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由于其呼吸强度大、果皮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强,采摘后当果实失重大于5%时即开始产生褐变;一日变色、二日变味是荔枝常温贮藏难以解决的问题。适当的低温和保湿是荔枝贮藏的必要条件。 为改变如正明兄那样远离荔枝产区,又渴望吃到新鲜荔枝;为改变荔枝产地果实售价低廉,造成果农严重亏本的经营状况。本人于2002年6月自寻烦恼、自掏腰包,进行荔枝保鲜试验。 试验所使用的保鲜剂是从虾、蟹等外壳中提取的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后而制取的壳聚糖(chitosan),其具有很多功能作用与应用价值,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其成膜性和抗菌性,已在医疗、食品、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壳聚糖在果胶膜上将形成光泽亮滑的复合膜,能有效地降低霉菌的污染;所形成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通透性,可阻止果实的水份散发,阻隔果实与氧气的接触,调节果实生理代谢,起到良好的保鲜作用。此外,壳聚糖还能通过对LOX、SOD的作用,延缓果实细胞的衰老;并具有明显的抑菌、抗霉性能。 由于荔枝特殊的果实结构(尤其果皮),尽管在低温(2~5℃)状态其水份仍会散失,保湿、防霉、抑制酶活性是其保鲜的关键。为此,本人预期‘利用壳聚糖形成涂膜、结合低温贮藏’将是荔枝较为合理的贮藏方法;本试验结果或将改变荔枝廉价、果农亏本、正明吃不到新鲜荔枝的历史局面。
村子里的哥儿们帮进行壳聚糖涂膜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