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8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我最怕挑担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00: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何再金 于 2012-5-16 07:45 编辑

关于挑担的话题就不提了,我是回乡学生深有体会,提起挑担的话晚上我就做恶梦。我参加生产队劳动上深山烧火碳,挖柴头,挑稻谷等等等等,到收工时北肚空无一物,上肩头的担子最轻120斤以上,挑过的担子最重近180斤,路是羊肠小道,有上坡有下路程在2公里以内。酷夏两眼冒金星,心脏有时像要炸开有时似乎要停止。累的曾经哭过。原因是形势所逼的当时英雄。也是当时为了多赚点工分求生存吧。据农村劳动者总结:无论男女经过劳动锻炼后有的人每斤体重可以挑重3斤多,我村就有几个那种人,其中有一个女人是我邻居年龄大我一岁经常挑起180斤以上的担子,短途曾挑过近300斤重。有的人斤体重可挑2-3斤,有的挑1-2斤,挑最轻的人每斤体重只挑1斤重以下。我属于倒数第二档的类型。现在的我属于倒数第一类型。我很害怕挑担子!就此告别重担,来些轻松愉快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2-5-16 09:36: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5-16 12:1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黄厦选 于 2012-5-16 12:29 编辑

挑担的问题正明“表演”刚刚告一段落,何寨主还没看过瘾,又想让正明上场进行第二季的挑担“表演”?正明这下子高兴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5-16 12:41:38 | 只看该作者
“每斤体重只挑1斤重以下”
请楼主想想,这一级别包含范围太广,可以再分为5至10个级别。经按劳动锻炼后,挑担的最轻级别应该定为多少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后确定。比如,三岁小孩经过劳动锻炼,能挑多少斤?四岁、五岁……80岁、90岁……
这是我的建议,提出与楼主商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16 14:1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5-16 14:19 编辑

        再金说“关于挑担的话题就不提了”,但还是提了。因为这是我们这代人难以回避的话题。挑担,尤其是挑重担,特别是饿着肚皮挑着重担翻山越岭,这是谁都不愿意去干的事;可我们这代人、尤其是生长于山区的人是难以逃避的生活现实:有时,扎紧腰带、横着鼻子、竖起眼睛负重而行之是不得不干的事!

        砍过柴火的人都知道其艰辛:早上天蒙蒙亮就出发,走了十几里山路、砍完柴火后已是饥肠辘辘,此时才开始挑起百多斤的柴火翻山越岭返回!   刚开始感觉还行,心中预定到第一回歇脚点(如‘蚂蝗塘’)一般可以坚持达到达;可稍歇脚后再挑起的担子就感觉沉重的多了,下个歇脚点的距离越变越短、还经常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就撂下担子,……。我若挑到到高田村农田时,眼睛就开始乱转了——田里有什么可以充饥?瓜类,不管是地瓜还是菜瓜、不管是否施了农药,只要看到、只要没人在(一般已是中午了,田间很少有人),偷了,地瓜用田沟里的水稍洗后便边挑边啃,瓜类连洗都免了;此时,学校中老师 “做老实人”的教导都在九霄云外,心中唯有的准则是——生存!……。一担柴火挑到家中时全身几乎都发软了,此时,不想吃饭唯有补充水分和休息,……。
        所有负重活儿的苦,要属上山砍柴、割草最苦——饿着肚皮、顶着烈日、长距离负重翻山越岭!然而,当年又是家家无法避免的痛苦。尽管后怕,但看到屋帘下面柴火不多时,又操起砍刀尖担、硬着头皮再出发了,……。何谓“常态化”,我理解为‘行为趋向于自然、正常的状态’,尽管有些事不尽合情合理。应当说,我是幸运的:上山砍柴火只是为了自给。而有不少人却把它当成一种收入来源:砍来的柴草挑到砖窑或运到城里买钱。他们咬牙负重、翻山越岭更是常态化的事!
       现在,柴草作为生活热源的少了,可上山砍柴族依旧存在!我堂兄(林建山,夏选认识)年逾六十,仍常年被雇佣砍柴,我劝他放弃,他回答:那怎么生活!是的,生活把六十余岁的他逼到还必须作为‘樵夫’—— 他太太刚做完癌症手术不久,两个儿子却因运输假烟当啷入狱(据说,属包运,还得欠制假者的烟钱),两个儿媳走了,却留下二个上小学的孙子!像他所说的,我除了卖力气还能干什么?而幸好现在年轻人不敢上山砍柴我才有这份钱可赚!   还感谢年轻人没跟他竞争职业!悲也。

       挑担、负重是痛苦,我们都曾经经历过。但可以说,也仅仅是经历过,不管是同学们在林场‘间伐’那几个月的辛苦、还是再金同学砍柴烧炭的辛苦,都是我们这代人的阶段性历练。看看至今尚存的那些樵夫、挑夫、纤妇们,我们无法再讨论如此负重是否合情与合理,只有感谢生活对我们的宠爱、给予我们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5-16 15:0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2-5-16 15:35 编辑
黄厦选 发表于 2012-5-16 12:18
挑担的问题正明“表演”刚刚告一段落,何寨主还没看过瘾,又想让正明上场进行第二季的挑担“表演”?正明这 ...


黄老师不但善于偷换概念,还善于拱火啊。放心,挑担话题佤没有说告一段落嘛,72回至今只贡了3、5回,大头在后面,我们农场的故事还没展开,从哪里得出告一段落的结论?还是偷换概念成自然。
佤也不太愿意花很多时间在这个话题上磨牙,因为发现贡来贡去经常说的不是一回事。不过,由此可以勾出一些往事,拉拉杂杂写,等于给自己留下文字资料。没有商榷对象,写起来就没有什么干劲。
像再金这挑担话题,跟佤说的也不是一回事。佤不是在谈平地挑担的极限问题,那是可以有很多特例;也不是讨论创极限记录的个别、个体、非常态事例,那在吉尼斯大全里有很多而且还在不断涌现;也不否定非常态情况下,会有些不可思议的超体力体能情况,这种特例早就知道,都有合理的解释。佤一再强调,谈论的是在山上频繁挑重担翻山越岭的可能性,而且是具有普遍性、长时期的现象。
打个比方。一个成年劳动力平常一顿吃4~8两米,正常(先不考虑有没有米的问题);有人试过一顿吃了2斤米,非常态,但也不奇怪(佤有一次最高纪录:一顿1斤6);有人顿顿要吃1~2斤米,更非常态,但作为特例仍有可能。但是,要是有个村子每个成年劳动力顿顿都吃2斤米,习以为常,不被撑死,没有胃病,这就很奇怪,就有研究为啥米他们食量与众不同的必要;除非世人突然发现,原来我们个个都有顿顿吃2斤米的天赋、只是我们自己浑然不觉,从不去超常发挥。

实际上,挑担话题还没有告一段落,正方(“三英”)的贡法就纷纷转换了,经过修正后的情况,基本上说明佤的最早观点并没有什么站不住脚的地方。不是吗?佤认为圆岭如果有过“挑百斤以上重担满山跑”,首先这是缺乏山区劳动经验的表现,也就是说,一直没有否定为不可能、不存在,然后,一再指出这是不合理的、不可能持续的、而且后果严重。从“三英”后来一步步深化的说明里,不是也都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吗?说明在合情合理的事实面前,双方说的并不会有多少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16 16:52: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5-16 17:10:04 | 只看该作者
按照体重测算能挑多重,不太实际。人的肌肉分红肌肉白肌肉,红肌肉耐力好,白肌肉爆发力强。各人种红白肌肉比例不一样,黑人在不少体育项目上有优势,尤其爆发力强的短跑、跳远、拳击、篮排球等等,在于白肌肉比例高(所以黑人系黑皮白肉),但肌肉密度也较大,浮力差,因此黑人很少游泳健将。但肯尼亚黑人长跑和马拉松很强,主要是出自高原地带的部落,红肌肉较强大。
汉族人白肌肉比例较少,所以爆发力差一点。而耐力相对好一点,于是善于吃苦耐劳(有一定关系)。
农民不是训练有素的举重、摔跤、柔道等等运动员,哪能用体重来衡量挑担体力,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地方情况也不一样。但不管挑多少,同样重量的担子,走平地与走在山上,消耗的力气肯定是很不一样的。即使不在山上,挑同样重量担子走在沙土里(沙滩、沙漠)、泥泞里、冰雪上,都比走平路感觉更费劲、更快疲累。
体重与负重的关系,总是瘦人(体重轻的)比较会挑,没见过善挑重担的大胖子,连自己身上的赘肉都搬运得气喘呼呼的,岂能挑得来1~2倍于自身体重的担子?瘦人比较会挑担,自然体重与担子之比值会大一些。实际上,应该反过来说更合适:因常挑重担才偏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5-16 17:37:1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最不怕挑担子的是哪位?唔系再金的女邻居,更唔系任何一位吉尼斯纪录创造者。
最不怕挑、最有耐性的挑担者,系愚公的子孙,从家门口挑一担土石(多重唔栽),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东海边,倒在海里,再往回走。一年只能走个来回,还想子子孙孙永远挑下去。
挑得最重的系二郎神,能担山(唔栽几亿亿吨)狂追太阳,追上一个就压在山下,一连追上了九个太阳。
挑到最高处的系牛郎,能挑起一对儿女,一口气挑到银河上,比珠穆朗玛峰高了不知多少万倍。
挑得最远的系沙僧,一担唐三藏的破家当,挑了20年,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一直挑到西天,挑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毫无怨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5-16 17:54:59 | 只看该作者
黄老师想不想也上去表演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5-16 20:09:34 | 只看该作者
那年代大家都挑过担,我也挑过,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喝到干净的井水。我们家住在池塘边,院里的井水和池塘水根本没区别,82年回云霄呆了一年,那个池塘都填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5-16 20:4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2-5-16 20:49 编辑
彭伊 发表于 2012-5-16 20:09
那年代大家都挑过担,我也挑过,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喝到干净的井水。我们家住在池塘边,院里的井水和池塘水 ...


看你跟陈伟芬拉呱,好像住在塘坪塘边的“常委楼”里?李明光家就在那个楼里。说的是不是塘坪塘啊?佤小学4年就在那边教室,有时跟同学跑到塘边打水漂。当时那水塘还可以洗菜的。
如住常委楼,离县医院不远,挑水可去县医院旁边水井,全温烧人拢知道,那个井(是不是叫做“菜园井”?)的水系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5-16 20:57:41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2-5-16 20:47
看你跟陈伟芬拉呱,好像住在塘坪塘边的“常委楼”里?李明光家就在那个楼里。说的是不是塘坪塘啊?佤小学 ...

当年我们住在经堂口那个池塘边,是一个地主的旧宅,出门就是一个小巷子,走出巷子就是百货公司,拐弯是大操场,大礼堂,县政府。记忆中就是如此,不记得什么常委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5-16 21:00:40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2-5-16 20:47
看你跟陈伟芬拉呱,好像住在塘坪塘边的“常委楼”里?李明光家就在那个楼里。说的是不是塘坪塘啊?佤小学 ...

还有挑水的那个井在哪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路途遥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5-16 21:4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2-5-16 21:48 编辑
彭伊 发表于 2012-5-16 20:57
当年我们住在经堂口那个池塘边,是一个地主的旧宅,出门就是一个小巷子,走出巷子就是百货公司,拐弯是大 ...


唔,看来你记忆有点混淆了。70年代,经堂口哪有啥池塘啊?要走到献宝山那边才有几口小池塘。百货公司倒是在经堂口街边,可是离大操场(大草埔吧?)大礼堂,方向正相反,很遥远啊。
如果县政府、大礼堂不会错,你家还就是住塘坪塘。你要上学,从小巷子往外(东北角)走,出了小巷口,要先经过温烧旅社(楼房),再看见斜对面的二层楼的综合商场(不是百货公司),从综合商场前拐往北,左边(西)就是县政府(旧人委会)池塘,右边(东)系大草埔、大会堂。往北一直走就到一中了。
是不是塘坪塘,有个特征最好确认,那里北面空地是温烧的柴草市场,每天一早就有大批农民挑来、载来成捆木柴、松柏枝、火炭等等做交易,很热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23:0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5-17 21:20:43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2-5-16 17:54
黄老师想不想也上去表演一下?

A:这跟挑担什么关系?
B:当然有关系,听我论证100回这幅画与挑担的关系。
A:那你论证吧,我洗耳恭听。
B:好,你先回去把耳朵洗干净了再来,我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5-18 01:0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2-5-18 01:12 编辑
黄厦选 发表于 2012-5-17 21:20
A:这跟挑担什么关系?
B:当然有关系,听我论证100回这幅画与挑担的关系。
A:那你论证吧,我洗耳恭听。 ...


A系A股?B系B股?100回系水浒?
水浒方圆800里。耳朵多大?会不会赛过朱耷?
竖耳以洗,问水浒方圆有几?
见石而食,看老师胃口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5-18 10:0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5-6 02:11 , Processed in 1.1232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