砍柴割草,或许是我最为难忘的劳动之一。
        柴草是当年生存的主要能源。由于后埔人多山少,柴火十有七八需要越境到快接近平和县、尚无人管理的深山去砍伐。每当天蒙蒙发亮,母亲从稀饭中捞取浓一点的、且另外放着冷却时,就意味着今天我又要上山了。经常结伴的“长枪队员”们扛着“尖担”与柴刀在村头聚集;太阳尚未露出颜脸、露水依然挂在枝叶上时,光着脚丫的我们迎着清新寒冷的晨风、有说有笑地上路了。我曾经一度是“长枪队”的最小队员——累赘!
        走出后埔、越过高田村的田野与山地、翻过乌营林场辖区,终于走到了可以砍伐的深山;此时,太阳已高高地挂在我们的头上。砍完柴火、捆扎后已是饥肠辘辘的 “长枪队员”们稍事集中点名后,挑起自己给自己寻找的压力——百多斤的柴火就开始翻山越岭,原路返回。  
       上山容易、下山难,况且肩负着沉重的负担;爬坡时一步一蹬一喘气;路稍平时可以加快步伐;下坡时一步一颤,靠着厚实的脚皮与山地的阻力步步颤颤挑了下来。随着走回路程的增加,队伍的距离拉大、拉散了,肩上担子逾(俞)感沉重,歇脚点的距离却越变越短,时常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就撂挑了。此时经常后悔,后悔刚才砍柴时不该那么贪心;也经常幻想,期待突然出现个“神仙”帮我一段路程;就在这种渺茫的幻想中,红虎岗、乌营林场、蜈淇塘、赤岭逐渐被抛在了身后——负重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
        到了高田村田野的山沟,总是要把担子撂下,双手捧起清澈的山沟水喝个够,将已充满汗臭味的‘手巾’(腰巾)洗一洗、擦个凉;然后在草地上躺下,让血液回流到供血已严重不足的脑袋,眯眼看着已过中点的太阳,感觉真是舒畅、好想就此睡一觉。但此地不可久留,因为回家的路还长着呢!走在田野时的眼睛总是不时地乱转,有什么可以充饥?此时,不管是地瓜还是瓜果,只要没人在时总会偷摘,稍洗一下便边走边啃,……。人到了生存底线时,道德底线也在下降!
       田野的路也起伏,经常要经过沟沟坎坎;但总比在山上的感觉好得多了
       最后的田野路是引到后埔村这条水渠的渠岸,算是最为平坦的田野路了
       然而,从渠岸要爬上后埔至高田的乡道还需要攀爬这一段即陡又窄的坡,此时,体力已消耗殆尽,一步一蹬,小腿肌肉在撕裂、在颤抖。当咬紧牙关负重登上乡道时,往往感觉快要虚脱了……。
       到此地点,总是要找个树荫,作个较长时间的休息。
       上了乡道,虽距离家中还有2km左右,但内心已经有了安全感——快要到家了!
        劳动光荣,在当时毫无此感觉;劳动幸福,当时考虑的是最好不要这种幸福!  然而,人生经过这种艰苦体力劳动历练的我们,深深懂得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艰辛、什么是幸福;学会了如何去适应和改造这种辽阔、险峻山河的能力与技巧;同时,高山流水也铸就了我们宽阔的胸怀与健壮的体魄。
        每当走回家乡这块热土,总感觉到远处深山的深情呼唤——这就是无私奉献人类资源的大山与曾经投入其怀抱的劳动者的感觉
   
        我们这代人在那个年代大多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艰难与困苦。然而,把这些往事讲给年轻人听时、他们会感觉困惑 —— 那都是旧社会的故事,你们也经历过?
        为何“光着脚丫”走山路,总不至于连“解放鞋”也买不起吧?  实话实说,或许当年我家“解放鞋”能买得起,但大多农民们买不起!他们都习惯于光着脚丫上山下地,从小就跟着他们一样的我不能例外;否则,就难以合群了。   
       记得好像是上初中时才开始穿起拖鞋吧。
        至于当年的劳动方式与劳动价值您就不必问我了,参加过“白花洋”水库林区的间伐的你们应当都很清楚。

梁山山脉——盘陀岭
2013-5-15
   
       盘陀岭位于云霄与漳浦两县交界处,岭之南属云霄,岭之北是漳浦。 324国道尚未开通之前,连接着云霄古楼和漳浦盘陀的仅仅是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我爷爷年轻的年代,农闲时经常从云霄买些陶器、沿着这条十余里的山路挑到盘陀圩赶集,换取一些日常用品或粮食原路挑回,以这样的微薄收入养活了5个子女。
        我第一次到盘陀岭是高中毕业后欲种蘑菇去割芦苇杆作为蘑菇床的铺垫物时。不过,当年私割芦苇杆也算是“偷窃”,因为在国营林场范围内一切生物都属‘国营’的。那一次,我尝试了让步枪顶在背后的“美妙”感觉!正当我正砍得带劲时,林场护林员静悄悄地摸了过来,用枪顶着背后,大声喊道“不许动”!……在现场‘被审问’过程中,我发现这老兄有股“革命傻劲”。于是,我就跟他说明芦苇对树林生长的不利,以及蘑菇种植如果成功后可以为国家创造外汇等‘大道理’;经过吹与捧后,这位老兄还竟然带着我到比较容易砍的地方去(其实,我就是怕被发现才躲到比较偏僻树林里的)。从此,认识了第一位国营林场护林员——傻朝宗。
        与往乌营林场不一样的是:盘陀岭林场周边区域很多地方‘手推双轮车’可以通到山下。于是,后来我们砍柴火的方向就有所改变了:几个同伴推着双轮车到盘陀岭林场外围——白花洋水库、或盘陀岭顶部的漳浦界去砍柴火;挑下山、装上车后就可以用推着的回了家。虽路程也不短,但负重行走山路的时间却大大地缩短,显然轻松的多了。确实,劳动方式改变了劳动效率。
        昨下午,完成了自漳江入海口至东山湾外围的海洋环境调查后,部分同事随着‘水样’从高速路返回;而几位与我同车的同事想去看看我的老家,于是,我们走324国道。  
       过了古楼后,曾经走过‘盘陀岭老路’的司机开始在回味昔日走盘陀岭手脚发抖的往事,我乘机鼓动大家一起重新体验这种感觉。都一样的发疯,没有人反对。于是乎,我们沿着‘盘陀岭老路’去寻找旧梦。
       原国道盘陀岭的上坡处现在成为“白云寺”的山门
        几近‘V’字型的第一拐弯处,路旁堆满了荔枝树树干、建起了近十间烧炭窑;回乡年代所种植的荔枝树,现在却因为荔枝不值钱而成了烧炭的好材料——悲哀!
       这是往日经过时要经过严格盘问和检查的林场工区
       唯一没有变化的是这个时断时流的小瀑布
       盘陀的路弯又陡,下方是更加陡峭的山沟
     张谊建议:转耀龙同学的精彩点评:
“建功立业儿时苦,
云雾山中步艰辛。
好酒乃得水为源,
   样可激励后来人。”

   以一首诗歌点评文章,别出心裁,恰到好处。建议作为《推荐词》附于文后,一并刊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7-3 21:0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7-3 21:04 编辑

老汤积极推荐,张专家主动帮转帖,不过转的不是那篇(海洋科考已一转再转了)。故删除,换上“呼唤”。之所以没把“呼唤”纳入预选,因为目前系半成品,一些片段和过程描述包括在图片说明、回帖里,需要作者整理成篇。
还有盘陀岭一帖,内容可以归为一篇。
等林所长健康允许时,请再拨冗加工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3:12:52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3-7-3 18:52
叙述艰苦的海洋科考生活,描写亲身生活经历,真实生动,豪情满怀!
...

谢谢张宜帮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7-4 18:19:39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7-3 21:02
老汤积极推荐,张专家主动帮转帖,不过转的不是那篇(海洋科考已一转再转了)。故删除,换上“呼唤”。之所 ...

看来老年痴呆症已悄悄来袭,稀里糊涂贴错了。还是主编心明眼亮。谢谢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7-4 18:3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7-4 18:38 编辑
汤耀龙 发表于 2013-7-4 13:12
谢谢张宜帮忙

   表扬错了,应该表扬刘主编正确转贴。

   转耀龙同学的精彩点评:
“建功立业儿时苦,
云雾山中步艰辛。
好酒乃得水为源,
   样可激励后来人。”

   以一首诗歌点评文章,别出心裁,恰到好处。建议作为《推荐词》附于文后,一并刊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7-4 18:47:32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3-7-3 18:42
远山的呼唤林建云2013-5-1          今天又是‘五一’劳动节,‘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智慧、财富与幸福’… ...

林教授不仅能畅游海洋,走山路也走得踏实。生活历练丰富,善于分析思考,所写文章思想内涵丰富,蕴含真知灼见,精彩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7-4 19:42:13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3-7-4 18:47
林教授不仅能畅游海洋,走山路也走得踏实。生活历练丰富,善于分析思考,所写文章思想内涵丰富,蕴含真知 ...

张谊同学点评精辟功底扎实,对你无言的敬佩。希望拜读到您的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7-4 20:41:05 | 只看该作者
汤耀龙 发表于 2013-7-4 19:42
张谊同学点评精辟功底扎实,对你无言的敬佩。希望拜读到您的好文章。

过奖了,惭愧!没正式写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0:29 , Processed in 1.1544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