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1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莎士比亚之谜新解(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9:1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uzhming7274 于 2014-8-11 19:32 编辑

莎士比亚之谜新解(转)
2009-4-10


      
       莎士比亚堪称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诗人和创作天才,人们公认他代表着英语语言的巅峰,高山仰止,不可逾越。他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现代英语。
       然而莎士比亚在留给英国人乃至全人类宝贵文学遗产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不解之谜,以至于今天的人们仍然在为他究竟是谁而争论不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9:18:33 | 只看该作者
不可思议的莎士比亚
    
        
       在通常的记载中,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他没有上过大学,所有必修的古典课程都没有读过。1586年前后,这个来自小镇的默默无闻者到了伦敦,先是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来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
        然而,到伦敦后仅10多年的时间里,他就创作出了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2部悲剧,其中就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亨利五世》这些惊天动地的传世佳作,一跃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家”。此后便一发不可收,一生中共创作过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读莎士比亚的著作,你能感受得到作者对事物的敏感与理解、作者思想深处的睿智,更能体会到作者博闻强识,对生活经历有着非凡的阐释。莎士比亚没有在宫廷中受过教育,他父亲是一个农村小镇上的手套商贩,但莎剧却处处体现出作者对宫廷斗争了如指掌,甚至对欧洲大陆国家宫廷内人们的举止动作都描述得异常准确。莎士比亚从未踏出国门,但莎剧却把异国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9:1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zhming7274 于 2014-8-11 19:37 编辑

       这个人的学识非常渊博,有人做过统计,莎剧所涉及的学科超过25个,其中有些词语涉及非常专业的领域,像一些法律用语、猎鹰用语等。这些词语连英国人自己都感到生疏。他居然还使用了那么多海员生活词语。在37部剧作中,就有5处专门描述沉船事件。这是一个农民出身、受教育程度非常有限的人能够做到的吗?
       莎士比亚的词汇量超出最有学问的学者或作家3倍以上!有专门研究者统计说,他的总词汇量在15000个至21000个之间。其中有些词语是变形结构,包括方言、行话,还有一些是他自创的词语。当时一个普通体力劳动者所用的词语不超过300个;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学者或思想家一般全使用的词语在4000个到6000个;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词汇很大,其所用词语也没超过8000个,其中还包括他自己创造的不少新词。当时受到最好教育者,像一些贵族,如果又刻意追求使用超大量词语效果的话,也不过只能灵活掌握9000个单词。
        可见这个没受过什么教育的“莎士比亚”钟爱使用大量词语,他甚至在自己的剧作中创造出了15002000个新词,一直到今天还活生生的现存英语中使用着。很多英国人使用着莎士比亚创造出来的词语,却根本不知道是出自莎士比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9:20:44 | 只看该作者
无法消解的疑问  
   
       这个伟大的剧作家没有留下任何手稿,唯一的手迹是几个亲笔签名,潦草至极,甚至很难辨认,明显是一个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人写的名字,有颤抖,有偶然涂抹,有乱加点、撇、捺、勾、斜、横的不良习惯。
        中国学者喜欢用“自学成才”来解释莎士比亚的奇迹,可是这个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特色词语用在16世纪的莎士比亚身上并不合适。当时的英国国策并不鼓励小镇上的居民自学成才。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疑问,比如莎士比亚是一名高产作家,但目前还未找到他生前收到稿费的任何记录;莎士比亚在遗嘱中特意提到,要把他睡过的第二张床留给妻子,却没有提到任何戏剧集和诗歌集。莎士比亚的人生是一部传奇,但他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任何官方记载中。直到莎士比亚死后7年,他的戏剧作品第一次以《第一对开本》的书名结集出版时,里面才提到莎士比亚,而这时他的戏剧却比他生前多了10000多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9:24:03 | 只看该作者
谁是莎士比亚  
   
         其实连英国人自己都说,在莎士比亚戏剧与莎士比亚本人之间有一道鸿沟,这道鸿沟形成了巨大的悬疑。
         对莎士比亚真实身份的怀疑是从1700年开始的。当时有一个非常有学问的僧侣,他就在莎士比亚的家乡附近搞研究。他尽全力找寻一切与莎士比亚有关的东西。他一次又一次下乡,包括到邻近的村里收集材料,却几乎总是无功而返,找不到任何有用的资料。在最有名的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居然毫无所获!那里的人们对这个人根本不了解。关于他的年轻时代,抑或退休之后在镇里的日子,根本没有任何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连他上小学时的事也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可寻。
         这个小镇上的居民大多是文盲,说的都是非常乏味而又几乎令人听不懂的文言。莎士比亚的父母也都是文盲,签名时还要画蛇添足地加上个X字母。那里的居民们把垃圾随便扔到马路上,镇公所的人怎么劝阻都不见效。路边的排水沟整日“臭气熏天”。镇上唯一的学校只有一个房间,却连一本讲语法的书都没有。这里实在不像是一个伟大文豪的故乡。从这时起“莎士比亚问题”真正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9:25:0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经过200多年的研究,仍未发现任何记录表明他写过任何东西,没有手稿、诗、信、日记或任何出自他本人的文件。莎士比亚由律师口述的遗嘱中也没有提到文学遗产以及由谁来继承的问题。
        英美文学界很多响当当的人物对莎士比亚的身份表示质疑。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发表了4大页质疑莎士比亚是否真实存在的文章,罗列了所有已知的事实证明自己的说法。
        今天我们给莎士比亚以“诗人”桂冠。其实,所谓“剧院演员”和“写剧本者”当时并不被人瞧得起,属于“下九流”。就算写“诗”是在追求艺术,但有才华的贵族离宫廷越近,就越不能公开地自由写作,更别说出版了,当时英国派有专人控制和审查这件事。所以,也许莎士比亚只不过是某个爱好文学的贵族的掩饰身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9:27:57 | 只看该作者
挥动长矛者  
   
        于是人们开始在15世纪的英国贵族中寻找“莎士比亚”,其中人气最高的是“培根”。
        我们对于培根的了解一直局限于他是一个哲学家,对近代唯物哲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曾有过重大贡献。他还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后来成了人人皆知的格言。他出身贵族,父亲是伊丽莎白时代的掌玺大臣。不过很多人认为,培根实际上被史学界公认为英国历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自称终身末嫁一生保持女儿身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私生子。由于母子关系一度紧张,皇室也不希望伊丽莎白承认这个孩子。
        据说,培根和朋友曾在英国开过一个剧院,叫环球剧院,真正的莎士比亚其实是这个剧院的演员。不便于发表宫廷剧的培根便借用了莎士比亚的名字,并把剧本创作所得的收入都给了他。这个“莎士比亚”显然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并在他的名著《哈姆雷特》以及十四行诗中都有隐晦的表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9:31:46 | 只看该作者
       培根年轻时曾经建立了一个专门崇拜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秘密文学社团。雅典娜深入人心的形象是;头戴盔帽,右手执掌知识长矛,随时准备击打掌管无知的毒蛇。她被认为是“挥动长矛者”,正向无知展开一场“隐形”战争。
        培根还独创了一套加入社团的仪式,要求所有加入者必须行此仪式;头戴盔帽,手执代表着笔的长矛,以此宣誓为全人类的进步进行“隐形”的征战。这个小团体的领头人物就是“SHAKE——SPEARE——挥动长矛者,与后来音译成的“莎士比亚”正相吻合。他就是培根本人,他认为自己是雅典娜在人间的代表。
        这个小团体中的很多人都是剑桥生,后来成为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秘密文学活动的核心人物,他们隐姓埋名地创作着。正是他们将英语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改造。他们引入大量的法文、希腊文、德文和拉丁文词根,创造出非常多的英语新词。
        文学是美妙的,文学背后隐藏的故事也同文学本身一样精彩。(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8-15 11:36:30 | 只看该作者
liuzhming7274 发表于 2014-8-11 19:31
培根年轻时曾经建立了一个专门崇拜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秘密文学社团。雅典娜深入人心的形象 ...


   如果真是培根所作,即使生前不愿暴露身份,临终遗嘱总会有所托付交代。人都快走了,还有什么避讳放不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5-5 06:29 , Processed in 1.1700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