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921|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被彻底颠覆的概念(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3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系转发来的帖子,明显系外面的人写来教育中国人的,不过说得像那么回事。外国的月亮比较亮,我们也有米国人同学,应该比较知影底细。不管到底如何,说归说,听归听,看看稀罕,兼听则明。】

盘点:那些到美国以后被彻底颠覆的概念
白岩松在他的《你想像的美国其实是中国》一文中,一语道破了一个很多国人不愿面对的现实:“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欲望极强,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算太大”。
白岩松说的一点也没错,我们这些比较早就来到美国生活的人,几乎都经历了这种观念上的彻底调整:我们在中国时被灌输的美国实际和真正的美国不怎么搭界,这其中除了社会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些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东西,这里我就罗列一些我自己来美国后的那些被彻底颠覆了的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3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3-3-1 13:43 编辑

1、带病坚持工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国内媒体一边倒地宣传某人时,常用的形容词就是忘我工作到了“带病坚持”的程度。到了美国才发现,人是第一位的,生病就应该休息,带病坚持工作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都不能负责任的话怎么指望你对他人或工作负责任?再说你流感什么的还可能有传染性,到公众场所和工作单位不是诚心让其他人传染吗?在美国生了有传染可能的疾病以后,医生都会告诉你要呆在家里,需要自我隔离多久之后才能去公共场所,这是公共道德,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2、谢绝了汽车洋房、高薪厚禄的挽留不过是意淫
我出国的时候在我的专业领域就有一个“谢绝了美国汽车洋房高薪厚禄”的挽留、毅然决然回国的博士,被大学甚至教委立为典型广为宣传,此人后来青云直上,现在已经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虽然民间的争议不断)
到了美国后你马上就会发现,不论是对穷人还是富人汽车只不过是生活必需品,没有汽车就像没有腿;而美国的房子多数是独栋屋,也就是国人嘴里的别墅,美国超过一半的家庭都拥有独栋屋,所以汽车洋房只能算是基本生活的必需品。另外熟悉美国申请工作程序的人都知道,美国的工作位置要由本人提出申请、录取委员会筛选面试以后录用的,如果自己不申请的话,美国人追着给你位置?当初的爱因斯坦也没有这个待遇啊?况且美国人对别人的选择都抱着尊重的态度,嘴上客气一下可能,重金“挽留”一说实在有点不合美国人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37:34 | 只看该作者
3、食品行销几大洋实际上都是给华人吃的
没出国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某食品远销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到了国外才知道,这些东西绝大部分只有在华人超市里才见得到,是以华人为销售对象的,因为流量小的缘故,美国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署(FDA)对这些产品不像对美国主流超市那样监测得频繁和严格,更会有不良商人很会利用法律的漏洞,绕过各种质量的限制引进华人超市。而在面向美国人的大型超市里出售的亚洲食品主要来自日本和台湾,大陆生产的几乎无迹可寻。平时美国人也许会买中国产的衣物和日常用品,谈到吃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美国超市里的美国生长的大白菜多数美国人都叫不出名字,主要是亚洲人在买。
4、西方政要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中国你要是有一张和主席、总理、哪怕就是省长、市长的单独合影你一定很了不起了,因为这些政要多数人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见到的,哪怕是远远地撇上一眼。而美国的政府官员是靠自己竞选选民投票选举出来的,你有很多机会在他们竞选的时候见到他们,若你要求合影的话他们肯定笑逐颜开搂着你摆出最动人的姿势,照完了人家还谢谢你的支持。议员等官员上任后选区的人需要帮助,给议员写信的话肯定会收到答复,基层办公室解决不了还会一层层往上报,我的一个堂姐的绿卡搁浅后就是在弗吉尼亚当时议员的斡旋下迅速得到解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38:10 | 只看该作者
5、家庭第一,哪怕金钱和工作都要给家庭让路
我在中国时遇到的因赚钱和工作两地分居的人家还真不少,尤其在部队,即使家在一地也还可能为了工作夜以继日,把物质的东西看的超过了一切,错过了妻子生孩子、耽误了给孩子看并不能给老人送终等。到了美国才知道,这样做是会被别人鄙视的。在美国,很多人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家人的照片,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所有的节日也是一家人安静地聚在一起。最近一位搜狐的海外好友要做一个小手术,她丈夫取消了全部的商业会谈,宁肯自己出钱支付会谈方延期滞留也要去陪着她手术,就是海外人家庭观念的典型体现。
6、西装革履是要看场合的
自以为在国内很容易以貌取人,为了不被小觑西装革履裙裾飘飘名牌包装几乎成了必须,搞得重庆大街上卖苦力的棒棒军都穿上西装了。到了美国才发现西装真实是非常正式场合中郑重其事的穿着,教堂礼拜、婚礼、葬礼、毕业典礼、重要商业酒会、答辩等等,你要是没什么事一身正装打扮的话这一天都会不断有人问你为什么“dress up”。在美国以貌取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富人不是靠名牌包装的,也不是名车大房子,而是在不动声色之中,一口整齐的白牙(非常重要),一身古铜的皮肤(有钱度假晒太阳),一副健美的身材(有闲上健身房),最重要的是每年捐给慈善协会和教堂的大笔捐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39:14 | 只看该作者
7、“找关系”、“听人说”不如去相信法律
在中国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关系,比如撞了车不是下来看看对方是否受伤需要救助,而是各自打电话找关系到现场帮忙。到了美国才知道只要人没有伤亡的事情就不算什么事情,其它的平心静气相信警察的公正裁决和依靠保险公司善后。在美国法律法规规定能办的事情不用找人也能办得很顺利,违规的事情找了人也办不了,所以大家都养成了要办事先查相关规定的习惯。有些华人还保留着喜欢“听人说“的惰性,结果以讹传讹反而误了不少事,这个以后我专门撰文论述。
8、读大学是一种个人养成,而不是为了出路和提高身价
出国前听惯了考大学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故事,现在虽然不同了,但是学历的标牌似乎依旧是身价的砝码,不久前广东的调查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宁肯没收入待业也要找到办公室哪怕是低工资的工作,即使工厂的工作现成的立马上任工资高也没有大学毕业生肯去。而到了美国你会发现,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做普通工作并不新鲜,我见过印度的哲学博士开出租车、东欧的音乐家干装修、地理系的研究生在找到教师工作以前在家具店当服务员、工科博士在售车店做销售等。反之,也会有哥伦比亚大学的清洁工旁听拿到了古典文学的本科学位、而大货车司机酷爱莎士比亚长途旅行的闲暇写下让圈内人震惊的剧本等,美国受过大学或更高教育的人口比例远高于中国,而这个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养成,和出人头地没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39:55 | 只看该作者
9、信用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的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事情我就不用详细举例了。到了美国以后才知道一个人的信用记录是和自己的社会安全号码紧紧地绑在一起的,这个记录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借贷买车买房能力,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就业,比如给联邦和州政府工作的位置多数都要求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也正因为人人看重自己的信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简单很多,而不再需要天天运用五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聪明去斗智斗勇。
10、离婚的男人像根草
哈哈哈哈哈,写到这里我笑了,在国内的情形就不用我说了。在美国离婚的话,男人什么都得拿出来分一半给妻子,如果妻子没有赚钱能力的话还要支付抚养费以保证离婚后妻子的生活水准不显著下降,直到妻子再嫁或死亡;孩子的抚养费更是不能少,多数州规定要支付到18岁,而且男人支付的抚养费没有退税的优惠等等, 男人离婚的话身价立马巨幅缩水,所以,美国男人鲜有去养小三、小四的事情发生,而是下班就回家,周末陪孩子老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40:46 | 只看该作者
以上林林种种,多出于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当然还有很多生活中的,譬如工作履历和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为钱频繁跳槽常常会得不偿失的等等,总体的感觉是很同意白岩松在《你想像的美国其实是中国》结尾中的话:“当下的中国,由于欲望,我们的人性处于退步的阶段”,而相反,那些我们一直以为占据了其道德制高点的美国人,他们的追求实际上与物质的关系不大,却离心灵很近。(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维和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13-3-1 14:10: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3-2 21:51:3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坚信不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3-4 12:1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4 12:13 编辑

   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很大。上面所述中外差别常有报道,大多属实吧。不过有些说法不免有点偏颇。
   1、中老年人群难免有些病痛,若患慢性疾病,可能就得带病坚持工作。老请假,难道不怕扣完工资?
   2、虽然大多数普通人更看重物质利益,但有些志向远大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和祖国强盛,宁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报效祖国,像钱学森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就是杰出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3-4 12:16:19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3-1 13:37
3、食品行销几大洋实际上都是给华人吃的没出国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某食品远销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 ...


   西方政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选举产生,必须到处游说,取得民众支持;而中国的官员多由上级组织任命,所以官员注重对上负责,不太重视民众意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3-4 12:1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4 12:21 编辑

崔永元眼中的美国社会(转)
——读《部长的邻居》有感
《文摘周刊》20101015
    一次,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特家采访时,发现她的别墅花园洋房很豪华、很气派,他心想,住这么好的房子,这位部长家的那些邻居,一定不是达官就是显贵。
    出于职业的敏感和习惯,崔永元采访完这位部长,就随意地问起她的邻居都是什么人?部长笑着说:“我的邻居,左边住的是一名修下水道的水管工,右边住的是一名超市营业员,他们住的房子和我是一样的。惟一不同的是,左边人家的下水管道从来没有堵塞过,而我家的下水道却常常堵塞;右边人家下班后,可以从超市顺便买些菜回来,在我下班后,却还要到超市去买菜。他们虽然都是蓝领,但收入并不低,与我这个部长收入不分上下,社会地位很高。”
    崔永元疑惑地问:“你家下水管道堵塞了,不能请那个修下水道的邻居到你家来修一修吗?你是一位部长啊!”
    这回轮到这位部长惊讶了,她说:“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他有他的维修单,有他排的顺序和计划,不管你是教育部长还是总统,必须要排队,排到你才是你,而且是有时间约定的。我没有任何特权指令他为我做什么。”部长言犹未尽,继续说道:“他们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啊,比我聪明多了。如果我从部长的位置下来了,还真的不知道能干些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3-4 12:2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4 12:24 编辑


    崔永元一行从部长家出来时,正好看到部长的水管工邻居驾驶着一辆奔驰小汽车下回家了。他从车上下来,看到部长送客人出门,俩人很亲切、很自然地打着招呼。

    部长与水管工、超市营业员做邻居,不仅没有感到身份降低,反而感到荣幸。因为这些邻居在这位部长的眼里,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社会分工的不同,并没有降低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这种平等和尊严,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3-8 04:03:40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3-3-1 13:40
以上林林种种,多出于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当然还有很多生活中的,譬如工作履历和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为钱频 ...

所述基本属实。上大学还是会考虑职业。
看来同学们对美国了解还是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3-8 04:18:00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4 12:23
崔永元一行从部长家出来时,正好看到部长的水管工邻居驾驶着一辆奔驰小汽车下回家了。他从车上下来, ...

部长和水管工/超市营业员为邻可能性不大。工资差别太大。部长可能住好地方。不过邻居关系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8:00:46 | 只看该作者
chenjj 发表于 2013-3-8 04:03
所述基本属实。上大学还是会考虑职业。
看来同学们对美国了解还是不多.
...

       呵呵,很高兴见到我班健君出来发表意见。伊是中西结合权威,对温烧米国两边拢有深入了解,欢迎有时间多来介绍一些米国人生活见闻。
       中米文化差异很大,价值观念也常常南辕北辙。佤记得初中有一摆与林建成老师蒙扣,伊讲米国人家庭观念与中国人不同,比如成年儿女不与父母住一起,如果去父母家做客,要带上鲜花,留下吃顿饭,儿女也会付钱(这点也有可能系把西方AA制当做普遍现象,说的不一定准确)。林老师是当做正面例子来说的,但佤听了也有点颠覆感觉,觉得西方家庭很古怪。中国人说“亲兄弟,明算账”,却还没有达到“亲父子,明付钱”程度,至今小辈不要说不可能付老辈饭钱,反倒是理直气壮做“啃老族”。
       佤转贴此贴只算娱乐贴。其中多数观念实际上是中国50~70年代的,在那时的社会环境里没啥米奇怪,比如“带病坚持学习”也可能成为小学生写作文的题材之一,代志有真有假,但没人会认为这种精神不好。这属于意识形态、文化差异问题,诸葛亮起了个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自古以来带病坚持工作学习成为中华美德一种表现(但现在除非为生活所迫,一般情况下木有了,尤其做官的,极少带病坚持工作,只有坚持“带病提拔”)。随着各方面“与国际接轨”,很多传统观念不用出国基本上也被颠覆了,甚至后来居上,超越了米国,要说当今“米国更像社会主义,中国更像资本主义”,倒是很贴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3-10 12:4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10 12:51 编辑
chenjj 发表于 2013-3-8 04:18
部长和水管工/超市营业员为邻可能性不大。工资差别太大。部长可能住好地方。不过邻居关系是如此。 ...

   从未到过美国,对美国的情况,只是道听途说,或是从媒体报道中略知一二。
   健君同学在美留学工作多年,亲历感受美国方方面面,对美国社会肯定会有更真实更深刻的了解。

   据说美国社会比较崇尚个性自由,提倡公平竞争,重视个人能力素质,办事遵循法律法规,这些应该比较真实客观吧。
   社会倡导民主平等,尊重人权,表现在工作不分贵贱,社会分工不同,但人格平等。然而,平等并不意味着不同工作获得同样工资报酬。因为工资高低必须和从事每份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投入的精力时间以及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公平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3-10 12:4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10 12:47 编辑


  部长和管道工、营业员做邻居,在特定条件下或许也有可能。
  比如:
     管道工、营业员住的是父辈留下的房子;
     中了大奖有钱买房子;
     炒股获得丰厚回报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3-14 06:18:58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3-3-10 12:46
部长和管道工、营业员做邻居,在特定条件下或许也有可能。  比如:     管道工、营业员住的是父辈留下的 ...

同意张谊同学的看法。部长和管道工做邻居, 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
我对美国的了解也很肤浅,只能谈谈自己的直感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3-15 11:1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3-3-15 11:20 编辑
chenjj 发表于 2013-3-14 06:18
同意张谊同学的看法。部长和管道工做邻居, 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
我对美国的了解也很肤浅,只能谈谈自己 ...

  不好意思,让健君同学看笑话了——从未到过美国,竟然也在这说三道四乱咋呼?其实,你说的是普遍现象,俺只是说说可能出现的极端个别情况。
  美国社会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可能主要表现在政治、精神层面。而在经济生活、物质消费方面,毕竟还是经济实力占主导地位。部长和营业员工资收入悬殊,买同样档次的住房,可能性微乎其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5-5 09:05 , Processed in 1.1544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