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8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云霄寻故之行(施维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8: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4-16 18:51 编辑

云霄寻故之行
施维平

      清明是缅怀先人,思念故友,怀旧忆古的日子。因年龄增大,慢慢变老的缘故,想回云霄马铺乡杨美村看看的愿望这几年日益强烈,遂利用清明节假期,携妻女自驾赴云霄寻古访友。
      我与云霄渊缘甚深。1965年家父从省城下派云霄一省属厂任职,一年后“文革”开始,被打成“走资派”,直到1975年初调回省城。1971年“文革”期间福建师范学院(现福建师范大学前身)解散,所有教职工下放农村,我们兄弟随家母一起下放云霄县马铺乡(原称马铺公社)杨美大队,兄弟俩先后在杨美中心小学、云霄实验小学、云霄一中就学,直到1973年初随家母返回福州,在云霄生活、学习近二年。可以说,云霄也是我除福州外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在那里我学会了讲闽南话、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游泳;了解到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农民、什么是苦生活、什么是乐生活。
依据这次寻古之旅行程顺序,回忆40多年前的往事、趣事、亲情和友情。
      330日我们在福州提前祭奠先人后,45日驾车走沈海高速,到云霄常山高速路口下,往东山方向走324国道,约6分钟到达常山华侨农场三叉路口,往左进入201省道直走,经过陈岱镇大约1公里,即到达位于云霄美丽的东山湾北岸陈岱镇南村海水温泉度假村1号(201省道旁八尺门海堤西侧)的金汤湾海水温泉度假村。一进温泉度假村,这里大气的欧式风格建筑SPA别墅房让我感到震撼。经典的闽南建筑外观和独立式农家竹林庭院,结合巴厘岛装修风格,营造了温馨舒适的休闲度假氛围。
      到了金汤湾,不能不提到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两个伟大的人工工程:连接云霄和东山两地的八尺门海堤和跨海向东渠。
      八尺门,位于福建省东山县(东山岛)北端,与云霄县陈岱隔海相望,是东山岛通往大陆的咽喉,历代兵家必争之要隘。这里原系一座古老的渡口,宽580米,深19米,海面狭长,水深流急,海底暗礁密布,两岸均属黄土小丘陵地带。1954年前,东山岛与大陆交通就靠八尺门老渡口,人力摆渡。1953716日,东山保卫战中,东山军民在八尺门全歼国民党伞兵,取得闻名全国的八尺门大捷。当时由于渡口的落后,使部分国民党部队得以逃脱。
      八尺门海堤于1960年建筑,19616月建成,使东山与大陆相连而成半岛。海堤全长620米,堤高最深达16.6米(长仅10米),堤宽13.6米;堤上修建一条两车道的公路,至此汽车可以直接开上东山岛。
1973年,八尺门海堤建成10年后,为了解决东山缺水问题,东山、云霄两县共建向东渠,八尺门海堤上又筑57座向东渠渡槽墩,
      向东渠引水工程北起云霄县马铺山区,南入东山岛的红旗水库,跨山越海,全长85.81公里,仅次于全国闻名的“红旗渠”,最大流量每秒14立方米,可灌溉土地约1.33万公顷。1974年,云霄、东山两县又在向东渠上游建设一座蓄水1.8亿立方米的峰头水库,引蓄兼备,使向东渠长流不息,用之不竭。19789月,向东渠石拱渡槽设计获全国科技大会和全省科技成果奖。
这两项宏伟工程,使风光如画的东山岛,更加美丽妖娆。
      2005年,东山县在八尺门海堤下游50米处兴建了与八尺门海堤平行的八尺门跨海大桥。大桥通车后,八尺门海堤被封路,失去了交通功能;而随后,东山又兴建了连接诏安的大产大桥。两座大桥,完全满足了东山岛与陆地的往来需求。
      由于八尺门海堤下无涵洞,东山湾和诏安湾的海水不能互通,加上近年来网箱养殖发展、投饵量增多,人们生产生活的移居以及废弃物的排放,使得八尺门海域海水日趋富营养化,这一代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于是,拆除东山八尺门海堤,便被提上议事日程。曾经为东山岛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这两大“功臣”,这个月已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
      5日傍晚,我沿着八尺门海堤向南漫行,举目望去,向东渠在夕阳余辉下显得雄伟而更加沧桑;海堤两侧,网箱养殖业在夕阳余辉下呈显最后的光影。
      八尺门海堤上堆积的牡蛎壳仿佛向过住人群讲述她的过去。海堤位于东山岛那一端,有东山保卫战纪念亭、古度口公园前的八尺门海堤纪念碑。想当年我在云霄一中上初一时同学曾从城关徒步走到八尺门海堤,向在1953716日东山保卫战中牺牲的解放军敬献花圈。
      6日一大早,我又再次踏着朝阳沿即将消失的八尺门海堤向南走去。海湾中遍布网箱,渔民乘着小舟在劳作。在海堤南端,遇见一位80多岁老伯,他在路边菜园中拾掇着,时而站立,默默地望着家门口的向东渠,望着渠柱上刻着参与修建渠道的每个村的村名和有着浓浓时代印迹的标语。
      我用不太熟悉的闽南话与他交谈,他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向东渠的修建过程、具体走向和巨大作用,最后大声叹气地说,马上要拆了,今后看不全了,你要多拍拍。老伯也很配合地让我拍照,留下他与即将消失的历史建筑的合影。
      向东渠道八尺门段尽管失去输水功能,却是个不错的旅游景点,目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陈岱镇正规划将向东渠融入金汤湾景区,在打通后的八尺门附近海域修建度假游艇码头,全力打造“南中国温泉圣地”景区。
      眼前,向东渠渡槽穿过金汤湾景区,成为一道美丽的景观。看到向东渠渡槽墩的样式,我又想到位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以北约70公里塞戈维亚古城的古罗马水道桥,它是罗马人在西元前50年用20000块花岗岩堆砌而建造,高30米,长728米,有166个双层拱洞。其建筑工艺是擅以力学构造,以石块之间不使用灰泥黏接而成,堪称伟大的建筑工程。五十年前这座水道仍在使用,迄今完好,成为塞戈维亚古城中一道美丽的景观,令人称奇。对比之下,我不禁为向东渠渡槽的命运感到惋惜。
      早餐后离开金汤湾度假区向云霄北部马铺山区开赴,沿着崎岖山路向北25多公里的马铺乡,除了乡政府大楼比当年气派外,马铺市场基本依旧。在一位朋友引领下又开了4公里到达杨美村村口,引路小弟说到了,我下车一看,43年了,没有一点印象。问了一位60开外大哥,他才说这是杨美村村口,你们要找的地方是杨美的另一个叫中楼的自然村。于是我请这位大哥上车带路,向上开了1000米后右拐,一停车我就马上认出我们家当年住的青砖老宅。
      走近青砖老宅侧门,百感交集。43年了,我又回来看您了!1971年“文革”期间福建师范学院(现福建师范大学前身)解散,所有教职工下放农村,我们兄弟随家母一起乘坐大客车从福州经泉州一路向南,当晚天黑才抵达位云霄县城西北25公里的马铺乡(原称马铺公社),当晚在公社驻地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沿着崎岖山路(当年是不通公路的)向4公里远的马铺乡杨美村中楼自然村走去。当地派村民将与我们同下一村的三家下放干部行李、家具一并抬着走。我们家和另一位老师住进已腾空了、据说是大财主解放后分给一户贫农的青砖老宅。我们在杨美村住了一年多,我在杨美小学五年级就学。
      想不到当年这座老宅还在,40多年岁月留下不少痕迹。我们家住的二进房现已堆放杂物,无人居住;朝西两进现由老房东三儿子住,他及村民都过来见我们。
      从老宅住北,即我们住的背(北面)面,就是一晒谷场,当年是我们学骑自行车的教练场。再往北就是另一对下放干部夫妻的住地,旧屋子外貌凋敝,现在成了大水牛的天下;途中经过当年的大队部,更显得破败不堪。
      杨美村虽居云霄西北山区,但算得上是云霄的鱼米之乡,也是有悠久历史的山村,具体是在什么朝代建村的不得而知。不过,从现存或拆除的旧建筑物,从村里生长的那些古榕树可以判断,杨美建村至少在千年之上。整个村分为旧寨、新寨、顶楼和中楼,全都姓何,现有1898人,424户人家;      
      杨美村令人骄傲的地方是她的土楼,这些特色鲜明的古民居,也是杨美村文化、财富、地位的象征,它见证杨美村的成长轨迹,荣辱兴衰。
      经中楼到新寨,路上随处可见土楼的踪迹。凡是到过杨美的人,都会被杨美的土楼所折服和倾倒!可以这么说,我们放飞思绪的神马去想象,当年的杨美村,建筑之精美,规模之宏大,气势之威严,再怎么比拟都不为过的!
      顶楼的乐善楼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是一座坚固结实的三层圆楼,迄今保留完好。圆楼大门开在左侧,门顶的石匾上刻着“乐善楼”3个揩体大字。圆楼连厅共有21个房间,中央是大厅,厅门石匾上悬着“善逑堂”的牌匾。门柱下面放置一对石鼓,门窗全是金丝楠、紫檀等珍稀树材制造的精彩木雕。
      当年房东二儿子(双眼重度弱视,终身未娶,前几年去世)常带我们兄弟到乐善楼三层,用铁皮话筒向土楼内住户喊话,宣讲具有当年时代烙印的内容。
      再住北走,看到我在此就读五年级的杨美中心小学(完小),目前200多位学生,当年的教室和校门口老槐树均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两幢新的教学大楼。
      离开杨美中心小学回走,沿着青砖老宅左拐120米来到溪边,溪的西岸高地有一条引水渠,将上游溪水引到这个小时戏水游玩的小水潭中。过去,村民利用小水潭中的水,白天用来冲击水轮机带动碾米机,晚上用于带动发电机发电照明。有一年,我在这里游泳还发生了蚂蝗吸住屁股,回去后屁屁大出血,让家母着实吓了一跳的小事件。当年的这件小事当地农民现都还记得,这次还有村民提起,哈哈。
      朝着东南方向溪流对岸眺望,层层叠叠的青山亲昵地环抱着一马平川中的杨美村。这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村庄,村前溪流晶莹清澈,村后翠竹松柏长青,溪中河滩上水牛在悠悠闲闲吃草。当年村民要从溪中石墩跳着过到对岸农作,一到洪水期过溪就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1978年修建了中楼桥(1990重修)往返溪两岸就十分方便了。
      告别了执意要留我们吃午餐的老乡,一路向南,沿途的田园风光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别样的体会。
到了云霄城关,住进漳江江滨路上临泰大酒店,在大酒店餐厅用过正宗的云霄菜后,稍事休息,在同学的陪同下前住位于东厦镇竹塔村的漳江口红树林。
      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300多公顷,是中国第二大、福建省最大的国家级重要湿地。这里是东亚水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均迎来大量的湿地鸟类。
      我们徒步走了科考通道(红树林木栈道),近距离深入观赏红树林,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木榄、海漆、老鼠勒等566种红树林植物都看到了。
      红树林周边鱼类和甲壳类品质高,在全国享有盛名,特别是天然蛏苗和泥蚶是区域的品牌产品。鱼类种质资源有斑鰶、鲻鱼、黄鳍鲷、日本鳀;软体动物种质资源有泥蚶、多纹巴非蛤、长竹蛏、大竹蛏、缢蛏、密鳞牡蛎;甲壳动物种质资源有日本对虾、鲜明鼓虾、日本鼓虾、锯缘青蟹等;其他经济种质资源,有二色桌片参、黑斑口虾蛄、方格星虫。漳江口广阔滩涂天然生长着数量巨大的缢蛏及锯缘青蟹苗,是周边地区竹塔村及船场村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正是落潮时,有些当地渔民忙着在滩涂抓蟹。
      转了一圈,再到保护区管委会参观了科普图片展,观看了9分钟介绍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D电影。
      返城后看了家父原来工作过的地方,随后到云霄一中接当年初一年级(当时军事化管理,称为一连)指导员蔡老师。看到70岁的蔡老师神采奕奕,身体很健康,我们做学生的感到十分高兴,在一中校门口,我与蔡老师及两位大学同学合了影。
      到了酒店,陆续见到当年同学高坚强夫妻及女儿、苏龙成、受74届同学会长方维和委托前来的师兄陈长乐秘书长(家母在一中教过这届学生)及我大学同学方红旗夫妻、林慧鸿,喜出望外。大家频频举怀,共叙师生情、同学谊,回忆当年美好时光。原来我再三强调给我机会今晚由我买单,但最终强龙斗不过地头蛇还是让云霄的同学请了。餐后到了两位同学的豪宅喝茶小坐,看到同学们个个都很有出息,十分高兴。
      7日一早,城关云陵镇下起小雨,我到阳台俯瞰云陵镇和穿城而过的漳江,感慨万千。江还是那条江,城变大了,变新了,而我则变老了!老了,老了,不服不行。人老了但情浓了,更恋旧了。
      不过瘾,冒着蒙蒙细雨沿着漳江西堤慢慢走着。宁静的漳江早晨中,看到江心小竹林、江中小船、洗衣女,还有烧砖窑炉、早起制作地砖的师傅,仿佛一幅幅小城的水彩画展现在眼前。
      早餐后,我们结束寻故之行,返回福州。
      再见了第二故乡,我们还会再来的!        
20140411于福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5-31 03:12:14 | 只看该作者
深情多彩的文章如今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5-31 03:12:10 | 只看该作者
深情多彩的文章如今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4-1 08:05:18 | 只看该作者
八尺门渡槽如今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5-19 21:25:23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4-5-5 23:43
还喜欢吗?改日可以带上您的宝贝孙子、一块儿去重温童趣!

一贯是喜欢的。但,一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5-5 23:4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5-5 23:44 编辑
黄厦选 发表于 2014-5-5 21:30
火田溪中的鹅卵石还有吗?


          还喜欢吗?改日可以带上您的宝贝孙子、一块儿去重温童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5-5 21:30:03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4-4-17 11:22
维和兄,您所站的地方是漳江水的源头之一,漳江水最远的源头。确切地说,那是形成漳江的二大溪流之 ...

火田溪中的鹅卵石还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5-5 21:28:15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4-4-17 11:22
维和兄,您所站的地方是漳江水的源头之一,漳江水最远的源头。确切地说,那是形成漳江的二大溪流之 ...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4-17 11:2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4-17 12:29 编辑
方维和 发表于 2014-4-17 08:48
林教授,这才是江之头,位于平和县国强乡大峯山山凹中。


      维和兄,您所站的地方是漳江水的源头之一,漳江水最远的源头。确切地说,那是形成漳江的二大溪流之一——安厚溪(或称下河溪)之源头。而漳江的另一大支流——火田溪,其源头则源自于大帽山与梁山山脉。

      源自平和县国强乡大峯山山凹的泉水集聚成山溪、汇入云霄马铺的峰头水库,在流经下河乡下河村后转向火田乡溪口村,随后于火田的安仔岭后与源自于大帽山、梁山山脉的火田溪汇合形成云霄溪。云霄溪后被陈政(陈元光之父)改名为漳江。漳江,由火田溪和安厚溪汇聚组成,河流较短。

     “江之头”是为了采集云霄城关的漳江上游(未被城市生活所污染的)水时所拍,也非真正的江之头(汇聚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方维和 发表于 2014-4-17 08:38
维平学弟此文写的好美,把对云霄的深深怀念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期待五.一能见面,代表吴慧襄老师接受我们 ...

谢谢方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14-4-17 08:56:1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14-4-17 08:48: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发表于 2014-4-17 08:38:0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4-16 22:3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4-16 22:45 编辑

漳    江
江之头
洗衣女
江之尾——北江水闸(我们在采样监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4-16 22:3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4-4-16 22:46 编辑

    作者在云霄生活、学习仅二年,便了解到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农民、什么是苦生活,……;一趟寻古访友,便能够对第二故乡写出如此深情多彩的文章。深表敬佩!
向东渠、八尺门渡槽,有我父辈们的心血与汗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5-4 18:47 , Processed in 1.1544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