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7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千人糕(小学课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16:0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千人糕

       有一天,我到叔叔家里去。叔叔对我说:“明天下午,我请你吃千人糕。这糕是经过上千人的手才做成的。”我想,上千人做的糕,一定比房子还大。我问叔叔:“千人糕什么样啊?”叔叔说:“明天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下午放了学,我很快地跑到叔叔家。一进门,我就注意着,想看看千人糕究竟什么样,叔叔是怎么准备的。可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我很奇怪,要上厨房去看。叔叔说:“不用去,糕早就做好了。”说着,婶婶端出一盘平常的枣糕来。我连忙问:“这就是千人糕吗?”
       叔叔笑着说:“这就是千人糕。你知道这块枣糕怎么做成的吗?做糕要用面,面是米磨成的。米是稻子碾成的,稻是农民种出来的。你算算从种稻到磨面,要经过多少人的手?种稻要用犁,犁是铁工做的。从采矿炼铁到铸犁,要经过多少人的手?磨面要用磨,磨是石工做的。这又要经过多少人的手?蒸糕要用蒸笼,蒸笼是用竹子和木头做成的。砍竹子,锯木头,做蒸笼,这又要经过多少人的手?还有,糕里有枣,种枣树的,运枣的,又要多少人?”
       叔叔接着说:“还有呢。我们蒸糕,要矿工供给煤,要铁工供给锅。蒸糕的时候要用布垫在下面。一说起布,就会想到种棉花的,摘棉花的,纺纱的,织布的,还有制造纺织机的……真不知道还要加上多少人呢!你仔细想想,要是没有这么的多人劳动,你能吃到这块枣糕吗?”
       听了叔叔说的话,我明白了,一块糕也好,一碗饭也好,都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

【1964年小学语文第5册第15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9-1 12:04:56 | 只看该作者
江丽华 发表于 2015-8-30 20:19
我们同龄,你怎么是68届而我却是67届的?

       大概跟月份有关,秋季招生,上半年出世的就能注册,下半年出世的就要晚一年了。

点评

原来如此。跟现在的不同,如今的小孩上小学是以9月1号为界限。  发表于 2015-9-1 18: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8-30 20:1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5-8-30 20:36 编辑
刘正明 发表于 2015-8-29 15:18
这篇小学课文我们68届的学过没有?佤没有印象了。不过“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个的红 ...

我们同龄,你怎么是68届而我却是67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8-29 17:18:11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5-8-29 17:05
一个豆瓣的旅行  
       我离开了豆芽筐子,就被放在锅里炒熟了。接着,盛在碗里,端到桌上,又被一双筷 ...

       从小学3年级读到这篇课文,我都当做这是一根豆芽自述的经历,有点奇怪,豆芽怎么会嚼不断、不烂?现在才发现严重误解了,豆瓣不是豆芽,这趟旅行应当是豆芽头的旅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8-29 17:05:1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豆瓣的旅行
  
       我离开了豆芽筐子,就被放在锅里炒熟了。接着,盛在碗里,端到桌上,又被一双筷子夹起来,送进一个人的嘴里。人的嘴里长着两排牙齿,两排牙齿咀嚼的时候,嘴里分泌出许多唾液,把食物搅和在一起。可是那个人吃东西太快,并没细细咀嚼,就把我咽下去了。  
       我顺着食道溜下去,到了个很宽大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胃。胃不住地蠕动着,分泌出胃液来。嚼细的同伴们都变成了稀粥一样的糊糊。可是我在那里住了半天,还是原来的样子。
       从胃里再往下,我到了一根弯弯曲曲的管子里。那根管子就是小肠。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很多肠液。像稀粥一样的同伴们到了小肠里,都被吸收了,送到人的身体的各部分去。我因为没被嚼细,白白旅行了一趟,只好同别的渣滓混在一起,顺着大肠排出体外来了。
(小学语文第523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8-29 15:27:14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5-8-29 15:23
                         壶盖为什么会动?     
       瓦特是二百多年前英国的科学家。       他小 ...

       这篇课文,我们在二年级肯定学过了,还记得课文有幅插图,瓦特坐在水壶旁仔细观察,但好像课文没这么长,可能版本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8-29 15:23:53 | 只看该作者
                         壶盖为什么会动?
     
       瓦特是二百多年前英国的科学家。
       他小时候,有一天看见奶奶在做饭。炉子上有一壶水开了。开水在壶里翻滚,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啪啪地响。瓦特很奇怪地问:“奶奶,壶盖为什么会跳动?”
       奶奶说:“水开了,壶盖就会跳动。”
       瓦特又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会跳动呢?”
       奶奶回答不上来。
       从这以后,只要炉子上烧开水,瓦特就坐在炉子旁边仔细地观察。他看见水开了,壶里的水蒸气直往上冒,把壶盖顶得一跳一跳的啪啪响。他想,一壶水发出的水蒸气,能够推动一个壶盖,更多的开水发出的水蒸气,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
       瓦特长大以后,还是不断地研究这个问题。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经过一次又一次试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小学语文第3册第28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8-29 15:18:46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5-8-29 15:12
初 冬  
       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 ...

         这篇小学课文我们68届的学过没有?佤没有印象了。不过“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个的红灯笼”这句倒是印象很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8-29 15:12:52 | 只看该作者
                                初 冬
  
       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木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
  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发出淡淡的光,一点也不耀眼。
  地里的庄稼收完了,人们正忙着在园里收白菜。
  雾慢慢地散了,太阳射出光芒来。
  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个的红灯笼。
  树林里落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
                                      (小学语文第3册第35课,1960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8-28 20:2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6-3-12 21:33 编辑


课文配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8-28 20:27:51 | 只看该作者
                                                                         锯是怎样发明的?

       木工用的锯,传说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次,鲁班承担了一项工程,要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项工程要用很多大木料,鲁班就派他的徒弟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斧子又笨又重,一天砍不了几棵树。工程的期限很紧,木料供应不上。鲁班非常着急,就到山上去看。
  山很陡,鲁班用手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棵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他心里想,一棵小草为什么这样厉害?他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两边有许多小齿,非常锋利,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把他提醒了。他想:如果仿造小草的叶子那样,打一把有齿的铁锯,不比斧子强得多吗?他马上跟铁匠一起动手,打了一把锯,拿到山上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
锯就是这样发明的。
(小学语文第5册第17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8-28 20:2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6-3-12 21:32 编辑


课文配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8-28 20:23:20 | 只看该作者
                                             电线杆上的火花

       有一天晚上,天下着雨。我和姚剑钧冒着雨回家去,走过一条偏僻的马路,忽然发现电线杆上的变压器一闪一闪地冒着火花。我对姚剑钧说:“看!变压器跑电了,得有人看着,还得赶快去报告电业局!”姚剑钧向四周看了看,马路上一个人影也没有,除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再没有旁的声音。他不由得胆怯起来,说:“我们还是赶快走吧,在这里很危险。”
       “不,我留在这里看守,不让行人走近,免得出事故。你马上去报告,让电业局派人来抢修。好吗?”
       姚剑钧听了我的话,少先队员的责任感使他胆壮起来,他说:“我在这里看守,你去报告吧,你跑得快。”
       我撒开腿就跑。跑了一截路,找不着有公用电话的地方,急得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忽然看到路口有一位民警叔叔,我立刻跑过去拉住他说:“叔叔!快!快!着火了!那边的变压器着火了!”
       民警叔叔听说着火了,问清了地点,立刻到岗亭里给电业局打电话,然后跟我一起赶到出事的地点。电线杆上的火花一闪一闪的,冒得更凶了。姚剑钧淋着雨守在电线杆附近,一动也不动。
       民警叔叔问:“他是你的同学吗?”
       我回答说:“是的。他守在这里,不让行人走近,免得触电。”
       民警叔叔抚摸着姚剑钧淋湿了的头发说:“谢谢你们,少先队员!你们快回去吧,我在这里守着。”
       我和姚剑钧向民警叔叔行了个礼,冒雨跑回家去。
       第二天上学,我又走过那条马路,看见电线杆上已经换上了新的变压器。

(小学语文第7册第6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8-28 20:1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6-3-12 21:30 编辑


课文配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8-28 20:17:04 | 只看该作者
                                                         称象

       三国时候有个人叫曹冲。他七岁的时候,有一天,跟他父亲曹操去看一只大象。
       许多人正在估计大象的重量,有的说一千斤,有的说两千斤,彼此争执不休。曹操问,“这只大象究竟有多少斤重?”这一问把大家难住了,一时答不上来。要准确地知道大象有多重,得用秤来称,可是哪有这么大的秤呢?
       这时候,曹冲想出个好法子。他说:“把大象牵到大船上,看船吃水有多深,就在船边刻上个记号。再把大象牵上岸,把许多石头搬上船。等船吃水也那么深了,就把船上的石头卸下来,分开来称。把称得的重量加起来,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大家听了,都说:“对,对,真是个好办法!”
        (小学语文第7册第21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8-28 11:37:22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5-8-26 22:19
拔萝卜     
       有个老公公,种了个萝卜。那个萝卜长得很大很大。老公公心里很喜欢。       有一天 ...



60年前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如今却是1~2岁幼儿的儿歌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8-26 23:00:13 | 只看该作者
          好姑姑
  
       小斑鸠,咕咕咕,
  我家来了个好姑姑。
  同我吃的一锅饭,
  同我住的一间屋。
  白天下地搞生产,
  回来扫地又喂猪。
  有空教我学文化,
  还帮妈妈做衣服。
  妈妈问她苦不苦?
  她说不苦不苦很幸福。
  要问她是哪一个?
  她是下放的好干部。
(小学语文第3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8-26 22:56:55 | 只看该作者
           秋天到
   
       秋天到,秋天到,
  田里庄稼长得好。
  棉花朵朵白,
  大豆粒粒饱,
  高粱涨红了脸,
  稻子笑弯了腰。
  
       秋天到,秋天到,
  地里蔬菜长得好,
  冬瓜披白纱,
  茄子穿紫袍,
  白菜一片绿油油,
  又青又红是辣椒。
  
       秋天到,秋天到,
  园里果树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
  架上挂葡萄,
  黄澄澄的是梨,
  红彤彤的是枣。
  
       秋天到,秋天到,
  咱社今年收成好。
  人人干劲足,
  处处歌声高,
  声声唱的丰收年,
  声声唱的公社好。
(小学语文第4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26 22:21:41 | 只看该作者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学一年级语文,1959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8-26 22:19:47 | 只看该作者
拔萝卜
     
       有个老公公,种了个萝卜。那个萝卜长得很大很大。老公公心里很喜欢。
       有一天,老公公去拔大萝卜。拔呀拔,拔不起来。老婆婆就来帮忙。
       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大萝卜。拔呀拔,还是拔不起来。小孩子也来帮忙。
       小孩子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大萝卜。拔呀拔,还是拔不起来。小花狗也来帮忙。
  小花狗拉着小孩子,小孩子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大萝卜。拔呀拔,还是拔不起来。小黑猫也来帮忙。
       小黑猫拉着小花狗,小花狗拉着小孩子,小孩子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大萝卜。拔呀拔,拔呀拔,拔起来了。
  (小学语文第一册,1955年版)

点评

哈哈,和我同龄啊。  发表于 2015-8-28 1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5-5 12:06 , Processed in 1.1388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