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2-10-15 14:40 编辑
路边摊食品安全问题堪忧 孩子爱吃路边摊让人不放心 2012-05-31 07:29:54 厦门网 商报记者 刘平
【厦门网-厦门商报讯】 42名学生被塞进仅有7个座位的小面包车;半岁儿子被狠心父亲以2万元卖掉;安兜一幼儿园门口垃圾成堆;金山民办小学外面狭窄的道路上,密密麻麻地停满了车,还有来往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滨东小学门口裸露3米长沟,学生放学路过常遇危险。 从5月21日到26日,短短的6天时间,与孩子相关的事件频繁见报,引起了学生家长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近日,本报新闻热线8080000接到不少学生家长来电,家长们对自己小孩学习的环境表示担忧。 昨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根据家长举报的几个学校进行了走访。首先引起记者关注的,是学校周边的食品安全问题。 臭豆腐、奶茶、凉粉、麻辣烫……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它们味道好,还够便宜,价格多在1元,有的仅需0.5元。每个学校附近总有那么两三个路边摊,三三两两围着不少学生,老板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小吃看上去都很可口,但买小吃的学生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些邻近马路的路边摊,有的连最基本的防尘措施都没有。 这些路边摊小吃是否卫生,选材用料是否安全,在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都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走出校门,就直奔路边摊 时间:16:00 地点:湖里中心小学 学校边上两家文具店的老板,把一摞摞文具、玩具、零食放到了店门口早就支起的小桌子上,张罗着即将到来的生意。校门口沿街,各种流动摊点也陆续开始营业了。路边的流动摊点以销售食品为主,有麻辣烫、冰淇淋、寿司……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便宜,花几元就能买上一堆。 在一处售卖冰淇淋摊点前,一辆自行车、一只泡沫箱就是摊主的全部家当。泡沫箱里,几只保鲜膜里装着颜色不同的冰淇淋;摊主用一把小勺,从保鲜膜内舀出一球冰淇淋,放在之前准备好的圆筒中,这样便可以出售了。 在两家文具店内,琳琅满目的小零食大多只要0.5元或1元,还有不少同样廉价的文具 、玩具。零食外包装乍一看都很规范,实则其中有部分零食“暗藏玄机”———缺少生产相关信息的标示。 16:20,陆陆续续有学生走出校门。那些没有家长前来接送的小学生,一出校门就扎进文具店里买零食、玩具,或是在街边流动摊点前购买食物,几乎无一例外。 “妈妈,我想吃鸡柳。 ”一位小男生路过一处卖炸鸡的摊点,请求母亲买一包鸡柳给自己当零食,立马遭到拒绝。“路边摊很不卫生,吃了对身体不好,不能买。”这位母亲说完,拉起儿子的手扭头就走。 (商报记者 陈璐 实习生 林艳丽)
杂乱房间里,做出各类小吃 时间:9:40 地点:金鸡亭中学 在金鸡亭中学门口,离学生放学尚有两个多小时,小卖部的老板娘已经开始做准备迎接生意了。小卖部的货架上零食众多,价格在0.5元到2元之间。老板娘说,这些零食是她从江头进的货,利润很低。 小卖部的右侧有两个简陋的房间,也是老板娘的“地盘”———一间放着冰箱,另一间则是老板娘的食物制作间。 在放着冰箱的房间内,地上放着一箱尚未拆封的冷冻食品。打开冰箱,里面满是制作好并装杯塑封的珍珠奶茶、仙草蜜等饮品。 另一间房内,杂乱堆放着大大小小的锅碗瓢盆、调味品、电磁炉,其中不难发现各类饮品制作原料———布丁粉、红茶粉、凉粉、蒟蒻。最让人担忧的是,这些饮品的制作原料,有些甚至没有任何标示。 就是在这间窄小、杂乱的房间内,用这些材料,老板娘制作出了各种饮品以及各类煎炸食品;再过几个小时,这些饮品和食品就会成为学生的“美味”点心。 (商报记者 陈璐 实习生 林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