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莫言:恐惧与希望(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2:2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9-24 12:36 编辑

                                       恐惧与希望   (作者:莫言)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饥饿和孤独外,那就是恐惧了。
    我出生在一个闭塞落后的乡村,在那里一直长到二十一岁才离开。那个地方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了电,在没有电之前,只能用油灯和蜡烛照明。蜡烛是奢侈品,只有在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才点燃,平常的日子里,只能用油灯照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煤油要凭票供应,而且价格昂贵,因此油灯也不是随便可以点燃的。我曾经在吃饭时要求点灯,但我的祖母生气地说:“不点灯,难道你能把饭吃到鼻子里去吗?”是的,即使不点灯,我们依然把饭准确地塞进嘴巴,而不是塞进鼻孔。
   在那些岁月里,每到夜晚,村子里便一片漆黑,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为了度过漫漫长夜,老人们便给孩子们讲述妖精和鬼怪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似乎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有变化成人或者具有控制人的意志的能力。老人们说得煞有介事,我们也就信以为真。这些故事既让我们感到恐惧,又让我们感到兴奋。越听越怕,越怕越想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2:38:10 | 只看该作者
    我如此地怕鬼,怕怪,但从来没遇到过鬼怪,也没有任何鬼怪对我造成过伤害。青少年时期对鬼怪的恐惧里,其实还暗含着几分期待。譬如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希望能遇到一个狐狸变成的美女,也希望能在月夜的墙头上看到几只会唱歌的小动物。几十年来,真正对我造成伤害的还是人,真正让我感到恐惧的也是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中国是一个充满了“阶级斗争”的国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总是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荒唐的原因,受到另一部分人的压迫和管制。有一部分孩子,因为祖先曾经过过比较富裕的日子,而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当然也没有进入城市去过一种相对舒适的生活的权利。而另一部分孩子,却因为祖先是穷人,而拥有了这些权利。如果仅仅如此,那也造不成恐惧,造成恐惧的是一些人和他们的孩子们,对那些被他们打倒的人和他们的孩子们的监视和欺压。
    我的祖先曾经富裕过(而这富裕,也不过是曾经有过十几亩土地,有过一头毛驴和耕牛),所以我只读到小学五年级就被赶出了学校。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一直小心翼翼,谨慎言行,生怕一语不慎,给父母带来灾难。当我许多次听到从村子的办公室里传出村子里的干部和他们的打手拷打那些所谓的坏人发出的凄惨声音时,都感到极大的恐惧。这恐惧比所有的鬼怪造成的恐惧都要严重许多。这时我才理解我母亲的话的真正含义。我原来以为我母亲是说世界上的野兽和鬼怪都怕人,现在我才明白,世界上,所有的猛兽或者鬼怪,都不如那些丧失了理智和良知的人可怕。世界上确实有被虎狼伤害的人,也确实有关于鬼怪伤人的传说,但造成成千上万人死于非命的是人,使成千上万人受到虐待的也是人。而对这些残酷行为给予褒奖的是病态的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2:40:0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像“文化大革命”这样黑暗的时代已经结束二十多年,所谓的“阶级斗争”也被废止,但像我这种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还是心有余悸。我每次回到家乡,见到当年那些横行霸道过的人,尽管他们对我已经是满脸媚笑,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低头弯腰,心中充满恐惧。当我路过当年那几间曾经拷打过人的房屋时,尽管那房屋已经破败不堪,即将倒塌,但我还是感到不寒而栗,就像我明知小石桥上根本没有什么鬼,但还是要奔跑要吼叫一样。
    回顾往昔,我确实是一个在饥饿、孤独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我经历和忍受了许多磨难,但最终我没有疯狂也没有堕落,而且还成为一个被人尊敬的作家,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我度过了那么漫长的黑暗岁月?那就是希望。
    我希望在未来的时代里,由恶人造成的恐惧越来越少,但由鬼怪故事和童话造成的恐惧不要根绝,因为,鬼怪故事和童话,饱含着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含着文学和艺术的种子。
   (摘自《恐惧与希望:演讲创作集》  作者: 莫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9-26 13:28:56 | 只看该作者
前些天一个朋友问我说:“莫言的书看了吗”我说没有,但我知道莫言是很多人认可的新文豪。这篇文章没有花哨的文字,是在和我们交流思想,是在写寄托和希望。好文章就是开卷有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15:33:00 | 只看该作者
zbs 发表于 2014-9-26 13:28
前些天一个朋友问我说:“莫言的书看了吗”我说没有,但我知道莫言是很多人认可的新文豪。这篇文章没有花哨 ...


   平时买衣服,尤其是内衣,喜欢选择天然质地,例如纯棉布衣,舒适又环保,冬暖夏凉,亲肤妥帖。那种仿真丝的化纤衣服,花色虽然华美,闪亮飘逸,穿着不见得舒服,夏天闷气,冬天透凉。
  读书有点相似之处。有的文章,文字质朴无华,然而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能触动心灵,耐人寻味。另有一类文章,初看文辞华美,多彩炫目,吸引眼球。细看之下,却不免感觉华而不实,内容空洞,意思飘忽,不知所云,读过很快就忘了。
   
   莫言的散文素材出自亲身经历或见闻,以平实简洁的叙事风格娓娓道来,就像和读者促膝谈心,内容真实而丰厚,不乏真知灼见,把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真实呈现给读者,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点评

zbs
就是这种感觉。  发表于 2014-9-29 15: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5:02 , Processed in 1.1544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