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10-14 09:52 编辑
食物中有害成分的限量标准及我之见
我国对各种食物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量(限量) 标准的制定基本步骤如下所示:
有害物质的动物安全毒性实验 ↓ 确定动物的无作用剂量(NOEL) ↓ ×安全系数,通常安全系数为100倍以上 确定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 ↓ 考虑该物质来源于食品的比例 确定一日食物中的总允许量 ↓ 考虑含该物质的食品用量的比例 确定各种食物中的最高容许量(限量)标准 对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未公布ADI者,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规定必须进行4个阶段的毒性实验:1、急性毒性试验,包括经口急性毒性与联合急性毒性;2、遗传毒性实验,致畸实验和短期饲养试验;3、90天喂养的亚慢性实验,繁殖与代谢实验;4、慢性毒性实验,致癌试验。 无作用剂量(NOEL):是指通过动物实验,以现有技术手段和检测指标未观察到与受试物有关的毒性的量。简而言之,NOEL为未发现有毒性作用的剂量。 日容许摄入量(ADI):是指人类每日摄入某种物质直到终身,而不产生可检测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以每Kg体重可摄入量表示(mg/kg体重.d)。 安全系数为100倍,考虑的是人群对受试物的敏感差异以及安全性。
按此程序显而易见,当有害物质对动物的毒性越大,即其最大无作用剂量(MNOEL) 就越小,所制定作为食品的最高容许量(允许限量标准)也就越小。NOEL与ADI、允许限量值之间是保持着充分的安全系数的。
近些年,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但是,不少食品的卫生标准主要是沿用国际上较严格的指标,不一定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如贝类、海藻类的卫生标准,对于我国目前的环境状态、很少能够符合食品标准的要求。粮食类亦然,在土壤中As或Cd 含量较高的区域所生产的大米等,其As或Cd 的含量均超标。国家不可能强调那些区域放弃农业生产;因此,有些确实存在着标准与现实的矛盾!然而,日本却以本地的现实状况而制定卫生指标,如大米、海藻等的卫生指标要求比我国宽松得多。换句话说,在我国不符合卫生指标要求的,在日本或许是合格产品。事实上,我国人民并没有因为这些食品的卫生指标超标而放弃食用!
“不得检出”一般是在国际贸易上作为‘技术壁垒’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随着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物质成分的检出限越来越低,有些成分的检出限已经是低于食品中的本底值了,如何“不得检出”?
2008年,当食品中‘三聚氰胺’事件闹得人心惶惶时,农业部也曾下令三聚氰胺在饲料中不得检出。但是,很多饲料中均检出微量三聚氰胺!农业执法部门清查、整顿饲料企业,结果导致有的企业家承受不了无辜而被整顿意欲跳楼抗议!为此,我连夜向农业主管部门写报告、说明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残留存在着三种自然来源,微量存在是必然的;并拿出以往的一些研究数据予以证实。农业部饲料主管部门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令我继续研究探讨,拿出更加翔实的依据以制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限量标准。我接受课题、并做了大量实验与研究,完成了此项目。
在我向相关管理部门大声呼吁“科学看待饲料中微量三聚氰胺”时,也有些人认为我是为了‘出风头’,是在为“毒饲料”辩解!然而,经过大量验证与实验后证实了我的观点、查出了主要影响因素——饲料级缩二脲使得造粒过程产生三聚氰胺的增量。农业部撤销了‘饲料级缩二脲’的生产与使用许可证,并制定出饲料中三聚氰胺不得超出2mg/kg的限量标准。自此之后,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基本均低于其限量标准。一场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风波也平息了。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为我的科学态度与执着作风感觉自豪!
人们在埋怨当今食品确实着存在的种种不安全、不尽人意的因素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当今市场上食品的丰富与繁荣;在人口超过13亿的国度要保障鱼、肉、蛋的充足供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这其中,科技工作者的功劳不可全给否定。 或许,多回想一下青少年时代的日子,我们就会感觉到幸福与满足。当然,一切人为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都应得到谴责和惩处!然而,我所不解的是政府管理人员比例占全球最高的中国却无法遏制人为制造‘假、劣、毒食品’的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