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云霄一中69级74届高中同学会 实验小学红星初中班— www.yxyz6974.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6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当“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15:2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15:2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丽华 于 2014-10-18 15:29 编辑

         
    千百年来,孔融让梨一直作为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而广泛流传,成了许多父母拿来教育子女怎样懂得礼仪谦让的典范。可到了去年这个老故事在一位中国小学生那里却遭遇了场“孔融让梨我不让”的风波,从那时起我一直想知道美国孩子对这个故事会怎样反应,最近终于在丫丫中文学校的学中文班里有机会得以见识,这些孩子的年龄范围在8-12岁,学中文时间不等,以下是老师讲完孔融让梨故事后的讨论记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15:33:36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老师:作为礼物。


    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为什么还明显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老师:……


    学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了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老师:……


    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那不行吗?


    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的对,这个故事的确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 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学生: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学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听到这里我走出了孩子们的课堂,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主观武断、践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你说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18 18:4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0-19 12:04 编辑

      这种颠倒黑白、胡搅蛮缠的帖子在网络上越来越多,基本上是以颠覆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为乐趣,一方面的确有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更主要的是用诡辩术歪曲篡改中国传统美德的教育意义,蛊惑人心。
       如果纯粹是外国小孩由于对东方文化不熟悉提出这些奇怪看法,倒是可以说这些吃巧克力长大的、一脑子自我中心的孩童不懂事,张口就来,欠揍,就像白痴晋惠帝听说老百姓没饭吃大批饿死,奇怪地问:没饭吃,他们怎么不吃猫仔糜?又像一伙纨绔子弟,问他们米从哪里来的?回答:米从米缸来的,从中反映其智商极低,可当笑话。但实际上并非这么简单,许多反传统的文章、帖子,多数是别有用心的高智商人士写的,打着童言无忌的旗号,不动声色地破解中国人的道德底线。照这些西方价值观念的思路,中国的任何传统观念都存在很大的问题,都不能与世界接轨。二十四孝不用说了,其中很多是糟粕,中国人自己也会批判,就算那些历来被当正面教材的小故事,都可以一一颠覆。
       “精卫填海”,他们要说,一只小鸟只凭着天天衔一点点树枝、小石子,能填平汪洋大海吗?这完全没做过可行性评估,是不自量力、不科学的蛮干,而且还污染海洋环境。
       “愚公移山”,他们要说,一个老头为什么不珍惜时光,去健身,去旅行,去接受老年教育,却非要去搞一个永远做不完的挖山工程?而且,还要求一家老小放弃自己的工作、爱好、休息时间,一起发昏?更不可思议的是子子孙孙还要听从安排,一代代干下去,这决策征求他们意愿了吗?投票表决了吗?完全不尊重家人和子孙后代的人权。这难道不是专制制度吗?
       “后羿射日”,他们要说,世上一切的事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批准后羿的个人行为了吗?十个太阳有九个被后羿射落,这样的大规模杀伤不是很残忍吗?所以,后羿肯定是恐怖分子,其好战行为还严重破坏地球生态环境。
       “夸父逐日”,他们要说,这个夸父受过高等教育吗?难道他不知道两条腿的速度和力量是极有限的吗?这完全是对高科技毫无知识的东方野蛮人的愚蠢行为。他应该争取到米国留学,了解太空站,也许米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可以吸收他当个见习员。
       “大禹治水”,他们要说,这个官员很无人情味,三次走过家门口都不进去看看妻子和新生婴儿,一点都不考虑承担家庭义务,非常缺乏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制观念,对自己的家庭如此不管不顾,肯定是外面包二奶养小三了。
       “司马光砸缸”,他们要说,那孩子好好的怎么会掉水缸里去?是不是司马光在背后搞鬼推下去的?他砸的是谁家的缸?如果不是自家的,未征求物主同意并请来律师签约合同,说砸就一下子砸破,岂不是侵犯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权?冒冒失失抱起大石头砸缸,万一把那小孩砸个头破血流,那孩子买人身保险了吗?
       “曹冲称象”,他们要说,曹冲介入大人的事情,他成年了吗?一个未成年人的建议怎么就可以得到官方的采纳?再说了,这头大象哪来的呢?说不定是中国走私进口的吧?而且,曹冲对大象的生存状态并不关心,只顾想着知道大象重量,显然缺乏爱心,不懂得尊重动物的生存权。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0-18 20:0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0-19 12:20 编辑

    最近,圆峰小学的学中文班里来了一批美国孩子,年龄范围在8-12岁,学中文时间不等,以下是何再金老师给他们讲“孔融让梨”故事后的讨论记录。

    何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学生A: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何老师:这是礼物。难道你爸爸带你上朋友家拜访不带一束鲜花吗?

   

    学生B:既然是礼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为什么还明显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何老师:噢,小梨子是白送的,这是中国商人的优惠惯例,买十送一。


    学生C: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还要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分出去了的梨子难道再要回来?

    何老师:小孩子不动手学一学就永远不会成长。像你七岁了你爸爸就要送你上学,难道你一旦学习成绩不够好就要你回家呆着?


    学生D: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那不行吗?

    何老师:那样看似很自由,但很可能造成无政府主义。


    学生E: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何老师:这个故事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并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分到梨子的权利。至于怎么处理这个梨子他可以有各种选择,喜欢吃就吃,不喜欢吃可以送人,也可以当球踢。


    学生F: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何老师:他的做事原则就表现为对兄弟要谦让。就像你有这样的独立思考一样,孔融也有独立思考的个性。


    学生G:他只能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拿一个最小的好了,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何老师:其他兄弟都让孔融先拿梨子和分梨,你觉得这样算不算已表现谦让了?

  

    学生H: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

    何老师:既然孔融的兄弟从未有异议,说明你的看法是毫无根据的。   

   

    学生I: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何老师:为什么?

    学生I:这件事情有点自相矛盾,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的话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欢什么该勇于承认才对。

    何老师: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你爸爸会把你家最好的东西给你吃,他知道这是人人爱吃的,但他告诉你他从来不喜欢吃这个。你会认为你爸爸口是心非吗?

   

    学生J: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何老师:为什么?

    学生J: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何老师:你一个中国字都不认识的时候,你爸爸就让你开始读中文班;你把汉字写得歪歪扭扭,他还是夸你,鼓励你。你是否觉得你爸爸不负责任和没有是非观念?



    学生K: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何老师: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就不要重复了。唔,你要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K: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何老师:OK,这可算一种方案。不过,要是人家都不着急吃,碰上你是个特别馋嘴的,吃了一个又拿一个,一口气吃掉所有的梨子,结果捞塞了,麻烦不麻烦啊?


    讨论结束,何老师带米国孩子们走出课堂,到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式猪圈,让他们给猪喂食。米国孩子见到大桶热气腾腾、酸味浓浓的地瓜、菜叶、泔水、米糠,不知所措,没人自告奋勇,都傻站着看。你说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2:34:43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0-18 18:48
这种颠倒黑白、胡搅蛮缠的帖子在网络上越来越多,基本上是以颠覆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为乐趣, ...



差点上当!谢谢指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2:41:48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0-18 20:07
最近,在圆峰小学的学中文班里来了一批美国孩子,年龄范围在8-12岁,学中文时间不等,以下是何再金老师 ...


    学生L:何老师,我曾经听妈妈说过,到别人家做客送水果不能送梨,不吉利。孔融爸爸的朋友怎么能给孔融家送梨呢?这样做不对啊!
何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19 12:29:02 | 只看该作者
江丽华 发表于 2014-10-18 22:34
差点上当!谢谢指正!

也不算什么上当。到处都在转来转去,多了。大人就当奇闻笑料看看,主要是小孩子接触多了观念会混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0-19 13:06: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正明 于 2014-10-19 13:17 编辑

各国孩子分梨子   


       有些专家不欣赏孔融家的中国式分梨法,认为要教育、鼓励孩子按实力或规章制度分梨才对,意思是应该与“国际分梨惯例”接轨。那么国际上分梨又是啥情况呢?不妨设想一下。
       1、米国孩子分梨。

       哥几个按实力原则,以拳击成绩决定取梨顺序,必须击倒对手才有取梨的资格;谁能击倒所有弟兄可把整盘梨包圆了。
       2、英国孩子分梨。

       哥几个端坐圆桌讨论“分梨宪章”,规定分梨时间、取梨次序、答谢辞、用刀叉吃梨的标准动作,等等。然后依章行事。
       3、法国孩子分梨。

       哥几个“剪刀石头布”,胜者一人先抓两梨,飞快溜出家门去找隔壁女孩,自己一个,给女孩带一个。
       4、德国孩子分梨。

       哥几个围着一盘子梨,认真分析其品种、形态、产地、成熟度、风味物质、营养成分,等等,然后按个头高矮依次取梨,各自回房间细心品尝。
       5、苏联孩子分梨。

       哥几个列队站好,按党员、团员、队员、好孩子、淘气孩子次序,轮流出列取梨,同时高呼一声“苏维埃祖国万岁”。
       6、日本孩子分梨。

       哥几个席地而坐,老大往每人手上放一梨,并提醒:这梨好吃。哪产的呢?中国。中国好吃的梨大大的有,我们要练武士道,将来到中国去把好吃的梨统统的抢来。

(2007-03-22 )
       7、朝鲜孩子分梨。
       哥几个面向墙壁的红太阳画像肃立。老大双手捧一个小梨子,满面笑容:金将军诞辰纪念日给每家都分配一个梨子,爸爸妈妈让我们吃。大家说这梨子咋分?
       老二说:拿水果刀平均切开。
       老三说:俺们家没有水果刀啊。
       老四说:一人啃一口好了。我最小,我先啃。
       这时,老大含着热泪说:这是敬爱的将军送来的贵重礼物。为了永远记住将军温暖的恩典,我提议,把这梨子无限期供在将军像前。
       哥几个流着口水,一致热烈鼓掌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11:37:18 | 只看该作者



颜萍好,你是微信、论坛两不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11:38:07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0-19 13:06
各国孩子分梨子   

       有些专家不欣赏孔融家的中国式分梨法,认为要教育、鼓励孩子按实力或规章制度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0-21 19:27:39 | 只看该作者
       再十天左右,论坛也要分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0-27 20:07:03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0-18 18:48
这种颠倒黑白、胡搅蛮缠的帖子在网络上越来越多,基本上是以颠覆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为乐趣,一方面的 ...

阿刘同学讲得太好了。这种现象在教育系统也存在,特别是这十几年来,我国在进行课改,我市、区曾是国家课改实验市、区,我曾负责区里教师的培训工作,上面派来的课改专家组成员张口闭口就是这些东西,刚开始觉得有点道理,后来听多了,找专家“请教”,专家说了,这是课改的需要,矫枉过正。后来听烦了,一听到中国教育的孩子怎样怎样差,外国的孩子怎样怎样优秀的例子就会反感,有时忍不住,还要“请教”:“*教授,您是从小在外国读书的吧?如果是在中国读书,您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了……”故意恶心他。现在看来,这些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专家教授可能有点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0-27 21:22:19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0-19 13:06
各国孩子分梨子   

       有些专家不欣赏孔融家的中国式分梨法,认为要教育、鼓励孩子按实力或规章制度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0-29 11:54:15 | 只看该作者
刘正明 发表于 2014-10-21 19:27
再十天左右,论坛也要分梨了。


  " 论坛也要分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5:22:18 | 只看该作者
yftx2012 发表于 2014-10-29 11:54
" 论坛也要分梨了"??



论坛2014年11月15日到期,与其说是论坛要分梨,不如说是论坛要撤梨、关闭。详细的到时会告诉大家。这一段时间就让我们共同为论坛做最后的告别演出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0-29 18:2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ftx2012 于 2014-10-29 18:28 编辑
江丽华 发表于 2014-10-29 15:22
论坛2014年11月15日到期,与其说是论坛要分梨,不如说是论坛要撤梨、关闭。详细的到时会告诉大家。这一 ...

   
   哦,原来如此,难怪论坛越来越冷清。
   论坛即将关闭,估计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已经基本完成历史使命。《同学文集》已经编辑成书,《同学通讯录》也已人手一册,方便同学相互联系;
   二是已经找到更加快捷的交流联系方式——“6974届同学微信群”,不仅联络方便,而且免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云霄一中69初中、74高中同学会.实验小学红星班 ( 闽ICP备15024957号 )  

GMT+8, 2025-10-9 02:52 , Processed in 1.1700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