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0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半世纪的回忆(陈锦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3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半世纪的回忆》
陈锦乾(初中67届)


    五十年前的今天,云霄体育场(人民公园)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云霄人民为几百个革命师生赴京送行,我们有幸成为其中的两个。接着一辆辆二团货车把我们装车运往漳州,准备上火车。那时云霄到漳州的公路是土路,汽车在路上颠簸,嘿嘿平生第一次坐汽车,平生第一次出远门,车厢里学生仔们把随带的背包放下来,有坐有趴着,车厢里叽叽喳喳,充满兴奋,我敢说车厢里的学生仔不知道有多少个和我一样,都在经历这第一次!
    那时的汽车犹如年迈的老太婆走起路来晃晃荡荡,兴奋过去了,感觉有点异样,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晕车,肚子里在翻腾,异常不好受。被关在车厢里也不知道开到什么地方,也许没到盘陀,也许没到漳浦,庆幸的是竟然睡着了,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开了多远?醒过来大概快到漳州了,车厢里没有了欢笑声,只听前后左右都在呕吐,把那东西往牙杯里吐,那酸臭味,在密闭的车厢里可想而知。我想坏了,连锁反应,我要呕吐了,強忍着。一会人家说进漳州了。谢天谢地真到了,车子停车市第二招待所。
    漳州,龙溪地区所在地。儿时,没来过觉得神秘、新奇,街道比云霄宽多了,但是不敢走远,就在胜利路和二所旁边走走,没敢走远,二十八日晚上住在第二招待所。一夜无话,只是充满了新奇和兴奋。
    二十九日吃过早餐,应该是徒步排队去火车站。站台上一列开往北京的专列已经停在站台上,全龙溪地区革命师生代表都在这儿上车,每个人发了个证章,龙溪地区革命师生赴京代表,嘿嘿平生当了一次代表,也是平生唯一的一次代表!
    我们被安排在卧铺车厢,小小的一组卧铺本来六个人,竟然塞进去二十个人,我被安排在上铺,那么丁点地方竟然是二个人。地上横七竖八,坐着趴着,随便。车厢里嘈杂,像“客仔分盐”,有点闷热,随着列车徐徐开动,风从车窗里进来,好舒服。这会儿不知道那个车厢唱起了革命歌曲,心情好极了!铁轨的轧轧声,孩子们新奇地看着车窗外的山和树,一幕幕从眼前掠过,时不时把手伸出车窗外,觉得有细细的沙子一样敲打着稚嫩的手,原来那是煤渣,这时的机车是烧煤的。甚至火车在拐弯可以看到车头和车尾都觉得新奇。时不时的一声汽笛长呜,列车带着一群学生仔奔向远方,奔向无限向往的地方——北京!
    北京,多么神圣,共和国的首都,几天前,几月前,只是从书本上、从电影里认识她,何曾想过,也不敢想有幸去北京,那是一个多么遙远的地方!也就是一个多月前的八月十八日,毛泽东走出中南海,在北京街头接见红卫兵,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第二天晚上,我们坐在一中学生会的榕树下听广播。几天后,还是在那榕树下听广播,高年级的同学说,不久我们也可以去北京!去看毛主席!当时听了只当是笑话,是天方夜谭!高三的学生真是比我们低年级的学生懂得多!可是世间的事情有时真带有戏剧性,短短的个把月时间竟然成了亊实,而且鬼使神差地摊上我!嘻嘻,我可不是班干部呀,无非是沾了工人家庭身份的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37:05 | 只看该作者
    列车蜿蜒爬行在福建界的铁路上,别以为汽笛声声,其实时速也只是五六十公里的样子,三明、沙县,天黑了还没到邵武。还在福建省里!走了一个白天竟然没走出福建,这时才知道福建原来这么大呀!车厢里学生仔有人说走了一天还没出福建,怎么赶得上国庆节到北京呢?哎呀,当时的我们只知道北京好远好远,是要经过好多个省而已!
    列车在夜幕里向着北方奔驰,车厢里学生东倒西歪睡着了。列车停停走走,30号的白天来了,出福建了,车子到什么地方?生疏的地方,生疏的站名,终于有人说南京快到了。到南京要过轮渡 (车船),车船啥东西呀?好奇心,人人都有的,特别是学生仔,特别是长江,长江啥样子,以前只是读地理知道长江好长好长,这会儿到长江边了,都想看个究竟!坐在火车车厢里,只知道一会儿被拖到船上,一列火车被摘成两段,船的旁边是火车的货车,什么也看不到,连长江什么样子也看不到,这边看过去是客车,那边是货车,真是大失所望。知道经过一阵折腾,感觉船在动,大概个把两个小时说是上岸了,火车直接过了南京,带着我们没看到长江的遗憾又上路了。
    列车进入山东在原野上奔驰,我们的心也飞向北京。在济南站,有人在站台卖鸭梨(云霄统称山东梨),一斤一毛钱,薄皮,脆肉,汁甜。第一次尝到,真是太好吃了,穷人家的孩子听说过这东西,不要说尝,连看都没看过。两天来在火车上净吃家里带出来的面茶和饼干。说来好笑,饼干干吃就开水,饼干湿吃,把饼干浸水里,水果也就是香蕉,沒有多少水分。乍一吃这鸭梨感觉特别好,又解渴,印象特深,再过些年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鸭梨,也许是品种,也许不是第一次吃!身上一共带了十四元,这十四元是妈妈、哥哥、姐姐们给的,当时学校说这次旅程去四天,回来四天,北京逗留四天,毎人带十元就夠了!嘿嘿我竟然带了十四元,源涛说他带十七元。后来回家算算来回鸭梨至少花掉四、五元,多么爱吃可想而知,要知那可是一斤一毛多钱呀!
    火车在飞奔,可是到了国庆节早上听车子广播,毛主席出现在天安门,向全国人民向革命师生挥手致意。那种赶不到参加国庆典礼的遗憾在车厢里漫延开来,惋惜之情溢于言表!突然有人说,晚上还有焰火,毛主席还会到城楼上观看国庆焰火,这是往年的惯例。新的希望又在师生中燃起,就怨这火车走得太慢,老是临时停车,殊不知路上有多少趟列车为这趟专列让路!到了晚上,车厢里的广播再度播放毛主席在八点多登上城楼,而且来到天安门广场和群众共度国庆。整列车都是唏嘘之声,迟了一天竟然失去见毛主席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38:17 | 只看该作者
    列车通过沿途城市,国庆节之夜灯光辉煌,到处是一种节日喜庆的景象,霓虹灯五光十色。这也是第一次看到,太美了!可是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快点到北京!有人说天津到了,知道北京就在咫尺,可是晚了,这时已经深夜。列车终于停靠在北京站,机车也许也太累了,车头正喘着粗气。这时已经是十月二号凌晨一点。将近七十个小时的火车旅途真是太累了!
    列车停靠在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北京南站),早有北京卫戍部队的解放军在那儿等候接待。应该是換乘客车至天坛公园门口下车。路途並不远。国庆节的公园门口摆着好多盛开的非常美丽的金黄色菊花。因为咱是小地方的人从没看过这么多这么美丽的菊花,所以印象很深刻。也顾不得细看,匆匆被带进公园。只见一溜用芦苇搭建的,类似工棚的革命师生接待站;棚里灯光明亮,打地铺,垫着芦苇席子。放下行装,各自整理床铺,新奇,疲惫。这时传开卫戍部队负责接车的解放军的话,说他们从国庆节早上就在火车站等我们,说是我们一到站就接我们去天安门广场,而且我们是福建前线来的,被安排在金水桥那儿(最前边) ,谁知到2号才到。大家又是一阵唏嘘和惋惜。
    孩子们坐了好几天的火车,确实太疲劳了,苇棚里一通嘈杂过后,尽管灯火通明,闻着地铺上芦苇的特有清香,安然入睡。
    天刚蒙亮,就叫起床了。馒头、咸萝卜絲和一桶热腾腾的白菜汤(烟囱白)就是我们的早餐。北方的早晨,第一次感受到空气清新,有点凉,但不是云霄传说的那么冷,根本用不着穿棉衣,这时是秋天,金秋!但是却能从嘴里呼出一团冷气。毎人发了张卡片,说是可以乘坐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还有两枚象宝贝一样的,一分钱硬币大小的毛主席像章。几乎是一致提出去天安门广场,那儿是魂牵梦想的地方。走出公园,来到大街上又是另一番景象。街灯通眀,一队队的学生仔喊着号子,小跑。是否晨练也不清楚。挂着十几个大喇叭的宣传车播放着让人沸腾的革命歌曲和语录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革命,是我的第一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41:13 | 只看该作者
    嘿嘿,我们真的来到天安门广场。天安门还真跟画上的一模一样!虽然是第一次看到它,可是在电影里在图片上已经无数次见过它,再熟悉不过了!是那么的金碧辉煌,那么亲切!此时此刻想在天安门前留个影是毎个师生最迫切的愿望!好在同行的归侨陈连登老师自带一部相机,为我们年段的学生毎个人都留下这宝贵的一瞬间。
    天安门广场也太大了,不愧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广场上竖立着马恩列斯的画像,对了还发现了孙中山的巨幅画像,那时心想,孙中山不是国民党头子吗,北京那么革命,首都那么鲜红,怎么会有他的画像,哎,也许让他矗立在这儿也许有他的道理吧?
    那诗歌里说的长安街无限延长,就在眼前,那么宽广,那么笔直,真没见过!就和天安门广场连一起成丁字形,据说开大会这广场能容下五十万人。这时的长安街车辆好多,但不像现在密密麻麻的。公共汽车,拉货的十轮大卡车,小汽车,自行车,甚至拉货载人的脚踏平板车都混杂在一起。我在天安门前的留影背景就有一个老头子踩辆三轮车。
    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汉白玉大理石,有点斑驳,显得有点旧,那是年代的烙印,那会还可以脚踩着大理石板走,护拦还可以摸。(现在不行了,桥面铺垫,栏杆铁链,不让靠近。)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的中轴线上,威严肃穆。我们走上台阶,一幅幅浏览,因为中学语文读过,那是1840年以来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史。偶尔还用手摸摸。(现在不行 ,连台阶都不让上。)
    广场西侧雄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东侧历史博物馆。真是东看看,西看看。最后有人提议去天安门旁边的劳动人民文化宫玩,那时故宫没有开放。印象里,这就是十月二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43:48 | 只看该作者
    三号,四号,干什么去了,时间太久了回忆不起来。无非是去北京院校观看大字报,这是我们来京的主题任务,学习北京的大专业院校如何进行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当时叫取经。
    值得一提的是十月五号被通知全体师生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下午四、五点钟的样子,大客车把我们带到北京工人体育馆。体育馆呈圆形,也真夠大的,也许能容下上万人。我们被安排在主席台同一边的看台上。不一会体育馆里已经座无虚席,高音喇叭不断地播放着革命歌曲,参加会议的师生也唱起歌来,此起彼伏!气氛异常热烈。体育馆的绿色草坪上放着八个大字,“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真好看真有趣,原来标语可以这么干,放在草坪上。后来知道这是文革中北京的一次重要会议,叫全面向资产阶级开火宣誓大会。也就是向所谓资产阶级当权派宣战的动员大会。
    康生、陈伯达、江青到场。陈伯达发言,操着难听的普通话,根本没听懂,主席台上的人影影绰绰,根本看不清。轮到江青讲话,这会可听清楚了!这时的江青也就是五十岁左右,嗓音很高,很清晰,她说:我代表党中央,代表毛主席问你们好!新奇,印象特深,她怎么不说向你们问好,而是问你们好!那时的学生仔,学识很浅,老是觉得怪怪。此时的江青出席会议总爱把这句代表党中央,代表毛主席挂在嘴上,以致后来毛泽东极其反感,在政治局会议上,毛说,江青这个人动不动就代表党中央,代表我!她是她,我是我,她代表得了我吗?
    会上还有各地代表发言,无非是冲破各地方的层层阻力来北京,直到散会真听没进去多少,回到天坛已经九点多了。
    五号以后几乎毎天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没有记日记,但是知道去北大、清华、北师大、中宣部、文化部、统战部、团中央……记得清楚是团中央当权派,应该算历任吧,竟然是三胡,胡耀邦、胡启立,一个可能是胡乔木。大字报铺天盖地!
    在天坛公园住了十来天,芦苇棚子(新的),虽是地铺,也没什么,其乐融融,就是卫生条件很差,洗脸刷牙,甚至洗澡都从自来水龙头接,有时连脸盆都不用,毕竟脸盆不是毎个人都带。厕所是挖个类似战壕的沟沟,旁边围上芦苇席子就完事了。十来天竟然没怎么洗澡,甚至连衣服都没怎么换。像我这样的穷孩子,单衣单裤,棉衣是姐夫那儿借的,源涛说是他大哥的。
    我还带着姐夫的木工箱子,真是土得掉渣,带木箱子也许龙溪地区只有我一个,绝无仅有。可是这只木箱子土是土,在苇棚子里成了抢手货。同学们出来十来天,好多人要记日记,写家信,地铺上有只箱子当小桌多好呀!多年以后姐夫常指着他的木工箱子对工友说,这箱子闯过北京!嘿嘿,多有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45:18 | 只看该作者
    说吃的吧。在这儿住了十来天,其他都可以克服,就是天天、顿顿“老三篇”:萝卜丝、白菜汤、连一点温度都没有的馒头!多年后想起来都生畏,不过那时的大人和小孩子真能吃苦!想喝米汤,想喝稀饭,想吃大米饭,真是最迫切的希望!这么苦,好象也没多少怨言。真难为首都人民。据后来披露当时北京的市民五百万,单从串联开始到结束接待全国各地来京师生二千多万,也就是北京人不管大小老幼,平均每人接待五位客人。我们吃的馒头是四五天前就蒸好的,哪还有一点儿热气,应该像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老乡支前的老办法吧!
    天坛,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有趣的是走上天坛的汉白玉台阶,就是个圆形的建筑物,宝蓝色的琉璃瓦很是漂亮。大门紧闭,但是有个圆形围墙叫回音壁,站在这儿呼喊一句话,传回断断续续变成两三句同样的话,比如在这里大声叫一声“源涛”,贴近墙壁可以听到:源涛,源涛,涛……什么道理当时没弄懂,只是觉得有趣!
    在天坛公园住的日子里还发生过更有趣的事。那天,应该是没有安排集体外出,可以自由活动。我和源涛两个人出来逛街。公共汽车、电车都不要钱,这站上,那站下,进啇店,溜街,走累了就上车,漫无目的。北京的公交车,毎个车子都有一名小学生用纯正的北京腔报站名,过站念一条毛主席语录。虽然人那么多还是井井有条,遇到上站的人多,乱挤,有人站出来高呼:要革命的排队,不革命的滚蛋!那会儿谁承认不革命?马上排得整整齐齐有序上车,那是北京一景。
    在天坛公园住了十来天,忽然说要搬家。
    哈哈说漏了,此段应插在北京一景的后面。两个小屁孩,仗着乘车不要钱,东走走,西看看,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只知道乘几路车返回,因为我们口袋里有张一分钱的北京交通图。累了,找了路车返回去,在车上,源涛睡了,我也睡了,公交车到了终点站被赶下车。这时已经六点,北京这条线的公交车已经停止运营 ,乘车回去已经不可能啦,于是俩人逢人便问往天坛怎么走,我觉得问无数次,最后两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终于回到天坛巳是八点多,同学们以为我们丢了,急死他们了。草草啃了个馒头,就睡了,那晚睡得真香,以致终生难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47:1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终于从天坛公园搬到西直门旁边的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来这里条件好多了,这是一所大学,也是文革前,四清运动刘少奇妻子王光美蹲点的院校,校内还有好些写王光美的大字报。王光美比刘少奇早被揭发批判,此时的刘少奇还没有被冲击,还没有出现打倒刘少奇的大字报!只是从第二号人物被挪位而已!
    来到建筑工业学院生活条件好多了,还是统地铺,不过是在礼堂,或者会议厅。也有食堂,伙食好多了,早上竟然有稀饭,中晚餐馒头和白米饭。此时北京人吃的大米虽然发黃,陈年米,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如获至宝。南方人吃惯了大米,一下子十来天都是那“老三篇”:萝卜丝、发硬的馒头和白菜汤。这儿有了米饭,有了大豆、蔬菜,还有马铃薯炖肉。终于见到油星子啦,第一顿饭那个快活劲真是无以言表。风卷残云,狼吞虎咽都不为过。可是几天以后,发现有馒头沒吃完搁在那,有饭没吃完剩下半碗,甚至饭团饭粒掉地上!人呀,真是不能宠。接待单位弄来好些小学生,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排成纵队从这边齐歩走,喊着口号:反对铺张,反对浪费!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犯罪!这办法真灵。而且据接待方说,此时的北京居民每人毎月只有四斤大米,其余都是杂粮!说到这步田地真是不好再浪费了,毕竟人还是懂道理和良心!
    在这段日子里除了还到院校看大字报,还去了动物园。动物园里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好些动物。老虎懒懒的趴在那儿,想让它站起来,朝你看看,怎么喊那也是趴在那儿,最后连理都不理你!也许它在那儿想像你们这样的小屁孩见多了!转过去看到猴子,在猴山活蹦乱跳!狼在笼子里焦躁无比,狡黠的眼光,无时无刻都想窜出铁笼子,在我的印象里动物就数狼最狡猾。最有趣的是大像,那庞大的身躯,笨拙的行动,脊背上都有黑色的青苔,鼻子时不时卷起泥土扬起来,不知道是撒欢还是吓唬人!
    去了北海公园,故宫后面的景山公园,那儿有明朝未代皇帝吊死在那儿的歪脖子树!去了颐和园,赞叹那些古建筑和皇家园林,金风送爽,真是心旷神怡。小孩子没什么思想,有吃有玩,感觉北京真是好地方!
    北京的秋天是很美的,那时没有雾霾一说,秋风送爽,天空瓦蓝,除了早晚较冷外穿件毛衣基本上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48:25 | 只看该作者
    那天安排去香山。北京香山尽显秋天美色,最有名的莫过于香山红叶。红叶,其实就是枫叶,有暗红、紫红、鲜红、橙黄,黄的象金叶子,微风轻吹,片片落叶犹如只只蝴蝶翩翩而下,很是好看。同学们,特别是小屁孩包括女孩子在地上寻找最漂亮最可意的红叶子,说是可以当书签。还有同学在树下的瓦片上刻写字句,某某到此一游,写好埋在树下,说是将来再到北京把它翻出来肯定很有意思,这是小家伙们的美好愿望,大家都知道来一次北京不容易,想留下纪念也无可厚非!
    香山回来,师生们觉得该去的院校和什么部的大字报看得也差不多啦,该去玩的地方也都玩了!师生觉得离家十几天了,早就超过北京逗留四天的原计划,而毛主席接见的日子遥遥无期,虽说四处打探都没消息。一些人自以为肩负历史使命,说是不能辜负云霄人民的厚望,要赶快回家,回家干革命!那都是些高年级的同学和老师。而大部分人认为来北京两大主题任务,取经和受毛主席接见,两项任务只完成一项,而没有受毛主席接见就回家,才是辜负家乡人民的寄托,来一趟北京不容易,大有没脸见江东父老的说法!
    很明显师生中分成两大派,各自陈词,慷慨不可名状!最后达成共识,回家,订火车票日期尽量往后推。我们,低年级的同学,可以说是小喽啰,只能听从大头目的决定!内心还是想多逗留些日子,没有受到毛主席接见就回去,心里不甘!小孩子从没有离开家和亲人真是好想回去。哎呀,就听大头目们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50:59 | 只看该作者
    这时师生们也没闲着,刻起蜡板,支起油印籶,翻印传单,轰轰烈烈,忙得不亦乐乎。什么陈伯达的讲话,叶剑英、江青、康生接见红卫兵的消息,毛主席语录,夠你忙的。本人虽是低年级,有人说俺会刻钢板(蜡板)也参加了,嘿嘿找到正事啦!
    到了十四、五号有人说某领导人接见红卫兵时说,近日可能有中央首长再次大规模接见红卫兵!此消息在师生中传开了,再次燃起了希望!谁都知道中央首长就是毛主席。十七号晚上正式通知:十八日,中央首长接见我们,并发了二条饼干,说是明天中午的干粮,明天早上五点汽车来接我们。师生中沸腾了,那是一个不眠之夜,欢喜、兴奋、激动,毛主席接见,终于盼来了!大厅里(寝室)又是“客仔分盐”,三五成群,热烈交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一九六六年的十月十八日,这是一个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早上四点多钟,来接我们去见毛主席的车子到达,这时我们已经匆匆吃过早餐,无比兴奋和激动。大客车载着我们从建筑工业学院出来,走西直门上了长安街,长安街上灯火通明,像是过节的气氛。秋天的清晨,北京有点冷,但是师生们此时的心是热的,因为高兴一上车就开始唱革命歌曲,唱语录歌,几乎车车如此!那种热烈的气氛溢于言表!突然发现长安街上,人流越来越多,用什么形容好呢,叫川流不息吧。
    车子开过天安门,街灯、广场灯一片璀璨,很明显的节日气氛。人流越来越多,过了天安门不远,车子没法走了。我们被叫下车,整队步行前往。目的地在哪,我们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头们也没交代去那儿,只是交代跟着走,不能掉队,决不能掉队!我们这些小孩子也知道掉队可不是玩的。人真是太多了,一队队,无数队,都有组织。要是走丢了要找自己的队伍,真是比大海捞针还难!
    事后一算,这次是毛主席第五次接见红卫兵小将!嘿嘿说了半天我们就是当时的红卫兵小将。一百五十万人,呵呵这么多人,这么早,从各个驻地出来,同时都是赶往指定的接见地点!反正此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别掉队,别掉队!队伍时走时停,时而慢慢走,时而小跑……怎么那么远,何时到目的地?晨曦出来了,还在走,太阳出来了还在走……
    大概在将近八点时终于到达目的地。整队!原来被安排在东直门以外郊区的公路上(公路大约二十米宽),沿公路边列五纵队,说是个子小的在后边站,个子大的在前边坐。第一排是北京穿着军装没有军衔的大学生叫标兵,接见时不能挤标兵,标兵的距离是手拉手,我们的距离是个挨个。后来回想这些所谓标兵应该是北京卫戍部队,或者有士兵和大学生混杂,来保卫安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53:43 | 只看该作者
    整好队席地而坐,秩序井然。又开始唱歌,拉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接见,反正安全到达目的地,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这就是我们小孩子的心情,等就等呗!呵呵。
    九点,十点,巡路的军用摩托车、吉普车,来回穿梭,这是接见的保卫和准备工作,气氛凝重、严肃。到了十一点,好多辆摩托车和军车过来,有人喊:来了来了!我们的视线在公路上不过百多米,人群全站起来,人潮涌动,气氛热烈,可是来的还是巡逻车。如是三、四次,忙坏了那些站头排的标兵!中午到了,好累,肚子饿了,吃着带来的饼干算是中餐。
    一点,军用摩托车、吉普车开道过后,毛主席的座车排在第一辆,车子徐徐开来(二十几公里的车速)。他一手扶着车上的把手,一手高举着向师生们致意!毛主席魁梧的身材,应该是18左右吧,很健康的肤色(也许有化妆),和电影里的没有两样,只是牙齿有些黑色。因为我们的距离只有六七米,所以看得很清楚,而且我们都是站的。此时“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震耳欲聋,谁都想多喊几句,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人人如此,不管你多么淡定!用什么形容呢,声嘶力竭,歇斯底里,都不为过!当时那种热爱领导热爱毛主席的热情象烈火!就这几分钟有些女孩子竟然嘶哑啦,几天都说不出来,这不是我渲染是事实。
    林彪第二车,周恩来第三车,刘少奇第四车(挪位给林彪),然后才是那些元帅们!第二车的林彪几乎没人看到,因为人们的注意力都在毛主席,车子是徐徐开动的,谁都想多看毛主席一眼。第二天报纸出来才知道林彪是第二辆车,没看到理所当然。
    接见的车子都过去十多分钟人群还不愿散去,有的说等他们返回来再看一次,意犹未尽,异想天开。此时我在毛主席语录的扉页写下“一九六六年十月十八日下午一时十分见到毛主席”。
    标兵们撤了,我们也打道回府,那时那种喜悦和激动溢于言表並非我一个。回去没有车子接我们,步行回去!这回不怕掉队了,三五成群,像散兵游勇一样,是有些累,昨夜无眠。好在沿途北京胡同的大爷大妈们和小孩子提着热水瓶装着茶水,让我们尝北京的大碗茶,第一句话就是见到毛主席没有?我们说见到了!大爷大妈,孩子和我们都发出会心的微笑。嘿嘿,我们真像解放战争像抗美援朝的英雄凯旋归来一样的礼遇,又饥又渴喝着他们的大碗茶,心里美滋滋的!从二点步行回来,喝了不知多少大碗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5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到住地五点多。原来我们住地到接见地点竟然有十五六公里。此次接见一百五十万人,列队竟然八十公里,毛主席时年七十三岁!站立车上要四五个小时(知情人透露),真是难为他老人家!毛泽东就爱干这举世无双、史无前例、空前绝后的事情,四个月的时间他竟然邀请了将近两千万的小客人,八次接见了一千多万!大手笔,大魄力,嘿嘿世界上去哪找这样的当家人!
    我,花了十四元,从出发到回到家里二十七天,遍游北京城,受到倾巢而出的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也可以说是再无来者吧!历史的机遇!不,是奇遇!
20180413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7:58:07 | 只看该作者
《天安门和天安门观感》
陈锦乾(初中67届)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昔日的儿歌,虽然是小孩子们唱的,但是这歌声却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北京天安门真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吗?只是中国人民的最优秀儿子,人们心中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在《东方红》歌曲中被誉为红太阳!一九四九年建国之时,毛泽东就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犹如初升的太阳喷薄而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天安门从此而神圣,毛泽东从此而伟大!可是现在的天安门上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似乎没有以前那么金碧辉煌,或许少了太阳光芒的缘故吧?
    再说天安门广场,被重新规划,又是植树又是种草,似乎不如以前那么宽广!人民英雄纪念碑也不让游客靠近,况且进入天安门还得安检。昔日人们在广场上嬉戏,甚至放风筝,各族人民很随意的欢声笑语没有了,连少年儿童也少见,现在剩下的都是一队队的旅游团。
    阔别二十五年的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我似乎找不到昔日的影子,好像有些失落,这是我今天的观感。难道是人老了的缘故吗?
20180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8:1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18:16: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8-4-25 20:03 编辑


水长城,八达岭长城一部分,大名鼎鼎的戚継光镇守,我们不远万里来找他,可是他去国防部述职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4-25 20:0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8-4-25 20:02 编辑

《长城之遐想》
陈锦乾(初中67届)

    当你站在长城之上,任雄风吹拂你的脸庞,极目远眺,群山之巅的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似要腾飞,此时此刻令人遐想无限。
    长城,冷兵器时代御敌的巨器,真正的国之重器!世界独一无二,空前绝后的建筑工程!望着那一座座的烽火樓,仿佛回到那二千年来狼烟滚滚,手持弯刀身骑悍马的马背民族企图越过眼前这建筑——长城,而一次次败北落荒而逃,长城上的滚木擂石,以及利箭如蝗,也真是太可怕了!山高路陡,长城又都在山巅之上!任你骁勇善战的將军只能望长城而兴叹!既使某处垛口突碰,狼烟一起,守护长城的军队便随烟而至,剿灭你没商量!
    话说回来,如此的国之重器,耗费了多少的钱银和人民以及士兵的血泪!二千年来有无数的孟姜女和万喜良吧?进入当今已不再是冷兵器时代,长城已成一种摆设,而且长城内外都是中华民族,兵戎相见的日子也许一去不复返了,但长城是历史的见证,告诉中华子孙,长城的历史功用、以及中华民族的悠久,強盛和伟大!
    (2018、0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8-4-25 21:16:50 | 只看该作者
陈锦乾  我看了照片想起来了,是  虎山行  的红卫兵。他认的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5-5 19:26 , Processed in 1.2324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