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6-7 15:15 编辑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来,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探讨美食的热潮。作为一个对美食有超级爱好的、地道的云霄人,认为有必要对云霄的美食来一次探讨与总结。 开漳圣地的云霄,依山傍海,气候温和,山珍海味、四时果蔬,食材丰富多彩,形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地方美食。本人酷爱旅游和美食,从海南到新疆,从云贵高原到东北三省,从苏杭二州到四川重庆,从香港、台湾到印尼巴厘岛,都留下了寻找美食的足迹;各地的特色小吃林林总总,算是品尝过不少。回过头来,再看看云霄的特色小吃,本人的感觉是,除潮汕地区的美食外,云霄的小吃不比其他地方差,只是缺少包装与宣传,有太多的东西没让外人了解。在此,有必要把云霄的特色小吃盘点一番。 先从主食开始。云霄人的主食为白米饭和稀饭,这没有什么特色好说,但云霄的咸饭就很有说头了。以前比较穷,家里买了”白猪肉“出油,肉粕加上某些蔬菜就可以闷上一顿美味的咸饭。咸饭的主料是猪肉和菜。菜可用青蒜、白菜、高丽菜、菜花、菜豆、四季豆、茭白笋,还有竹笋、大肠咸菜等等。以前请人帮忙基建盖房、农忙收割,包括请人帮忙打架都要闷肉饭(咸饭)。试问,出门在外的云霄人,有谁能在外地吃到云霄式的咸饭?最多只能吃到扬州炒饭或八宝饭。就算漳州芗城有卖咸饭的,也是冠名”云霄咸饭“。 说到面食,云霄“水面”名声响彻云霄。“水面”配“水圆”、“板食”,很简单、很朴素,又便宜,给每个外地到云霄的人,留下了一个记忆深刻的美食印记。云霄的大肉包也同样是好料的,什么天津”狗不理“根本就不能比(我曾经吃过、对比过),只是它的名气大,我们的名气小,但云霄的肉包更实惠更好吃。 云霄也有水饺和煎饺,但跟外地比起来特色就不那么明显了。只有一种叫做“板食”(别的地方叫馄饨、扁肉、扁食、云吞、抄手等等)也比较有特色,个大馅多有嚼头。 云霄的”猫仔粥“,原来是诏安的特色小吃,八十年代初才在云霄出现,最早在和平路与槐荫路交叉路口一个叫灿林的在卖,刚开始时用料还蛮地道的。 说到粿类,云霄的粿有:发粿、芋头粿、菜头粿、油葱粿、麦粿、沉粿(甜粿的潮州音译)、初粿(莆美大初粿最有名)、埔霜粿(此粿在湖南、四川等地叫米豆腐)、水晶粿、米梭粿、煎草粿(台湾叫仙草粿)、包仔粿(豆馅、花生馅、黑芝麻馅、油喇叭)、香牵粿(一定是花生馅)、肉煎、发煎、绿豆粉粿、乒抛粿、碗膏粿、山尾薯粿(后面这三样已经不见有人在卖,几乎失传)。 糕饼类,有大饼、中秋饼(有冬瓜、豆酥、芋泥、双拼等馅料)、莲宝饼、指头饼、酷仔饼、捅孔饼(生男孩后必备)、香饼(小小的,像啤酒瓶盖大小,以前结婚时用的,现在已经不见卖了)、花生饼、杏仁酥饼、糯米糕、绿豆糕、花生糕、白松糕、列屿咸糕、糕仔粿(中元节必备)、云片糕。 茶配:隔壁响、酥贡、论贡、定贡、肉贡,花生链、寸栆仔(憨新娘)。 熟食类:烟肠、肉管是云霄的经典美食,过年时是每家必备的菜。在街头熟食摊还有灌肠、肉干、烟猪头皮、烟鸭、白切鸡、烟大肠。 卤味类有:卤大肠、卤猪肺、卤猪脚、卤鸭、卤鹅、肉爹、虾爹、芋爹、蕃薯爹、陈岱浮栆仔等。在七八十年代,后河有”老贼“、”锦仔“两摊,谢厝街头也有两摊不错的熟食。目前,在面碗街、时钟台旁,有个叫“流鼻”的,也做得还好。 云霄烤鸭是八十年代才传入的,开始时是“憨聪”、“三郎”在做, 八十年代后期有一中柱人从海南回来,引进了海南烤鸭。本人认为云霄烤鸭不算云霄传统的特色小吃。 尤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将军山窑鸡,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沿海行”第七十五集曾专门报道过,是云霄人在外地经常跟外地人吹牛的一道美食。本人曾经在杭州楼外楼吃过的“叫化童鸡”,说实在的不比将军山窑鸡好吃,只是他们店大名气大而已。 以上是本人对云霄美食的一些记忆与感觉。有许多不足之处和遗漏,望有共同爱好者更正补充。
补记:小时候早餐时,往往听闻门外传来吆喝声:“苏花生,咸、苏、定”,“虾爹油炸粿A”,“干仔肉A”,“绿豆粉粿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