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6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明月松间照—中秋诗句赏析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2:5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9-4 15:54 编辑

                               明月松间照
  ——中秋诗句 赏析 (转)
  中秋节的诗句向来以“美”取胜。王维的诗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名。读着他的诗,自己就仿佛身临其境。王维的山居秋暝便描绘了一幅雨后秋天美景,来读一下,看你是否会有同感呢?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3:2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9-4 13:22 编辑

                                 作品赏析(转)
  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清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这便是渔夫乘着月光归来。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归,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尾联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者自可久留。正如诗人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寄情山水,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9-4 22:23:37 | 只看该作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对诗句在我进城第一年春节贴的门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10:3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9-5 11:01 编辑
何再金 发表于 2014-9-4 22:2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对诗句在我进城第一年春节贴的门联


  何庄主真会选对联,贴上门联,从此生活充满诗意,天天赏明月,日日饮甘泉,岂不快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9-5 15:54:51 | 只看该作者
何再金 发表于 2014-9-4 22:2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对诗句在我进城第一年春节贴的门联

这对联不能贴在城里,应该贴在“棠棣山庄”才贴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6 23:5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4-9-6 23:54 编辑

    生活是散文也是诗,奢侈和繁华的生活就像是用华丽的字句组成的文章,说是高雅,其实虚幻。历代的御用文人为了讨好其主子,用美得像锦缎一样的文字写出马屁文章和诗词,可说是汗牛充栋。传世之作却寥寥无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种又白又土的“流行音乐”却广为流传。不是世人都没文化,喜欢下里巴人。而是那些写文章的文人和写诗的诗人的驾驭创作水平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层次。用简单易懂的文字组合,经过锤炼和浓缩原意。把诗的“形”升华到“神”,让读者阅读后产生多维景像,和作者设计的意境同步,这就是历代伟大文人的高超水准。
     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诗的精华。一读平平淡淡,再读景象初萌,三读声光显现。读了又读就身陷其中,简直就是跟在王维老先生的屁股后头去玩山游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07:48:20 | 只看该作者
zbs 发表于 2014-9-6 23:51
生活是散文也是诗,奢侈和繁华的生活就像是用华丽的字句组成的文章,说是高雅,其实虚幻。历代的御用文 ...

    炳顺同学的点评非常精彩,读出了好诗的神韵,评价深刻到位。
   这首诗语言自然平实却高度凝练,生动描述刻画生活中富有情趣的意象,诗句如画,诗意含情。其遣词造句千锤百炼,炉火纯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9-7 10:25:02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9-5 10:38
何庄主真会选对联,贴上门联,从此生活充满诗意,天天赏明月,日日饮甘泉,岂不快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9-7 10:32:55 | 只看该作者
黄文骅 发表于 2014-9-5 15:54
这对联不能贴在城里,应该贴在“棠棣山庄”才贴切。

对!有请书法高手的同学把此对联赠送与我永久贴在山庄。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9-7 10:37:52 | 只看该作者
佳节来临,祝同学佳偶缠绵,花好月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9-9 19:12:00 | 只看该作者
zbs 发表于 2014-9-6 23:51
生活是散文也是诗,奢侈和繁华的生活就像是用华丽的字句组成的文章,说是高雅,其实虚幻。历代的御用文 ...

白居易每写出一首诗,必先读与老妪听,能听懂才定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5-6 01:39 , Processed in 1.2168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