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 ——访漳州二中副校长郭少琼 2011-10-19 22:16:18 作者:陈丽敏 从天真未凿的稚儿成长为坚强有力、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成人这其间迈出去的每一个脚印,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当我们登上事业的高峰,当我们享受生命的甜美,当我们与家人欢乐团聚,老师亲切的笑脸、谆谆的教诲便浮现在眼前,一句发自内心的话语从我们的心间汩汩流出:老师,谢谢您,是您改变了我,造就了我。 漳州二中的副校长、高级教师郭少琼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她的努力、她的爱心,她对事业不懈的追求,改变了不少学生的命运。 缘结教育 23年前,郭少琼以超出本科线许多的高分入读漳州师范学院英语系,原因在于她家姐弟三人同时考上大学,姐姐弟弟都到外地念书,为了照顾父母,乖巧孝顺的她便留在漳州读书。当时师院办学条件较差,英语系是借用龙师的教室上课的。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郭少琼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毕业分配时,郭少琼首先接到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录用书,通知她6天内前往报到。到了第3天,郭少琼收到了教育局发来的通知书。这时,她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银行待遇好,这是人所皆知的。而教育部门,被认为是清水衙门,又很累人。一番深思熟虑后,郭少琼做出了抉择,选择到二中任教,从事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 初上讲台,少琼就以她的能力和敬业精神博得了师生的尊敬。头三年,她所带的两个班年年英语成绩都是年段第一。 郭老师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生活放在第二位。1987年,她结婚了,但为了能专心工作,直到1991年,她才迎来了女儿嘹亮的婴啼。分娩后3个月,她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了学生中间,因为同学们太想念她了,他们不喜欢从外校请来的代课教师,多次向学校、向郭老师请求:回来吧。而郭老师也惦记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于是,郭老师一边抚育着新生的婴儿,一边又站到了三尺讲台前。 为了学生,郭老师付出的太多了。她身体不好,患有慢性胃肠综合症和眩晕,带病坚持上课是常有的事儿。2000年5月,她不慎摔了一跤骨折,当时正值高三毕业班迎考紧张阶段,她带伤上课,学生高考获得全面丰收,她的伤情却加剧了。 学生的成绩好,是郭老师最大的快乐,金钱名利则被她抛到了一边。她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从不收学生一分钱,有人说她傻,劝她课外兼家教或校外兼课,一个月至少也能多收2000元。但她从不这样做。她的行为正与某些“课外红红火火,课内马马虎虎”的老师形成鲜明对比。许多家长感动地说:“把孩子交给郭老师,我们放心。” 改写校史 在人们的印象中,漳州二中只是一所普通的中学。然而,郭老师创造了奇迹,在普通中学里教出了不普通的学生。 88届高三⑵班的学生中,不少人中考外语成绩只有十几分、二十分,高二年时,郭少琼接手这个班的班主任与英语教学任务后,针对学生实际,从端正学生学习外语动机、培养学习外语兴趣入手,通过以课文为主抓好课堂讲授,抓好基础内容过关,及时做好课后反馈和分类辅导等环节,全班的外语成绩大幅度提高。 1994年,漳州二中首次开办英语特色班,从初一年开始培养英语人才。少琼身兼三职:特色班英语教师、班主任、英语教研组组长。三年后,郭老师的努力为二中带来了少有的辉煌:特色班在中考中取得了多个全市第一:英语单科分数全市第一,两名学生都考了149分;数学单科分数全市第一;一名学生总分首次进入全市前5名。在二中的校史上,写下了史无前例的一笔。 郭老师在学生的生命册上写下了富有戏剧性的记录:这一年漳州一中高中部招生270人,其中100名从各县招收,其余的170个名额中,二中特色班就占了25名。而这25人三年前都是一中、三中的线下生。 由于当时教育局明文规定,成绩好的学生要往好的学校输送,因此特色班除去25人上了一中,20名上三中,就只留下15名成绩一般的学生了。 郭老师再次展示了她化平凡为神奇的能力,这15名郭老师一手带出的学生成了新班级的模范。高一年开学了,郭老师成了这个有着15名老成员的新班集体的班主任。由于大部分同学来自其他学校,许多人成绩差,纪律意识薄弱,良莠不齐。郭老师首先下大力气整顿学风学纪,制定班级公约。刚开始时,学生叫苦连天,郭老师并没有简单精暴地训斥他们,而是与同学们促膝谈心,郭老师的一句句话语,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灵,播下了守纪律、诚信的种子。 读书时期,一点一滴的养成都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郭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是诚实、守信的,能把点点滴滴小事做好。 郭老师还规定,每天上午7点30分以前为交作业的时间,7点30分以后就不再收作业了。晚交者,将由小组长记下名单,层层上报。这样,一些偷懒、想在第二天上课前抄袭同学作业的学生“操作难度”就加大了,杜绝了抄袭现象。 为了让同学们养成独立完成考卷,杜绝考试作弊的情况,郭老师要求同学们准备两块垫块。考试时一块垫在下面,一块用于遮住已完成的部分,同学们相互监督,使作弊成为不可能。 郭老师认为,老师要依靠班干部,才能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因为“老师不是警察,学生更不是犯人”,时时刻刻跟在学生后面,紧盯着学生一举一动的老师不是真正的好老师。发挥班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让班干部组织同学开展活动,既增强了同学之间凝聚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这对于今后融入社会与他人相处也是十分重要的。班干部的积极性一调动,班里的各项工作也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运动会、还是歌咏比赛、演讲、话剧表演,这个班屡屡夺冠,让其他班级的同学羡慕不已。不少同学说:“在这样的班级读书,真是一种幸福,它将成为我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 郭老师在同学身上倾注了许多心血,同学们果然也没有辜负老师的厚望。郭老师从教以来,学生多次在各类英语竞赛中摘金夺银:94级初二⑴班学生余瑞铭在1996年奥林匹克英语竞赛中获漳州赛区优秀奖;陈晶晶、陈宏同学获1996年漳州市首届“华鹰杯”英语口语演讲比赛二、三等奖;“英语短剧”参加全市英语汇演获得一等奖。 郭老师从教二十年来,所带过的班级年年被评为“先进班级”、“文明班级”,其中,93—94学年、96—97学年、98—99学年,还荣获市级“先进班级”荣誉称号。1996年,学校开始实行“班级七项达标量化”考核,郭老师的班级获达标最高奖。她的学生中有 数十人次获省、市校各级各类“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生”等荣誉及各学科竞赛奖励。 2000年盛 夏,二中校园里一片欢腾。郭老师所带的高三⑴班创下了高考上线率100%的优异成绩,改变了二中的历史。学生、老师、家长奔走相告,更加尊敬创造了这一奇迹的郭少琼。 硕果累累 人们常说,当教师的,“给人半桶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时代不断对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为人师表者不断更新知识,超越自我。郭老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她从没有 停止过进取的脚步,就象一棵大树,把根深深地扎进大地汲取营养,为学生奉献出一片绿荫。 1994年,她服从学校安排,从高中部调到初中部担任教学工作,有人对她说,你教了十年高中,这下教初中是小事一桩,可以不用备课了。但郭老师认为,初中教材虽然深度浅了,但教学对象也改变了,如何使刚入中学、初次接触外语的孩子一开始就能对学习外语产生兴趣十分关键。为此,她利用暑假,通阅了初中教材,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做了许多笔记,为新学年的工作做好准备。 几年来,郭老师两次获得教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1篇教学论文和班主任经验总结在包括省级刊物的各类教学刊物上发表,年年获得年终考核“优秀”等级,多次获得“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师德之星”等称号。2000年,她被任命为漳州二中副校长,又开始了人生之旅的另一次长跑。 面对一沓沓的获奖证书和奖状,郭少琼显得从容平静。她说最大的希望就是漳州二中能越办越好,为此,她愿意付出自己的全部。 原载《青年之友》20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