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西方城市排水系统的百年大计(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1:0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7月21 日,一场大暴雨令北京变成中国的“水上威尼斯”,北京的地面,地下和空中交通全面受阻,而这也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高楼林立,路网纵横的城市,在人们看不到的地下,是滞后的排水系统。了解法国巴黎等一些国外大都市的下水道系统,或许能为中国城市的治涝工程带来启示。
       说起城市排水的文明史,必须从古罗马说起。古罗马下水道建成2500年后,现代罗马仍然在使用。
       西方一些国家排水系统的建设早在19世纪中期就开始了,上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率先进入暴雨雨水的管理阶段,许多大城市的排水系统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实时控制,建设标准高,体系完善,一些大城市至今用的仍是一两百年前建成的排水系统,尽管城市规模与当时相比已天壤之别,但排水系统仍运转自如。
      在城市建设上,国外还运用一些生态方法改善雨水系统条件,如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装等。德国在城市排涝方面就做得很好,因为极高的绿化率减少了雨水径流,加速排涝,相比之下我国城市中60%以上为不透水或基本不透水的地面。
       为防范城市内涝,国外的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要高,美国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一年一遇是每小时可排36mm雨量)标准;日本东京是“五至十年一遇”标准;法国巴黎是“五年一遇”标准。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蜘蛛网,总长2347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难怪雨水到了地面便迅速无踪影了。
      在城市排涝方面,西方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展雨洪调蓄有机结合的模式。例如德国汉堡等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的能力,消减洪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8 22:57 , Processed in 1.1856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