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方联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秋夜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9-12 12:06:53 | 只看该作者
方联州 发表于 2014-9-12 11:53
那么容易生气呀?过来喝杯云霄的功夫茶,岩上水仙,不要生气。  ...


   不是生气,是多说也没用,该说都说了,有空说点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2:10:47 | 只看该作者
好,听你的,讨论诗词,我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9-12 23:28:10 | 只看该作者
方联州 发表于 2014-9-12 12:10
好,听你的,讨论诗词,我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9-12 23:4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炎昭 于 2014-9-13 17:32 编辑
刘炎昭 发表于 2014-9-10 18:02
张宜同学有点抬高别人: 纯属瞎掰,在其笔下居然变成“号召”?真的有点受宠若惊。降低自己:虽属诗 ...

抱歉,是不善语,并非擅长为别人改名!若有冒犯,敬请原谅?另外谢谢对本人名字的独到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9-15 16:21:13 | 只看该作者
刘炎昭 发表于 2014-9-12 23:44
抱歉,是不善言语,并非擅长为别人改名!若有冒犯,敬请原谅?另外谢谢对本人名字的独到见解! ...


    嗨,说着玩的,谁不知道只是笔误而已。只是换了名字,有时不知所说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4-9-15 17:14:38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9-15 16:21
嗨,说着玩的,谁不知道只是笔误而已。只是换了名字,有时不知所说是谁。
...

知影,同学网本来就是彼此开开玩笑,不要过分,不要较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9-16 12:13:53 | 只看该作者
刘炎昭 发表于 2014-9-15 17:14
知影,同学网本来就是彼此开开玩笑,不要过分,不要较真。


    是啊,最怕太较真。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何必呢。论坛聊天,为的是开心乐活,大家都随和些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13:05:43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9-16 12:13
是啊,最怕太较真。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何必呢。论坛聊天,为的是开心乐活,大家都随和些多好。:h ...

呵呵,原来最看好的夫人级高级工程师就这样的境界?什么“较真、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还何必呢”。
文学争论是学术问题,能马虎吗?能不懂说懂吗?能不分对与错、都肉麻地相互奉承吗?
本想与兴趣文学的同学在网上交流,互相提高文学造诣。看起来不行,懂文学的同学不来参与,来的不懂又爱面子,不懂就不懂怕什么,谁生下来就什么都懂?不懂才要学习嘛,非要夸你才行?唉!人老了,思想也僵了,多可怜。
所谓的“随和”是你们的自由,原则、是非不比高兴好,好心办坏事,也是罪过。
继续和稀泥吧,知道大家来论坛的目的不是学习而是虚荣了。谢谢你们又给我多了一个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9-16 15:17: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9-16 15:20 编辑

   唉,是俺错了,回帖时竟忘了,每个人的志趣可能大不相同。那些争强好胜的人天生喜欢争论,因为只有通过争论,才有机会表现自己与众不同,卓尔不凡,有见识有学问。
   所以得补充说明一下,前面说过希望论坛讨论不要太较真,只代表个人看法和个人行为倾向。至于那些喜欢较真的同学,请继续热烈讨论吧,只要合理合法,不去攻击诽谤他人,尽管畅所欲言。谁也无权干涉他人言论自由。
   顺便提一句,论坛上,大家都是老同学,人格及身份都是平等的,请不要把那些高级帽、豪华帽甩得满天飞。不合适的帽子,即使再高档,戴着都觉得不太舒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4-9-16 17:22:27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9-16 15:17
唉,是俺错了,回帖时竟忘了,每个人的志趣可能大不相同。那些争强好胜的人天生喜欢争论,因为只有通过 ...

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18:31:36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9-16 15:17
唉,是俺错了,回帖时竟忘了,每个人的志趣可能大不相同。那些争强好胜的人天生喜欢争论,因为只有通过 ...

哈哈,真笑死人。说你思想有文革遗风,你说我乱扣帽子。既设文学版块,就有文学发表评论,对好的赞赏,错的纠正是每个懂文学的同学应该做的,不能让错的去误导他人,这是在正常不过的好风气,而你却认为是“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 要大家不管文学上的错与对都当作对的,认为这样大家才能开心,不然你就是争强好胜,在表现自己,出风头。你这是什么逻辑?
以上评论都是在作文学论述,与法律无关,更没出现攻击他人的现象和干涉他人言论的自由。你不要太敏感,这样人家还会以为你煽风点火呢。
没有给你戴什么帽,夫人众人尊称,高级工程师是你的职称,我还为有你这样的同学而骄傲呢。
在同学面前不但平等而且不用客气,对文学问题更要表达自己的见识和观点,这样才好,不然你来这里干嘛?要表现自己还得来这里吗?你这样认为岂不是天下的大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4-9-16 20:45:05 | 只看该作者
方联州 发表于 2014-9-16 18:31
哈哈,真笑死人。说你思想有文革遗风,你说我乱扣帽子。既设文学版块,就有文学发表评论,对好的赞赏,错 ...

方联洲同学,在同学网上,看了你所写的几篇文章,欣赏你的好文采。同学们在网上对诗律各抒其见,这本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即使同学间有不同的论点,也应谦逊着点。就事论事,学会尊重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07:49:58 | 只看该作者
王颜萍 发表于 2014-9-16 20:45
方联洲同学,在同学网上,看了你所写的几篇文章,欣赏你的好文采。同学们在网上对诗律各抒其见,这本是相 ...

谢谢颜萍同学,我没有不尊重人,不用学。我只是坚持诗歌写作的原则,怕同学们走偏而被说是“较真”、争强好胜”甚至被说是“只有通过争论,才有机会表现自己与众不同,卓尔不凡,有见识有学问”等,这些我都没在意,还要我怎样?如果这些话换成是我说的,你或许会批评我侮辱同学的人格了!我都是以事论事和互相开玩笑而已。
另告诉大家:同学对待同学应该都一样,用同样的感情看待,不要戴双重眼镜,结小圈子可以,但是不能不分是非就随便为小圈子的人讲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9-17 08:59:10 | 只看该作者
方联州 发表于 2014-9-17 07:49
谢谢颜萍同学,我没有不尊重人,不用学。我只是坚持诗歌写作的原则,怕同学们走偏而被说是“较真”、争强 ...

你言重了吧,把问题扩大化了,大家都是同学,没有什么小圈子,况且都已是耳顺之年的人了,理应珍惜同学情,多一点大度,虚心使人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9-17 11:4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9-17 12:16 编辑
方联州 发表于 2014-9-17 07:49
谢谢颜萍同学,我没有不尊重人,不用学。我只是坚持诗歌写作的原则,怕同学们走偏而被说是“较真”、争强 ...

   看来文革遗风的影响确实相当深远。有同学说句公道话,立即被扣上“拉圈子”的大帽子。同学聊天只为心情愉悦,无名利可图,何须拉圈子。
   争强好胜,积极争取上进,比自甘平庸好多了。只要不是一味贬损他人,抬高自己,没啥不好。何况只是开开玩笑,用不着耿耿于怀吧。
   闲话少说,回归正题。再来学学诗词格律。联州同学对诗词很有研究,努力维护诗词格律的严谨,有时间给大家讲讲课,这当然很好,求之不得。同时,如果能避免采取一种居高临下藐视他人的姿态,宣传效果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9-17 12:0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9-17 12:11 编辑

   前面讨论诗词格律,对于写律诗应符合押韵、对仗、字句限定等要求,认识基本一致,仅仅对于平仄要求有不同意见。由于平仄要求对于诗歌的意境表达影响不大,一般人通常认为平仄无关紧要。且平仄严格对应往往难以实现。
   
   最近浏览过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所著《诗词格律》一书,其中对诗词格律有详尽阐述。摘录一些相关内容作参考。
   1、关于汉语的四声
   现代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古代汉语四声和普通话四声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平声分化为现代的阴平、阳平;古代的上声部分变为去声;古代的入声在北方已大部分消失,仅在部分地区保留。
   2、平仄
   古代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包含上、去、入三声。两种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能使声调多样化,不至于单调。
   
   存在疑问:现代四声与古代四声含义不同,平仄分类相应不同?现在写律诗时,平声是否包括“阴平”和“阳平”?
  
   3、初唐以前写的“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束缚盛唐以后写诗开始采用“近体诗”形式,“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押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律诗主要有: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还有杂言、长律等等。
   个人观点:
   如果是写律诗,联州同学所说应该严格按照诗词格律,无疑是正确的。
   若是没有明确注明写的是律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则不必严格遵从格律要求。至于写自由诗,新诗,就更加自由不受约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4-9-19 03:2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4-9-19 03:31 编辑
方联州 发表于 2014-9-12 07:37
唉,我都跟你讨论好几回了,炳顺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么固执呢?文学写作要有长期的文化积淀,社会经历,多读 ...


      我每次发言都很小心谨慎,都是用向你请教、探讨和建议的口气和文字,从来不敢和你“讨论”,可能是我真的是固执愚蠢到家了。
     看了你这楼的“劝学篇”我赶紧拜读了你5.20日的同学会诗一首》
    一别同窗四十秋,
    天南地北竞风流。
    如今花甲童心在,
    岁岁相逢到白头。   
     想来吸收吸收营养,偷学几招。用了我不标准的普通话拼了拼,还真是高手,平水韵押得准确,文字既精炼又达意。但是拼平仄时发现很多没对上号,怎么会一下子错15个字呢?不会吧,先查字典再问人家,还是错15处平仄。我今天把这些迷惑传给你,请您批改批改,万望指点:
古人七绝的平仄规律(好像没有其他规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这首诗如果按北京标准普通话的平仄核对有15个需要修改。

第2字 应平

第4字 应仄

第5字 应平

第6字 应平

第7字 应仄

第9字 应仄

第10字 应平

第11字 应平

第13字 应仄

第16字 应仄

第18字 应平

第20字 应仄

第23字 应平

第25字 应仄

第27字 应平


所以我说玩格律诗我惹不起,你古诗词玩这么久了都错这么多(超一半了)我还敢吗?如果古人有其他七绝的平仄规律请垂教。
你的诗词之路看来还任重道远,继续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4-9-19 03:4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bs 于 2014-9-19 03:49 编辑


如果你认为我的回复错了这是电脑上剪下来的图片:



网址:http://www.52shici.com/gl.php
你可以多拿一些名诗去套套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4-9-27 17:08:55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涨知识的帖子开卷有益啊,怎么就消音了?连州多日不来讨论了,气跑了吧?
       看来原创文学版主是个高危行当,前后气跑了三个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22:29:25 | 只看该作者
正明同学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这也是新发现。前两个版主“时代”我还没来,什么情况我一无所知,不知为不知,不加评论。我不是你说的“气跑了”,同学之间没气可生。是我不才,是我们同学的文学水平太高,论起文学,我“如鸭听雷”,不知所答。对不起!有负同学们的期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14:26 , Processed in 1.2636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