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纠结 高考本身是有缺陷的,而且,这些缺陷还非常严重。 上面的几个极端的例子,其实,都是高考缺陷的写照。一年有9百多万的考生,有7百多万的人可以上大学。照道理,考上大学的概率是很大的,今年可以高达80%。这种入大学的概率,比34年前高出30倍。也就是说,现在的学生上大学,比70年代小学升初中还要容易。有人说,今后考10分,也能上大学。 可是,为啥人们还把考大学当成是哪么要命的事情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因素。 其一,当今上大学,不是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能上什么样的大学问题。 好大学和差大学,存在着天壤之别。如果是清华、北大,一旦上去,有70%的人可以出国留学,而且大多数有国外和国家的奖学金。如果是985(和211)大学,考公务员,到国企上班,或找到高薪工作的概率,要比其它大学的概率高出好几倍。如果是上专科大学,或者低水平的本科大学,毕业就失业的概率高达50%。父母砸锅卖铁交的学费和生活费,永远还不完。 其二,年轻一代的孩子,和上一代(50和60年代出生)的人不一样了。上一代人,没有读大学,靠干苦力,每月也能够赚2000,甚至更多的钱。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没有上一代人哪么能够吃苦,哪么愿意吃苦。 不想跟父辈一样干苦力,在中国就只能上大学,否则,没有第二条出路。尽管,大家知道,上完大学,也有50%以上的人不可能找到体面的工作。但是,上大学,毕竟就是一种希望。这种希望,往往寄托了三代人的追求。 高考,有其严重不合理的一面。3天的考试,决定一个小孩12年的艰苦努力。考上了,就有希望了。考不上,要补考一年,对低收入家庭来说,那就是一种不小的负担。而且,补考,往往更加难考上。 于是,出现考不好自杀。不顾母亲死活,也必须参加考试。母亲为了让迟到2分钟的儿子进考场,不顾自己的尊严,给门卫下跪。中学校长,为了给学生鼓气,像搞文化大革命一样,鼓动学生疯狂的进入考场。 有人认为,只要取消高考,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 问题的关键是,取消高考,这些问题有可能不再出现,但是,更加严重的问题将要产生:那就是大面积的腐败,更多的人自寻短见。 今天,央视《新闻调查》揭露艺考黑幕:柴静《命运的琴弦》。 柴静采访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教授宋飞。她揭露了今年中央音乐学院高考前的面试,表现非常出色的东北考生于涛,被一位明显比他差一大截的考生摔在后面,打分的教授原来不是人。宋飞教授含着泪说:“因为我爱音乐,爱学生,爱教育,所以我才决定站出来,牺牲自己,把它说出来。”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中国,如果选拔人才不是靠匿名考试,就一定有腐败。不仅官员腐败,老师也会腐败,老百姓送礼拉关系,也属于腐败。这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化,还没有发展到大家非常自觉的去抵制腐败的境界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