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8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聪明与智慧(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1:5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27 16:03 编辑

                     聪明与智慧转)
                              ——长寿宋美龄及其画作
   
   她的长寿没有秘诀:  1、通经络  2、喝葡萄酒  3、吃蔬菜  4、心态平和
   
   她,从出生到死亡,历经106个岁月,竟能无疾而终;
   她,曾经贵为中国第一夫人,晚年却与普通人无异;
   她,喜欢抽烟,遭遇车祸,又得乳腺癌,竟能泰然处之;
   是什么让她历经人间风雨,又能享受天年?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道出普通人都知道但却难以做到的长寿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31:24 | 只看该作者
   宋美龄的生平:
•  1897年3月5日出生于上海。
•  1907年赴美求学,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时年10岁.
•  1917年返国定居上海。
•  1918年,父亲因癌症病逝上海。 时年21岁
•  1922年,与蒋介石第一次在宴会上相识。 时年25岁
•  1927年于12月1日,与蒋介石结婚。时年30岁
•  1928年,随蒋介石举行第二次北伐。
•  1934年支持蒋推行“新生活运动”。
•  1936年西安事变后,亲赴西安,寻求和平。 时年39岁
•  1937年前往淞沪抗战前线视察,翻车受伤。 时年40岁
•  1938年,参与武汉空战的指挥工作。 
•  1939年随蒋迁往重庆,协助组织“飞虎队”。
•  1943年初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寻求国际支持。
•  1943年5月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任翻译。
•  1948年代表蒋介石去美国求援。 
•  1950年从美国去台湾。
•  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定居美国。 时年78岁
•  1976年曾回台湾小住。 
•  1986年10月,回台湾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
•  1997年欢度百岁寿诞。 
•  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
    希望大家注意一点,宋美龄去世的时候基本上是无疾而终.我们很少听说谁去逝的时候是无疾而终的。基本上都是:"因病医治无效,于XXXX在XXX去逝"。而作为一个名人,去逝的时候,却是无疾而终,而且,脸上几乎没有老年斑,牙齿基本完整,没有假牙。
    本书的序言中是这样记载宋美龄过世的。走过漫漫百余春秋的长寿老人宋美龄,她人生的最后一程,竟是在睡梦中辞世的。这无疑是让世人惊叹的意外结局。所以,守候在曼哈顿高层公寓和殡仪馆门前的记者,几乎到了蹲守竟夕的地步。他们都在希求猎取有关宋美龄的长寿秘诀,甚至对她生前最后一刻的情况也希望曝出意外的新闻。可是,宋美龄生前并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更没有留下记者们渴望得到的长寿秘密。她的悄然离世,远比普通人想象的还要简单,甚至根本就没有人们所希求的任何新闻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3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27 16:04 编辑

    宋美龄的步履横跨19、20和21世纪。她一生的历史功过是非,并不是本书求证和加以论述的重点。这部长篇史实性著作,只关注和破解一个谜团,也就是国内外众多读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即:宋美龄为什么会如此长寿?宋美龄一生的长寿秘诀究竟是什么?笔者企图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史料,为关心此事的读者们解开这一有益于人们健康的知识性谜团。
   
    ■1、热衷按摩经络常通
    实际上通经络对人体很重要,这个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过反复的论述.所以,大家都学点按摩知识和技巧,不仅可以进行自我保健,还能解决亲人的痛苦.尤其是夫妻之间,相互按摩,可以增进双方的沟通和感情交流,一举多得.
   
    ■2、原生态食物保健康
    宋美龄过去喜欢喝咖啡,后来她从医生那了解到喝咖啡对人体健康无益的时候,她就开始喝白开水,并且热衷于食素,这对减少她身体里毒素的累积,到了老年几乎无老年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书中是这样记述的:
    宋美龄还喜欢饮茶和葡萄酒。宋美龄喜欢的茶,就是绿茶,她并不喜欢像茉莉花茶、红茶之类,她认为这两种茶虽然各有各的好处,只有绿茶中含有的营养较高。一是她考证了绿茶,官邸中负责保健的人员证实说,绿茶中含有大量的氟。氟对人的益处就是它不但可以杀口腔中的细菌,而且还有坚固牙齿、消灭虫牙等功效。所以有的时候宋美龄在清早起床以后,或者说在晚上她上床睡眠之前,都要喝上几口绿茶,与其说是润喉,不如说是在漱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3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27 15:39 编辑

    宋美龄后来经常让官邸人员为她准备足够一天喝的绿茶,她也清楚绿茶更主要的好处是,它含有一种名叫绿甘宁的成分,它可以起到保护血管和润滑血管的作用。有些人在进入50岁的时候,就发生了脑栓塞和脑出血,这种老年疾病对于看重保养和提防早逝早衰的宋美龄无疑就是最可怕的杀手。因此她在进入五旬以后,想出预防的办法很多,而饮用绿茶则是其中的一个辅助手段。品茶对于一个把养生视为第一要务的人而言,滋味清醇与否就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宋美龄看重绿茶就是因为它具有养生的能效,第一,绿茶可以防止癌症的发生,因为它含有防癌和抗癌的药用成分;二是它可以清洁口腔,防止牙齿生病,常饮绿茶的人一般牙齿保存得很好,宋美龄的牙齿直到她106岁故去的时候,也依然没有几颗是坏掉的,更没有假牙和义齿,这就不能不是一个奇迹。第三,宋美龄在进入老年以后坚持饮用绿茶,主要是防止由于心情不好时,心脑血管会发生意外的栓塞甚至破裂。有了上述三种好处以后,宋美龄就一定会把绿茶作为饮品中的首选,也是她为什么后来把白开水变成绿茶的主要原因。
   
    宋美龄早在南京和重庆生活期间,就一直喜欢在各种名目繁多的宴会上饮用葡萄酒。据称她最早喜欢它的原因,主要是想到葡萄酒可以美容。一生荣华富贵的宋美龄,在物资极端困乏的战争年代,她的身边桌上也不缺少各种国内外的名酒。
    为什么她选中了普通的葡萄酒呢?而且她看中的也并不是干红这类的高档葡萄酒,只是平民百姓也可以随便饮用的甜葡萄酒,这究竟有什么学问呢?宋美龄是一位凡是入口之物一定要问究竟的女人,对于葡萄酒也并不是没有任何来由地饮用。红葡萄酒的好处究竟在哪里,多少年来饮用它的人们很少悉心探讨,其中红葡萄酒的养生价值就在于它的主要原料红葡萄,因为它的表皮有一种名叫“逆转醇”的物质,它对人的主要益处就在于抗衰老。
    同时红葡萄内还含有一种抗氧化剂,它对于喜欢饮用红葡萄酒的中老年人会起到保护心脏、防止冠心病和预防心脏早衰、突然停跳的作用。为什么说红葡萄酒具有防止心脏停跳的特殊作用呢?一般来说心脏猝然停跳的原因,在于人的饮食中出现油腻过多。而红葡萄酒的妙处就在于它有润滑的作用,在食物中如果吃了过硬、过黏东西时,消化便可能出现障碍,而红葡萄酒便是最好的润滑剂。总之,宋美龄在饮用酒水的时候,始终保持着她所特有的谨小慎微。没有益处的水和酒她是从来不入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4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27 16:01 编辑

    ■3、关于食用蔬菜,书中这是这样记载的:
    此外,宋美龄由于10岁时就到美国读书,所以她回到祖国以后,在她的饮食习惯上始终没有忘记少年时形成的偏爱,即每餐必食青菜,也就是西餐中的青菜沙拉。
    据宋美龄早年在南京和重庆时期身边医官×回忆:宋美龄对于生吃蔬菜非常有研究。她认为煮熟的菜类虽然便于消化,但这些蔬菜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大多都在加温过程中分解或遭到破坏,营养价值无疑已经不能与尚未加热的菜类相比。例如素有蔬菜之王美名的菠菜,就是宋美龄每餐必用的,她认为菠菜不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且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南京生活时期,宋美龄曾经派医官×博士带着几位医生,前去紫金山下一家研究所,专门对菠菜进行了化验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果然如宋美龄所说的那样,一公斤菠菜中原来竟含36克胡萝卜素,它相当于两只鸡蛋的蛋白质和两只橘子的维生素。难怪宋美龄多次叮嘱身边的厨师们说:“我每天只要吃半斤菠菜,就可抵上一顿红烧肉供给我的养分了。而且红烧肉虽然吃起来很香,但它的副作用太大了,油腻可以伤肝,还会增加脂肪和体重,我在美国的时候一度喜欢吃甜食,后来我的房东老太告诉我,你这样长久吃甜食,将来就会让你的心脏无法承受。那时我还什么也不懂,以为能吃上自己喜欢的食品就是幸福,哪知道我那时甚至还不及一个美国普通老太懂得生活的质量。后来见那位美国老太总以青菜沙拉佐食,才渐渐悟出了一点道理。因为我在乔治亚州读书的时候,才是一个不到20岁的姑娘,可是那位老房东已经70多岁了,她的身体比我还好,竟然强壮得如同一条牛!”
    宋美龄喜欢吃青菜沙拉,是她1913年从乔治亚州威士理学院转到麻省韦尔斯理女子学院继续攻读学业的时候。当然,并不是因为她轻易相信乔治亚州那位房东老太的一席之言,就改变了自己从小喜欢甜食的习惯,而在于那时的韦尔斯理女子学院的集体食堂中,已经开始试行“多食用青菜和生菜”的新式饮食结构。
    其实,吃只是一个方面,宋美龄的长寿,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她的心态.对金钱和权力的心态,在这点上是无人能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55: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27 15:57 编辑

    ■4、心态平和乃长寿之本
  宋美龄在她30-40岁的时候,事业位居巅峰,尊为中国第一夫人,而到她晚年的时候,他膝下并无子女,全靠亲友照顾.当年一挥手,人来人往,门槛被踢破;到晚年,却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她之所以能长寿,关键在于她心态的平和上。书中这样记述她最后的人生旅途:
    孔令仪指出,宋美龄一生不会赚钱,更不管钱,身后仅留下12万美元的银行存款,现由孔令仪代管,此外她别无其他资产;蒋夫人晚年在纽约,住的、吃的、用的,包括昂贵的医药费用,均由孔家出钱,台北当局或国民党并未挹注。
    宋美龄当时住在纽约的长岛别墅,里面存了大量的古董和文物.但由于交通不便,为了晚年她生活上有人能照应,有地方看病,他被迫卖掉了别墅,住到了曼哈顿的公寓来.可这别墅才卖了多少钱呢?才卖了280万美元,而且是包括里面的家俱和文物.当孔令仪将房子卖亏了的消息告诉宋美龄时,她并没有一种大呼上当的感觉,书中是这样记载当时她的心境的:
    “斯蒂尔曼公司真是太精了,他们不仅拍卖,而且还预先在报上刊载了广告,他们把所有姨妈的私人物件,不论大小,都授权给BRASWEL( 布莱思威尔 )艺术画廊进行拍卖。”孔令仪把刊登“公开拍卖蒋介石遗孀私人用品”的报纸,放在宋美龄面前,激愤地说:“据这家艺术画廊的主人布莱思威尔在记者会上宣称,您老人家的私藏古董至少在六百件以上,其中已经打成包裹待运的文物就有二百多件。当然,还有许多家具和画作,其中有姨父的亲笔手书和您老人家从台湾带过来的国画。另有许多珍贵的影集,当然,家具、珍贵的明清两代器皿也不在少数。这些东西如果咱们自己委托拍卖行进行拍卖的话,收上来的钱完全可以归咱自己所有,可如今却平白落进了斯蒂尔曼公司的私囊了,唉,姨妈,我真对不起您老人家呀!……”
    宋美龄是以过来人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这意想不到的变化。她心里当然对斯蒂尔曼公司瞒天过海的做法极为不满,同时也对那些曾经花费一番精力,从台湾士林官邸精选出的文物古董落入他人之手,心里感到万分难过。但她把那张刊登广告的报纸捧在手中轻轻瞟了一眼,就信手丢在桌子上了。她不以为然地叹息一声:“世间之物,历来都是你争我夺,可是争到头来又是如何呢?还不是眼睛一闭,所有身外之物都变成了别人的掌上之物。当年慈禧老佛爷手中的财宝,比咱们这些人多得多呢。可是她死后什么也没有带走,带到东陵里去的那些稀世珍宝,后来还不是给她带来一场盗墓之祸吗?依我看,也就算了吧,索性就让他们拍卖就是,倒要看斯蒂尔曼公司能发多大的不义之财!”
    作者在文章最后这样说道:宋美龄的长寿在于她善于寓保健于生活,寓心态平和于生活。权力于宋美龄,如露水于玫瑰精神抖擞,睿智机灵,魅力四射。失去权力,她并没有因失意于枯而死,而是处之泰然.这就是她长寿的根本所在。试想一个从政治舞台巅峰上突然跌落下来的权力女性,由刻意追求名利,转变为淡泊名利,该是一个多么大的反差?
   这就是宋美龄之所以能长寿的原因——她把一切看得都很淡,什么事能拿得起,还要放得下,要有所舍,才会有所得。舍了身外之物,换回来的是健康长寿。这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不能不说是一种警世之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5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27 16:00 编辑

    宋美龄(1897-2003年)一生对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及对美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同时,宋美龄又是一位丹青高手,只不过被政名所掩盖。她天赋很高,自小喜爱绘画,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张大千由同乡张群介绍,在重庆当了一段时间宋美龄的国画导师。据悉,蒋家一直珍藏着那时张大千和宋美龄的师生合作山水图。1949年宋美龄随蒋介石去台湾后,宋美龄业余消遣最喜欢的、也是她最下工夫的应该说是学画画,主要以国画为主。据说宋本来想拜溥心畲为师,但溥拒绝。溥是满清遗族、王爷之后,他以个性古怪、气节刚烈闻名,他表示满清就是被中华民国推翻的,一旦教宋美龄成何体统,岂不愧对祖先。宋美龄听了之后忍俊不禁,只有求教别的大师。于是,士林官邸特地聘请了当时 台湾最知名的黄君璧和郑曼青两位名家,黄君璧教她山水,郑曼青教她花鸟。
    最初蒋介石以为她是闹着玩的,不意好强的她越画越认真,废寝忘食,画艺渐为成长。蒋大为惊喜,就常把夫人的作品秀给国际友人欣赏。有趣的是,一度宋美龄绘画被外界认为是郑曼青代笔,为了改变这一看法,宋美龄出面请台湾有名的画家一起到士林官邸吃饭,而后郑曼青提议大家一起作画。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宋美龄从容作画。从此,再没有人怀疑宋美龄画的真伪了。张大千居住台湾后,张群请张大千收宋美龄为关门弟子。晚年,宋美龄经常在她的住所举办个人画展,邀请张大千、郑曼青、黄君璧等著名画家到士林官邸对她的作品进行点评,在餐桌上画家们谈古论今,饭后茶余一起挥毫泼墨,其乐融融。1975年赴美隐居后,宋美龄尽管年事已高,仍对绘画一往情深,时常拿出作品细细欣赏。宋美龄去世后,香江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世纪之爱——蒋夫人宋美龄女士生平回顾展”,盛况空前。出版的《宋美龄画传》也很受欢迎。
    宋美龄曾集“钱、权、美”于一身,但这些都随着时间流逝渐渐离她而去,而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恋却始终不渝。晚年体力不支,不能作画,就坚持观画。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国画作品,出过《兰》、《竹》、《山水》画集,并在台湾、美国展出过自己的绘画。1975年后台湾邮政部门曾三次发行其山水画邮票800万套。至今庐山美庐别墅还有宋美龄三幅油画《庐山石泉》、《故乡溪口》和《莫愁湖雪景》。宋美龄以学习绘画作为消遣养生之道,却学有所成,成就斐然。(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27 18:11:05 | 只看该作者
此篇误导的太多了。台湾党政军头头高寿的相当普遍,活过百岁的较多于共党,比如张群、张学良。他们也不是靠绿茶长寿,主要还是无所事事,笃信宗教。共党高干要为事业奋斗终生,所以不会超长寿。这就是乌龟能活百年,猎豹活个十几年就完蛋的道理。
宋美龄也不是无疾而终,晚年一身都是老年病,很有可能系睡眠中发生心力衰竭而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20:5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29 20:53 编辑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27 18:11
此篇误导的太多了。台湾党政军头头高寿的相当普遍,活过百岁的较多于共党,比如张群、张学良。他们也不是靠 ...

   误导太多?言重了吧。提倡心态平和,讲究饮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而今已成为公众普遍认可的健康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当然不只“注意饮食、心态平和”这两条,遗传基因的影响和锻炼身体也很重要。
   养尊处优、生活优裕、无所事事不见得就一定健康长寿。昔日蒋家王朝家族成员生活条件不可谓不优越,可是蒋氏家族的男性都不长寿。据报道,蒋家第二代、第三代男性如今都已过世,至今只留下蒋孝严一人。
   广西巴马是著名长寿之乡,那里生活条件并不富裕,有的人甚至缺吃少穿,终日辛苦劳作,却大多能活到80岁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2-11 11:56:07 | 只看该作者
缺吃少穿是长寿的秘诀。克林顿就是用中国60-70年代老百姓的食谱,把身体变瘦变精神的。吃素,是美容和清理身体废物的良药。动物含有大量毒素。杀生,动物的毒素反过来回报复人类。就像我们挨打,要报复一样。所以圣经告诫亚当夏娃,以地上长出来的为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2-11 12:53:27 | 只看该作者
tianch 发表于 2014-2-11 11:56
缺吃少穿是长寿的秘诀。克林顿就是用中国60-70年代老百姓的食谱,把身体变瘦变精神的。吃素,是美容和清理 ...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吃饭吗?长寿为了啥米?
生命如比长寿,树木最长寿,股神愿转世当树木吗?
克林顿变瘦变精神,与长寿又不是一回事。逻辑混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4:51 , Processed in 1.1388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