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千秋横一古,万载东流赋秋诗,诗出于何时何人之手却不得而知。古色古香的高山村人杰地灵,俊采星驰,繁盛的文风至今犹存。山中高士逸兴遄飞,挥毫笔墨亦殊未可知。何况徐霞客(1463年旅居村中“松城逆旅”客栈)曾寄情于山水和古榕之间。 月夜中秋,夜已深沉,明月当空,赏花归来。诗中无人,却人在诗中。夜半归家,冷冷清清的月光皎洁于天地之间,夹杂在夜风之中。中秋佳节,何故迟迟归去来兮?或许为桂花浓郁的香风沉醉得不知归路。醉而不忘归,归来亦是醉,满身馨香洗涤身心,人世间滚滚红尘中的烦忧已荡然无存,心灵返璞归真到那空灵惬意的净土。 最是文人不寂寞,寂寞非文人。目之所及,情之所至,任何不经意间的触动都将引发不可收拾的心湖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的是湖光山色的柔波,随着风之影舞之灵漫天而去。 深夜的宁静被数点流萤点破,楼台静得很,流光亦无声。怎奈,雁,孤雁,雁声,仅仅一声,道破“空荡荡的天际。”天地之间似乎因此而置换了时空,心灵深处的淡泊宁静顿然沸腾起来喧闹起来。以文会友,为客赏花,花天酒地,沉醉于暗香浮动的浓郁桂花风中,奢华地享受着时光的美妙,但是终究还得回归孤寂,回归沉郁。数点流萤,孤雁一声,令人难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怎不使人怆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