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0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丹诏采风记》.伍启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1:3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高志强 于 2012-5-11 11:57 编辑

丹 诏 采 风 记
         正月二十五晨,乍暖还寒,我和“漳江文学”编辑部的同仁,即将到“书画之乡”诏安县采风。
       八时许,云陵饭店门口,只见文友小郭手中的一杆“漳江文学采风团”红旗迎风招展,团长唐镇河老师正忙着招呼陆续到来的采风团成员上车入坐。不一会儿,一行十五人的队伍乘着三辆汽车徐徐离开了云霄城。车内轻柔优美的音乐不绝于耳,窗外明媚碧绿的原野一览无余。我们若脱笼之鹄,陶醉在这春光无限的旅途中。
满庭芬芳迎来客
       晌午时分,我们一行抵达诏安县城,久违的太阳也露出了笑脸,东道主李淑菲老师热情地迎领我们去她家喝茶做客。这是一栋拥有三层楼房的别墅,入门是一个偌大的庭院,满园春色扑面而来。小巧古拙的盆景榕树张臂含笑;铁树撑起一把绿伞,在阳光下闪烁;酒瓶兰轻轻摇曳,婀娜多姿;飘香的桂花、洁白的茶花、馥郁的玫瑰和火红的杜鹃,在园子里争奇斗艳。屋角一株新桃,粉色的花蕾间已吐出了嫩绿。满庭芬芳,沁人心脾。
       我曾拜读过她的散文《风吹桂花香满庭》,今日初到她家,果真是一室书香琴韵,满园花团锦簇。她卷发披肩,短裙长靴,端庄中不失时尚,一杯地道的功夫茶,更让你品出闽南人待客的真诚韵味。
百年老店有传人
       离开令人心怡的李家庭院,我们在东道主钟良成、吴惠聪、沈来有等先生的陪同下走进了“黄金兴”百年老店,这是一家创建于道光年间的老字号,其招牌产品“咸金枣”、 “梅灵丹”是食药皆宜的民间传统食品,具有健脾胃、袪风邪、醒酒止晕等功效。红墙绿瓦的“黄金兴博物园”内,芝麻糖、花生酥、绿豆饼、明糖子等“麦士”精品糕点琳琅满目。
      独具风格的食品加之别有古韵的室内摆设,令人耳目一新。仿古的土灶、清代的大床、矮柜、老旧的木盆、木桶和发黄的篾篓、篾席,让人似乎走进远古的乡间。一张八仙桌上,白底蓝花的瓷碗、瓷盘有如出土文物,古意盎然,用光亮的铜壶煮一泡龙井茶,再品一块小桃酥,仿佛回到了一百年前。如今旅居香港的黄金兴老字号第四代传人,已返回故里,传承祖业,百年老店正续写着薪火不息的篇章。
青梅果酒香四邻
       告别了百年老店,好客的许海源董事长又领我们去品青梅酒。步入明亮的展厅,四壁均是款式不一盛满琼浆玉液的酒瓶,最醒目的要数大厅中央的一个土质大酒坛。这个用黄泥烧制而成的酒坛至少能储藏上百斤佳酿,它稳坐在众多玻璃酒瓶之上,独领风骚。红纸黑墨书写的一个“酒”字,裁剪成方块紧贴在酒坛正中,那股“土气”十足的模样,你马上会联想起《水浒》中一百零八条梁山好汉,会想起武松打虎时三碗不过岗的情景。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更给这陈年佳酿增添人文色彩,浸润英雄情韵。
       品一口清香醇美的青梅酒,使人顿感神清气爽;开一坛艳压群芳的“美人酒”,更使人馨香满怀,遥思万千。
晓平书屋翰墨香
       正午刚过,文友们带着三分青梅酒意,信步来到了丹诏书画社的晓平书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钟晓平先生,将自己一间临街店面布置得古朴典雅,翰墨飘香,名人字画,自家佳作悬挂得满室生辉。
       置身在文化品味如此浓郁的书屋里,人们谈论的自然是文学和书画,相互赠送的也是各自早已准备好的《漳江文学》和《丹诏风韵》,以文会友乃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君子之交,淡雅有韵味。主人敬了一巡功夫茶后,展纸研墨,邀请云霄客人即兴挥毫。几经谦让,青年书法家林榕庆、周和国率先挥豪献艺,其行草豪放大气似行云流水;著名书法家方文达老师的隶书端庄遒劲、飘逸隽咏,更令众人叹为观止。三幅书法佳作,展示了艺术家的睿智才情,也传递了云霄、诏安睦邻文人的兄弟友谊。
悬钟古城看残墙
       下午2:00,梅岭镇沈海玉女士带我们登上了悬钟古城。这是一个依山傍海的村落,残垣断壁间,依稀能看到昔日古战场,先贤戚继光将军曾率兵在此击败倭寇,其英雄壮举彰显了一个不屈民族对疆土的坚守、对家园重建的信心。将士们的那股浩然正气仿佛还在眼前,镌刻在断壁残墙间。
       漫步在林阴掩映的村前巷尾,仰头观赏那拱型城门,抚摸那灰青色条石砌筑的城墙,我们无不为古城精湛的建筑技巧拍案叫绝。一块块条石紧密相连,没有现代钢筋水泥混合浇铸却牢固至今。同行的健峰大姐为游览悬钟古城拍手称快,她兴奋地说,福建四大古城:惠安的崇武古城、漳浦的六鳌古城、东山的铜钵古城她都去过,唯有悬钟古城今天才初次相见。她用照相机记录下了古村落的容颜:村头的那口古井、村西关帝庙中“义存千古”的金匾,村南“果老山”“仙姑亭”,还有那星罗棋布的摩崖石刻……
       攀上山顶,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迢迢碧水,感叹数百年来悬钟古城在保国安民、抵御外敌入侵中谱写的壮丽诗篇。如今的悬钟古城,老井依旧,残墙依旧,不同的是村庄新添了楼房,水泥大路上奔跑着汽车。村民安康和谐的生活,似阵阵春风令人陶醉。
望洋台下戏浪花
       翻过悬钟古城的后山,沿一条细窄的羊肠道,我们攀上了高入云天的望洋台,陡峭的一块巨石上,雄浑饱满的“望洋台”三个半米见方的红字,据说是嘉靖五年,时任福建布政司右参政蔡朝巡视此地,为鼓舞驻军士气而挥毫留下的墨宝。
       站在望洋台上,壮丽的美景让你眼前一亮,碧海连天,烟波浩渺,鸥鸟飞翔,船帆点点……太美了,大伙快活地直奔下洁净的海滩,赤脚踩在松软的细沙上,跳跃、奔跑,又喊又笑。有的拍照留影,有的追逐爬行的沙蟹。和国先生为我和淑菲女士抢拍合影时,一个海浪击来,洒得我俩满身的浪花,冰凉的海水又咸又涩,我们却欢喜得手舞足蹈,仿佛回到了久别的童年。
百舸扬帆待启航
       戏浪的余兴未退,我们又驱车几公里,走上了“观礼台”。这个高大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可遮风避雨容纳百余人,系我驻军首长在此观看三军指战员,实地作战演习的看台。观礼台下是一个唤作宫口村的渔港,远远望去,宫口村小洋楼鳞次栉比,长长的海堤,犹如一条无轨铁路。从宫口村码头一直延伸至海的中央,海堤两岸停泊着上百只等待出海作业的渔船。时近黄昏,只见缕缕炊烟在村庄上空缭绕,宁静的港湾,夕阳下的帆船,古朴的村庄,婉如一幅泼墨写意的山水画。
       鲁青老师走近我,指着观礼台下不远处,笑着说:你看那儿像不像一只海龟?是啊,水天一线的海面上,有块小小的陆地,上面均是大小不一的卵石,那形状真像一只伏卧在水面上的海龟,有头有脚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卵石间依稀可见不少毛绒绒的绿草,给这只石龟增添了活力。众所周知,东山岛的澳角村有“狮屿”“虎屿”,然而诏安的宫口村则有个灵活生动的“龟屿”。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金色的“龟屿”恰似一个美丽的神话,让你浮想联翩……。
田厝公园话农家
       踏着夕阳的余晖,我们来到了田厝村的农民公园,醒目的烫金牌匾上镶嵌着四个大字:“农民公园”,多豪迈的名字。
       位于深桥镇田厝村的“农民公园”占地数十亩,公园四周是两米高的围墙,有一扇偌大的双开铁门,成林的木麻黄树高大挺拔、英姿勃勃。公园里春花烂漫、绿草如茵,近处的圆型石桌旁围坐着两对下棋聊天的老伯,远处林阴道上,跑着几个戏嬉玩耍的孩童。傍晚的景色很美,日落之际天空一片艳丽的云霭,晚霞辉映着这片和谐、谧静充满生机的园林,如诗如画。
       春日游丹诏,一路是新奇。今夜提笔,暖意盈怀……
                                                                                                                                                   

                                                                                                          伍启梅写于
                                                                                                      2010年3月10日
                                                                                                                                          
                                                                                                 此作发表于《漳江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5-11 12:3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长乐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发表于 2012-5-11 13:31: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发表于 2012-5-11 14:35: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11 19:27:43 | 只看该作者
短小精炼,韵味不错,像温烧咸金枣,回味十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5-11 22:16:5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在梅岭呆了十几年,没感觉这里那么美,给才女这么一写,细想想风景还真不错。每天忙于打工,没空没心情好好欣赏美景。景色美不美与欣赏时的心情有很大关系。
以后有空要多去走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12 17:52:31 | 只看该作者
好料地方最好都得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8 19:29 , Processed in 1.1232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