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5-7 09:47 编辑
“倒春寒”易诱发心梗
早晨6-9时和凌晨1-3时是好发心血管病的“魔鬼时间”
心肌梗死发病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3-4月和11-次年1月,也就是春季和冬季。此时正是春季,也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胡世舞说,“倒春寒”的冷空气是促发心梗的罪魁祸首。气温下降、气压上升、湿度下降时,心肌梗死的病人就会剧增。这是因为突然降温让人的血管收缩或痉挛,心肌耗氧指数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使心肌缺氧。另外,寒冷还可以激发冠状动脉痉挛,斑块一旦脱落让血栓堵塞血管,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其次,就是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衰退,比如血管失去了弹性,血管出现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的斑块容易脱落;最后,由于老年人的抵抗能力下降,容易患上增加心脏的疾病,比如感冒、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都会增加心脏负担而诱发冠心病。另外,像高血压、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等也是心梗的重要原因。 “有的老年人由于患有冠心病,经不住突然降温而突发心肌梗死。”胡世舞说,“值得冠心病患者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心肌梗死都发生在一天之中的早晨6-9时和凌晨1-3时,这两个时间段被专家比喻成是好发心血管病的 魔鬼时间 ,因为一般的心血管药物药效维持2-6小时,晚上服用的药物在凌晨时间差不多已经代谢完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