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2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回乡的历程(4)——飒爽英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4:2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8-12 14:51 编辑

飒爽英姿的年代

      
       后埔民兵,因民兵“三姐妹”而出名。那是我的三个堂姐,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勤快、机灵。尤其是老大,百米开外打酒瓶弹无虚发;因此屡屡参赛、屡屡获奖;其最高奖项是漳州军分区奖给她的一支“三八”步枪!那也是我从小就喜欢偷着玩的高级玩具。

       我高中毕业回乡、“改邪归正”后,“三姐妹”的老三入伍了。我也“光荣”地成为一名民兵——当时提倡‘全民皆兵’。每当农闲时,就会集中由退伍军人进行军事训练。由于我的手脚比较笨,‘正步’老走不好;而‘刺杀’与‘射击’可是我的拿手好戏!


       1975.9.29,已是民兵排长的我带领着‘基干民兵排’参加 “大办民兵师”发表17周年的纪念活动。在高昂的“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和手榴弹,……” 的歌声中我们方队入场接受县、公社领导的检阅;我们进行了‘刺杀’动作表演,并获得团体优秀奖。 而我个人则代表后埔民兵排参加自动步枪射击比赛,“3个单击、3个连射”我打了58环,获得优秀奖(冠军)!遗憾的是,武装部的干事从山上跑步到公社去写奖状时,林建云却变成了“林建荣”。但不管是林建云还是“林建荣”,此乃竞技场上获得的荣誉,我十分珍惜,至今珍藏。自此之后,我从排长“提升”为连长。


        后埔民兵连的基干民兵大多是“果业队”的队员,又有手扶拖拉机比较机动,符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要求。因此,平时接受“上级”的指令比较多;如部队有行动时担当保护桥梁、公路;公安抓捕罪犯时配合警戒;乃至圆子岭林场被偷伐时也要求我们配合设卡检查,……。留在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四人帮”倒台之后,配合县、公社公安人员对云霄原一名人(张XX)的追捕行动。


        那是在197611月的一个夜晚,我奉命秘密带领一个全副武装的基干民兵班、开着手扶拖拉机到公社待命;直至深夜时,公安特派员才告知今晚的特殊任务:我们要秘密赶到岳坑村后山上“逮捕”一四人帮爪牙——张XX。并当场宣布了纪律:1、行动务必保守秘密;2、活捉,非不得已不得开枪;3、行动过后还需保密。 出发前我们进行了包围分工,我们民兵分为二部分,3个配合公安人员正面上去;而我带领其余7位抄后路包围堵截。


        已过了午夜,一部吉普、一部手扶拖拉机才从公社出发,一路寒风、一路寂静。车子到了岳坑村前停下,兵分为两路,借着朦胧的月光我们徒步上山。待靠近目标房子时,我们分散隐蔽,等待正面的手电信号。此时,我听到拉枪栓的声音,忙低声问道“谁子弹上膛?”有个民兵回答“我”;从其颤抖的声音我知道他害怕了!而他的子弹上膛我更害怕——一旦擦枪走火、黑夜中不知会伤到何人?!于是,我命令其退膛,并与其他两位留在后面。 一会儿,手电光亮起,我们同时打开手电扑向那草房——空屋不见人!不知是情报错误、还是走漏了风声?


       待我们下山时,天色已朦朦发亮,但我们却丝毫没有睡意。由于有保密要求,我至今仍然不知道发生在岳坑村辖区的事为什么要抽调我村的民兵?为什么如此神秘的行动还是扑了空?但我知道那位“张XX”后来似乎也没什么事,此事件可能还是‘派系’思维在放大、在操纵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妆爱武装” 确实是我们这代人年轻时的写照。我们74届后埔的几位同学基本都成为既是生产队、又是战斗队的民兵队员。    一夜风云散,往事现在只能付诸笑谈中;是对还是错?还需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但是,我感觉:经历过这种特殊历史事件历练的我们,有一股英雄气始终陪伴着自己在茫茫人生路上驰骋纵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8-12 16:07:54 | 只看该作者
往事很亲近,感同身受,很遗憾我当年没下乡,没机会加入民兵队伍,但身边有许多莆中大队民兵朋友,因当年我在火田粮站打工,常常听她们讲军训,打靶的故事,好是羡慕,常有摸拳擦掌的冲动。参加工作后,有次参加党校学习,期间组织大家打靶,当真正握上枪,子弹上了堂,瞄准,射击,天啊,报靶员找不到弹孔,子弹不知飞哪去了,哭笑不得。这一生总算体验过扛枪射击的过程,也算当回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8-12 16:49:42 | 只看该作者
你堂姐的枪后来如何处理?不算私藏武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41:36 | 只看该作者
彭伊 发表于 2012-8-12 16:49
你堂姐的枪后来如何处理?不算私藏武器吧?

您多虑了!不论是奖励还是配发的枪支均有注册、并发给持枪证。1984年,地方上不论是干部、还是民兵,枪支一概由公安系统或武装部门收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5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8-12 18:33 编辑

唯一珍藏的奖状
声明:本奖状获得者是林建云,而林建荣是冒名者    火田公社革委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8-12 20:01:05 | 只看该作者
好身手,能文能武,能农能科,上山能抓人,落海能抓鱼。香港大老板许建华能叫许建荣,后埔神枪手林建云为啥米不能叫林建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12-8-13 11:33: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2:07: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8-13 12:23 编辑
方维和 发表于 2012-8-13 11:33
阅历实在丰富!


       谢谢会长的夸奖!说实在,我除了“多动症”、还有点“发散性思维”(正明发现的),确实也与幸运有关;但客观地说,我做事历来也比较认真、执着。  不过,我们后埔的74届几位同学大多都有丰富阅历与坎坷历程,回过头来看,也都是有成就者: 吴锦平,原云霄农业局副局(其妻子,果业队队员); 林三定,亦官亦商亦教师(其妻子,果业队队员); 林义明,云霄县医院医生; 林绍有,后埔村果树种植与蛙类养殖大户;唯有林蒜花嫁出后不知其结果,相信也会不错。    综上可见,当年接受过高中教育者,其总体水平与素质是比较高的。
       顺便告知,本月27日,我及我的团队将赴新疆步您的后尘!最近,必须把该完成的外业工作做完,故先告假一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8-13 17:42:55 | 只看该作者
      卖意思,细读佳作后,有2处不太理解:1. 我高中毕业回乡、“改邪归正”后中的斜和正指的是什么?2. “3个单击、3个连射”中的个是发的意思吧?6发子弹58环,厉害!没想过用气枪打鸟来卖赚钱?记得那时在温烧经堂口几乎天天可以看到那位“假番”用气枪打规簸箕的麻雀在卖,5分/只,生意真好!扯远啦,望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8-13 17:57:28 | 只看该作者
      卖锯问,是立,跪,卧姿中的哪种姿射击?顺告,在沈阳上学时军训射击,我们是卧姿有依托射击,规定5发45环(含45)以上者奖励3发,我以44环的成绩少打了3发,不过也为国防节省一定的开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3:1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建云 于 2012-8-13 23:51 编辑
刘炎昭 发表于 2012-8-13 17:57
卖锯问,是立,跪,卧姿中的哪种姿射击?顺告,在沈阳上学时军训射击,我们是卧姿有依托射击,规定5 ...

     炎昭兄,“改斜归正”的“斜”系指回乡后学种蘑菇、木耳而被告发为“走资本主义”的那段,那时干非集体化的任何经营都是所谓的“斜道”。  而 “3个单击、3个连射” 是3发单击、3发连射,没错。靶场就在火田中学操场边的山凹里,比赛是以卧姿进行,距离不清楚,反正是从学校这边山坡射向山坳那边的山坡。
      ‘打鸟’在我童年时代、尤其是文革期间很经常。我父亲在下河公社被“揪斗”了两回后就弃官回家,尽管当时城里两派争斗得你死我活时、我家乡还很安静。我们时常出去打猎、打鸟;用的主要是火药枪(弯头),枪筒很长,但准确度却相当的高。当装了火药后仅装入“生珠”(小生铁珠)时是打鸟的,发射出去小铁珠具有一定的辐射范围,如果几只鸟聚集在一起时有时可以一枪同时击落。 如果是打猎,如山猪、山猫等野兽之类,一者加入火药量要加大,其二是在加了小“生珠”后再加入一个大的铁珠,俗称“母鸡带小鸡”,即发射后大珠子先被推出、后面带了一大群的小“生珠”,杀伤力大的是前面那个大珠子!而在吃所猎杀动物时,有时候可能会嚼到小“生珠”。    不过,用火药枪是不会去打麻雀的——不合算!而要打较大体型的鸟往往是在冬季的夜晚,天气越冷、风越大越容易找到鸟(山坳、密林处),也越好打,故收获也就越大。   不幸的是,那可爱的“弯头”于1984年也被收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8-14 08:49:19 | 只看该作者
从落溪布网捉鱼到上山“弯头”打鸟、山猪、山猫(啥动物?),估计收获不少;而后半辈子搞海洋资源研究、保护,也算“改斜归正”,回报大自然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8-14 11:11:34 | 只看该作者
林建云 发表于 2012-8-13 23:16
炎昭兄,“改斜归正”的“斜”系指回乡后学种蘑菇、木耳而被告发为“走资本主义”的那段,那时干非集 ...

       谢谢你的回复!你说的“弯头”是不是有叫“牛腿”的?初中期间后埔经常路过,因为我姐姐下乡在明炉家的高地村(与其认识应该从那开始),常去那载番薯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5-5 07:35 , Processed in 1.1388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